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一個月找不到醫生看病?深圳醫院門診恢復,但口腔科「沒戲」

2020-12-20 SZNEWS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深圳各大醫院停止了部分門診,社會辦醫診療服務也隨之停止。近日,記者了解到,一些公立醫院部分門診已逐步恢復服務,市衛健委網站也發出相關通知,在疫情防控期間停止診療服務的社會辦醫醫療機構在滿足條件和符合要求後可自行恢復門診、急診和住院服務。

牙疼快一個月,找不到醫生看病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在疫情防空期間,深圳公立醫院口腔科、社會辦口腔診所都停止診療服務,這讓不少「牙疼」的市民無處醫牙。

「我的牙疼了好久,可現在沒有醫院可以看牙。」市民鄧小姐在十二月就弄傷了牙引發牙震蕩,需要恢復好才能進行下一步治療,熬過了春節,沒想到春節結束後所有牙科都停了。「現在牙咬什麼都疼,沒辦法吃飯了。」

另一位市民陳小姐同樣「看牙難」。她的牙神經疼在春節發作了,可四處找不到牙科診所,「公立醫院和私人診所都停了。熬了快一個月,居然就自行好了。」

公立醫院門診逐步恢復,牙科、醫美仍停診

據悉,在疫情防控期間,深圳公立醫院確有一些門診停止診療服務,不過現在大多醫院的門診正在逐步恢復。深圳市人民醫院的大部分門診從大年初十就逐步恢復,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也在2月3日開始恢復部分門診服務。深圳市眼科醫院在確保醫療安全、院內零感染的前提下,通過在線預約,有序、控量逐步恢復門診、手術等各項醫療服務,滿足患者就醫需求。從2月24日起,除急診24小時正常開放外,該院專家門診(包括青光眼與神經眼科、中醫眼科、角膜病與眼表疾病、斜視與小兒眼科、眼整形與淚器病、眼眶病與眼腫瘤、眼外傷、眼底病、白內障、視光學科)實行預約制。

不過,記者了解到,各大公立醫院的口腔科、耳鼻喉科、醫美、腸胃黏膜檢查科室等感染風險較高的門診仍停診,醫院也沒有提供恢復服務的時間表,一切都在等通知。

社會辦醫可自行恢復服務,口腔「沒戲」

2月24日,深圳市衛健委貼出《市衛生健康委關於落實防控措施科學有序推進社會辦醫療機構診療服務的通知》,社會辦醫療機構在根據相關要求開展自評後,如滿足條件和符合要求的,可自行恢復門診、急診和住院服務。不過,對於存在較高傳染風險的口腔科門診、醫療美容外科和美容牙科、整形外科等診療服務,應要給予重點評估,經評估未能滿足要求的,應要推遲恢復日常診療服務時間。

記者從深圳維世達勝凱國際醫療中心獲悉,他們已遞交了自查資料,於近日將恢復除醫美、口腔、耳鼻喉科和眼科的其他門診服務。遞交的材料包括診所消毒情況、上班員工身體狀況、防護裝備、院感制度等。目前,患者需要通過大樓物業和診所的體溫測試和資料登記才能看病。(記者 鄭健陽 趙鴻飛)

相關焦點

  • 協和東西湖醫院口腔科恢復門診!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近3個月來,醫院口腔科因為疫情暫時關閉,一些出現口腔問題的患者只能強忍疼痛。4月17日,記者在協和東西湖醫院了解到,口腔門診已恢復部分診療項目。 上午9點,在口腔科門診,記者看到醫護人員都身穿防護服,診室操作臺面都用一次性保護膜覆蓋得嚴嚴實實,操作器具也都是一次性的。
  • 牙疼不用忍了!口腔科門診已開,不過洗牙還得再屏屏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經歷了口腔科門診全面停擺,好多人要屏不牢了!小布帶來了好消息!現在,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到二三級醫院乃至專業的牙防所,口腔科門診都開診了!不過,洗牙、手術等等容易產生氣溶膠的操作還在停擺中。
  • 疫情中口腔科停門診!牙疼難忍怎麼辦?專家教你兩招應急!
    大家都知道,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是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的,也有可能通過氣溶膠傳播,所以在疫情流行期間,口腔科使用的設備對醫務人員與患者都有很大風險。所以在這個特殊時期,除非不得不去醫院處理的口腔急症,建議患者儘量不去口腔科就診。可是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
  • 3月2日起上海各市級醫院逐步恢復專家門診!眼科、口腔科、五官科等...
    上海各大醫院的門診何時能恢復正常?在2月28日下午上海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表示,3月2日下周一起,各市級醫院在普通門診全面恢復的基礎上,將逐步恢復專家門診,住院、手術服務持續有序開展。
  • 3月2日起,上海各市級醫院普通門診全面恢復,眼科、口腔科、五官科...
    在今天下午舉行的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布會上,市衛生健康委介紹了本市醫療機構日常診療服務逐步恢復正常的有關情況和相關舉措。自3月2日起,各市級醫院在普通門診全面恢復的基礎上逐步恢復專家門診,住院、手術服務持續有序開展。
  • 白天沒時間看病?夜間門診來了!還有專家喲~
    白天看不了病的人集體吶喊:求晚上看病!作業也做完了不用上班了不用做家務了不用排隊黑燈瞎火的遇不到熟人……「晚間門診的開設和調整,只有一個原則:既能實實在在滿足患者的需求,又不浪費醫療資源。」武漢兒童醫院門診辦主任花芸說,未來晚間門診或將轉向「潮汐門診」。晚間門診病人少、看得快12月9日晚上6點,武漢兒童醫院門診2樓。呼吸內科診室內,主任醫師陸小霞正在給3歲女孩萌萌做聽診。
  • 各醫院口腔科診療時間出爐!
    理髮店不營業最多變F4可牙疼起來真的是受不了!」這不報姐得到最新消息海寧多家醫院、衛生院的口腔門診以及私人口腔診所都將逐步恢復口腔常規診療服務!全市約70家口腔診療機構逐步恢復營業!海寧市人民醫院根據實際區域風險情況,海寧市人民醫院於2月26日起,科學有序逐步恢復口腔科日常醫療服務工作。在全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取消前,原則上不開展牙周超聲潔治,超聲刮治,牙齒種植手術和冠橋修復等牙體預備操作時間較長、氣溶膠產生較多的口腔擇期手術和治療。
  • 湖南省人民醫院將口腔門診疾病納入醫保報銷範疇 三種牙病門診也可...
    原標題:湖南省人民醫院將口腔門診疾病納入醫保報銷範疇 三種牙病門診也可報銷   人民網長沙12月20日電(記者 匡瀅 通訊員 周瑾容)12月20日,54歲的長沙市民周大姐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口腔科,因為牙疼吃不下睡不香持續幾天,出現了頭疼、低燒等症狀。
  • 注意,4月20日起,松江區泗涇醫院口腔科門診將實行全預約
    注意,4月20日起,松江區泗涇醫院口腔科門診將實行全預約 2020-04-17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地大醫院,恢復門診
    兒內科,內、外科,婦產科等普通門診及各專科門診全部開診(除口腔內科暫停開診);全面實行預約制、分時段就診,每位出診醫生實行限號預約;急診和發熱門診24小時開診。 此前,廣東省中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等醫院在2月17日已恢復全天開診,均實行全預約制。
  • 南京兒童醫院口腔科門診每天約有七成以上都是齲齒患兒
    誰說「牙疼不是病」?孩子「牙疼」往往就是病,而且是兒童最主要的口腔疾病之一——齲齒。據悉,暑假期間,南京兒童醫院口腔科門診患兒70%以上都是齲齒患兒。   8個月的寶寶也有蛀牙?   南南才8個多月時,媽媽就發現他剛剛萌出的小乳牙有些發黑,但當時沒太在意。過了一個月,南南乳牙的黑色部分竟然越發明顯,媽媽幾次嘗試用紗布清潔都沒有效果,便懷疑是不是長了蛀牙,「孩子這麼小,一直喝奶,剛剛添加了點輔食,但他連糖都不知道是什麼味,怎麼可能就蛀牙了?」媽媽帶著疑惑找到了南京兒童醫院口腔科的湯根兄醫生。
  • 柯橋各大醫院恢復部分門診,只接受預約就診,不接受現場掛號
    「傅醫生,我腰椎間盤突出又發作,已經痛了一個多月,因為之前疫情的關係沒能來看,聽說現在門診恢復了,我就第一時間來了。」像杜師傅一樣的病人還真不少,這些患者得知醫院部分門診恢復,便立馬進行預約就診。杜師傅告訴記者,疫情期間,雖然疼痛難耐,但是去醫院怕有感染風險,就宅在家,一直在忍。「我這個也是老毛病了,之前一直在傅醫生這裡看,在疫情期間雖然未能到醫院門診就診,但是傅醫生通過手機,指導我在家進行飛燕式鍛鍊。」昨天就診後,傅醫生發現杜師傅的病症比較嚴重,已影響生活,急需住院手術。
  • 明起,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陸續恢復!但這些必須注意
    周一開始,全省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的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將陸續恢復門診。不過12號全省將實行非急診全面預約診療服務,醫療機構準備好了嗎?市民看病就醫要注意些什麼?目前我省醫療服務和醫療秩序正在逐步恢復,醫院的門診量開始明顯增加,人群聚集可能導致的交叉感染風險也在增加。省衛健委要求自2020年3月12號開始,除急診、發熱門診外,全省二級以上醫院所有普通門診、專科門診、專家門診全面實行預約診療、分時段就診,取消現場掛號。
  • 港大深圳醫院首診看全科被接受 慢性病門診可指定醫生
    全科門診由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以下簡稱「港大深圳醫院」)在深圳市率先開設,至今已運行一年零十個月。5月19日該院全科主管林露娟教授透露,目前全科門診每日放出的250個號源,有200~220個被有效預約出,佔總放號量的80%~88%,比去年有進一步提升。
  • 3月2日起 上海各市級醫院逐步恢復專家門診
    2月28日下午,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以及中山醫院、同仁醫院、市眼病防治中心專家介紹情況。記者提問,本市醫療機構的日常診療服務逐步恢復正常,具體有什麼舉措能否介紹一下?
  • 徐州市口腔醫院恢復部分門診
    ◎文/徐報融媒記者 徐曉旭 圖/徐報融媒記者 秦媛3月5日起,徐州口腔醫院開始有序逐步恢復常規門診,口腔頜面外科、兒童口腔科等,均可預約診療。接下來,該院將逐步、分批開放診室,開展其餘診療項目。3月7日8時30分,第一個預約病人上門就診。
  • 北京部分醫院方便上班族就醫開設夜間門診
    記者注意到,當天夜間門診婦產科有兩名醫生出診,其中一名是副主任醫師,一名是主任醫師,懷孕4個月的林女士下班後趕來醫院仍然順利地掛上了專家號。    ★協和醫院    專家很多 但需提前一天掛號    在協和醫院,記者發現夜間門診的出診醫生全部都是副教授級別以上的專家,以免疫內科為例,周二周三夜間門診的專家就有5—6位。
  • 深圳人有了自己的市屬口腔專科醫院 位於羅湖 21日試營業
    深圳市口腔醫院試業掛牌現場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12月21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劉夢婷 通訊員 劉晴麗)12月21日,深圳市口腔醫院舉行試業掛牌暨口腔健康宣教活動,這也標誌著深圳人終於告別了沒有市屬公立口腔醫院的歷史,看牙的時候又多了一個就醫選擇。
  • 在上海可找臺灣醫生看病 上海東方臺胞醫院開業
    今後,不僅臺灣地區居民可以找到熟悉的臺灣醫生看病,上海本地居民也能找臺灣醫生看病了!今天上午,上海東方臺胞醫院開業儀式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南院舉行。上海臺商協會會長葉惠德帶領四十餘位上海臺商參加了開業儀式。
  • 廣州這些醫院已恢復門診,請注意!部分醫院只能這樣掛號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2月24日至3月1日期間,門診周一至周五全天開診(含惠僑醫療中心),周六日上午開診;耳鼻喉科、眼科普通門診僅上午開診且只接受預約患者;口腔科只開急診;繼續暫停全院霧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