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和治療CLL患者的腫瘤溶解症候群?

2020-12-17 騰訊網

導語

在美國常見不良反應術語評定標準(5.0版)中,腫瘤溶解症候群(TLS)被定義為一種以代謝異常為特徵的疾病,這種代謝異常是由治療導致或自發性腫瘤細胞裂解引起的。TLS是一種在癌症治療期間,不常見但具有潛在臨床意義的併發症,特別是對於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患者。TLS表現為進行性代謝異常和電解質濃度升高,可引起嚴重症狀甚至不可逆的級聯反應,導致疾病惡化甚至死亡。患有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患者,例如侵襲性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其患TLS的風險較高。但這種併發症在惰性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例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實體惡性腫瘤)中較少見。

雖然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常規化療下發生TLS的概率較低,但使用BCL-2抑制劑維奈妥拉(Venetoclax)治療的CLL患者卻具有較高的TLS風險,原因主要是維奈妥拉具有很高的抗腫瘤活性,可有效誘導細胞凋亡,進而增加了TLS的風險。本文我們將討論在CLL患者中TLS的實驗室參數、臨床表現以及對TLS的預防和治療。

TLS的實驗室指標和臨床表現

目前,已經有三種用於診斷TLS的標準系統。這些系統旨在及早的進行幹預和治療避免由實驗室TLS發展為臨床TLS;實驗室TLS是指已觀察到代謝和電解質異常改變但未出現臨床症狀;臨床TLS是指疾病已發展到相對嚴重的程度,出現了腎、心臟和神經肌肉系統等臨床症狀。具體如下表。

TLS臨床症狀的出現多因為化療後細胞大量死亡伴隨著大量細胞內容物釋放入血。細胞內容物的釋放以及促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改變了細胞外穩態,血清尿酸,鉀和磷酸鹽濃度快速增加,血清鈣濃度的降低和腎功能不全,最終可引起臨床表現。

高尿酸血症多在治療開始後6-24小時發生。其主要危害是尿酸在高濃度下沉積於腎小管中,導致腎損傷。

高鉀血症在治療開始後6–72小時發生,高鉀血症的臨床表現包括心肌細胞、肌肉和神經系統的電傳導紊亂,導致心電圖(ECG)改變(QRS變寬和T波高尖)、肌肉無力和抽搐。如果不及時發現和糾正,心肌電活動傳導障礙會導致嚴重的心律不齊甚至死亡。

高磷血症在開始治療後的6–48小時發生。惡性淋巴細胞中的磷酸鹽濃度比正常淋巴細胞高4倍。過量的磷酸鹽會結合鈣離子,形成磷酸鈣晶體,沉積於腎臟,加劇由尿酸沉積引起的腎損害。此外高磷血症會導致肌肉痙攣、手足搐溺、心律不齊和癲癇發作。

腎臟在臨床TLS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腎臟能夠清除大量的尿酸和過量電解質,來防止TLS的出現,但是由於促炎性細胞因子、尿酸鹽和磷酸鈣晶體以及低血流灌注造成的腎損害,引起嚴重腎功能不全,導致了TLS的發生發展。

CLL患者的TLS預防

預防幹預措施是基於風險分層的。但是使用維奈妥拉治療的CLL患者,基於淋巴結大小和淋巴細胞絕對值進行特殊的分類,。降低血尿酸濃度是我們預防的重點。具體措施如下表。

別嘌呤醇作為黃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劑,常用於預防腫瘤溶解症候群。別嘌醇不是直接降低血尿酸的濃度,而是通過作用於黃嘌呤氧化酶來防止尿酸的形成。因此,尿酸濃度的降低不是立即發生的,而是在用藥後2-4天降低。所以對於使用維奈妥拉治療的CLL患者,在考慮別嘌醇作為降低尿酸濃度的預防措施時,應在開始治療前2–3天開始使用。在腎功能不全的情況下,應降低別嘌醇的劑量;如果由於過敏或不耐受,那麼也可以考慮選擇非布索坦。

此外,拉布立酶(Rasburicase)是重組的尿酸氧化酶,可將尿酸代謝成尿囊素,尿囊素可溶解並被腎臟排洩。拉布立酶為靜脈內給藥,給藥後數小時內尿酸濃度降低,目前已批准用於腫瘤溶解症候群的預防和治療。對於維奈妥拉治療的CLL患者,若基線血清尿酸濃度過高或疾病負擔高,出現腫瘤溶解症候群的風險高,應考慮使用拉布立酶預防。

CLL患者TLS治療

01

實驗室TLS的治療

化療前必須知道患者血細胞計數和電解質濃度,評估TLS的風險,判斷患者是否存在腎功能不全,以此作為基線監測電解質和代謝產物的異常,明確實驗室TLS的發生和發展。患者在化療後出現實驗室TLS,必須採取幹預措施避免發展為臨床TLS。

出現實驗室TLS時,需要迅速幹預高尿酸血症。相較於單獨使用別嘌醇,拉布立酶單藥治療和拉布立酶聯合別嘌醇對尿酸濃度的控制更為有效。值得注意的是兩者應避免同時給藥,別嘌醇可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降低尿酸濃度進而降低拉布立酶的作用。此外,拉布立酶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且拉布立酶在體內的生化反應中產生了過氧化氫,因此對拉布立酶易感的個體(例如患有G6PD缺乏症的個體)會發生高鐵血紅蛋白血症。所以建議在使用拉布立酶之前檢測G6PD是否缺乏。

高鉀血症可通過監測血清鉀濃度來明確。幹預措施應基於高鉀血症的時間和嚴重程度,以及患者的腎功能。快速的幹預措施包括快速水化、使用利尿劑和口服鉀結合劑(例如聚磺苯乙烯鈉或patiromer)。在更嚴重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給予胰島素和葡萄糖來立即降低血清鉀濃度。對於無法接受其他幹預或心臟電活動嚴重異常的患者,血液透析或連續腎臟替代治療可迅速糾正異常的電解質濃度。

高磷血症通常伴有高鉀血症、低鈣血症或同時伴有兩者。血清磷酸鹽濃度高於5.0 mg/dL時,需要立即採取幹預措施,如靜脈水化、利尿、飲食限制和使用磷結合劑(例如司維拉姆或碳酸司維拉姆)。在嚴重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血液透析或連續腎臟替代治療來糾正高磷血症。

腎衰竭加重電解質異常和代謝性酸中毒,導致酸血症。靜脈注射碳酸氫鈉可以糾正輕度酸中毒,但更嚴重的情況則需要血液透析或連續腎臟替代治療。

02

臨床TLS的治療

臨床TLS是由實驗室TLS代謝和電解質濃度進一步異常而發生發展來的。臨床TLS患者出現腎功能衰竭、代謝性酸中毒,電解質濃度嚴重異常,甚至會出現心律不齊和神經肌肉功能異常等症狀。

腎衰竭通常是代謝和電解質濃度異常進一步惡化的重要原因,所以已引起腎衰竭的臨床TLS患者,通常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或連續腎臟替代治療。儘管這些幹預措施不能改善腎功能,但可以替代腎功能糾正異常代謝和電解質濃度。

腫瘤溶解症候群相關的心律失常也是患者致死原因之一,主要與高鉀血症和低鈣血症有關。所以在高鉀血症患者中,要時刻關注心電圖的變化。

實驗室TLS和臨床TLS的治療措施總結如下表。

總結

腫瘤溶解症候群是血液惡性腫瘤治療中危及生命的併發症。儘管腫瘤溶解症候群在標準化學免疫療法治療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中很少見,但在維奈妥拉治療的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中發生率較高。因此,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在開始使用維奈妥拉時,必須採取預防措施。在出現腫瘤溶解症候群時,應及時積極的幹預治療。

參考文獻:Francesco Paolo Tambaro, William G Wierda. Tumour lysis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 treated with BCL-2 inhibitors: risk factors,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Lancet Haematol 2020; 7: e168–76.

醫知源話題圈更新了「劑量限制性中性粒細胞減少事件概念及應對?」

相關焦點

  • 腫瘤急症猝不及防!出現腫瘤溶解症候群該怎麼辦?
    它的發生會帶來各種代謝異常包括高磷血症、高鉀血症、低鈣血症、高尿酸血症和氮質血症,最終可誘發急性少尿性腎衰竭。  因此,它具有潛在的致命性,是腫瘤治療過程中需要緊密提防的急症。  一  腫瘤溶解症候群有哪些危害?  一、腫瘤溶解症候群的產生
  • 如何預防和治療多囊卵巢症候群?鄭州不孕不育醫院評價
    如何預防和治療多囊卵巢症候群?鄭州不孕不育醫院評價 時間:2020-11-30 13:36 鄭州同濟醫院 如何預防和治療多囊卵巢症候群?鄭州不孕不育醫院評價?5黑棘皮症陰唇、頸背部、腋下、乳房下和腹股溝等處皮膚褶皺部位出現灰褐色色素沉著,呈對稱性6卵巢增大少數病人可通過一般婦科檢查觸及增大、質地堅韌的卵巢,大多則需B超檢查確定。如何預防和治療多囊卵巢症候群?針對多囊卵巢症候群合併代謝症候群的藥物治療的作用目前尚未明確,而生活方式調整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 如何預防和治療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HSS)
    如何預防和治療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HSS) 2020-07-10 15: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運動導致橫紋肌溶解症候群?兒童要如何預防呢?
    上饒市婦幼保健院(市兒童醫院)兒科副主任盧文華提醒高強度運動訓練有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候群」,醫學上稱為「橫紋肌溶解症候群」。人類肌肉分為三種: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其中,骨骼肌和心肌都有橫紋。 橫紋肌溶解症是由於擠壓、運動、高熱、藥物、炎症等原因所致橫紋肌破壞和崩解,導致肌酸激酶、肌紅蛋白等肌細胞內的成分進入細胞外液及血循環,引起內環境紊亂、急性腎衰竭等組織器官損害的臨床症候群。
  • 腫瘤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相關皮膚病預防及處理方法
    然而,隨著醫生及患者對生活質量需求的不斷提高以及新型抗腫瘤治療在臨床推廣應用,那些與傳統治療不同的不良反應開始浮出水面,也越來越受到臨床重視。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皮膚不良反應,這類不良反應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和進一步治療,如何識別和處理非常關鍵。下面我們一起來識別一下具有代表性的腫瘤靶向和免疫治療引起的常見皮膚病。
  • 如何為患者制定最佳治療方案?好醫友腫瘤應答指數助力腫瘤精準用藥
    據統計,癌症治療平均有效率不到30%。如何為患者制定最佳治療方案,是臨床醫生面臨的最大挑戰。特別是隨著抗癌藥不斷推陳出新,腫瘤治療所面臨的挑戰也逐漸升級:一種適應症指南推薦多個標準治療方案,儘管腫瘤靶向基因檢測已用於臨床,但數據顯示不到7%的患者獲益。究竟哪種藥物組合對患者最有效呢?
  • 【腎世圖卷】橫紋肌溶解和腎臟損害|橫紋肌溶解|急性腎損傷|肌紅...
    多個研究結果顯示發病率為13%-50%💊 儘管任何原因引起的橫紋肌溶解均可導致急性腎損傷,對於使用違禁藥物或濫用酒精以及遭受創傷的患者,其急性腎損傷的發生率高於肌肉疾病的患者💊 轉歸    ✔ 死亡率根據研究人群和環境以及共存疾病的數量和嚴重程度而有很大差異    ✔ 只要沒有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的轉歸通常較好
  • 多囊卵巢症候群患者如何治療才能懷孕?
    您看我最近還發現這裡好像長起了小鬍子,有人說我可能是得了「多囊卵巢症候群」,您看是不是真的?這種多囊卵巢症候群有沒有好的治療方法呢?很多人和你一樣問過這個問題。現在,我就給你講講關於多囊卵巢症候群的治療。多囊卵巢症候群的臨床症狀主要是月經不調、多毛、肥胖和不孕等。
  • 橫紋肌溶解症候群,可能跟劇烈運動受傷有關,多注意,可能會遺傳
    據報導,RM患者中有10%~50%發生急性腎衰竭。早期明確病因且能在其未合併嚴重併發症之前進行幹預治療,是改善患者預後、降低死亡率的關鍵。(5)自身免疫性疾病橫紋肌溶解可並發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當皮肌炎並發全身性硬化症或繼發性乾燥症候群(即重疊症候群)時,橫紋肌溶解更可能發生。
  • 腫瘤營養系列一:治療前和治療期間的營養支持
    看著王大媽這麼傷心,我這心裡也不是滋味,「大媽您不用太擔心了,現在最主要的是要看看您兒子是不是營養不良了,如果不是那就趕緊預防,如果是那就趕緊治療。其實啊,肺癌目前治療方法也挺多,只要飲食得當,配合治療,您兒子還是很有可能活個十幾二十年的呢。」腫瘤患者該如何遠離營養不良?
  •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戴雪醫生:如何預防和治療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
    ,更年期症候群等內分泌疾病。 如何不讓OHSS發生? 評估患者的卵巢反應性,制定個性化促排卵方案 對高風險女性,我們要精確計算和設計促性腺激素的啟動劑量,以低劑量為原則;溫和刺激方案、拮抗劑方案、HCG聯合GnRH激動劑扳機;當卵泡近成熟,血清雌激素水平過高時,可短暫停用促性腺激素,也稱「coasting」;出現嚴重OHSS傾向時,可取消本周期;減少HCG的扳機劑量,取卵後禁用HCG
  • 劉金英教授:20%腫瘤患者死於營養不良 營養治療是腫瘤不可或缺的...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5 年我國腫瘤患者整體5年生存率為40.5%, 是我國居民第一死亡原因。而同期在美國,腫瘤患者5 年生存率為67 %,為什麼我國腫瘤患者5年生存率這麼低?原因有多方面的,其中輕視營養治療就是一個重要原因。那麼腫瘤與營養到底有哪些關係?如何做好腫瘤患者的營養支持?
  • 世衛組織:建議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新冠重症患者!哪些腫瘤病人也要...
    9月2日晚,世衛組織(WHO)向臨床醫生和公共衛生決策者發布了新冠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的指南。世衛組織建議,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新冠重症患者,不建議對非重症患者使用激素治療。 中國醫生結合早期的用藥經驗,早在今年2月就給出了糖皮質激素的使用原則。
  • 中醫藥治療癌症,如何證明療效好|患者|腫瘤|可以|癌症|治療|-健康界
    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後,需要定期接受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檢查如證實腫塊縮小或消失,原有胸腔積液或腹腔積液減少等,這都提示著治療有效,癌細胞在減少。      4.實驗室檢查:就是指抽血化驗。腫瘤標誌物是衡量腫瘤變化的指標之一,並不是金標準。很多原因會引起腫瘤標誌物的升高,出現假陽性。所以腫瘤標誌物升高,不一定是腫瘤進展。
  •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診療指南在手教你如何應
    上一期我們粗略地了解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產生、如何發現及治療,但是還有許多小夥伴疑惑要如何去應對患癌後要面對的一系列詳細的檢查和治療及術後護理,本篇文章就帶領大家如何應對這方面的問題: 患病後要做哪些檢查呢?為什麼要做?
  • 如何口服補充營養?給腫瘤患者的建議
    作者:張維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 來源:腫瘤代謝營養治療 絕大部分的惡性腫瘤患者由於腫瘤本身壓迫、體內系統性炎症、代謝紊亂等原因出現厭食、進食困難以及肌肉、脂肪丟失加快。
  • 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目前OHSS尚缺乏針對性強的治療方法,預防遠比治療更重要。對於卵巢高反應人群,早期鑑別潛在風險因素,進行積極的臨床預防幹預,可顯著降低OHSS的發生。OHSS預防主要包括IVF方案調整及藥物預防兩方面。   卵巢高反應是指卵巢對促性腺激素(Gn)刺激異常敏感,發生多卵泡發育。
  • 綜述: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的臨床現狀與發展趨勢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源性和內源性因素致使癌症的發生,找到更好/更安全的治療方法變得尤為重要。50年來,人類治療癌症主要有三種方式:手術、放療和化療。隨著靶向抗癌藥物的出現以及生物醫學的發展,成千上萬的臨床試驗教會了人們如何更好地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近年來,興起了第四種革命性療法——基於免疫的癌症療法[1]。
  • 這3類常見的頭頸部腫瘤如何預防?其中第3類腫瘤,和情緒很有關係
    頭頸部腫瘤最常見的就是甲狀腺腫瘤,而且頭頸部腫瘤其原發部位和病理類型之多,居全身的腫瘤之首,最重要的是頭頸部的重要器官非常集中,解剖關係也很複雜,治療的方法也各部相同,但無論如何,能做到早預防,也比早治療要好。
  • 腫瘤免疫治療新突破:用「光」就能精確殺傷癌細胞
    腫瘤免疫治療新突破:用「光」就能精確殺傷癌細胞  黃琨 • 2020-02-22 13: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