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地挖出一個夜壺,放在家中三年,文物店50元買下,揭開百年秘史

2020-12-19 稗史候說

1987年初,溫暖的陽光灑滿大地,家住南昌市城郊某村子的一位劉姓老農來到了地裡挖地種菜。早在幾十年前,這塊菜地曾是當地一位大地主家的花圃,當時地主家的花圃多達數畝,一到春天到處都是各種紅的、白的各色花朵。如今地主早已經死去,這塊地也成為了劉老漢家的菜地。

「挖到一個夜壺!」上午八點來鍾,在一處厚厚的灰堆裡劉老漢挖出了一個奇怪的罐子。這個罐子上部有一個開口,還有一個綠釉的手柄,由於罐子剛挖出來時上面沾滿了泥土,劉老漢將這個罐子拿到田邊的小河溝裡洗乾淨後才看清了罐子的模樣。整個罐子為綠釉色,形狀為一個長相奇特的人,怪人側臥著躺在地上,似笑非笑。劉老漢端詳了半天后,才發現這東西原來是個夜壺。

如此造型奇特的夜壺,還真的第一次見到。劉老漢在心裡暗暗罵了幾句,地主真不是人,搞個夜壺也要弄成這個鬼樣子,好好的夜壺哪有長成這樣的?這不是糟蹋材料嗎?這麼好的釉色弄這麼個難看的夜壺,真是看著糟心。劉老漢原本想兩鋤頭將這個罐子打碎,但轉念一想既然是個夜壺,那就拿回去當夜壺用吧。

就這樣,這個夜壺就被劉老漢帶回了家。從此,劉老漢有了一個奇怪的夜壺。當劉老漢每天上去拿著這個夜壺出門時,總會引來鄰居們的笑話:「怪人用怪壺,劉老漢有個醜夜壺!」

劉老漢的夜壺幾乎成為了村民們共同的話題,小孩子還將他的夜壺編成了童謠唱,村民們在形容一個東西醜陋時,往往都會說「這真是劉家的夜壺,又醜又臭」。

這個夜壺在劉家放了三年,劉老漢沒想到一個破夜壺會遭來這麼多是非,於是打算將夜壺丟掉。但劉老漢是個犟脾氣別人越是說不行,他偏偏越是要覺得可以。於是劉老漢將這夜壺當成了寶,每天上午都要拿出來在村子裡晃一晃。

1990年,文物市場逐漸火熱起來,不少文物販子走村串戶搜買老物件。一天下午,一個專門收老物件的舊貨販子來到了村裡。當他得知劉老漢都有個奇怪的夜壺時,讓劉老漢拿出來給他瞧一瞧。劉老漢覺得不可思議,一個夜壺也有人要?文物販子在看了劉老漢的這個奇怪夜壺後,決定以10塊錢的價格收購,但劉老漢覺得這個價位太低了,於是拒絕了文物販子。

文物販子走後,劉老漢覺得這東西可能還真是個寶貝,於是將它洗乾淨後用一條蛇皮口袋背著去城裡的國營文物商店走走,看能不能賣個好價錢。劉老漢來到文物商店後,將蛇皮袋往櫃檯上一放便開口要價20元。當文物店裡的專家將這個夜壺拿出來後仔細端詳後,竟讚嘆道:「這東西現在可不多見了,這東西可大有來頭!

這夜壺到底是有何來歷?為何專家如此震驚呢?專家告訴劉老漢,這的確是一個夜壺,但它不是一個普通的夜壺,這個夜壺出自清末著名陶藝大師陳渭巖之手,而陳渭巖之所以要做這個奇怪的夜壺,與清末的一段隱秘的歷史事件有關。

1856至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有一個名叫巴夏禮的英國人充當了重要作用。巴夏禮1841年來到中國投靠在中國生活的兩個姐姐,隨後成為了英國的外交家,巴夏禮在近代兩次鴉片戰爭中,尤其是圓明園被燒毀中負有重大責任。在中國人的眼裡,巴夏禮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者和惡魔。

1856年在擔任代理廣州領事時,巴夏禮製造「亞羅號事件」,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1857年,巴夏禮以被俘的廣東巡撫楊貴為傀儡組建偽政權,非法佔領廣東長達3年之久。1860年,巴夏禮充當翻譯,參與籤訂了《中英北京條約》,1863年擔任駐上海領事,參加鎮壓太平天國起義。

巴夏禮在佔領廣東的三年間,曾縱容英軍到廣州、佛上等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廣東人對其恨之入骨,並懸賞刺客要取巴夏禮的人頭。在此背景下,當時著名的石灣制陶大師陳渭巖便設計、製造了一個以巴夏禮為原型的夜壺,廣東人稱之為「番鬼」尿壺。

這個夜壺以巴夏禮為形象,釋綠釉,開細冰裂紋,穿著西裝、繫著蝴蝶結,高額薄唇,洋人味十足,表情似笑非笑。這個「番鬼」夜壺,充分表現了中國人對以巴夏禮為首的侵略者的仇恨和蔑視,於是這個夜壺燒出來後,大家紛紛爭相購買。一時間夜壺價格暴漲,難求一件。「番鬼」尿壺這一百年前的隱秘歷史事件,由於受到地域限制,影響範圍有限,因此一直鮮為人知。

巴夏禮夜壺,經由制陶大師陳渭巖設計製造,此物雖然是夜壺,但也是一件難得的陶製器物。一百多年過去,這件陶器流傳於世的數量並不多,因此算得上是一件難得的寶貝。加之此物又反映了近代一段反抗外國侵略者的歷史,反映了巴夏禮等侵略者的醜惡嘴臉,因此這件夜壺的歷史價值是相當高的。

最後,文物店以50塊錢的價格買下了這個夜壺(比劉老漢要價多30元),將這個夜壺收藏進了博物館之中。如今,陳渭巖大師的陶器在市場上往往能賣數十萬元,存世量少的能賣到上百萬。

這件稀有的巴夏禮夜壺,集特殊的歷史背景與藝術創造於一身,也是一件售價不菲的寶貝。但夜壺背後的歷史故事、反映的百年國恥,則更有價值,更值得人們去銘記。

由此,一段夜壺的經典傳奇終於畫上了句點。

參考文獻:《石灣陶塑的愛國精神》、《巴夏禮的膝蓋與圓明園》

相關焦點

  • 菜地挖出一顆「玉白菜」,文物販子出80萬收購,老農:無償上交了
    翡翠,也稱為翡翠玉、翠玉,是玉的一種,被稱作「東方瑰寶」,翡翠傳入我國已經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而在這幾百年的時間裡,翡翠稱為了王公貴族追捧的器物。有人說,翡翠,白色為翡,綠色為翠,要是把一塊綠白相間的玉石,雕琢成一顆小白菜,那還真是巧奪天工,獨具匠心。
  • 老漢挖淤泥撿到「銅罐」,被當作夜壺20多年,專家:這是頂級文物
    不過,這也要你自己有「眼力」,不然哪天真撿到一個古代的陶罐卻不識貨,發現不了其價值就可惜了。陝西有位農民就是如此,在挖地時無意挖出了一件寶貝,因不識貨致使這珍寶命運曲折,甚至還被當成了夜壺。說白了,就是老農沒「眼力」啊!
  • 50年前,老農挖到4件國寶,為何拿去當了26年的夜壺?
    在疏通河道的過程中,社員劉老漢挖到了一個奇形怪狀的罐子。這個罐子鏽跡斑斑,上圓下方,頂端蓋子上有一個圓形的口,裡面塞滿了泥巴。在距離挖出第一個罐子20釐米遠處,劉老漢又挖出了3個差不多的罐子。最後,男孩子們將這些罐子當成了夜壺,放在作為便器。劉家有四個銅夜壺,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劉老漢曾經笑稱:「這些夜壺能用幾代人都不會壞。」20年後,劉家的孩子都長大了,社會也開放、發展了。電視機、收音機的普及讓人們眼界大開,劉家人這才意識到,家裡的這些被當成了夜壺的罐子,可能真的是寶貝。
  • 老農撿到一個「瓷罐」當夜壺用了50年,專家:這是價值連城的古董
    說起青花瓷大家都不陌生,青花瓷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是很珍貴的東西了,放在現在,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更加高。但是有一位老農卻將價值連城的青花瓷當作夜壺用了50多年,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01說起來,這位老農得到這個青花瓷還是一個偶然。
  • 老漢挖出4罐子,當夜壺用了26年,知道價值後,要了10萬就上交了
    老漢挖出4罐子,當夜壺用了26年,知道價值後,要了10萬就上交了上世紀70年代,陝西省寶雞峽主幹道疏通時發生了一件事情。有一天村民劉老漢在溝裡挖淤泥,正挖著呢傳來了一聲悶響,劉老漢以為是挖到了石頭,於是便用手開始刨泥,卻沒想到挖出4罐子。劉老漢也不知道這罐子有什麼用,便用一個麻袋將這4個罐子背回了家。回家後老伴兒不樂意了,畢竟那個時候破4舊破得很厲害,誰家裡有些老玩意兒不拿出來砸碎的話是要犯錯誤的。所以劉老漢便把這4個罐子扔到了牆上的破洞裡。
  • 陝西老漢挖出青銅罐子,當夜壺20年,專家往裡一摸:國家級文物
    隨著近代考古工作的進行,不少文物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被挖出來,展現在世人的眼前,但是依然還有很多文物不知去向,或是尚未出土。每一件文物自出土到博物館展覽,都有一段傳奇的經歷。上世紀七十年代,因為一場大雨,陝西寶雞在經歷大雨的衝刷,渠道中堆積了很多的淤泥,一位劉姓老農在清理淤泥的過程中,鐵鍬碰到一個堅硬的東西,刨開淤泥發現陷在泥裡的是一個青銅罐子,該罐子的頂部有一個圓型的開口,裡面塞滿了泥土。
  • 老農挖出4個「夜壺」,用來盛尿26年,專家怒斥:暴斂天物!
    老農挖出4個「夜壺」,用來盛尿26年,專家怒斥:暴斂天物!中華擁有上下5000多年的歷史,在這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前人為我們流傳下來了許許多多的文化瑰寶,這些瑰寶多種多樣。記載著我華夏幾代王朝的興衰與更替。
  • 陝西老農挖出4個夜壺,用了26年,專家勸起上交,老農:10萬拿走
    這就是今天要給大家說的陝西老農挖出4個夜壺,用了26年,專家勸起上交,老農:10萬拿走!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三個寶貝呢?下面就讓小編一起來帶大家看看吧!上面剛說了,老農一鋤頭下去之後火星四濺,虎口發麻。而老農以為是挖到了石頭,然後就用手開始刨,但是將這個東西挖出來之後,老農卻有點傻眼了,這不是四個黑罐子嗎?
  • 老漢挖到西周「銅罐」,卻被扔後院當夜壺
    尤其是一些年代比較久遠的文物,沒點眼光的人還真認不出來。比如今天說的這位村民,居然拿著西周的青銅器當「夜壺」用。 陝西扶風縣段家鎮大同村,有一位姓劉的老漢,祖上世世代代在當地務農,很少有讀書出去了,劉老漢自己就沒讀過什麼書,對於他來說種地就是自己懂的所有學問,看著地裡的莊稼到了秋冬天能有一個好的收成,就是最大的樂趣了。
  • 這件文物一出土,專家就斷定是古人的夜壺,看到其刻字後才知錯了
    越窯生產過不少稀奇古怪的瓷器,有些已經失傳,有些則成功出土了,其中就包括這件「青釉虎子」,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文物,它和其他精美瓷器不同的是,它並非產自唐朝,而是在三國時期。而另一個特別之處在於它的造型非常奇特。
  • 老農「銅罐」盛尿26年,專家發現,驚喜:2000元,這夜壺我買了!
    尤其是在農村,一些荒廢的廢墟之上,說不定你隨手扒出的一片破瓦,都是珍貴的文物。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關於一個老農用陶罐盛尿的故事,被專家發現才知道是歷史上珍貴的古物。一起來看看吧!莊稼在農民眼裡如自己的親娃娃一般,需要細心呵護,在歲末才有一個好收成。陝西扶風縣段家鄉大同村的一個村民劉老漢在夏天的一個中午修築水渠,以免幾日後的大雨無法及時排出而殃及禾苗。
  • 曾當作做夜壺的文物,被發現刻有13個字,身價倍增成為國寶
    但在實際生活中,無論是專家,還是普通民眾,當然是對等級越高的文物更為看重。有些文物的價值被低估,直到新發現後,才大紅大紫。比如今天要說的這件青釉虎子就是如此。所謂虎子,其實就是夜壺,它是在江蘇省南京市趙土崗的古墓中被發現的。
  • 陝西老漢挖溝時得到4個罐子,被孩子當作夜壺,專家:10萬元買了
    因此,古人們給後世留下了不少文物。有人調侃說在陝西,路上的一塊石頭說不定都是幾百年前的文物。這不,上世紀七十年代,有一位老漢在挖地時,就發現了西周時期的文物。當時,扶風縣段家鄉大同村的村民到寶雞峽主幹渠道裡疏浚溝渠。若在洪水來臨前溝渠還沒有疏通,周圍幾十畝地的莊稼、甚至房屋都可能被洪水吞沒,到時不僅沒有吃的,就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 紫砂陶瓷行業的危機:信譽連"宜興夜壺"都不如
    在古時候,江南一帶有一句順口溜:「江陰強盜無錫賊,宜興夜壺蘇州佛。」筆者對此話的真假不曾考證,也不想去考證。  再說如今即便有強盜和賊,也不會是一個地方的特產,如此方便的交通可以把他們送往四面八方。有些強盜和賊即便不出門,也能通過廣告從消費者口袋裡搶錢和偷錢。
  • 古代夜壺雕龍畫鳳(圖)
    虎子,是古代的夜壺,也是現代馬桶的前身,據說它是受漢高祖劉邦「以儒生之冠當溺器」啟發而發明出來的。2006年時,我逛古玩市場偶然發現了這件雕刻有龍鳳的玉虎子,便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過,當時經營的小販開價太高,我沒立即買下。  後來,我一直在古玩市場上觀察這件玉器,也不斷地和小販討價還價,直到過了半年,即去年初的時候以4800元成交。
  • 6件女性專用文物:圖二夜壺設計精妙,最後一件的發明人是楊貴妃
    女子不管是現代還是古代,都是要化妝的,其中有一件宋影青瓷奩,是古代漢族女子,存放自己的梳妝用的物品的一個鏡箱,這是宋朝女子所使用的東西,看起來溫潤淡雅,和宋朝的文藝風氣,很是相輔相成。女性夜壺。這是一個具有很高實用價值的文物,是一種罕見的藝術品。
  • 溥儀回國當故宮管理員 別人說花瓶是文物 他說花瓶是夜壺
    完全淪為一個無用的下囚。關了三年後,他又被遣送回中國,而中國當時還在搞新建設。因為有著特殊的身份,連周總理都親自跑去迎接他,還給他安排了故宮管理員這樣一個工作。其實這個工作對溥儀來說真的很好也很合適,畢竟故宮他是很熟悉的,他也很喜歡這個工作。
  • 菜地裡經常挖出「白蟲子」,其實價值高名叫「寶塔菜」,很常見
    菜地裡經常挖出「白蟲子」,其實價值高名叫「寶塔菜」,很常見 有種植過莊稼,或者是對植物的種類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會見過這樣一種植物。它經常出現於我們的莊稼伴隨著生長,尤其是在水稻田地裡,紅薯地裡,以及菜地裡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 上世紀江蘇發現虎型文物,專家確證是尿壺,器身13字證明其價值
    因為盜墓賊的多次光臨,再加上這些古墓也不是王侯將相的大墓,出土的文物並不豐厚,青釉虎子作為其中文物之一,當時也並沒有被專家親眼相看,放在了第三類文物箱中。光聽名字就可以知道這類文物箱都是放一些不重要的文物,也主要是因為「虎子」雖然名字聽起來很霸氣,但實際上就是夜壺而已,做工工藝方面是完全不能與祭祀用具和一些權貴家中的擺設相提並論的。
  • 民警調解感情糾紛,無意間在男方家中看見50多箱茅臺,由此挖出大案!
    勘察現場發現隱情城廂派出所接到報案後,一方面傳喚莫女士進行詢問,一方面安排民警俞星仰到老周家中勘查。事發後,老周家中重新進行了收拾,已經不大看得出當日模樣,可有一處地方卻引起俞星仰注意,老周的書房中幾乎堆滿了成箱的高度茅臺酒,仔細一數,足足有52箱,按目前的市場價3000元/瓶來估值的話金額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