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底殷實的馬未都因何對30多年前借出去的六千塊錢念念不忘?

2020-12-20 電影歷史飯醉團夥

今天的馬未都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他擁有多少財富,當一個富豪的金錢數量已經不能和他的生活質量產生關係之時,那麼金錢對於他來說就只是個數字而已了。

過了耳順之年的馬未都如今願意圖個清靜,很多拋頭露面的場合或者是逢場作戲的酒局,他能不去就儘量不去,有些推脫不開的局,他也是人在曹營心在漢,常常心不在焉的。

但年輕的時候馬未都可是個廣交朋友的場面人,按北京人的話說,講究的就是局氣、有面兒。當然,馬未都說起來算是個文化人,自然主要的結交對象也都是文化界的朋友。

按照馬老的話說:「就我們這一代的作家,有一個算一個,只要你們知道的有點名氣的作家,沒一個跟我不認識的」

像90年代呼風喚雨的王朔,拿了茅盾文學獎的劉震雲,還有蘇童、魏人、史鐵生、等等所有的這些有成就的作家,都在他的出版社出過書。

別看今天的劉震雲看起來還算體面,當年一進馬未都的辦公室也是直接一屁股就坐在辦公桌上,可見他們之間有所熟識,有多隨便。

而王朔和馬未都之間的關係就更密切了,王朔有事沒事的就常常拉著馬未都一起去舞蹈學院找女孩聊天,一待就是10點多鐘。

說起來馬未都真正發財還是靠倒騰古董,作為一個商人,必要的時候需要精明,甚至一定情況下要雞賊,正所謂無奸不商嘛,馬未都當年那心眼子可是比誰都不少。但也分事,該摳門的時候他一毛不拔,該大方的時候他也是揮金如土。

有一年,馬未都在琉璃廠閒逛,看到路邊有一個衣衫襤褸的男子蹲著用樹枝在地上寫字,此人叫張恪智,用馬未都的話說,年輕的時候自己好事,碰上什麼事,不管新鮮不新鮮,都要過去湊湊熱鬧。

他走到跟前,看到這個爺們字寫得還真好,由於自己在編輯部工作,馬未都寫得一手好字,但和對方一比,就看出了差距。

於是馬未都有一搭無一搭的和對方就聊了起來,眼下時間來到了中午,雙方聊得還挺投機,馬未都看對方的打扮就知道他條件不太富裕,於是主動邀請他找地方喝點。

到了飯館,這人像好幾天沒吃飯似的,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其間這手上就一直沒閒著過,煙是一根接著一根。馬未都不抽菸,自然對煙味就牴觸,但一想到這個人有才,也就忍了,畢竟馬未都接觸過那麼多的作家,他清楚這些搞文學的人毛病一個比一個多。

馬未都對他說:「你以後別在地上寫了,到我們編輯部去寫,筆墨紙硯給你伺候著,豈不美哉?」

對方欣然答應了,馬未都很高興,一方面幫助了一個流浪書法家,一方面還能不花錢求字畫,一舉兩得。

後來馬未都和這位張恪智成為了好朋友,他常常到編輯部給馬未都的同事們寫一些書法,由於大家總向他求字,漸漸大家也都和他熟識了。而在他給馬未都寫的那些字當中,馬未都最滿意的就是「磁窯」,按照他的話說:「這個磁字用的古」

然而後來張恪智在拜訪馬未都的時候常常唉聲嘆氣,作為朋友他就多問了幾句,原來是他欠了兩千塊的外債,這在馬未都年輕的那個時代可算不少錢了。

馬未都一激動,對張恪智說:「不就是兩千塊錢嗎,我拿給你,你先還給人家再說,等以後有錢你再給我」

張恪智謝過之後,拿著錢走了,這段時間馬未都就一直沒能再見到張恪智,直到有一次他又來到家裡,一根接著一根的抽菸,馬未都沒好意思提還錢的事,但張恪智卻先開口了。

他對馬未都說:「我現在手裡有兩千塊錢,如果你手頭緊,我就先還給你,但還了你錢,我仍然得過風餐露宿的生活,保不齊還得到外面借錢過日子,如果你能再借給我四千,我去做生意,投資了就能賺錢,到時候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馬未都這次是真猶豫了,他沉默了許久沒有說話,再借他四千可就是六千塊錢了,這在當時可算是一筆巨款了。但最後馬未都還是好人幫到底,這兩千沒要回來,他咬著牙又借了張恪智四千。

令馬未都沒想到的是,這成為了他和張恪智的最後一次見面。

有一天馬未都回家很晚,一進門聞見滿屋的煙味,他問老婆:「張恪智來過吧?」

老婆回答:「來過,他來找你,在家裡坐了半天,我忍不住問他為什麼這麼久不還錢」

「他怎麼說的?」。

「他說做生意的錢全賠了,他感謝你,知道你是個好人,但他手裡確實沒有錢,他說等去外地賺了錢一定還給你」

從此張恪智沒有再出現過,時隔多年,馬未都已經是家財萬貫的富豪,他到處打聽張恪智的下落,六千塊錢對於他來說已經不算什麼了,過去的事情已經煙消雲散,他不打算讓他對方還這個錢了,只是希望他能給自己一個說法,把話說清楚,大家還能做朋友。

後來還真就有人帶來了張恪智的消息,說他很多年以前就在四川去世了。

相關焦點

  • 馬未都:30年前,我一個月就能掙7、8萬,同事才賺幾百
    在中國的收藏界,馬未都的地位就好比齊天大聖,這個比喻乍一看好像有些滑稽,但是實際上細想想倒是很貼切的。馬未都和孫悟空一樣橫空出世,誰也說不清馬未都是怎樣發的家,他的財富如何一天天被積累的,總不可能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 最輕鬆的撿漏,馬未都逛菜市場花六塊錢買的碗,現在價值八位數!
    而這個撿漏在收藏界就是非常的厲害了,你想想如果一個你只花了幾百塊或者幾千塊錢買的小玩意,到最後竟然能夠值幾百萬或者幾千萬是不是很賺了。但是還有一個和「撿漏」相反的詞,就是大眼。誰也不想被大眼或者大臉,大眼就是花了很多錢買到了假的東西了。在收藏界就有很多人收藏被大眼了,所以收藏還是有很大的風險的。
  • 馬未都:小學四年級肄業,做了5年工人,卻在30年前就月入7、8萬
    馬未都,江湖人稱「馬爺」,在文化界和文玩收藏界都是響噹噹的人物。馬爺在一次訪談中這樣說:30年前,我一個月就能掙7、8萬塊,同事一個月才賺幾百!對於馬未都來說,他的一生有兩個重要的轉折點。不得不承認馬未都的商業嗅覺很靈敏,他敏銳地抓住了商機,通過倒賣中草藥賺得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根據馬未都的說法,一個月能賺七八萬塊錢。
  • 馬未都號稱「玉藏王」,可他所有藏品,都不及這位美國人一件珍貴
    我國有位叫做馬未都的收藏家,他這一生可是獲得了不少稀世珍品,收藏界不少人還尊稱馬未都為"玉藏王"。可是馬未都收藏的這些頂級玉器,都比不上一位美國收藏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馬未都出生於北京,祖籍是山東威海榮成。10年動蕩歲月結束之後,馬未都於北京的四九城內收到了不少好物件。
  • 揭露馬未都的真實家底:觀復博物館內四大珍寶,第三件古人經常用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古董行裡面的收藏者是越來越多,但是隨著古董價格的一路飆升也讓很多制假商看見了暴利,並大肆的製作、售賣贗品,這使得古董市場越來越存在風險,撿漏似乎已經成為了眾多收藏者心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然而古董的價格卻似乎從來沒有要下降的意思,最近幾年古玩價格更是在拍賣會上屢創新高不斷刷新著記錄。
  • 販子六塊錢賣馬未都一隻乾隆青花碗,雙方很高興還一起吃了個飯!
    觀復博物館的館長馬未都,在收藏界文化界非常有名望。這位全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館主有很多私人收藏品,其中相當一部分是早年間在街頭巷尾民間老宅搜集來的。至於怎麼個收集法兒?那也是多種多樣的,在收藏圈文化界來看那也是十分有趣。
  • 馬未都:30年前的琉璃廠,遍地都是官窯
    乾隆年間,金石學再度興起,散氏盤出土,在東琉璃廠鑑定經營金石古玩的店鋪就多了,書鋪在西琉璃廠是乾隆三十七年後才興旺起來的。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開館纂修《四庫全書》,琉璃廠古籍書業空前繁榮,從而帶動了古玩書畫、筆墨紙硯等業的興旺。那有關北京琉璃廠的前世今生,您到底了解多少呢?
  • 房貸100萬還30年,僅利息就要107萬,為何專家還是建議貸款買房
    這是住房貸款的基準利率,購房者在買房的時候通常貸款20年或30年,因此貸款的基準利率為4.90%,不過在實際買房的過程中,不同城市和銀行會有一定程度的上浮,一般上浮10%-20%之間。如果購房者在買房的時候貸款100萬,期限是30年,房貸利率按照基準利率上浮15%也就是5.635%,選擇等額本息的還款方式,最後需要支付利息107.46萬。
  • 出價120萬,最後59萬成交,馬未都的收藏經到底有多厚?
    一、爬格子寫小說一夜成名馬未都1955年出生於北京,自幼喜歡文學,喜歡寫寫畫畫。「用筆桿子改變命運」曾是那一代人的夢想,馬未都也不例外。為此,他經常向各大報刊投稿。1981年,《中國青年報》終於發表他的小說《今夜月兒圓》,讀者反響很好。
  • CCTV紀錄片:收藏界的傳奇-馬未都!
    在一個節目中,馬未都表示不斷地了解自己國家的文物,就是了解中國每一段歷史文明上的標高在哪裡,他自己收藏文物最初就只是因為樂趣而已。 而正是因為這樣,馬未都才會創立中國第一個私人博物館,他將自己的一生所藏都捐獻給了觀復博物館。 既然都捐贈出去了,哪裡還會有百億身家呢?
  • 馬未都:我搞收藏30年,見過唯一貶值的東西是它,你一定也有!
    馬未都:我搞收藏30年,見過唯一貶值的東西是它,你一定也有!馬未都總是說,自己不是會收藏,而是趕上了一個好時候。事實也確實如此,回望八十年代,古董行業遍地凋零,那個時候買賣古董真的只是為了餬口,而且你還不用擔心買到假貨,因為真貨都賣不出去,誰還會去造假呢。
  •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5件鎮館之寶,件件都價值上億,不可不看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5件鎮館之寶,件件都價值上億,不可不看 眾所周知,馬未都是觀復博物館的創始人,當年他為了成立觀復博物館可謂是東奔西跑,在他的努力下,這個全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終於被批准成立,第二年博物館就正式對外開放,當時的展廳面積只有400多平米,經過數次搬遷後,如今的觀復博物館已經是一個總佔地
  •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5件鎮館之寶,件件都價值上億,不可不看
    多平米,經過數次搬遷後,如今的觀復博物館已經是一個總佔地8畝,藏品逾千件的大型博物館了。一開始的時候,觀復博物館並不出名,去看的人也不多,不過隨著馬未都登上百家講壇,屢屢現身在各類節目,觀復博物館也隨之揚名,如今觀復博物館足以做到自給自足,甚至有時候還能有盈餘,這在私人博物館中可是非常少見的。馬未都也曾在節目中不止一次的提到他的博物館,不過裡面藏品千件,究竟哪些是馬未都最喜歡,又有哪些是最珍貴的呢?
  • 馬未都:百萬青花瓷只賣20萬,我還價10萬,賣家一句話讓我冒冷汗
    馬未都在我國收藏界,也是有著不小的名氣,他在80年代就開始接觸古董,數十年下來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常常一眼就能鑑定真假,馬未都講過,鑑寶沒什麼訣竅,看得多了自然就能分辨出真假。馬未都出書,也登節目,他喜歡講自己的一些故事,他曾見識過國寶級文物被幾塊錢賣出去,也曾遇到過百萬重金買回來的不過一堆廢品,馬未都常常說,古董行業的水很深,一個不小心,你就掉到「局」裡去了。馬未都講述了自己曾遇到的一個局。
  • 借1000塊錢就要還30萬?女子控訴自己被網貸平臺「套路」
    所以,小王在一個軟體貸款平臺借了1000塊錢,可是如今卻要還30萬。小王說他們放款的時候會把300塊的手續費扣除,到手只有700塊錢,等到第7天的時候要還清1000元。可是當第7天還清以後,第8天卡裡又會多出這個公司打來的1000塊錢。
  • 馬未都:人必須捨棄很多,一個瓶子裝酒就不裝油
    馬未都在京城早就是位名人。  京城名人多,一多了就分「圈兒」,好比商界、經濟界、科技界、文化界、新聞界;每界又有細分,也是不同的圈子,比如新聞界又分報人、電視人、網絡人……除了那些政界、演藝圈、體育界等常在傳媒露面的人,相互認識的並不多,所謂 「隔行如隔山」是也。
  • 歷史上那些家底殷實的美國總統們,做不好總統就回家繼承家產?
    這麼看來做總統的開銷遠比收入高的多啊!競選美國總統的開銷如此大,沒有一點過人的演講能力拉贊助,可能連給自己在電視媒體上投廣告的錢都沒有。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美國歷史上家底殷實的總統都有哪些?真是做不好總統,搞不演講就得回家繼續發展家業,繼承家產。
  • 馬未都:撿漏是個技術活,有時也靠「運氣」
    馬未都作為收藏界的大佬,可謂無人不知。說到撿漏,在近些年已經很少出現了,但是在三四十年前,撿漏對一些行家來說,就是家常便飯的事情。馬未都講過幾次關於撿漏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是關於一對夫妻的,同樣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對夫妻用20塊錢買了一副畫,後來價格翻到了2000萬。馬未都說這對夫妻是濟南人,他們也屬於國內比較早接觸收藏的人,當時他們會經常到全國各地遊玩。每到一地,他們也會順道問問當地的人,有沒有誰家有「老的物件」?
  • 30年前的100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可能00後無法相信……
    但是放在30年前,100元的價值可就不僅僅這點了。30年前,也就是1990年的時候,那個時候1角錢可以吃到一碗麵條,1角錢也可以買到零食。有些人可能就反駁了,其實30年來,我國的整體物價也就上漲了五六倍左右,雖然有個例,但是比較少。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我們一直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如果真的按照5倍物價來算,那麼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拿到七八千元的工資,上面也提到了,那個時候的100元,可能相當於現在的七八千元。也就是說,我們的工資要保持原有的價值基礎上,才能單論物價上漲了多少倍。
  • 馬未都:不是古玩行也能撿漏,我撿漏的地方很奇怪,你根本想不到
    相信大家的答案都是一致的,必定要去古玩市場啊,其實這也算是一個常識了,畢竟術業有專攻,古玩市場的古董不僅數量多,而且種類也相當的全,買古董去這裡算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有時候就得違反一下常理了,比如你要是想撿漏,你該去哪裡?很多人可能還是會去古玩市場,畢竟這裡東西多,機會大,但是馬未都對此卻有不一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