疫情疑點越來越多,「美式大片」要演到什麼時候?

2020-12-11 北京日報客戶端

央視5月17日播發國際銳評《「大炮連天」的美國政客是在真防疫還是在演大片?》。內容如下:

時間是真相的同路人。近來,隨著越來越多信息被披露,美國疫情發展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所謂欲蓋彌彰,諸多事實真相就像一把把利劍,戳穿了美國政客們精心編織的一個個謊言,將這些人的自私、瀆職與失德日益清晰地暴露在世人面前。

「1月11日,大部分人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們就已經試圖開發疫苗了。」在15日的白宮講話中,美國領導人說出的這個日期,猶如一枚深水炸彈震動全球輿論界。

人們注意到,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日前在國會作證時表示,美國疾控中心早在1月2日就與中國疾控中心取得聯繫並進行了探討。北京時間1月12日,中國向世界衛生組織分享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為全球開展疫苗研發、藥物研究、疫情控制等奠定了重要基礎。

考慮到時差,美國領導人既然稱當地時間1月11日就開始疫苗研究,這至少說明美方已經第一時間獲得了中方分享的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對公眾隱瞞真實疫情,甚至倒打一耙反誣中國信息不透明?

對此,國際輿論紛紛提出質疑,美國領導人說從1月11日開始研製疫苗,但此前他稱直到1月底才知道新冠病毒,試問哪個說法是真的?更有網民嘲諷,美國政府直到3月13日才採取保護公眾的行動啊!「大炮連天」的美國政客究竟是在真防疫還是在演大片?

一個謊言的開始,意味著要用更多的謊言去自圓其說。在美國政府瘋狂「甩鍋」嫁禍中國捉襟見肘之時,美國領導人一不小心「說漏嘴」的這句話露出了更多馬腳,這讓人們看清:隱瞞美國疫情信息的,正是那些天天「口吐蓮花」的美國政客們!顯然,他們在知悉疫情信息後拖了兩個月才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可憐的美國民眾,就這樣被這些眼裡只有選票、股票和鈔票的政客們愚弄至今、耽誤至今。

美國領導人關於疫苗研製的時間信息,還為其境內撲朔迷離的疫情發展時間線增加了更多新疑點。人們更相信的是美國的疫情發生時間遠遠早於官方宣布的日期。

事實上,從美國疾控中心主任雷德菲爾德3月中旬承認部分流感死亡病例實際感染的是新冠肺炎,到新澤西州貝爾維爾市市長梅爾哈姆4月底透露自己去年11月就感染了新冠病毒,再到加州聖克拉拉縣公共衛生部門檢測報告顯示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出現於2月6日且沒有任何已知的旅行史、比美官方宣布的首例死亡病例提前三周——美國新冠疫情起點早就疑雲重重。

據美國多家媒體報導,今年1到2月佛羅裡達州有多達171人疑似或確診感染新冠病毒,最早可追溯到1月1日,這些人也都沒有疫情相關地區旅行史。佛羅裡達國際大學流行病學教授特雷普卡博士認為,有更多證據顯示該州可能在1、2月就已經出現新冠病毒。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佛羅裡達州政府竟然在5月4日從官網上刪除了全部171個病例的信息且沒有給出任何解釋。他們到底在掩蓋什麼?

4月6日,在美國紐約一家醫院外,醫護人員將死亡患者遺體送往臨時冷藏車後推著空床返回。新華社發

圖窮匕首見。美國政客已經撕掉了偽善的面具,對政府內凡有質疑者,毫無忌憚地予以威脅,直至解僱開除。與此同時,不遺餘力地打壓頂級醫學權威,讓他們從電視上和公眾面前「消失」。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白宮近期加強了對信息傳播的控制,「美國頂級醫學專家們已不再出現在國家級電視臺的新聞採訪中」。

比如,白宮冠狀病毒應對協調員黛博拉·博克斯博士最近一次接受CNN採訪還是在5月7日;美國國家過敏症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上一次出現在CNN的節目是在5月4日;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局長史蒂芬·哈恩在4月28日接受福克斯新聞頻道主持人採訪後,便未在國家級電視臺露面;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上一次接受國家級電視臺採訪還是在4月17日……

據悉,美國頂級疾控專家的集體「失蹤」,與新成立的白宮新聞團隊不無關係。4月,凱萊·麥肯阿尼被任命為新的白宮新聞秘書,她曾告訴記者白宮疫情簡報會將會出現「新的面貌」和「新的關注點」。現在來看,麥肯阿尼的所謂新面貌,就是讓專家們科學理性的聲音從電視上消失!美國政客們的政治私利已經將科學界踩到了腳底。

正如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鄭永年所指出的,抗疫開始迄今,美國抗疫故事每天似乎是圍繞著行政權力而展開。

世界頂級醫學雜誌《柳葉刀》近日也發表題為《把權力還給美國疾控中心》的社論感嘆,美國聯邦政府已經將美國疾控中心的權力壓到了角落裡……隱瞞信息、壓制科學、保全私利、逃避質疑、栽贓陷害,這幾乎成了美國政客應對疫情的「二十字箴言」,也讓人們看清導致美國疫情悲劇的根源。

面對當前超過8.8萬美國人死於疫情的人間慘劇,一口吞個旋風的美國政客們依然在自吹自擂,沉迷於用更大的謊言來圓之前的一個個謊言。這究竟是誰人的悲哀?富蘭克林有句名言,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隨著越來越多的事實浮出水面,美國政客再怎麼費盡心機,也只能是左支右絀、按下葫蘆起了瓢。世人且看美國政客這部大片如何演下去吧!

來源:央視新聞、長安街知事

監製:陳巖

編輯:蘇越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疫情疑點越來越多,「美式大片」要演到什麼時候?「甩鍋中國」有套路
    央視今天(17日)播發國際銳評《「大炮連天」的美國政客是在真防疫還是在演大片?》,內容如下:時間是真相的同路人。近來,隨著越來越多信息被披露,美國疫情發展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所謂欲蓋彌彰,諸多事實真相就像一把把利劍,戳穿了美國政客們精心編織的一個個謊言,將這些人的自私、瀆職與失德日益清晰地暴露在世人面前。
  • 美國政客何以面對:「美麗風景線」演成美式暴力大片
    有人形象地給這部現實版美式暴力大片取了個名字,叫做「國會陷落」。按照美國大選程序,1月6日是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舉行聯席會議認證大選結果的日子。就在這一天,華盛頓發生大規模示威活動,美國領導人的支持者們衝擊象徵美國最高立法權力的國會大廈,試圖改變大選結果。迄今為止,衝擊國會山事件已造成4死多傷。
  • 國際銳評丨美國政客何以面對:「美麗風景線」演成美式暴力大片
    有人形象地給這部現實版美式暴力大片取了個名字,叫做「國會陷落」。 按照美國大選程序,1月6日是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舉行聯席會議認證大選結果的日子。就在這一天,華盛頓發生大規模示威活動,美國領導人的支持者們衝擊象徵美國最高立法權力的國會大廈,試圖改變大選結果。迄今為止,衝擊國會山事件已造成4死多傷。
  • 蔡徐坤也要拍3D大片?「太空人」氣質不一樣,英雄演得似偶像
    作為一個以歌手偶像出道的小鮮肉,居然能夠紅到如此地步,也是難以置信了,不過和別人的紅不一樣,蔡徐坤現在一隻手到網上的批評。一提起蔡徐坤, 總有兩個怎麼也繞不過去的梗,動輒「律師函警告」、「雞你太美」,這兩個梗真的是如影相隨。
  • 《流浪地球》:突破美式大片個人英雄主義,強調人類共贏價值觀
    文/馬進彪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從大年初一火到初六,節後依然熱度不減,並在月11日一大早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名。(新浪新聞2月12日 )《流浪地球》票房不俗,從改編劇本到畫面表現,給人的感覺都很流暢自如,好的電影首先要有辦法講好故事,對於科幻片來說 ,雖然講故事的方式可以很寬泛,但也正是這樣的寬泛,更使得講好故事反而成了一個難事,因為過多的選擇,反而可能變成無從選擇。
  • 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美國大片不自信了?
    即使是最樂觀的網友,認為中國要用25年才能做到的事,實際上我們5年就做到了。從此這個反駁帖就是成了天涯著名的「打卡景點」,時不時就有人來「挖墳」「鞭屍」。2019年,中國GDP達到14萬億美元,日本5萬億,我們已經是日本的近三倍了。知乎上有一個提問——你是什麼時候感覺到中國強大了?現在已經有一萬多人留言了。
  • 「國際銳評」「大炮連天」的美國政客是在真防疫還是在演大片?
    近來,隨著越來越多信息被披露,美國疫情發展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所謂欲蓋彌彰,諸多事實真相就像一把把利劍,戳穿了美國政客們精心編織的一個個謊言,將這些人的自私、瀆職與失德日益清晰地暴露在世人面前。「1 月11 日,大部分人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們就已經試圖開發疫苗了。」在15日的白宮講話中,美國領導人說出的這個日期,猶如一枚深水炸彈震動全球輿論界。
  • 專訪美劇《美式哥特》三主創
    我不想演個只會做家務的母親,然後我讀到最後一個場景,我殺了劇中的丈夫,那會兒我激動極了。如果劇組打算以此作為開始的話,在未來的劇情中要麼這個角色會付出代價,要麼就會有別的角色死去。我們每天的工作都很有意思,和其他演員對戲的時候也得到更多的鍛鍊和成長。  維吉妮婭·馬德森:我當時的確這麼認為,她的丈夫並沒有遭受太多的痛苦,也就是咳嗽幾聲而已。
  • 現代美式輕奢三居室,牆面這麼好看,難怪越來越多家庭不刷白牆了
    現代美式輕奢三居室,牆面這麼好看,難怪越來越多家庭不刷白牆了對於千篇一律的白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家庭不這樣做了,當然了,這跟大家所選的裝修風格也是有關係的,因為現在人們裝修房子有很多的風格可以選擇,而且這些風格搭配有顏色的牆面效果會更好
  • 李現寸頭造型大片,男人氣概盡顯!簡直是行走的荷爾蒙
    出演《親愛的熱愛的》是李現職業生涯中的轉折點,在此之前他已經演過不少角色了,但遇到韓商言之後讓他徹底走紅,成為當紅小生,人氣流量急劇增長 其實李現並非是流量明星,也不走偶像路線,在沒有演含韓商言之前,他參演的劇都是很優質的,即使演配角,他也是很認真在演,就像在《法醫秦明》中演的林警官,以及《
  • 鄒兆龍:堅決不演踐踏民族的電影,好萊塢電影演反派也要穿唐裝
    因為一個角色導致當時的他戲路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鄒兆龍都只能演一些負面的形象,其實他總是會因為長相的原因被大家所誤解,很多人因為討厭他飾演的角色也開始討厭鄒兆龍本人,殊不知其實他的演技也是很精湛,功夫水平也十分超絕。那麼鄒兆龍徹底走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 國產動畫片《兩個俏公主》是對美式「奶瓶戰爭」最給力的回擊
    說到美式「奶瓶戰爭」的文化侵略,大家應該不會陌生,隨著中國的越來越強大,美國千方百計限制中國的變強,不能像對付其他國家那樣進行簡單粗暴的幹涉和制裁,只能通過「奶瓶戰爭」以文化消費的方式企圖策反中國青年一代的思想,從精神層面入侵和控制。
  • 星巴克的美式咖啡,為什麼「難喝」 卻越來越受女生偏愛
    說起美式咖啡很多人會自然而然地想到星巴克。小編在浙江讀大學的時候,第一次喝美式也是在星巴克。那味道,說真的跟涮鍋水似的!其實吧,美式咖啡就是咖啡的一種,最普通的咖啡。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更喜歡美式咖啡了,就連明星們都更偏愛美式咖啡了?
  • 什麼是美式風格 美式風格特點有哪些
    美式風格來源於美洲,這種風格相對簡潔,細節處理方面比較重要。另外,美式風格家具以楓木和胡桃木為主,主要是突出木質本身特點,它的紋理還能成為一種裝飾。下面為大家介紹什麼是美式風格及美式風格特點有哪些。什麼是美式風格美式風格給人一種簡約而不簡單的感覺,沒有複雜的空間布局,非常符合現代人的品味,不管的從房屋的燈飾,還是地板,沒有一個繁瑣的設計,給人感覺上去非常溫暖、高雅。美式風格色彩搭配較為單一,沒有過多的靚麗的色彩,整體給人感覺非常的明亮,讓人一眼看上去非常的溫暖。
  • 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一妻多夫制如何演變成一夫多妻制的?
    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一妻多夫制如何演變成一夫多妻制的?那麼是怎樣漸漸地演變成了一夫多妻的呢?而且現在的小孩一般都是跟隨父親的姓氏,大家都認為這是自古以來的傳統,但其實姓氏是源自於母系社會的。在原始社會裡,女人的地位才是最大的,因為女性可以生育後代,延續香火壯大家族。男性的「氏」只能是在「姓」以下的,當時為了表明一個人的身份,就將母親的姓和父親的氏連接起來,代表一個人的身份和出身。
  • 廣州有個0元美式拍照聖地要火了!
    >總有一種跌進安徒生童話的感覺一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排松樹錯落有致,特別有意境目測能拍大片兩位很努力在「賣腿」的模特教你們如何當一名合格的車模身體不要往後傾,腿稍稍往側邊一點,顯露出線條不過,坐車頭拍照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 英式發音與美式發音的區別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英美式口音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 虎門人,是時候見識一下真正的xxxl號美式漢堡了!
    ·作為吃貨最幸福的事是什麼?  「樂食漢堡」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營業,這次要盛大開幕啦,帶著全新的升級菜單,這個來自美式大大大漢堡包,厚厚肉與醬汁碰撞,顛覆對傳統漢堡的認知。全手工現制,美式原創經典,現點現做,超大多汁漢堡。老闆將它跨越3000多公裡距離,來虎門開了首家美式風味漢堡店。
  • 學英語 英式VS美式
    彭沫老師說,音標上兩者有一定差別,如water中的t,英式讀[t],而美式更像是讀[d];講美式英語的人一般都會在母音後面發出清楚的捲舌音,即[r]這個音,在英式讀法中不發音(如for、poor等),美式讀法卻要發音等。
  • 37歲才正式出道,演反派讓觀眾咬牙切齒,如今越老卻越來越紅了
    記得張愛玲就說過「想出名要趁早」,沒錯,確實年紀輕輕20多歲的時候是最容易出名的,但是,娛樂圈裡面有那麼一個怪現象,有那麼一些演員。不僅不是年輕時候出道,相反的30歲了才剛剛出道,不僅沒有被淘汰,相反還越來越紅了,沒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秦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