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宗年間,有個叫張鑫羽的生意人出遠門做生意,來到了泰州白馬鎮。這些年賺了些銀兩,準備開開心心回家和家人團聚。
沒想到當晚住在順緣客棧的時候,一個沒注意被竊賊盜了個乾乾淨淨,連回家的車馬、食宿的錢也沒有了。又急又努怒之下,恨不得找條河投河自盡。發洩了一番以後,忽然想到他來時娘舅說他在白馬鎮有個朋友,在這裡大泗當鋪裡當掌柜,姓劉,何不上門求他搭救一下呢?於是,一路問到大泗當鋪,提到要面見劉掌柜。
劉掌柜出來後說:「敢問閣下找我有什麼事嗎?我好像不認識你吧!」張鑫羽又報出他娘舅的姓名及特徵來,劉掌柜說認識認識,我們過去是好朋友,只是近幾年不曾見面了。你找我什麼事,請快說出來。張鑫羽趕緊訴說了自己遇到的困境。
劉掌柜見他在白馬舉目無親,專投奔自己而來的,很同情他的不幸遭遇,便問:"這一路上回去,你需要多少銀子?"張鑫羽說:"一路節食儉用,少不得十兩銀子。請掌柜的放心,待以後再來白馬做生意,連本帶息一併還您。」
劉掌柜擺擺手說:"出門在外,誰沒個難處什麼的。現在我只問你,你手頭還有多少錢?"張鑫羽衣裡衣外摸了個透,摸出了六文錢,也不知劉掌柜問這話什麼意思,臉一紅低頭說:"就剩這六文小錢了。」劉掌柜一笑說:"夠了。你上街隨便買樣東西送我,或陶或瓷什麼都行,買來交給我,我馬上給你十兩銀子。
張鑫羽悻悻出了門,心裡有些想不通,是嫌我空手進門沒禮貌嗎?可我有錢還能找你借錢嘛!這麼胡思亂想牢騷著走到了街上,連日來的焦躁又加之肚中飢餓,張鑫羽只覺得兩眼發花,急火攻心腿發軟,再也走不動了,就靠著一面牆頭躺下了。這時,有個人挑著擔子一路吆喝著過來了。他忙問:"喂,你賣的是什麼東西呀?"那人說:"撒尿的夜壺,你要嗎?""買一把吧,多少錢啊?"「八文錢」「我身上只有六文錢了,你賣不賣呀?""算了,賣你一個,我也開個張,圖個吉利。」
張鑫羽提了夜壺艱難地往回走,到了當鋪門前不好意思進去.只得在外面徘徊打轉轉。劉掌柜看見了,見他是個憨厚老實人,就把他喊進去,見是一把夜壺,精明地一笑說:"也好!"他收下夜壺,開了一張當票給張鑫羽,遞給他十兩銀子說:「這銀子送你做盤纏,路上千萬要小心,也不必還了。當票出門後,一定要找個人多顯眼的地方扔出去!"
張鑫羽接過銀大喜,千恩萬謝說了許多感激話。出門了一看當票,上寫著"寶壺一把,當銀五十兩。」他雖是不解掌柜的意思,但還是遵照囑咐走到人多處把當票扔掉了。這時,剛好綢緞鋪的一個小夥計辦事回來,見了這當票拾了起來。一看是真的當票,不敢佔為己有,就交給了綢緞鋪的周掌柜。周掌柜見他忠心,賞了他二兩銀子說:"明天,你給我把寶壺回當過來。」
第二天一早,小夥計來到當鋪,高叫"劉掌柜,回當嘍!"劉掌柜接過當票一看,又瞄瞄小夥計,問:"你在哪做事呀?"小夥計是個忠厚人,說:"我在周掌柜的綢緞鋪子裡當小夥計。"劉掌柜與周掌柜是老街坊、老相識,且還瓜連沾點親,便說:"回去叫你掌柜的來取吧。這寶壺值錢,萬一你在路上碰損了,我可說不清,沒法賠。」
沒一會兒,周掌柜來了。大大咧咧地嚷嚷著說:"呦,,劉掌柜生意做大了,財大氣粗了,回個當還要我親自來跑一趟呀?"劉掌柜說:"我說周掌柜呀,你這寶壺當了一天就回當,咋不多當些時日?」周掌柜解釋說:"前幾天進貨資金周轉不靈,沒法,才來當寶壺的。昨天生意特別好,就想把寶壺贖回來!"
劉掌柜盯住他臉說:"這寶壺好像不是你親自來當的吧?"周掌柜不悅道:"這點小事,還煩我來跑嗎?我說劉掌柜呀,你昨越來越囉嗦了呀,快給我回當吧。我還忙著呢!"
劉掌柜仍慢吞吞地說:"周掌柜,咱倆畢竟沾親帶故的,我想與你打個商量,那寶壺算我五十兩銀子從你手裡買來的,從此一筆勾銷,咱倆再不提起好不好?」
周掌柜一聽大怒道:"你這說的什麼話呀?這寶壺是我家祖傳的寶物,上次一個古董商人花二百兩銀子我還沒賣呢。小看人呀,我還沒窮到賣祖宗遺產的地步!」
「好,算我嘴癢,掌掌嘴不說了。」劉掌柜見周掌柜這人給他面子不要面子,還橫蠻粗俗誇海口,心想讓他吃虧了買教訓也好,就說:「好,回當!」他接過當票,收了五十兩銀子與利息,從庫房裡拿出一把夜壺來。一想周掌柜在白馬鎮也是個有頭面的人物,這裡人多,怕外人看了夜壺他面子上不好過,就用一塊紅布包好,遞過去說:"周掌柜請接好,回寶壺一把!"
"多謝劉掌柜,我走啦!"
「周掌柜慢走,不打開看看嗎?」
"不啦,您劉掌柜是個過細人,辦事我放心!"周掌柜提了包喜滋滋離去。走遠了,在一偏靜處解開一看,見是個撒尿的玩意兒,氣得臉發青,罵了一句,大叫道:"老子上當受騙了,被那雜種耍弄了!""咣當"一聲將那夜壺拋到牆旮瘩處,砸了個粉碎。
過了些日子,劉掌柜在街上碰見了周掌柜,主動上前打招呼,笑嘻嘻地說:"你那祖傳的寶壺有人要出一千兩銀子買去,你賣不賣?"周掌柜見劉掌柜戲弄他,臉一紅氣狠狠地道:"咱倆都是在世面上混飯吃的人,你昨生法整我?'
"是你叫花子背不起——自討的呀!"劉掌柜莫名其妙一笑說,"我有言在先暗示你,要你不當算了,你偏不聽,硬要回當去,怨得了我嗎?"周掌柜納悶道:"這是昨回事呢?為什麼要搞這惡作劇呢?"劉掌柜把當時張鑫羽銀子被盜,無奈地仗著娘舅與自己是朋友的情分上,尋找到這兒來,捐助了他十兩銀子的來龍去脈—一道出後,末了一笑說:「咱生意人打也來、罵也來,賠錢的買賣死也不來。我既要照顧朋友的面子給他親戚接濟一些,又不想讓自己虧血本,才想辦法讓他買了個夜壺來,開了張五十兩銀子的當票給他扔出去,目的是想找個貪心的替死鬼將我送出的銀子補回來!」
「好你個餿主意!」周掌柜聞言懊喪不已,喃喃道:「你既做了善人;又多賺了二十兩銀子,我佩服你是個能人!咱無端受損,心裡痛呀!你能不能再用這個辦法,幫我把五十兩銀子騙回來呢?總不能你一人高興呀!」
劉掌柜連連搖頭道:「說穿了的事再搞就是缺德,這個忙幫不得!再說,願意拿三十兩銀子來回當一把夜壺的,又有幾個財迷心竅的傻瓜蛋肯上鉤呢?」
周掌柜聽得喉嚨發硬作不得聲,比扇嘴巴還難受,恨不得把臉鑽進褲襠裡去,他為了解恨,竟將那個「惹是生非」的小夥計給解僱了。
編者語:故事題材來源於民間奇聞異事、精怪傳說,由孤飲寒風原創整理編輯。如果您覺得小編的故事還不錯,不妨留個言、點個讚,或者轉發分享出去。您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每一個表情,都是對寒風最大的支持。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