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是個相信大家不會感到陌生的名字,畢竟他開了整個中國的第1個私人博物館,這讓人們對其印象非常深刻。1981年,26歲的馬未都以1篇叫為《今夜月兒圓》的小說嶄露頭角,後來也直接因此而做了雜誌社的編輯。也因這個緣故,他與王朔、海巖、馮小剛這些文藝界的名人都有來往。
再後來,他還創作了捧紅了葛優的成名作——《編輯部故事》。憑著這樣成功的作品,馬未都賺了不少的銀子,後來事業有成的他也直接去收藏領域發展。到了上世紀90年代,馬未都就收穫了不少的古董,其中包括陶瓷、玉器、漆器等很多不同的類型。
1992年,他還出版了自己所寫的與收藏相關書籍。由於馬未都在這方面一心一意的發展,所以後來他的藏品竟多得可開博物館了。而本著「讓大夥都能欣賞到藏品」的原則,他還真的開了屬於自己的觀復博物館。
「觀復」2字源於李耳的《道德經》,其含義大致為「反覆觀察」。而他的藏品也深受大家的喜愛。到了2020年的今天,馬未都所建的觀復博物館還在全國開起了「分店」。如今,這個馬未都的名氣越來越大了,而相傳他的身價更是高得可怕,不過卻無人知道具體為多少。
但有人粗略估算了一下,他所珍藏的文物個個價值連城,就算便宜的東東也可值幾百萬,有的甚至要幾千萬才能買下。因此有專家就特地計算了下,最後得出了馬未都的財富不會少於100億的結論。可看出來,他真心算是土豪了。
憑藉這些寶貝,馬未都得到了這些巨額的財富,也獲得了名聲。有次記者採訪了馬未都,他特地問對方將怎麼處理這些珍貴的古董呢?馬未都直接表示,自己會把這些寶貝全捐出去:1件不留都捐到觀復博物館。
有人就表示:博物館是你開的,你捐到它裡面,和把錢由左口袋放右口袋有啥區別呢?不過大夥還真誤會他了,因為這個博物館還真不是馬未都1個人的私有財產。原來這個觀復博物館由5個人共同管理,馬未都只是裡面的CEO。
也就是說,那些不是他1人的私有財產,後來他的獨生子馬添對父親的做法有些不認同,他表示:你多少給我留1件當紀念啊!後來馬未都也答應了兒子的要求,讓他可自由選1個。
馬未都是我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創辦者,1992年開始,一共出版了多部有關收藏的著作,是我國近代出名的收藏家,但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馬未都的父親也曾是一位抗戰老兵,這也難怪他從小對歷史耳濡目染了,這本《馬未都:小文65》,其中就記載了他近15年來所寫的自傳,內容生動有趣,為了回饋新老顧客,在小編的申請下,商家將149元,現降到了79元,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