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SCI論文的時態、主動語句和被動語句總結,文中附實例

2020-12-09 騰訊網

我們都知道SCI論文寫作是有章法可循的,掌握好這幾個要素,可以讓你更加得心應手:標題、章節標題、專業術語、主動被動語態、時態、參考文獻等。

從今天起,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以上要素的SCI寫作經驗,以期能夠助力您的SCI論文寫作水平的提升。本期,筆者主要給大家總結SCI論文的時態、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並結合具體的例句。

本文主要包括6個內容:

1、時態

2、被動語態與主動語態

3、什麼時候使用被動語態?

4、什麼時候應該避免被動語態?

5、你可以使用被動,也可以使用主動

6、學習一些在方法部分之外介紹主動語態的基本技巧

1時態

SCI論文中最常見的兩種時態是現在時態和過去時態。將來完成時和現在完成時遠遠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

當你闡述一個現象或概念時,使用現在時態,例句:Turtles are bigger than beetles.

當你描述你或別人所做的事情時,使用過去時態,例句:Darwin observed the difference in adaptability between turtles and beetles.

當你陳述將來計劃時,請使用將來時態,例句:In my final project, I will compare survival strategies in turtles and beetles. 注意,論文中可以使用第一人稱單數。

當你描述過去重複做過的事情並一直持續到現在時,使用現在完成時,例句:Over the past several months I have collected data on turtles and beetles.

注意,我們可以在一個句子中混合使用不同的時態,例句:Darwin observed that beetles are more adaptable than turtles.

用過去時來描述別人的工作是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論文的一個關鍵區別。在人文社科論文中,當我們陳述作家、藝術家或學者的觀點時,我們認為自己參與了一場發生在永恆當下的對話,例句:Shakespeare compares the poet’s lover to a summer’s day.

在人文社科論文中,強調過去的時候需要使用過去時態,例句:Shakespeare wrote many of his tragedies during a period of great political instability.

自然科學論文一般採用過去時態介紹別人的研究貢獻。

2被動語態與主動語態

在人文社科論文中,應該儘可能使用主動語態。自然科學論文經常鼓勵使用被動語態,被動語態有助於強調科學的客觀性,例句:The element radon was discovered in 1900.

一些簡單的主動語態句型,可以幫助你的寫作。例如,在句首而不是句末引用圖表、表格和方程式。例句:Figure 1 illustrates the quadr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ance and velocity.

對於「結果」、「研究」和「證據」等單詞和短語也要這樣做,例句:Experimental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typical dose-response curve has an inverted J-shape.

如果你介紹一種技巧或程序,通過主動語句來達到更直接的效果,例句:PCR analysis produced clones of the toxin B DNA originally isolated in cultures of C. difficile from hospital patients.

請注意,自然科學論文允許使用第一人稱 「我」和「我們」。在某些學科中,有些專家仍然堅持在使用被動語態(過去時態):換句話說,他們不接受任何主動結構,即使你避免使用「我」和「我們」。

3什麼時候使用被動語態?

在一些句子中,被動語態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你可以在以下情況下使用它:

行動者未知,例句:The cave paintings of Lascaux were made in the Upper Old Stone Age. [讀者不知道是誰畫的壁畫]

行動者無關緊要,例句:An experimental solar power plant will be built in the Australian desert. [我們不關心誰建立它]

故意含糊不清,例句:Mistakes were made. [官僚寫作中常見]

闡述一個普遍真理,例句:Rules are made to be broken. [任何人,無論何時]

你想要強調被行動的人或事,例句:Insulin was first discovered in 1921 by researchers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It is still the only treatment available for diabetes.

被動語態強調的是你的實驗,而不是你自己。

4什麼時候應該避免被動語態?

被動句在SCI寫作中會給你帶來麻煩,因為它們模糊地說明了行為人,例句:Both Othello and Iago desire Desdemona. She is courted. [誰追求Desdemona? 是Othello? 是Iago?還是他們兩人?]

SCI寫作通常關注不同研究人員觀點的差異,或者你自己的觀點和你所討論的研究人員的觀點的差異,使用太多的被動句會造成混亂,例句:Research has been done to discredit this theory. [誰做了這項研究?你嗎?你的教授嗎?另一個作者嗎?]

使用被動句可以隱藏他們研究中的漏洞,例句:The telephone was invented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讀者無法知道誰發明了電話!]

最後,被動句聽起來比較囉嗦和間接。由於被動句通常比主動句要長,所以它們在你的論文中佔據了寶貴的空間,例句:Since the car was being driven by Michael at the time of the accident, the damages should be paid for by him.

5你可以使用被動,也可以使用主動

讓我們比較一下來自同一期《分子生物學》的兩篇文章,都是用被動語態寫的。第一個是引言:

More than 50 LRRK2 mutations are known now. All of the mutations (mostly, missense mutations) were found in heterozygote, segregated with the disease and were not detected in a control sample. In addition, LRRK2 mutations were not detected in other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utosomal dominant PD was demonstrated to result not only from the most common G2019S mutation, but also from at least five other mutations.

這裡的問題是,讀者無法從句子本身知道誰對每個發現負責。是同一個人還是不同的人?他們的專業是什麼?他們使用了什麼技術手段來實現他們的成果?所有這些都還很模糊。

相比之下,在Methods部分,使用被動語態要更加清晰.

Nucleotide sequence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Staden 1.53 software package. Alignment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ClustalW program provided in the MEGA package v.5. The number of haplotypes (h), haplotype (Hd), and nucleotide (π) diversity were evaluated using DnaSP 5.10 program.

6學習一些在Methods部分之外使用主動語態的基本技巧

您可以直接在正文中引用參考作者:

Nambu et al. have reported a theoretical study of wake form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 magnetic field parallel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ion flow direction. (Introduction, European Physics Journal)

在你的文獻綜述中,你可以對不同來源的結果進行歸類,同時使句子傳達有用信息:

. . . while a large body of literature has explored large-scale geographical patterns, and several recent papers have studied disease dynamics in a metapopulation framework, few empirical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patterns and mechanisms behind disease clusters at small spatial scales (「disease foci」), especially in wild host–pathogen systems. (Introduction, Ecology)

你也可以使用你自己報告的各個部分或圖表作為句子的主語: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severe hypothermia did not develop in either group. (Discussion, Journal of Obstetric, Gynecologic, & Neonatal Nursing)

Table 1 shows the frequencies of the study design criteria of included studies by sponsorship source. (Results, PLOS Biology)

7總結

本期,筆者主要講解了SCI論文中的時態和主動、被動語態,請大家好好消化總結,希望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投必得學術致力於幫助科研工作者提供最實用的SCI論文寫作乾貨,目前已經積累了多個優秀的專輯系列,是您SCI論文寫作道路上的良師益友,請讀者朋友查看往期推文或者聯繫小編獲取。

相關焦點

  • SCI論文的時態、主動語句和被動語句總結
    我們都知道SCI論文寫作是有章法可循的,掌握好這幾個要素,可以讓你更加得心應手:標題、章節標題、專業術語、主動被動語態、時態、參考文獻等。從今天起,筆者就給大家分享以上要素的SCI寫作經驗,以期能夠助力您的SCI論文寫作水平的提升。本期,筆者主要給大家總結SCI論文的時態、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並結合具體的例句。
  • sci論文寫作中動詞時態的使用
    動詞時態,包括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在寫作sci論文中,動詞應該用哪種時態才是正確,才是合理的。對於英文水平不高的作者,很難把握。哪怕有一定的英文水平,應用在sci論文中,也難把握準確。sci論文寫作中,保持一致性非常重要,一旦有不一致的措辭或者格式,會打亂評審人的思路。建議作者在撰寫sci論文中,要重視格式的一致性。但這一標準是否在動詞時態上依舊適用,不盡然。sci論文寫作中,動詞時態的使用,應該根據所處章節或者描述對象的不停而變換動詞時態。接下來,本文就從sci論文內容構成部分,來依次說明常用的動詞時態是什麼。
  • 收藏!SCI論文常用語句中英文對照
    (5).詳細地總結了要採用的設計規則The design planning to be used is summarized in detail. 5.成果的獲取和開發等常用語句1) 正常工作壓力值在夏季也能達到。 The normal operating pressure value can also be achieved in summer. 2) 繪製了用於熱處理的溶解圖。
  • 論文寫作指導之詞彙、時態和語態
    除了使用正確的語法外,使用生動、準確、清晰和簡單的單詞會使文本更容易理解和閱讀。1.使用關鍵詞特別是在定義或確定一個重要的思想或理論的段落中,要保持這些關鍵詞的表達始終如一。這種一致性和重複有助於讀者理解文中的定義或描述。
  • 衝刺高考‖理解文中重要語句的含義(意)
    1.理解文中重要詞語、概念的含義。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重要語句」大致包括:內涵豐富、耐人尋味、能夠提示或概括文章中心或段意的語句;起引領、過渡、概括、總結、深化、揭示主旨作用的語句;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在寫景狀物、刻畫人物或議論抒情方面有畫龍點睛作用的語句;含有一定的哲理、具有警策作用、需要認真品味的語句;在表達效果上有特殊作用的語句等。
  • SCI論文常用語句中英文對照
    一.介紹作者的觀點和研討課題內容的語句1、 文章內容與作者觀點的常用語句
  • SCI發表論文如何解決英語不好的問題?
    很多科研工作者都想順利發表自己的sci論文,但我們都知道sci論文寫作與發表需要英語狀態下完成,從寫作到見刊,所有的流程環節的溝通也都是英文狀態
  • SCI收錄的論文常用語句中英文對照
    01介紹作者的觀點和研討課題內容的語句1.(5).詳細地總結了要採用的設計規則The design planning to be used is summarized in detail.5.02介紹文章成果的語句1. 成果的獲取和開發等常用語句1) 正常工作壓力值在夏季也能達到。
  • C語言switch語句用法總結
    請看下文C語言中選擇結構分為if語句和switch語句兩種,兩種語句均可以依據條件不同而選擇執行不同的語句塊,但switch語句更多地應用於多分支結構。對於switch語句你都學會使用了嗎?本文將總結switch語句基本用法及使用技巧,希望能給大家提供參考。
  • SCI收錄的論文常用語句中英文對照
    介紹作者的觀點和研討課題內容的語句SCI/SSCI翻譯,(5).詳細地總結了要採用的設計規則The design planning to be used is summarized in detail.5.
  • 收藏!如何在SCI論文中轉述和總結別人的論文和成果
    本期,筆者就來和大家聊一聊SCI論文寫作的另一個套路——如何在自己SCI論文中轉述和總結別人的論文和成果。 這裡我們需要先說明引用、轉述、總結都是我們在自己論文中使用他人論文和成果的方法,更多的是用在SCI論文的Introduction中。同時,引用、轉述、總結有很大的區別,靈活運用好這三個方法對我們做文獻調研、寫論文都大有裨益!
  • sci論文翻譯報價【乾貨】sci論文翻譯報價格式要求
    如今很多審稿人都會給出明確的修改意見,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有些審稿人如果覺得你的論文錯誤太多,可能就直接退稿,這時候體現了論文修改的重要性。很多發表過論文的作者都知道,論文不經過幾次修改,都覺得是不正常的事情,但是小易認為這樣太浪費時間和精力了,總結一下我自己發表SCI論文的經驗,提出自己的一點看法。
  • SCI論文的寫作時態,你用對了嗎?
    一般情況下,學術論文的基本框架結構包括:摘要(Abstract)、概述(Introduction)、材料與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結果(Results)、討論(Discussion)和結論
  • SQL常用語句總結
    Moratuwa大學生物信息學研究員Vijini Mallawaarachchi總結了常用的SQL語句用法,可供參考和溫習。本文總結了常用的SQL語句,尤其適合在面試前複習你的SQL知識。你可以嘗試文中的例子,溫習下你很久以前在資料庫系統課程上學到的知識。為了演示每個命令的用法,我們將使用一個樣例資料庫。
  • 超全sql語句全集值得收藏
    首頁 > 語言 > 關鍵詞 > 收藏最新資訊 > 正文 超全sql語句全集值得收藏
  • 使用Python提供的raise語句主動拋出異常
    使用raise語句主動拋出異常的意思是開發者可以自己製造程序異常,這裡的程序異常不是指發生了內存溢出、列表越界訪問等系統異常,而是指程序在執行過程中,發生了用戶輸入的數據與要求數據不符、用戶操作錯誤等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程序進行處理並給出相應的提示。
  • SCI論文翻譯潤色修改的一些方式-英輯學術
    完成一篇sci論文潤色對於作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工程,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還需要投入大量的腦力消耗。然而完成了一篇論文之後,還要進行論文的修改工作。這關係到整篇論文的光滑度和美觀度,這非常重要。
  • 都說發表SCI論文需要潤色,到底該怎樣潤色?英輯官網
    毫無疑問,sci論文潤色的作用是很明顯,它能明顯的提升我們文章寫作的水平,充分的為審稿人展示科研的力量,能力,通過對撰寫的論文進行包裝,論文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被編輯部所錄用,並且也能在最短的時間裡提高論文的轉載率,以及較為重要的影響因子。那麼,在進行母語話潤色和翻譯潤色中,我們需要謹遵潤色的兩個主要內容:  語言潤色:1、時態方面。時態發揮著傳達信息的作用。
  • SCI論文內容重複率太高?別慌,看這幾個降重小妙招!
    ,想要順利發布SCI 論文,首先就是要保證論文的原創性和創新性。但同時,大家都知道論文寫作當中對於文獻和資料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論文的重複率很有可能會超標,本期給大家分享幾點論文降重的技巧。如果論文中引用了他人文獻,建議引用分散,順序打亂,稍作修改(不保證降低重複率),如果引用了原文,建議添加引用標註,讓它跳過檢測範圍,否則你的重複率會很高,千萬不能大意。
  • 一般時態的be型被動:除了主動詞外,我們和主動一般時態沒區別!
    一般時態的被動上一講我們介紹了被動時態的框架,並且告訴大家除了「主動詞」不同外,主被動時態的「時空」本質是一致的,即,主動時態的內涵和應用同樣適用於被動時態,所以下面就具體被動時態時一、現在一般時態的被動謂語動詞形態:am/is/are done1. This house is designed for a large fa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