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需要什麼樣的創業環境

2020-12-17 中國青年報

中國大學生需要什麼樣的創業環境

徐井宏:我們的大學科技園學習過矽谷、學習了劍橋,現在到了創一種中國模式的時候了

實習生 王輝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9-12-16    [

列印

] [

關閉

]

    有兩件事兒讓池宇峰覺得自己特幸運。

    第一件事是1989年如願考入清華大學。另一件更幸運的事是,他創業的時候加入了清華科技園。清華科技園毗鄰清華大學東門,公司80%的技術人員來自清華大學,從而保證了公司有著堅實的技術後盾。

    在清華科技園創建15周年慶祝大會上,時任北京完美時空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的池宇峰作為創業企業代表,做了精彩的大會發言。

    不僅要有形的空間,還要無限的智慧

    從池宇峰創辦洪恩軟體公司開始,他便與清華科技園結下了不解之緣。「那時四處瀰漫著來自矽谷的創業氣息。」池宇峰介紹說,清華科技園時常舉辦培訓活動,邀請矽谷成功的企業家開設講座,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創業經驗。「另外,對我們幫助特別大的是融資環境的提供,投融資環境對於一個新興的企業意義深遠。」池宇峰很感激創業階段清華科技園所提供的幫助。

    清華科技園創立於1994年。池宇峰創業始於1996年,正值上個世紀末中國大學生創業熱潮。以清華學子邱虹云為代表的一批大學生走上了傳說中的創業之路。2002年以後,伴隨擴招,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驟然增加。此時,一些高校開始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我國政府也出臺了多項扶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選擇自主創業的大學生日益增多。根據《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公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應屆大學畢業生中,有21.6%的人選擇「自主創業」。

    「大學生自主創業有自己的特點,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冒險精神,但弱點也是明顯的,那就是缺乏經驗,對社會的了解認知程度遠遠不夠。」中文在線總裁童之磊認為,從相對純淨的校園中走出,直接參與到激烈殘酷的市場競爭中,明顯不適應,應該有一個平臺為其創造機會。而這種機會,不僅僅是創業園初創時所提供的學研大廈辦公室還有50萬元的啟動資金。

    和池宇峰一樣,童之磊也是第一期企業家學員,參與了清華科技園的「搖籃計劃」。「課堂上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智慧可以傳承』。」童之磊介紹說,與成功企業的創業導師交流切磋經驗受益匪淺。

    為什麼中國的專才成不了材

    被媒體稱為「知本少年」的童之磊是一個全才。

    本科階段就同時獲得工學、管理學、法學三個學位;研究生階段就讀於清華大學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聯合開辦的IMBA班(國際工商管理碩士)。細數中國成功的青年創業者,他們和童之磊一樣,往往是具備多學科背景的複合型人才。

    清華科技園發展中心執行主任徐井宏曾舉過一個例子,在發達國家,一個人只要具備某一方面的專長,他就可以開創一番事業;而中國的創業者在他具備專長的前提下,同時還必須是全才。他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天才,還要是管理天才、公關天才、融資天才等等。

    「原因在於發達國家針對個人創業的服務體系非常完善。」徐井宏解釋說,發達國家的創業者可能只具備某一方面的專長,因為有龐大的社會服務系統去彌補它的不足。中國大學生創業之路異常艱難,除了大學生創業者本身條件的限制之外,更多的是因為缺乏一個整體有序的社會服務系統。在扶持大學生創業的舉措中,能夠像清華科技園一樣提供完整軟硬環境服務體系的並不多,能夠為其創造很快進入創業領域和具備成長條件的增值服務更不多。

    中國大學生創業常常存在一個現象,雖然有好的項目或者技術,但是由於不懂創業的有關知識,如財務管理、市場營銷、融資環境等等,創業往往半途而廢。一方面是大學創業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也忽視了對其創業活動進行跟蹤的創業輔導,從而導致了大學生創而無業、失敗率居高不下的現象。

    與之對比的是發達國家針對個人創業的完善服務體系。從全球來看,創業教育活動開展最成熟的國家是英國,英國的創業教育正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社會體系和教學研究體系。有調查顯示,至少45%的英國大學都開設有一門或多門創業教育課程。除了開設創業課程,學校也給學生們一些實質性的創業指導。高校還聯合起來專門成立針對全國大學生的創業網絡,通過提供包括英國創業計劃、創業大事列表等資源來支持學生創業。「創新需要一種環境、一種文化、一種精神。只有在這樣的環境、文化和精神形成之後,才能真正推動一個區域乃至國家進行真正的創新。」徐井宏指出,中國現在還沒有完全形成發達國家那樣的創新服務氛圍,必須集社會的力量來幫助任何一個創新轉化成生產力。

    創新強,才能中國強

    對於清華科技園,徐井宏有三個夢想:一是使其成為科技園領域的行業領導者和世界級巨人;二是成為推動區域創新和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三是讓它成為實現個人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最佳選擇。他的夢想在逐漸演變為現實。

    「大學應該更多地為科技創新做貢獻,我認為世界上有兩個地方做得最好,一個是斯坦福,一個是清華科技園。」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曾給了清華科技園極高的讚譽,對其科技創新能力給予充分肯定。過去的15年,清華科技園區已經走出了像池宇峰、童之磊、張朝陽這樣自主創業的諸多成功青年企業家,並湧現了「易得方舟」「樂都」等有名的創業典型企業。

    在清華科技園創建15周年慶祝大會上,嘉賓分別以為「啟迪號」帆船插風帆、鳴鑼的方式,宣告了清華大學啟迪創新研究院的揭牌和清華科技園啟迪創新基金的發布。「啟迪創新基金母基金超過兩個億,實際帶動十幾億。今年底明年初預計母基金的規模還將進一步擴大。」徐井宏介紹說,這將幫助更多有才能的年輕人自主創業,這對於發展創新文化、推動創新體系的形成產生積極的影響,「中國的大學科技園學習過矽谷、學習過劍橋,現在到了創一種中國模式的時候了。」「對於科技創新,投入固然重要,好的體制機制更重要。」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清華大學啟迪創新研究院院長華建敏認為,科技創新不僅是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增長的應急之策,而且是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根本途徑,更是轉變發展方式、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長久之計。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大學生適合創業?大學生創業適合做什麼項目?
    又到了年底,畢業生還有半年就要畢業了,大學畢業生要不要在畢業前或者畢業後開始創業,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新的科技革命到來,大學生創業的機會越來越多,蘇老師身邊就有很多創業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 大學生創業需要長期制度建設
    中國政府網最近推出國務院支持「雙創」系列百科,針對不同創業群體、不同創業問題,逐一詳細梳理。第一期關注的是大學生創業,從梳理的資料來看,政府為大學生準備的「創業大禮包」很豐厚,包括稅收優惠、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免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高校畢業生落戶限制等。相比於一些發達國家,中國大學生的創業比例還是比較低的。
  • 參加網際網路+或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需要注意什麼?
    「網際網路+」「創青春」「挑戰杯」這三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三大頂級賽事其次就是「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大賽」「中國大學生電子商務三創賽」等等它們也是A類競賽,但畢竟含金量還是比上面三個低一點老師:對保研有好處!
  • 大學生創業,有多少「門檻」需要過?
    洪旭說,雖然團隊最終因經營管理分歧和資金問題而散夥,但資金困難不是創業失敗的根本原因。「資金捉襟見肘是常有的事,但可以通過許多渠道來解決問題。網際網路行業有前瞻性,創新性產品,還是會爭取到很多機會。」中國大學生創業孵化網曾研究建議,初次創業者一定要選擇新型中小投資項目,例如代購、電信與手機行業、都市情感行業、醫藥行業。
  • 大學生創業項目推薦-校園加盟-大學生創業項目推薦
    ===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 ===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 ===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現如今隨著應屆畢業生每年的人數暴增,就業市場逐漸緊張,創業被視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一條新路途。在此背景下,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創業支持政策。放寬創業準入門檻、提供稅費優惠等方面政策接連出臺,大學生創業群體像是一股湧動的熱潮,不斷衝擊著就業難這塊堅冰的外殼。現如今中國大學生創業率已經超過3%。
  • 大學生網際網路領域創業的SWOT分析
    2018年1月6日在北京發布的《2017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指出,中國大學生的創業意願持續高漲,30%的在校大學生創業意願強烈。此外,有一定創業意願的學生佔57.9%,從未想過創業的只佔12.1%。本文基於SWOT分析法,對當前大學生網際網路創業的環境進行分析。
  • 共青團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交流會暨團中央與中國建設銀行戰略...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邢婷)11月3日下午,共青團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交流會暨團中央與中國建設銀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山東青島舉行。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中國建設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劉桂平出席儀式並講話。
  • 第六屆中國杭州大學生創業大賽總決賽舉辦
    本報訊(張一持 姚溳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蔣韡薇)5月28日下午,第六屆中國杭州大學生創業大賽總決賽落幕。來自清華大學的靜芯科技——基於人體特徵的活體生物識別系統項目和中國科學院大學的工業級飛秒雷射器——高端雷射裝備的核心光源項目奪得特等獎。
  • 大學生創業的SWOT分析及對策,
    據統計2004年到2007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雖然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大學畢業生參與自主創業的人數比例一直比較低。如圖2-1所示,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成功比例是1%,而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為 20%—30%。而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率為 3%—4%。有關專家表示中國大學生的創意具有很高的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如果能夠加強創業教育課程和社會的激勵機制,他們的創新創業將會為中國經濟作出更大的貢獻。
  • 應該鼓勵大學生創業嗎?
    (資料來源:人民大學發布的「2017年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2018/1/6)近年來,在雙創政策的戰略指導,各級政府、高校和社會等各方的重視下,高校紛紛開設創業課程,政府舉辦創業大賽,出臺許多扶持大學生創業的利好政策,創業環境不斷優化,直接推動了大學畢業生創業率的提高。
  • 阿宇創業隨筆:什麼樣的雞下什麼樣的蛋,什麼樣的環境出什麼樣的人.(小說)
    人啊,是環境的產物。什麼樣的雞下什麼樣的蛋,什麼樣的環境出什麼樣的人。我要是一直生活在老家,現在要麼在老家打工,要麼在鎮上打工。我出來了,跟著父母來到了外面的城市上學。難個毛呀什麼環境創造什麼樣的人生,以前我在福建酒店上班的時候舍友們每天都在玩各種網路遊戲,吸菸喝酒,打牌。他們從來不討論創業,他們只在聊遊戲,還有聊各種電視劇電影的情節。酒店放假了,蒙著頭就睡,早上中午也不起來吃飯,側著身子玩手機,也不管啥駝背身體不好。
  • 大學生創業越來越靠譜了
    大學生更關注自身能力培養,更務實。在創新驅動還未成主流之前,大學畢業季都被稱為「最難就業季」,且形勢愈演愈烈。這就使學生產生「大學知識無用論」的錯誤認知,也使學生易埋怨教育和社會。但在雙創熱潮帶動下,國家政策及資金等大力支持下形成寬容並包的新環境,越來越多大學生被鼓勵在校內嘗試創業,而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也通過勤於自省練就了更強的就業能力。
  •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啟動大學生創新創業公益項目
    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北京老牛兄妹公益基金會捐贈支持的「青春啟航計劃——大學生創新創業公益項目」啟動儀式暨「青年創新創業與精準扶貧融合主題峰會」12月19日在北京舉行,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鄧麗出席活動並為青春啟航大學生創業導師頒發證書。
  • 大學生創業英雄:幫助更多人成就自身價值
    4月10日下午,在2017年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峰會暨第十一屆KAB創業教育年會的大學生英雄創業論壇上,2016大學生創業英雄面對高校創業代表和大學生圍繞「大學生創新創業與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為話題,暢談創業感悟,傾囊相授創業經驗。
  • 《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16-2017》發布
    報告中的部分研究成果已先獲採用或出版,如發展報告熱點聚焦部分「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監測研究」內容,已擴展研究為專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報告形成的相關研究成果,向社會呈現了東北師範大學就業創業工作領先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本次發布的是《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16-2017》的核心數據。
  • 大學生創業亟待補齊「短板」
    大賽由共青團河北省委、河北省教育廳、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單位聯合主辦,河北工程大學、共青團邯鄲市委承辦,賽事歷時三個月,共有來自省內54所高校的900餘支團隊、近4萬名大學生參加了比賽,參賽作品涵蓋農林、食品、生物醫藥、化工技術、環境科學、公益事業等諸多領域,經層層選拔,37所學校的166個項目進入終審決賽。
  • CCTV-2青年創業中國強: 創業需要大舞臺
    CCTV-2青年創業中國強: 創業需要大舞臺 2010-04-14 06:35
  • 呂津津:大學生創業,要三思而後行
    原標題:呂津津:大學生創業,要三思而後行3月11日,全國政協委員俞敏洪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就促進民生改善與社會和諧穩定答記者問時說,在中國的整個大環境中,創業這件事情一直是中國經濟的推動力,但他認為不宜拼命鼓勵學生休學去創業,因為創業是一個有了想法確實要去做、不去做的話就會錯過時機的一件事情,並不是一個大學生沒有想法就去創業
  • 當代大學生創業面臨的主要困難與對策分析
    從整體創業環境來講,當前給予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力度還是非常大的。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業面臨的主要困難第一,創業資金短缺。創業是一項對資金需求非常大的活動。在創業初期,大學生創業者不僅需要租辦公場所、店鋪、廠房、聘請工作人員,而且還需要有維持企業運行的流動資金,而大學生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更沒有積蓄。
  • 大學生創業計劃書例文最新
    而本人正是學生----這個最大客戶群中的一員,所以更能了解顧客需要什麼樣的產品和服務,從這些方面來看,是應該是很有機會擠入該餐飲市場的。十七、風險與規避1 外部風險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外大型餐飲公司進軍中國,國際品牌既快又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必將給中國餐飲業帶來極大的衝擊。餐飲業競爭激烈尤其是來自國外的快餐連鎖店,如肯德基、麥當勞在中國的快餐業中佔據很大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