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挖出4個「夜壺」,用來盛尿26年,專家怒斥:暴斂天物!

2020-12-19 歷史漫漫說

老農挖出4個「夜壺」,用來盛尿26年,專家怒斥:暴斂天物!

中華擁有上下5000多年的歷史,在這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前人為我們流傳下來了許許多多的文化瑰寶,這些瑰寶多種多樣。記載著我華夏幾代王朝的興衰與更替。一件文物就代表了一段歷史,更代表了我們民族的深厚底蘊。今天小編就以《老農挖出4個「夜壺」,用來盛尿26年,專家怒斥:暴斂天物!》為題,講一講蒙塵於民間的歷史古董。

故事發生在1971年的陝西扶風縣,當時的人們早已當家作主,個個幹勁十足,為自己的溫飽問題而奮鬥著。這天,全村人都來到了寶雞峽疏通溝渠。因為多年的淤積,溝渠裡堆滿了大量的淤泥,如果不及時清理的話,說不定洪水就會衝到村莊裡去,良田也會被淹沒。

快到中午的時候,村民們陸陸續續回家吃飯了,只剩下一位老農還在這裡勞作。這位老農姓劉,在家裡常年務農,也是一位老實、勤奮的人,本來他也準備要回去吃飯了,但是他看最後一段快挖完了,所以就打算多留一會。劉老漢挖著挖著,突然聽到「砰」的一聲,這沉悶的聲音顯然是挖到了硬物。劉老漢覺得有些意外,淤泥下面不會有什麼鐵塊吧?他也沒想太多,連忙繼續往下挖了起來。

當把那些淤泥清理乾淨之後,劉老漢隨即瞪大了眼睛:「這是什麼東西?」只見他面前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罐子,可能是因為埋的時間太久了,罐子上面也是鏽跡斑斑的。而且整個罐子上圓下方,造型看起來挺怪的。劉老漢還用手敲了敲,只聽這罐子發出了一陣沉悶的聲音。

老漢心想,說不定下面還有呢!於是立馬又挖起來,果不其然,他接連在淤泥下面挖出來了3個造型看上去一模一樣的罐子。老漢雖然不認識這些東西,但是看起來拿回家應該還能盛一些東西。不過當時一些吃完飯的村民都又來幹活了,他也不好明目張胆的抱回家,於是只好把它們又埋在了淤泥下面,等到晚上的時候才拿著一個麻袋,將這4個罐子偷偷的帶回了家。

可是還沒等他把這些罐子放好,老伴兒就對他不滿了:「大半夜的不睡覺,在哪兒撿回來了這些夜壺?還不趕緊把它們都扔出去!」劉老漢心想,既然不能盛一些別的,當夜壺用也不錯嘛!於是就把它們放到門外的牆角,晚上起夜了就拿它們來方便……

時間一晃,就到了1997年,也就是26年之後。當時古董收藏越來越火,之前就有許多人打著收藏的旗號來鄉下從老鄉家中收一些老物件。農村人們哪懂得古董的價值呀?既然能賣錢,還不如賣給古董販子,這樣好歹還能賺點意外之財。不過隨著人們對文物的意識逐漸提高,劉老漢覺得當年挖出來的罐子說不定也是寶貝呢!於是老漢立馬把其中一個「夜壺」刷了好幾遍之後,讓兒子拿著前往縣博物館找專家鑑定一番。

兒子把「夜壺」裝進麻袋,背著就往縣城裡走去。專家聽聞之後,隨即趕來給他鑑定。雖然老漢刷了好幾遍,但是蓋子卻忘記刷了。一股異味直往鼻子裡竄,專家眉頭一皺,問道:「你們之前拿它裝什麼了?」老漢的兒子吞吞吐吐的說道:「我……我爹拿它……拿它當夜壺使了……」專家皺著眉頭沒說話,但還是仔細的盯著罐子,把蓋子打開後,專家發現裡面竟讓有許多銘文,仔細一數竟然多達129字!

這可是重大發現!專家驚呼道:「這是西周的青銅器,國之重寶啊!你們竟然那他當夜壺使,真是暴斂天物!」原來這個罐子是西周的青銅器,名叫「宰獸簋」,這些銘文記載了周天子當時祭天冊封的大事。最後專家花了2000塊把這件「宰獸簋」給買了下來。不過專家畢竟見多識廣,按照古代「五鼎四簋」的規矩,專家猜測他手中很有可能還有3件!於是專家笑呵呵的問道:「小夥子,你家裡還有沒有這樣的罐子呀?」老漢的兒子一口否認:「沒了,只有這一件!」專家知道已經問不出來了,於是當時也沒有再問。

幾天後,專家循著劉老漢返程的路線找到了他的家中。專家極力勸說劉老漢,希望他能夠把寶物上交,並給了他10萬塊錢的補償。10萬塊,在那個年代已經算是巨款了!於是劉老漢也沒有再堅持,把剩下的3個罐子拿了出來。隨即專家把它們都送到了周原博物館。

如今在周原博物館中就能看到這幾件青銅器,它們甚至已經成了周原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現在回過頭來再看,這些青銅器每一件的價值也都超過了2000萬!如今它們早已拂去了身上的蒙塵,向人們展示著歷史的精彩

相關焦點

  • 陝西老農挖出4個夜壺,用了26年,專家勸起上交,老農:10萬拿走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陝西扶風縣有一條浚溝渠,而這條渠是用來洩洪的,而因為泥土的淤積,村民們決定在洪水來之前將這裡的淤泥清理乾淨,在一天中午的時候,別人都回家吃飯了,只有劉老漢還在田裡挖著,而這時候一鋤頭下去,火星四濺。
  • 老農「銅罐」盛尿26年,專家發現,驚喜:2000元,這夜壺我買了!
    誰知突然挖到如鐵塊一般的硬物,哐當一聲響嚇得劉老漢趕緊看看鋤頭是否被砸豁了口。然後細細觀察這泥下的鐵塊,發現竟是一個高40釐米左右的鐵罐子(其實是銅)。只是這罐子都上了鏽,不甚好看,但或許能拿回家盛個什麼東西,再不濟賣個錢也挺好。他看看周圍沒有什麼人,也不伸張,正準備拿回家時,發現還有三個罐子。於是回家拿了個袋子裝進去背回了家,殊不知這罐子不是普通罐子。
  • 50年前,老農挖到4件國寶,為何拿去當了26年的夜壺?
    青銅器出土26年的夜壺天長日久,劉老漢漸漸忘記了這些罐子,家中調皮的三個孩子發現這些罐子後,把這些罐子搬出去玩,他們把這些罐子搬到小河溝裡裝上水然後用火在下面燒最後,男孩子們將這些罐子當成了夜壺,放在作為便器。劉家有四個銅夜壺,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劉老漢曾經笑稱:「這些夜壺能用幾代人都不會壞。」20年後,劉家的孩子都長大了,社會也開放、發展了。電視機、收音機的普及讓人們眼界大開,劉家人這才意識到,家裡的這些被當成了夜壺的罐子,可能真的是寶貝。
  • 老農撿到一個「瓷罐」當夜壺用了50年,專家:這是價值連城的古董
    之前有過報導,在1966年的時候有人在江蘇挖出了寶藏,當時這個消息傳出來的時候震驚了全國,其實這就是一個老農民拿著鋤頭在自家農田幹活的時候,不經意間挖到了一個已經廢棄的元朝制窯廠。老農在裡面發現了一個罐子,罐子裡面還裝著很多金銀珠寶,但是這個農民沒有佔為己有,而是想要把它上交給國家。
  • 老漢挖出4罐子,當夜壺用了26年,知道價值後,要了10萬就上交了
    老漢挖出4罐子,當夜壺用了26年,知道價值後,要了10萬就上交了上世紀70年代,陝西省寶雞峽主幹道疏通時發生了一件事情。有一天村民劉老漢在溝裡挖淤泥,正挖著呢傳來了一聲悶響,劉老漢以為是挖到了石頭,於是便用手開始刨泥,卻沒想到挖出4罐子。劉老漢也不知道這罐子有什麼用,便用一個麻袋將這4個罐子背回了家。回家後老伴兒不樂意了,畢竟那個時候破4舊破得很厲害,誰家裡有些老玩意兒不拿出來砸碎的話是要犯錯誤的。所以劉老漢便把這4個罐子扔到了牆上的破洞裡。
  • 老漢挖出4個國寶,用來方便26年,專家勸其上交,老漢:10萬拿走
    老漢挖出4個國寶,用來方便26年,專家勸其上交,老漢:10萬拿走由於歷史的更替大多都經歷了戰爭,只要打仗就會造成很多的人員傷亡,人們居住的地方也會遭到破壞,所以一般打完仗就需要重建都城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件事情發生在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一個老大爺挖出了4個國寶,以為是「尿壺」用來方便26年,專家勸說他上交給國家,老漢只說了一句話。
  • 菜地挖出一個夜壺,放在家中三年,文物店50元買下,揭開百年秘史
    1987年初,溫暖的陽光灑滿大地,家住南昌市城郊某村子的一位劉姓老農來到了地裡挖地種菜。早在幾十年前,這塊菜地曾是當地一位大地主家的花圃,當時地主家的花圃多達數畝,一到春天到處都是各種紅的、白的各色花朵。如今地主早已經死去,這塊地也成為了劉老漢家的菜地。「挖到一個夜壺!」
  • 老漢挖淤泥撿到「銅罐」,被當作夜壺20多年,專家:這是頂級文物
    陝西有位農民就是如此,在挖地時無意挖出了一件寶貝,因不識貨致使這珍寶命運曲折,甚至還被當成了夜壺。說白了,就是老農沒「眼力」啊!圖片:撿到珍貴的寶貝劇照一、意外挖到寶陝西扶風縣有位姓劉的農民,家裡貧困,他本人也沒什麼文化,只得以種地為生。
  • 陝西老漢挖出青銅罐子,當夜壺20年,專家往裡一摸:國家級文物
    上世紀七十年代,因為一場大雨,陝西寶雞在經歷大雨的衝刷,渠道中堆積了很多的淤泥,一位劉姓老農在清理淤泥的過程中,鐵鍬碰到一個堅硬的東西,刨開淤泥發現陷在泥裡的是一個青銅罐子,該罐子的頂部有一個圓型的開口,裡面塞滿了泥土。
  • 老漢挖到西周「銅罐」,卻被扔後院當夜壺
    1971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破壞了大同村附近的寶雞峽河道,從兩岸衝下了許多的泥沙至河中。等到暴雨停了之後,河水也漸漸的退去了。可是河道裡的泥沙卻還在那裡,隨著河水逐漸的減少這勢必會造成河道的堵塞。劉老漢一鋤頭下去就敲了一個硬物。他好奇的刨開來看發現是一個「鍋」,但是仔細一看又不像是鍋。哎呀,這該不會是古代當官的用的「夜壺」吧? 劉老漢一連在河道挖出了4個「夜壺」,到了晚上收工了劉老漢把它們全都帶回了家,並在後院將這它們全都清洗了個乾淨。還有花紋咧,是個寶貝,劉老漢嘀咕道。
  • 老農挖出個罐子,罐中裝滿黃金,周遭人瘋搶,專家:那是一級文物
    1986年2月的某一天,冬日的寒風還未走遠,正值春寒料峭之際,辛勤的農民卻已經開始揮動著鋤頭下地,為新的一年的春耕做著準備。安徽省壽縣東津鄉周寨村的周家油坊隊中,一名崔姓老農也不例外,一大早就扛著鋤頭跑到圩子西北處挖魚池,想著新的一年可以將魚塘擴大點,多投放點小魚苗。
  • 它常出現在古墓,有人用它喝水,有人拿來當夜壺
    1955年,考古專家們經過多天的連續鏖戰,終於讓南京趙士崗的東吳古墓重現天日!只是出土的一件越窯青瓷,讓專家們大跌眼鏡。從外形上,怎麼看都像一隻夜壺!那它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呢?這隻東吳墓穴的「夜壺」,官名叫虎子,此器型出現於漢朝,在魏晉南北朝頗為流行。那麼,這種造型別致的器皿,是用來做什麼的呢?近些年一直眾說紛紜、爭議不斷……可以了解到,從東漢至六朝,虎子作為陪葬品在古墓中頻頻出現。現今各大博物館展覽的物件,多數也是從古人墳墓中挖掘。
  • 這件文物一出土,專家就斷定是古人的夜壺,看到其刻字後才知錯了
    比如有一種文物出土了很多年,專家一直以為它是夜壺,誰知道最後才發現竟認錯了。這個文物就是青釉虎子,它產自越窯,越窯是我國早期最主要的窯場,主要盛產青瓷,又因為在南方,所以被稱為「南青」。而和它同樣出名的是北方的邢窯,邢窯盛產白瓷,所以被稱為「北白」,兩者合在一起就是「南青北白」。
  • 夜壺,古人的廁所,如今依然改頭換面進了醫院,你了解了嗎?
    夜壺,古人的廁所,如今依然改頭換面進了醫院,你了解了嗎?哈嘍大家好,歡迎閱讀歷史帶你引領職場帶來的精彩內容,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為:夜壺,古人的廁所,如今依然改頭換面進了醫院,你了解了嗎?在古代中國,一個夜壺發揮的作用遠不只盛尿那麼簡單。
  • 老漢上山挖竹筍,挖出2個「帶血雞蛋」,專家看後開價80萬買走
    導語:老漢上山挖竹筍,挖出2個「帶血雞蛋」,專家看後開價80萬買走 引言 在悠久的人類社會活動當中,一些本身就具有藝術氣息的遺物留存下來,雖然多數隱藏在黃土之下,但卻是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
  • 李敖狂語:女人是男人的夜壺
    女人對於李敖來說那麼重要,勝過生命,又因何說女人是男人的夜壺,根據何在呢?經湘毅小考一番後才恍然大悟。難怪湘毅的頂頭上司出身報業的一屆文人臺長每提李敖便微露輕蔑之色呢。  他說:古時候有種叫法稱女人為虎子,意思是,女人是男人的「夜壺」,低賤的很。到了李世民爺爺李虎的時候,為了犯衝就改叫馬子了,流傳到今,我總以為這不能不算一個噁心十足的叫法。
  • 陝西老漢挖溝時得到4個罐子,被孩子當作夜壺,專家:10萬元買了
    陝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先後有西周、秦朝、漢朝等14個國家在此建都。因此,古人們給後世留下了不少文物。有人調侃說在陝西,路上的一塊石頭說不定都是幾百年前的文物。這不,上世紀七十年代,有一位老漢在挖地時,就發現了西周時期的文物。
  • 陝西老農翻修豬圈,意外挖出186具屍骸,專家:秦始皇祖墳找到了
    陝西一老農翻修豬圈,意外挖出186具屍骸,專家:秦始皇祖墳找到了引言: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從古至今,由於封建思想環境之下,認知水平低下,導致不少人信奉鬼神之說,甚至將這種非風氣帶到了喪葬制度上,在古人看來,故人去世之後,倘若能夠選擇一處風水寶地,勢必將會讓後代子孫鵬程萬裡、福祿延綿,更或者說,在帝王眼中,墓地風水的好壞也決定了一個王朝的興衰,對此,針對這樣的問題是十分重視,根據史料曾記載過,一代帝王秦始皇從登基開始,便已經開始選擇和修建自己的墓陵了,這期間長達數十年之久
  • 夜壺裡的故事--浙江頻道--人民網
    王公公家經濟條件稍寬餘一些,每年用夜壺燒豬肚吃,還用夜壺煮雞蛋、燒肉吃。王公公是村上的文化人,讀過私塾,識些文字,他翻過《本草綱目》,說是書本第十三篇有講到,人中白具有清熱降火,止血化淤之功效,常用於肺癆勞熱等症。林婆婆聽不懂啥叫人中白,王公公就耐心解釋,人中白是書裡講的名稱,其實就是夜壺內壁上經尿液長期積澱而凝結成的固體物,就是俗稱的「夜壺砂」。
  • 大叔將「夜壺」拿來鑑寶,在家插花用的,專家:西晉時候尿壺真品
    大叔將「夜壺」拿來鑑寶,在家插花用的,專家:西晉時候尿壺真品!中國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做出了很多令人震驚的事,比如說四大發明。四大發明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對世界都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說促進了世界文明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