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教育出版社
張文宏談教育&科技
疫情期間,有一位醫者,他不僅奮戰在抗疫一線,更以各種通俗易懂的金句傳播防疫知識,他就是——
有智慧、有水平、講真話、不欺負人、在這個春天給我們最強指導和最大鼓勵的張文宏醫生。
2003年,他放棄了去哈佛大學深造的機會,隨翁心華教授奮戰在抗擊SARS的戰場;而今,他接過翁心華教授的接力棒,作為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憑藉堅定的職業信仰和精湛的專業能力,帶領團隊貢獻了新冠治療的「上海方案」,被全國人民親切地稱為「上海張爸」。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感染科主任 張文宏
剛剛落幕的上海書展上,「硬核醫生」張文宏出席了「科學起跑線」叢書(第一輯)新書首發式暨籤售會,和褚君浩院士聯袂帶來了一套獻給廣大青少年的科普書「科學起跑線」,並擔任《病菌簡史》的主編。
褚君浩院士與張文宏教授共話智能和戰「疫」
活動現場,張文宏醫生寄語青少年學生,希望大家身體好、學習好、品德好,做掌握世界先進科技的「三好生」。
張文宏談病菌&防疫
問:目前大眾對病菌了解的熱情高漲,這是件好事嗎?
張爸:不管你願不願意去了解,病菌在整個自然界存在的時間可能是幾億年。病菌的歷史要比人類長很多,在人類大發展的今天,一直有一個隱藏的背景,這就是病菌,病菌有時候會帶來疾病,有時候會幫助人類。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可能戰勝過很多物種,但唯一不能剿滅的就是比我們厲害得多、時間久遠得多的病菌,它一直在提醒人類,我們要敬畏自然界。
在未來的世界,如果你不了解高新科技,你可能會OUT,但是如果你不了解病菌,你可能非常偉大但是突然有一天變得一無所有。
《病菌簡史》不僅僅提供了傳染病的防治知識,更是從自然界的角度告訴大家:要永遠保持謙卑,不要覺得自己了不起,要敬畏大自然。
問:感冒了需要注意些什麼?
張爸:感冒了,首先要待在家裡,不要去上學,避免傳染給他人。
第二,要多喝水,多攝入營養,攝入食物的種類要多樣,不要挑食,多吃蛋白質。
第三,要多睡覺。
一般來說,我們的身體都有很好的免疫力,感冒幾天時間內是可以自己痊癒的,但是如果發燒就需要去看醫生。
身體免疫系統非常厲害,大家平時要多攝入營養、加強鍛鍊,提高身體免疫力,這樣才能有助於打敗病毒,打敗疾病。在流感流行的季節來臨之前,也可以考慮接種相關流感疫苗。
問:在親子關係中,應該如何影響孩子?是否會在人文、藝術、科技這些方面主動影響孩子,還是讓孩子自由發展?
張爸:作為家長,我一直試圖能夠影響自己的孩子,但是你要相信如果你的孩子完全被你影響,你不一定是最成功的家長。家長必須為孩子提供機會,為孩子打開一扇扇窗,但是窗戶外面的風景要讓孩子自己去領會。家長要讓孩子接觸廣泛的世界,接受更好的教育。
孩子只要身體好、心理健康,能夠為社會做有益的事情就足夠了。
家長不要試圖告訴孩子太多,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工資的高低不能衡量對社會貢獻的大小。世界在不斷地變化,一味讓孩子選擇熱門的、收入高的專業是危險的,應該讓孩子尋找自己的夢想,只有喜歡才會有所成就!
問:智能科技在未來有多重要?如果不懂這些在未來真的會被淘汰嗎?
張爸:人類社會一直在發展,如果我們一直停留在所取得的成就上會非常危險。我們國家在歷史上有過幾次很沉重的教訓,特別是近代以來,全球的工業革命把我們的農業文明遠遠地甩在後面。近代,大工業革命對我國的「降維打擊」,使中華民族被世界列強侵略。為了獲得更美好的生活,中華民族始終要在科技上與世界的發展同步,不能落後於人。智能製造、機器人、人工智慧都是當今最尖端的科技,是新的技術革命。在新技術革命的浪潮裡,如果我們中國落後了,就會把自己置於非常被動和危險的境地。因此特別推薦褚君浩院士總主編的這一系列叢書,把當今科技發展中我們最需要了解的一面展現給大家,對我們掌握世界科技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新學年新氣象,讓我們一起聽張爸的話,多讀好書,打開一扇扇窗,看最美的風景,做掌握世界先進科技的「三好生」。
歡迎小夥伴們在評論區留言,談談您對「科學起跑線」系列圖書的看法,您最喜歡的科普讀物,也可表白張爸...
我們將在評論區抽取6位幸運兒,隨機贈送「科學起跑線」叢書的其中一冊。快來留言參與吧!(9月4日17點前留言有效)
「科學起跑線」叢書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擔任總主編,是一套以培養中小學生科技創新素養為宗旨的原創科普讀物。通過解讀日常生活所見、社會熱點問題、前沿科學技術,激發青少年的探究興趣,讓他們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形成理性的科學思維,從而樹立科學的世界觀與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第一輯共四冊,包括《病菌簡史》《探索AI新世界》《你好!機器人》《解密智能製造》,入選2020年上海書展「雲首發」書目。
褚君浩,半導體物理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紅外與毫米波學報》主編。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三次。2014年評為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獲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