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圈牛人」海巖究竟有多牛?馬未都:我見面都得喊大哥!

2020-12-20 文史夢古今

「京圈牛人」海巖究竟有多牛?馬未都:我見面都得喊大哥!

海巖在我國文化界的地位,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凡是看過青春偶像劇的人,基本上無一例外地繞不開海巖。海巖也因其無與倫比的影響力,被業界稱之為「京圈牛人」或「京圈大佬」。不管怎麼說,都有一個共性就是牛!海巖究竟有多牛?這還真不好說,倒是文化界的另一大佬馬未都說了一句話「我見面都得喊大哥!」海巖為何如此的牛?他與馬未都又有著怎樣的羈絆?

海巖生於1954年,比馬未都年長一歲,與馬未都基本上算是同齡人,童年也沒受過什麼委屈。他的父親侶朋,11歲就寫出水平一流的兒童讀物,16歲就去了延安,是我國首屈一指的音樂界泰鬥。建國後,在國內取得不俗成績的《白毛女》正是出自侶朋之手。因其卓越的藝術成就,曾受到了一號首長接見。他的奶奶廖菱航更是組織內有名的「紅色女特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到了海巖這一代,他的學歷並不高,才小學四年級。按理說海巖應該歸於平淡,變得默默無聞。

然而,海巖終究是成了化不可能為可能的人。儘管他小學四年級畢業,可家庭環境不錯,受到了父母的深刻影響,文化素養並沒有因為輟學而停滯不前。在這裡不得不說是,海巖的父母不溺愛孩子,就像長大的小雞必然會被母雞趕跑一樣,海巖十五歲就離開了家。按照現代人的標準,十五歲的年紀正是上中學的年齡,海巖已經開始了漂泊異鄉的生涯,參軍入伍成為海軍航空團某部戰士。海巖在軍隊中得到了鍛鍊,彌補了欠缺的文化知識。

6年的軍旅生涯,影響了海巖的命運軌跡。他專業復員成為了北京公安局下屬勞改局的警察,沒有幾年的功夫成為了最年輕的處長,這在同齡人中是相當了不起的。同時期的馬未都從軍未果,到工廠成了一名工人,不得不令人佩服。1985年,馬未都剛有氣色在《青年文學》當編輯,海巖已經憑藉《便衣警察》響徹神州大地。整個八十年代,海巖的名氣不輸現在的流量小鮮肉。

此後,海巖拿出了《死於青春》、《拿什麼拯救你我的愛人》、《五星級大酒店》等叫好叫座的作品。同時期的馬未都,還在滿大街撿漏。令人佩服不已的是,海巖日後做黃花梨收藏,也是順風順水。據說,他收藏的黃花梨達到了五百多件。海巖不僅文能提筆寫錦繡文章,而且也善於經營企業。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海巖已經積累了萬貫家財,手下經營了不少酒店。具體的財富,已經不能簡單的用具體的數字來描述,反正就是有錢。除此之外,海巖捧紅了現今一大批明星,比如佟大為、孫儷、陸毅……哪一個都能叫上名來。

海巖確實是牛,無論是文學,還是經商,甚至是導演編劇,都是樣樣在行。馬未都、王朔、王剛等京圈大佬,有事沒事就去海巖的飯店吃飯,人家海巖不要錢大方的很。海巖的牛從馬未都的口吻中可見一斑,馬未都提起海巖都會忍不住感嘆:我見面都得喊他大哥!當然了,除去海巖年齡比馬未都大,更多的是發自內心的佩服海巖的成就。馬未都為人謙遜,喊海巖一聲大哥,那是對人家的尊重,這也從側面反應了海巖確實是牛。牛不在於你自身有多牛,而在於身邊的人都心悅誠服。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相關焦點

  • 「京圈大佬」海巖有多厲害?馬未都和王朔,在他面前都自稱小弟
    「我們都是大院子弟。」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從北京部隊大院裡出來的人。這些人一般都比較獨特,都擁有著軍人和革命的基因,而且家庭的背景都比較雄厚。 在這些人之中,有大家比較熟悉的馬未都,他就是大院子弟。又例如大名鼎鼎的王朔,也是其中一員。
  • 王朔曾是馮小剛「御用編劇」,究竟有多牛?馬未都:他不是一般人
    王朔曾是馮小剛「御用編劇」,究竟有多牛?馬未都:他不是一般人說起王朔這個人,估計大家都會知道,他當年是馮小剛的御用編劇。眾所周知,馮小剛是一代赫赫有名的大導演,在他的手中拍攝出了一大批經典電影。王朔當年究竟有多牛?馬未都表示他不是一般人,可見王朔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那麼王朔是如何變成一個牛人呢?不妨從馬未都馮小剛的角度來看一下,感受一下「文壇怪才」的魅力。王朔的成功,離不開那個時代背景,就是人人嚮往的80年代。在80年代中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各家,王朔是其中最為優秀的一個。
  • 海巖收藏800多件紅木家具,十幾年間價格漲了200倍
    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海巖講述了自己收藏紅木的故事,同時也表示自己在專注收藏的同時,小說方面則減產,原因是感覺創作上沒什麼自由。與馬未都相識,曾一同逛古玩市場1980年代末,海巖與馬未都在「海馬影視創作室」相識。1990年代後半期,海巖開始收藏家具。馬未都陪海巖逛過幾次古玩市場。「那時候馬未都不出名,我出名。」海巖調侃道,「當時馬未都能陪我逛一天,現在怎麼可能?」
  • 淺談馬未都:原是一個老北京的「老炮兒」,何以成為文化界的專家
    博古通今,斜槓中年馬未都,北京人,無論見沒見過真人的大部分都習慣尊稱一句「馬爺」。尚不了解的人只要看看他身邊往來好友的咖位即可,在網絡流傳的一張同有吳京、于謙的照片中,馬爺妥妥地佔領了「C位」,江湖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 「撒手鐧」與「殺手鐧」,究竟有何區別?馬未都的解釋一針見血
    此二者,究竟有何區別?馬未都的解釋可謂是一針見血,既專業而又令人醍醐灌頂。鐧作為一種利鈍兼修的冷兵器,向來是徵戰沙場之人首選兵刃。耍鐧耍的最好的便是秦瓊,由此可見鐧在隋唐之前已經非常的成熟,要不然秦瓊也不會有祖傳鐧法的說法。相傳秦瓊與老表羅成幼年彼此學習對方的武藝,雙方都很有默契的沒有教對方的絕招。換言之,秦瓊沒有教羅成殺手鐧,羅成也沒教秦瓊回馬槍。
  • 京圈「老炮兒」懟人合集:在罵人這方面,各個都是行家!
    我們還一分錢都不花,就炒作了。」直噎得主持人啞口無言,本想爆個熱點,沒想到被點名要害。葉京明擺著罵媒體煽風點火,瞧熱鬧不嫌事兒大,結果費了半天力氣成全了別人。這一點又應了一招「旁敲側擊」,我罵你,還要原諒你,方顯得我的度量。
  • 馬未都:劉震雲一進我屋子,就先坐桌子上,我坐在椅子上聽人家說
    按照馬未都在某次節目中的說法,劉震雲一進我屋子,就先坐桌子上,我坐在椅子上聽人家說。關係到這份上,實在是沒得說的好,可以說那是不一般的好。按照正常人的思維來看,馬未都一個收藏家,怎麼就跟作家劉震雲搭上線了。其實,這個問題不怎麼明白的人,估計不明白馬未都早年的一些經歷。馬未都早年憑藉小說《今夜月兒圓》鹹魚翻身,從一個車間工人成為《青年文學》編輯,如今人稱「小編」。
  • 馬未都:這2個字太「惡俗」,小姑娘見人就喊,我聽了很不舒服!
    馬未都:這2個字太「惡俗」,小姑娘見人就喊,我聽了很不舒服!我們一般形容別人諂媚奉承的時候,會用拍馬屁這個詞,大家聽到可能明白是什麼意思,但很少有人知道為什麼要這麼說,其實這是源自蒙古的一項傳統,在元朝的時候,蒙古人統治著這片大地,而漢人受盡欺壓,為了討好他們,所以漢人如果在路上見到騎馬的蒙古人,就會趕緊上前拍他們的馬屁股,一邊拍還要一邊誇馬有多好多好,碰到那種瘸馬也照誇不誤,久而久之,這種奉承的話就被叫做「拍馬屁」了。
  • 馬未都家庭普通,買文物究竟從何而來?看看他是怎麼回答的!
    馬未都家庭普通,買文物究竟從何而來?看看他是怎麼回答的! 如此巨額的文物數量也引來很多疑問,馬未都家庭普通,父母都是並未給他留下巨額財富,那麼他早期買文物的錢究竟從何而來呢?曾有人拿這件事問馬未都,我們來看看馬未都是怎麼回答的吧。
  • 馬未都要將古董全部捐掉,一點不留給子孫,為何兒子卻不同意?
    馬未都是個相信大家不會感到陌生的名字,畢竟他開了整個中國的第1個私人博物館,這讓人們對其印象非常深刻。1981年,26歲的馬未都以1篇叫為《今夜月兒圓》的小說嶄露頭角,後來也直接因此而做了雜誌社的編輯。也因這個緣故,他與王朔、海巖、馮小剛這些文藝界的名人都有來往。
  • 馬未都的老師是誰?他到底有多牛?
    改變馬未都人生走向的人,就是王世襄。說起王世襄可能年輕人大多數不知道,但是老先生在國內外收藏界,包括整個北京城,王世襄的地位和大名那都是響噹噹,硬邦邦的人物,被業界公認的京城第一玩家。一般的玩家在一個領域玩精已經不易,可王世襄是真正雜家 ,好玩的都玩,幾乎無所不包,而且玩出了品味,玩出了高雅,玩出了精通至極和創新文化。
  • 馬未都:我鑑寶時有2個規矩,要是不遵守,我寧可不鑑定!
    馬未都:我鑑寶時有2個規矩,要是不遵守,我寧可不鑑定!我國著名的收藏家王世襄曾在自家門口上貼了一張「告示」,上面寫了一句話,馬未都至今還記憶尤深,告示內容是這樣的「奉上級指示,不給任何人做鑑定」,王世襄並沒有掛靠任何部門,更沒有依靠別人為生,他怎麼會有上級呢?
  • 語文教育究竟有哪些弊端?老梁觀點犀利,馬未都由小及大說明問題
    那麼,語文教育究竟有哪些弊端?老梁觀點犀利,馬未都由小及大說明問題。其實,語文教育還是很有必要的。結果,三十多號學生交上來的答案,基本上都是「通過...體現了...批判了...」的格式。由此可見,語文教育有多麼的失敗。
  • 家底殷實的馬未都因何對30多年前借出去的六千塊錢念念不忘?
    但年輕的時候馬未都可是個廣交朋友的場面人,按北京人的話說,講究的就是局氣、有面兒。當然,馬未都說起來算是個文化人,自然主要的結交對象也都是文化界的朋友。按照馬老的話說:「就我們這一代的作家,有一個算一個,只要你們知道的有點名氣的作家,沒一個跟我不認識的」。
  • 馬未都:不是古玩行也能撿漏,我撿漏的地方很奇怪,你根本想不到
    馬未都:我撿漏從不去古玩行,逛個菜市場都能買到上萬的古董!在文章開始之前,筆者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想要買一件古董,你會選擇哪裡?相信大家的答案都是一致的,必定要去古玩市場啊,其實這也算是一個常識了,畢竟術業有專攻,古玩市場的古董不僅數量多,而且種類也相當的全,買古董去這裡算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有時候就得違反一下常理了,比如你要是想撿漏,你該去哪裡?很多人可能還是會去古玩市場,畢竟這裡東西多,機會大,但是馬未都對此卻有不一樣的選擇。
  • 夜讀,《願風吹我到欽州》| 洞天福地三海巖
    我當時是多麼感激這幅巨大的摩崖石刻啊!後來我走了許多地方,確實都可以見到山水中存在某些福氣的那一面。於是,我相信當年就是三海巖的神性和魔力在庇佑我,從此我在心靈深處對大自然深深的敬畏……  於是,三海巖之名呼之而出,後人又根據陶弼對巖裡三個洞的概括,分別命名為龜巖、錢巖和月巖。從此,人們慢慢忘記了靈城還有一座鳳凰山。陶弼的發現,為後人多一方休閒擺古的自然景觀,讓人感懷追思,柔腸寸斷,更留下千秋風月,多一份一千年前關於靈山的記載。時代的變遷,歷史的底蘊就變得厚重了,忽然覺得有種「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或是那種「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感悟。
  • 馬未都:太監後人找我鑑寶,我看完後說了8個字,對方落荒而逃!
    經濟發展之後,湧入古董行業裡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自稱「收藏家」,不過他們手中的藏品,自己都可能不知道真假,所以常常會拿出去讓專家學者,行業權威來幫自己鑑定一下,在業內,這被稱為「掌眼」。馬未都是公認的收藏大家,雖然現在的馬未都已經「金盆洗手」了,但是擁有豐富鑑寶經驗的他,還是會在觀復博物館中幫人鑑定東西,經歷的多了,馬未都也對鑑寶行業看得很透徹,馬未都還總結道:先開口講故事的,東西大多都是新的,馬未都還講了一個故事,他說:一位自稱太監後人的男人找我鑑寶,我看完後說了8個字,對方落荒而逃,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生肖牛的晚年:尤其是85年屬牛人「牛氣沖天」,家有屬牛的速看!
    生肖牛的晚年:尤其是85年屬牛人「牛氣沖天」,家有屬牛的速看! 生肖屬牛的朋友,進入2021年鼠年,全年運勢跌宕不穩,皆因牛與鼠在五行上形成相刑的局面,所以屬牛的朋友來到鼠年是為刑太歲,刑太歲是犯太歲的一種,意味著屬牛人今年會有很多突如其來的變化和意外事情發生
  • 屬牛2019年屬牛人運勢,屬牛的人2019年運程
    每 天 都 有 分 享。你可能會有機會涉足新的領域,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但要提防小人。面對壓力的時候,留意一下身邊,你會發現總會有支持者。不要輕言放棄,稍稍堅持一下,多點耐心,困難其實並不可怕。屬牛的人2019年健康運程:健康方面,屬牛人士今年應酬相對頻繁,飲酒不宜過度,適可而止;油膩或者熱量高的食物要少吃,以免引起「三高」問題。
  • 馬未都有一件青玉臥牛,玉質青中閃黃手感油潤,價值不得而知
    馬未都有一件青玉臥牛,玉質青中閃黃手感油潤,價值不得而知牛在漫長的中國古代史中,具有獨特的地位。早在西周時期,我國就已經萌生了保護牛的意識。在那個生產力不發達的年代裡,牛意味著財富。就是到了禮崩樂壞的東周時期,牛的地位依舊極為崇高,這一點在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之黑色裂變》中有十分生動的表現。最為經典的就是,秦國貴族人物的高規格待遇竟然是坐牛車。比如秦獻公去世的時候,上大夫甘龍就是乘坐牛車,可見牛車在東周時期不是一般人能夠乘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