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敦義提出「終極統一」?然後呢?

2020-12-14 觀察者網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終極統一」與「兩岸一家親」這兩個概念,若二擇一,現階段哪一個比較能獲得臺灣民眾接納?答案毫無疑問是「兩岸一家親」,因為這概念的政治意涵比較低。然而,為了選舉而始終與大陸保持距離的吳敦義,為何寧願提出「終極統一」而從來避談「兩岸一家親」呢?

我認為答案是:因為「終極統一」有法理依據,「兩岸一家親」則是一種心靈契合的表達,在「臺灣主體」的思想大棒下,以「終極統一」抗擊臺獨,有「中華民國憲法」作為後盾,相對地,「兩岸一家親」則無所憑藉。以吳敦義一貫的思維來看,講「終極統一」反而比較保險。

吳敦義身後是一整個政黨與選舉參選人,發表兩岸主張不可能像全無政黨與歷史包袱的柯文哲一樣,即興發揮。所以若要理解吳敦義突然拋出「終極統一」的緣由與用意,不能不對此有基本認識。

陳水扁與馬英九執政十六年來,「終極統一」在島內屬於「禁語」,是「臺灣主體」意識形態下,藍綠聯手壓抑的概念。直到洪秀柱宣布競選「總統」,封條才終於撕開。事實上,洪參選初期,在媒體質疑下她也一度不敢承認自己是「統派」,而回以「我是正派非統派」,因為洪秀柱身後就是一整個政黨與選舉參選人。那個時候,在選舉期間講「終極統一」,形同引火自焚。

現在,在一些已覺醒的知識分子與媒體的努力推動下,「統一」與「中國人」終於不再是禁語,而扛著政黨重擔的吳敦義總算跟上來,也不嫌晚。這就是為什麼藍媒旺中以及若干支持統一的學者,認為吳敦義講「終極統一」是不容忽視的一個信號,而應予以支持的緣故。

只是,這個信號,若沒有洪秀柱與新黨的背書,實難當真。但若要客觀點看,我們也不妨完全從吳敦義的角度,來看國民黨目前的處境,與「終極統一」在島內可能的發展。

簡言之,吳敦義與國民黨目前是在夾縫裡求存的狀態,這個時候「疑似」髮夾彎的背景有四: 其一,美國。其二,民意。其三,大陸。其四,柯文哲。

美國態度向臺獨傾斜

中美關係的急轉直下,考驗著全世界對新型態冷戰的因應,亞太地區成為全球政經競合的熱點,臺灣因在地理與歷史上的特殊位置,則是熱點中的熱點,也是美國制中的一顆活棋。大環境趨於緊張,又碰到時下臺灣當權者極度親美的局面,使得兩岸關係正往熱對抗的方向發展。

作為一個在野最大黨,對於美國毫不遮掩地影響島內選舉,並明顯支持臺獨搞事,國民黨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驗。挺美說不通,反美不可能,國民黨版的維持現狀論述已「不符現狀」,偏偏肇事者又是自己得罪不起的美國,所以在對美態度上進退失據。

事實上,英國《金融時報》專訪吳敦義,主要的目的就是想了解臺灣是否從執政黨到在野黨,都與美國目前的「抗中」步調一致。西方主流媒體沒有興趣與耐心去區別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與臺獨主張相較下的細微差別,他們想要引導出來的是一個簡單的結論,臺灣最大在野黨現在是「親中」,還是「反中」?吳敦義秉持國民黨一貫的說法,糾結於「九二共識」歷史文件裡那「原汁原味」的35個字,既複雜又曲折,自然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西媒認證國民黨拒絕「親中」,吳敦義自然又要出來再解釋一次,然後大家還是聽不懂。

一旦西方媒體認定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與蔡英文站在同一戰線,國民黨就百口莫辯。

對吳敦義而言,絕不樂意看到島外力量介入島內選舉,因為年底地方大選只要聚焦於當局的內政失誤,掙回半壁江山也非不可能。但美國因素的幹擾,使得蔡英文能順勢將內部的矛盾,轉往外部「中美對抗」的軌道,讓吳希望幻滅。

上周布吉納法索「斷交」事件,蔡英文的過激反應,加上美國國務院指責「中國破壞臺海現狀」,與10多位美議員的聲援,已充分顯示了這次選舉將不可避免地複雜化,與意識形態化。過往國民黨的兩岸關係主張,取得美方支持是與民進黨競爭的重要基礎,當此基礎消失,國民黨的兩岸論述也就失去一半的憑藉。那麼,若選舉成為意識形態之爭,國民黨沒有新對策,就處於絕對的弱勢。

美國因素,迫使國民黨得另外找到意識形態作戰的憑藉,那麼除了「終統憲法」,還能有什麼?回歸「中華民國憲法」裡的「終極統一」,雖是險棋,但最起碼能回應美方的捧獨傾向,並確立與美國重新對話的基礎。萬一將來中美關係反向變化,國民黨也才有足夠論述工具,將三方關係導回正軌。

換言之,逼國民黨落實「反臺獨」,而不僅止於喊口號的,其實是美國最近的極端表現。而吳敦義也只能在「反對臺灣宣布獨立」上,與美方取得表面上的一致,轉將火力集中於得意忘形的賴清德,委婉地向美國表達國民黨立場,「中華民國憲法」則是唯一的靠山。

吳敦義其實在證明洪秀柱當初的主張正確,繞了一大圈,不是又回到「中華民國憲法」了嗎?

消失的兩岸代理人

持平地說,在「臺灣主體意識」下,大陸因素一直是國民黨在選舉上的減分項,但是,問題不出在大陸,而出在國民黨內部意識形態上的矛盾,讓民進黨輕鬆掌握話語權。秉承歷屆的選舉經驗,此前吳敦義一直與大陸保持距離,堅持「一中各表」,堅持不談統一,雖有其選戰邏輯,但也得承受失去兩岸代理人身份的風險。

「九二共識」實在沒有多麼艱深,就是強調「一中」的共識,如此而已。這項共識的真正意義,就是對彼此的善意心照不宣,而不是歷史文件字面上冷冰冰的陳述。吳敦義一再強調「原汁原味」的歷史文件,其實就是「走味」,因為「一中是合」,「各表是分」,以文件字面上的意義過度強調「分」的含義,基本就違背了其「合」的願景。

在兩岸關係裡強調「分」,強調現階段不宜談統,又不告訴人民什麼時候才能談統?具體應如何談統?另一方面又宣稱「反臺獨」,再一方面又無法扭轉目前動態變化的現狀,誰能懂國民黨到底想怎樣?

那麼,大陸對國民黨產生疑慮與不信任,也應是吳敦義早該評估過的風險。原本國民黨認為,大陸要找島內合作對象,除了國民黨就沒別人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大陸並沒有受制於島內政黨,而直接推出惠臺措施,直接訴求於臺灣人民,完全超出了國民黨的預期。

於是,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失去了另外一半的憑藉,連在兩岸關係裡的存在感都沒了。對民眾而言,國民黨一不能阻止美國改變兩岸現狀,二則失去了兩岸代理人的價值,三又不能有效監督執政黨,這個政黨就兩個字能形容了: 沒用。

故而,即便站在吳敦義的立場來看,與大陸保持距離到「很不熟」的地步,也絕不是什麼好事。所以這幾個月國民黨不斷在島內放出「吳習會」的消息,為的就是挽救「兩岸代理人」的身份,雖然吳敦義明知蔡英文不可能放行。

國共之間目前最大的交流場合,還有六月份的「海峽論壇」,這恐怕是國民黨在年底選前唯一一次機會,重新樹立兩岸代理人的身份。各方都在觀察,國共之間是否會有新的合作模式與默契,有效地裡應外合反臺獨。

吳敦義在海峽論壇前,選擇拋出「終極統一」,而非「兩岸一家親」的概念,其實也是考慮到他的「一中各表」,最終要以「憲法」為立足點,免得被綠營抹紅還無法回嘴。

無論如何,年底選舉才是重點中的重點,吳敦義的「終極統一」說法若能落實到國民黨全臺參選人的身上,才具有真實的指標意義。最起碼,在臺北市的選戰必須用上。

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

即便這場選舉沒有外力幹擾,國民黨有許多題材可以用在選戰上打擊執政民進黨當局,但卻難以撼動柯文哲的高支持度。原因之一是,柯文哲不屬民進黨,三年來「炮打中央」比國民黨還更有殺傷力。原因之二是,柯文哲從2015年就講「兩岸一家親」,對比於國民黨冷處理大陸議題,柯反獲得不少藍營支持者的認同。

直到柯文哲為「兩岸一家親」向深綠輸誠而大傷元氣,國民黨在臺北市的選情才開始有翻轉跡象。

整個五月至今,島內媒體熱炒「柯文哲道歉效應」與選情的變化,民調數字飛來飛去,流言耳語不斷,原本在政黨內部不公開的選舉沙盤推演,搬到了電視上全民下棋。一番風風雨雨後,民進黨日前已確認將徵召姚文智代表執政黨參選臺北市長,並在蔡英文吹響了民粹的號角後,全黨「反中」拼選舉。

為什麼柯文哲講「兩岸一家親」能獲得高支持度,為之向深綠道歉又重創其形象,而國民黨一親陸就選情告急?答案很簡單,只要是綠營的人講什麼都可以,藍營的人講什麼都不行,這是藍營自身口拙的問題。陳水扁講過「兩岸一家」,賴清德講過「親中愛臺」,由於支持者都知道這些話語背後的欺騙性目的,故而皆無損其深綠形象。柯文哲的狀況卻稍有不同。

柯文哲第一次講「兩岸一家親」時,是自稱墨綠的階段,所以沒有受到綠營支持者太多的質疑。且柯標榜的是「超越藍綠」,所以使得中間選民與藍營支持者也表認同。

這個現象說明了一件事,臺灣人民並非那麼排斥大陸,只要稍微修飾說法,「兩岸一家親」本來就沒什麼好反對的,況且這個概念又沒有暗示臺灣民眾要改變什麼。國民黨原先所解讀的民意,則根本與事實不符。畏懼「講統」也就罷了,怕到連「親」字都說不出口,難怪被支持者看不起。

故而對國民黨而言,無論柯文哲言論的欺騙性質有多大,應該要體認到自己在體察民意與引領民意上,完全失敗。我支持洪秀柱,並不全然是意識形態上的認同,也對她強調政黨應承擔引領民意的責任,強調政治人物應該講真話,表示敬佩。

臺北市選情極端複雜,從大戰略上看,國民黨想贏的最佳做法,不是主攻柯文哲市政不佳,而是要比柯文哲更務實地論述兩岸關係,才真能達到支持者全數歸隊的可能。攻擊市政不佳的戰術,應該放在民進黨長期執政的高雄市與臺南市使用。

直到今天,新黨與親民黨仍支持柯文哲,就是國民黨的危機。親民黨忽藍忽綠尚且不論,國民黨不要以為新黨小就直接跳過不理。新黨的意見,可不是「一黨之見」,也絕不是「小黨之見」,此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大陸的民情。如果柯文哲先領悟到這一點,那麼兩岸關係話語權,就會掌握在柯手裡。

民眾沒有義務支持國民黨,即便討厭民進黨,也可以選擇不投票,在兩岸關係上,大部分人民要的是確確實實的進展,長遠有效的方案,與打死不退的堅持。回歸「終統憲法」,積極提出對兩岸都好的良策,做「務實的統一工作者」,才是國民黨應行的正道。

民進黨已大失民心,連年輕世代的支持度都崩盤,所以根本不必畏懼效應遞減的「反中」民粹。

吳敦義提出「終極統一」,島內統派當然喜聞樂見,但就如同大家對蔡英文「不再忍讓中國」的質問,我也一樣要請問吳敦義:

然後呢?

相關焦點

  • 吳敦義的兩岸政策是什麼?
    會中有一男子突高聲對吳敦義說:「你不說和平統一,我們就不支持你。」吳先生笑著回答:「什麼時候和平統一,你就不要提了,這件事是自然的。這個時候講和平統一,時機不成熟。」    吳敦義接著表示,所謂「和平統一」就如同「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一樣,只要未來兩岸能實現「禮運大同篇」的理念,這個可能性將無限寬廣。
  • 吳敦義罕見公開談「統一」,向大陸表明立場,在黨內澄清「誤會」
    吳敦義就任國民黨主席以來,其兩岸立場引發種種猜測。日前他公開提到「憲法增修條文」中「最終目的是國家統一為原則」,罕見對「統一」表態。有臺媒稱,吳敦義因為「本土藍」身份,一直被指對兩岸統一缺乏熱情,現在的論述除了向對岸喊話外,也是力圖撇清「獨臺」及「華獨」誤解。
  • 藍營桃園市黨部主委:國民黨要與民進黨有差異 終極就是統!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中國國民黨桃園市黨部主委楊敏盛接受訪問時表示,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到現在還在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一中各表」在臺灣能夠勝選?答案是「沒有」,國民黨跟民進黨要有很清楚的差異,終極就是統。
  • 蔡英文首次公開談統一,竟揚言「統一不是唯一選項」
    圖為蔡英文26日致辭。蔡英文在致辭時聲稱,她看到在野黨主席提到「終極統一」主張,並稱「這是在野黨的自由」。隨後,蔡英文竟公開明確叫囂,「統一不能是在壓力下的選擇,更不能是臺灣年輕人對未來的唯一選項!」蔡英文還稱,有在野黨說只要接受「九二共識」,臺灣就可以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也不會出現「斷交」。
  • 吳敦義選黨主席聲勢浩大 但有一件事只有洪秀柱可以做到
    那如果是吳敦義有選的話,那可能,吳敦義可能是三雄鼎立當中的。彭詩婷:最強的。蔡上機:這一個北魏,就如同三國時代的北魏,那統一整個群雄。那所以就是吳敦義是在這整個生肖裡頭,他的出生的月份跟出生的日期,他的天幹的紫微鬥數的四化星的一個分部,他的能量是勝過洪秀柱跟詹啟賢的。彭詩婷:比較讓我意外的是那個郝龍斌竟然排到第四名。
  • 吳敦義到"蔣介石紀念堂"批蔡英文 稱2020重新執政
    吳敦義(臺媒資料圖)海外網10月25日電 今天(25日)是臺灣光復73周年紀念日,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率領黨務一級主管前往「中正紀念堂」獻花致祭。現場,吳敦義痛批民進黨當局的所作所為,表示國民黨有責任在「九合一選舉」中爭取贏得更多縣市,2020年重返執政。據臺灣聯合新聞網消息,吳敦義現場表示,「蔡英文當局上臺後,臺灣外事處境不佳,社會治安也產生暴戾的狀況,兩岸沒有保持2008年至2016年的現狀,陷入冷對抗。」他稱,國民黨有責任在年底「九合一選舉」中全力爭取贏得更多縣市,2020年就有機會重返執政,「撥亂反正」。
  • 吳敦義:民進黨對ECFA的說法絕大多數不正確
    吳敦義:民進黨對ECFA的說法絕大多數不正確 2010年04月14日 15:4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吳敦義:蔡英文搞「臺獨」,才是「中共代理人」
    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今天(4日)在中常會中對此表示,若要說誰是「中共代理人」,蔡英文搞「臺獨」,讓大陸有藉口「打臺灣」,引來「軍事攻臺」,蔡英文才是「中共代理人」。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國民黨今天下午召開中常會,由吳敦義親自主持,副發言人黃心華在中常會後進行轉述時做出以上表示。
  • 臺灣百科資料:吳敦義簡歷
    1998年12月,吳敦義以些微票數競選高雄市長失敗,嘗到從政以來最大挫敗;2009年9月,吳敦義成為馬當局第二任「閣揆」,驗證了十年風水輪流轉。  吳敦義1990年被派任為高雄市長,在商界眼中,他是位相當有能力的政治人物,也十分潔身自愛、珍惜羽毛。
  • 吳敦義到「蔣介石紀念堂」批蔡英文 稱2020重新執政
    今天(25日)是臺灣光復73周年紀念日,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率領黨務一級主管前往「中正紀念堂」獻花致祭。現場,吳敦義痛批民進黨當局的所作所為,表示國民黨有責任在「九合一選舉」中爭取贏得更多縣市,2020年重返執政。
  • 李克強會見吳敦義一行 兩岸期待繼往開來
    當著胡錦濤的面,蕭萬長提出了16字箴言:「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據臺灣媒體透露,早在蕭萬長從臺灣出發前,發言內容就已經給馬英九過目了。2009年7月,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在回復胡錦濤的賀電時又提出了16字箴言:「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共創雙贏」。這與胡錦濤2008年4月提出的16字箴言僅有4個字不同,其他12個字完全一樣。  次年7月,在兩岸籤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後,馬英九首次公開託吳伯雄給胡錦濤傳話,又是16個字:「正視現實、累積互信、求同存異、續創雙贏」。
  • 蔡英文也來按贊 吳敦義:欽佩察納雅言
    前副臺灣地區領導人吳敦義今天指出,他貼文批評蔡英文有關經濟等施政的問題,「蔡英文」按贊。他表示欽佩,能察納雅言,盼蔡英文努力把經濟做好。     吳敦義今天出席高雄市江蘇同鄉會新春聯誼活動時受訪做上述回應。
  • 兩岸、前瞻到同婚議題 吳敦義妙語連連
    對於兩岸關係、最近備受關注的前瞻計劃等時事議題,以及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及2018縣市長敏感話題,吳敦義不但妙語連連,最厲害的是,再複雜的數據他都能倒背如流,連主持人唐湘龍都佩服不已。    吳敦義首先談到兩岸關係,他用十字箴言直言兩岸現狀,「統人沒能力、被統不願意」,強調目前統一或「臺獨」都不是選項,對於「臺灣獨立」部分,吳敦義也坦言,「喊獨騙選票、真獨不必要」。
  • 李毅:臺灣離和平統一,還有多遠?(上)
    第一,臺灣多數選民贊成統一。第二,臺灣一個贊成統一的政黨被選為臺灣執政黨,在臺灣立法院113個席位中佔據多數。第三,這個贊成統一的臺灣政黨的領導人,當選臺灣領導人。在這三個前提實現後,這個贊成統一的臺灣領導人,開始和大陸談判如何進行和平統一,經過不知多長時間,雙方最終談成,然後和平統一最終開始實施。臺灣離和平統一,還有多遠?有兩件事情,準確標誌著和平統一臺灣的遠近。
  • 呼蔡英文為「老英」 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吳敦義
    國際關係學院臺灣問題學者於強為海外網(m.haiwianet.cn)撰文指出,吳敦義當選與其能言善辯的口才密切相關,也正因為如此,吳敦義也飽受爭議。於強最後指出,在語言上、場面上戰勝民進黨不能真正幫到國民黨,吳敦義還需要拿出系統的解決方案。2015年,民進黨對可能在2016年與蔡英文對陣的人物進行過一個評估,結論是吳敦義、王金平和朱立倫三人中,民進黨最不喜歡對陣當時民調最低的吳敦義。
  • 吳敦義處理初選「不沾鍋」能率國民黨勝選?
    中國臺灣網2月20日訊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日前曾表示,希望年底的「直轄市」、縣市長選舉,國民黨能保住原有的6縣市,再贏下5、6個縣市便可過半,但綜觀國民黨目前提出的人選多是沒新意的老面孔,加上黨內的「茶壺風暴」,吳敦義的心願能否達成,看來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 吳敦義是國民黨黨主席不二之選
    畢業於臺大歷史學系,吳敦義精通中國古代詩詞,對中華歷史上下古今都瞭然於胸,習慣用歷史的宏觀高度去看待當前的問題,也擅長從歷史中學習為政之道。光武中興,首先要找到好的人才。吳敦義稱得上知人善任,尤其是年輕人,包括前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前青輔會主委李允傑、前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等都是他提拔的人才,很多人跌破眼鏡,以為他們做不來,但後來證明都做得很好。
  • 吳敦義向蔡英文申請赴陸:表格都已填好了
    按國民黨中央規劃,在黨內沒有人代替的準備下,仍持黨主席吳敦義親自率團赴大陸的基調。吳敦義 圖自臺媒報導稱,據「知情人士」透露,吳敦義確定會向蔡英文辦公室遞件申請,「表格都已經填好了」,最快本周、最慢下周就會送出。
  • 國民黨黨工9月薪水恐無著落吳敦義設法籌措
    吳敦義想法籌措">吳敦義。(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國民黨黨工9月薪水恐無著落吳敦義想法籌措中國臺灣網9月26日訊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中國國民黨行政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邱大展昨天(25日)表示,因為現金不足,9月黨工薪水恐無著落,黨主席吳敦義還在想辦法籌措。
  • 吳敦義赴陸敏感度過高 蔡英文敢不敢批?
    國民黨將派黨主席吳敦義前往參加論壇,目前「表格已經填好了」,將遞交給臺「總統府」申請前往大陸。國民黨黨主席 吳敦義據臺「東森新聞雲」報導,針對此前「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將代替黨主席吳敦義出席『國共論壇』」的傳言,國民黨予以否認,並稱仍會讓吳敦義親自率團前往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