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說,最重要的不是活著,而是活出美好。用高質量的生命狀態去影響另一個生命,是媽媽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用美好的生命之光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這才是「好媽媽」該有的樣子。第一次看到這段話,就如覓知音,欣喜若狂,似乎心中的那個夢想又被點燃了,還找到了理想的方向。
越來越多的媽媽,在成為媽媽之後,不斷地走出舒適區,努力精進自己,在養育好孩子的同時,也日益成為越來越好的自己。不過,在光鮮成功的背後,也許都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艱辛和苦楚,誰沒有初為人母的慌亂和迷茫呢?誰沒有過進退兩難的糾結呢?對完美的執著,對高質量陪伴的渴望,對事業的追求……都曾讓我們處於兩難的境地,如果你正處於這樣的階段,我建議你可以讀一讀這本《你是孩子的光——智慧媽媽成長法則》 (以下簡稱《你是孩子的光》)。
《你是孩子的光》的作者張小桃畢業於清華大學,是DISC國際認證顧問,Genos EI 國際認證顧問,踐行「用自己的成長照亮孩子成長」的職場媽媽。作為諮詢顧問,張小桃創造性地將商業諮詢方法應用於孩子教育和親密關係中,並提出「感性決策,理性行動」的女性成長理念和「GOLD」女性成長體系,破解困擾媽媽工作和生活的難題,幫助媽媽覺察自我、發展自我、成就自我,活出光彩,照亮孩子成長的路。
《你是孩子的光》通過正向的思維引導,細緻的方法工具,練習的策略途徑等,幫助媽媽們找到自我,活出精彩,為自我成長、輕鬆育兒、職業發展等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和實施方案,與其說是一本育兒書,不如說是一本女性成長與發展的規劃書,非常值得學習與借鑑。
轉變思維 做自信溫暖的媽媽
初為人母的時候,我們往往對自己有著較高的要求,希望自己事事完美,但現實和理想總有著遙遠的距離,而我們也因此越發的焦慮,與其焦慮讓一切變得一團糟,不如轉變思維,重新梳理思緒,在強調養育部分的時候,同樣重視媽媽作為獨立個體的需求,在追求自我、成就自我的同時,養育出優秀的孩子。
在《你是孩子的光》一書中,作者張小桃在揪出阻礙媽媽們追求自我的根本原因之後,從果斷、自信、目標、包容、思考等五個方面,指導媽媽們逐漸轉變思維,幫助媽媽們深挖內心渴望,建立自我認同,找準目標,從而和自己更好的相處,和家人更融洽的合作,和孩子更順暢地溝通。
果斷,重塑信心。猶豫不決往往是因為對標準答案的依賴,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更多的是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解決方案,與其深陷標準答案的泥潭中猶豫不決,倒不如分析利弊,權衡目標,果斷的做出決定之後,制定行之有效的行動方案並開始行動,逐漸達成自己的目標,過上自己期待的生活。
自信,奔向幸福。在成為媽媽之前,我們也曾在職場叱吒風雲,我們也曾對自己信心滿滿,成為媽媽之後,因為對完美追求的執念,走著走著就迷失了自己,變得手足無措、焦慮崩潰、信心全無……放下對「完美媽媽」標準的執念,重視自己和孩子,分清自己的優劣勢,在相信自己的同時相信孩子,相信一個自信的媽媽,更容易培養自信不急不躁的孩子。
目標,滋養希望。有時候,我們對現狀不滿,非常急於改變,卻一時半會找不到改變的方向,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妨從深層次分析和自省,找到真正的目標和內心的渴望,然後腳踏實地地行動,讓目標滋養心中希望的種子。
包容,溫柔有力量。事業和家庭有衝突,對孩子的教養方面不能達成一致,不妨尋找擁有一顆包容的心,尋找第三種解決方案,在不斷的練習中,減少言語的衝突和意見不和帶來的關於對與錯抑或是輸與贏的爭論,而是基於事實,理智分析,共同探求都大家都好的解決方案。
思考,找到專屬答案。在每個人的人生選擇中,沒有標準答案,所以無論面對何種選擇的時候,我們都應該靜下心來,認真的思考,尋找專屬於自己的最佳答案。如是全職還是換工作?找什麼樣的家政阿姨?如何為孩子選擇興趣班等等,都不能人云亦云,而是要通過理性的分析與對比,找到適合自己的答案,因為沒有不夠好的答案,只有不夠周全的考量。
掌握方法,找到理性成長路徑
在思維上認同「用自己的成長照亮孩子成長」的觀點之後,該如何行動呢?除了使用的理論和觀點之外,作者張小桃在《你是孩子的光》中提供了20多種自我提升模型,從目標管理、溝通管理、以及情緒管理等多方面為媽媽們提供了可實操的方法。
關於目標管理,書中提供了果斷三角、SMART原則、大事決策評分表,小事可選「決策甜蜜區」、找到目標的五個問題等,讓媽媽們可以輕鬆有效的區分欲望與目標,並逐步達成自己的目標,通過這些方法在不同場景的運用,能讓媽媽們清晰的找到自己的目標,並且可以果斷的進行決策,減少糾結和焦慮,並能馬上行動起來,而且卓有成效。這些方式,不管是運用於生活,還是應用於工作,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
關於情緒管理,書中提供了樹洞模型、「三不」原則、就事論事「四步法」等等,讓媽媽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更好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從而更好的解決問題。比如在王琴遇到母乳餵養受阻的時候,張小桃提供了樹洞模型,有效的解決了情緒上的問題。
這個樹洞模型一共有八個小的問題,按照這個問題清單,自問自答就很容易自己找到答案,情緒得到了疏解,問題也得到了解決,而且這種結構化的模型,可以舉一反三,在遇到類似的問題的時候,都可以採用這種方式,久而久之,就可以形成思維的改變。
關於溝通管理,無論是跟伴侶的溝通,還是跟孩子的溝通,一旦溝通不暢,都會引發更深的矛盾,有時候甚至會讓自己的情緒崩潰,如果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則可事半功倍。在《做孩子的光》一書中,張小桃提供了家庭協作四葉草、GSR法則獨立養成計劃、引導孩子的三個「一點原則」、如何訓練孩子的主動思考能力?怎麼與孩子找對共識?「星星樹」,解決實際問題等等,給媽媽們的溝通提供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模型,讓溝通變得簡單又高效。
關於精力管理,很多人都在說時間管理,我認為與其說是時間管理,不如說是精力管理,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各方面都想做到完美,顯然是不可能的,也會徒增我們的焦慮和煩惱,如果通過SWOT分析模型,找到自己的優勢,摒棄自己不擅長的部分,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深耕,是不是會更輕鬆和更有成就感呢?CAR決策法讓我們快速做出決斷,避免不必要的精力耗費。將有限的時間用於更有意義的事情中,不糾結,不盲從,我想我們更容易活出自己想要的狀態。
加強練習,解決成長育兒迷津
有人說,聽過了太多的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確如此,在思想上,我們轉變了,工具和方法也有了,如果不實踐不練習,一切也只是枉然。基於此,《你是孩子的光》一書中,針對提到的理論和方法,作者也給了詳細的練習題目,並且有案例有理論,讓我們在不斷的練習中應用理論,確實是考慮得特別周到。
除了書中的練習設置之外,還附贈了一本《光彩人生蛻變手冊》,讓媽媽們更有效的練習。通過學習與實踐,不斷的將書中的知識內化成習慣,我想無論是自我成長,還是親子關係,都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結語:
《你是孩子的光》一書有感性的感動,感動於作者對媽媽的理解與包容,感動於作者的誠懇與智慧,有理性的行動公式,用各種行之有效的公式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相信通過不斷的練習,媽媽們都能成為閃閃發光的自己,從而照亮孩子,照亮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