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巖#
上世紀80年代,大IP改編一度風靡影視圈,女有瓊瑤,男有海巖,統統走虐戀情深的路線。尤其是海巖劇,完美融合了「警匪片」與「言情片」的爆款要素,主打禁忌之戀,愛而不得。結局往往打破常規,以主人公死亡來收尾,劇情狗血,題材敏感、尺度大膽、令人咂舌。
那時的扒圈還不夠強大,也缺少快速傳播的途徑,多年後才知道,「作家」只是海巖的副業,京圈大佬才是他的真實身份。
豐富的人生經歷,顯赫的家庭背景,讓他有足夠強大的人脈和資源去肆意施展自己的才華。
雖然學歷不高,但祖輩文化底蘊深厚,遺傳的因子讓他愛上寫作並筆耕不輟。並且從作家到商人,搞影視、玩收藏、多棲發展,無一不精。
《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女警/黑幫少爺
女警察和黑幫二少因為立場不同相愛不能相守,黑幫大少死後,二少因為自責而自殺,女警察未婚生子成了陪酒女,然後母子死於仇殺。
《永不瞑目》——女警/毒梟之女/男大學生
大學生肖童愛上女警察,為了愛打入販毒集團做臥底,被毒梟之女瘋狂追求,後來染上毒癮,暴露後死在毒梟之女槍下。
《玉觀音》——女警/毒販/高富帥
緝毒女警安心出軌毒販毛傑,然後情人殺死丈夫。安心離開警隊當清潔工,偶遇花心高富帥楊瑞,楊瑞對其一見鍾情,毛傑回歸因愛生恨錯殺親生兒子。
《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富家女/打工仔/精英律師
落魄富家女羅晶晶與前男友龍小羽重逢,龍小羽貪慕富貴殺死現女友,羅晶晶讓現男友律師韓丁去救前男友,營救成功後發現真兇就是前男友。
除了這幾部經典之作,其它的作品也同樣跌宕起伏,千迴百轉,在現實的框架下上演著言情劇的內核。
雖然曲折離奇、三觀奇特,但在作者的巧妙設計和前後鋪墊下,一切不合理都變得順理成章,情有可原。
和現在影視劇追求完美的人設不同,海巖劇的主人公更加真實,面對誘惑與困境,也會在情與法的邊緣苦苦掙扎。
人性的自私、矛盾、糾結、無奈都被刻畫得淋漓盡致,人物形象豐滿,性格立體鮮活。
除了劇情狗血遠超瓊瑤,海巖劇的「造星能力」堪稱一流。
在選角上,演員要儘量貼合作品人物形象,不看名氣,只選對的。一張張新鮮的面孔只須本色出演,就能對人物做出最精彩的闡釋。
1987年,一臉正氣,高大俊朗的胡亞捷成為第一位「巖男郎」,因為出演《便衣警察》獲得「全國十佳演員」,「金鷹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三十年經典形象男演員」等稱號。
這是海巖試圖把作品影視化的嘗試,獲得巨大成功。此後十年,海巖潛心創作,再次復出時把「海巖劇」打造成了一個時代的標籤。
陽光純粹的陸毅、氣質陰鬱的劉燁、單純乖巧的佟大為、深情樸實的印小天、優雅冷峻的張峻寧、高大帥氣的周一圍、高貴優雅的劉棟、病嬌內斂的奚晨華、陽光開朗的黃明、深情帥氣的劉漢強……
大三學生陸毅飾演《永不瞑目》中的肖童,獲得首屆金鷹節觀眾最喜愛演員及第18屆金鷹獎最佳男主角。
新人佟大為飾演《玉觀音》中的楊瑞,獲得第22屆金鷹獎最受觀眾喜愛電視劇男演員獎。
海巖雖然被傳有郭敬明類似的癖好,但卻用張藝謀的製作水準,和趙寶剛強強聯合,把這些三觀奇特的電視劇,演繹的讓人慾罷不能。
2007年,海巖劇逐漸式微
雖然男主角一如既往的俊朗,但表現力普遍較弱,演技越來越差。
收視主力對這種內容雷同、殘酷悽美的愛情失去了興趣,開始追求爽劇,海巖劇的時代就這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