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延禧攻略》為例,淺析我國宮鬥劇對歷史的傳播和價值

2021-01-16 張MU家情感小事

一般看歷史劇,皇室是威嚴和傲慢的象徵,但是在宮鬥劇中,皇室形象被顛覆了,無論是皇上還是皇后,都變成了血肉之軀的「普通人」。

觀賞者通過觀看,能比較真實地了解皇家秘史,在滿足觀賞者獵奇心理的同時,也能讓觀賞者從這個側面學到更多的歷史知識。宮鬥劇雖取材於歷史背景,但又能很好地脫離歷史背景,從歷史中尋找空隙去描寫和創作,從虛構的角度滿足歷史知識愛好者的一些獵奇心理。

比如《後宮·甄嬛傳》的歷史背景,首先甄嬛這個人物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其次雍正皇帝的死因在歷史上是個謎,作者正是利用這一特點,很好地實現了後宮嬪妃追求愛情對皇帝不忠的"復仇",從而受到廣大女性同胞的追捧。

真實的歷史中,乾隆皇帝對富察皇后的愛戀在《延禧攻略》中得以描繪出來,據記載,歷史上的乾隆皇帝對富察皇后的愛戀是非常特殊的,但是這種愛戀的描寫,在史書上只是一筆帶過,並沒有描述到底有多愛,到底有多好。

但在電視劇中,這種愛被無限放大,而乾隆皇帝對富察皇后的愛,也讓觀眾真正感受到了一位皇帝對一位妃子所能做到的程度。而且這,也正是宮鬥劇的精髓所在,它通過真實與虛幻的結合,達到歷史劇無法達到的效果,使人們在娛樂的同時,又能學到一些真實的歷史知識,寓教於樂。

「寓教於樂」觀看古代宮鬥劇題材的電視劇

在宮鬥劇題材中,由於其歷史題材的特殊性,因此無論如何修改,總是繞不開歷史這一客觀因素,即使是架空歷史題材的宮鬥劇,也無法逃脫對歷史文化、歷史背景、歷史服飾等方面的設定。

這樣,觀眾往往能從宮鬥劇中學到更多的歷史文化知識。這類知識的接受往往是被動的,是觀眾在觀看時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的。

舉例來說,乾隆皇帝與雍正、康熙三帝之間的關係,就算是一些非清朝的史學愛好者估計也很難搞清楚。但是如果是長時間觀看宮鬥劇的觀眾,卻往往可以很輕鬆地弄清楚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這正是歷史知識對觀眾潛移默化的影響。

歷史人物在《延禧攻略》中的出現,首先讓觀眾對朝代有所了解。就連那些不太了解清朝文化的觀眾,也能從電視上看到乾隆帝這位在清朝時期非常有名的皇帝。

劇集中,觀眾通過電視情節的發展,從每一個人物的對話、行為中,一點一滴地學會了許多清代禮儀、生活習慣等,這種學習不是主動的,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記憶過程,是通過長時間的觀看,自然而然地在腦子裡記住某種特殊的學習方式。

戲裡,導演會為場景效果多布置一些古文古玩,雖然明知是贗品,但上面的圖案和花紋卻照樣照樣仿造。

這位導演把許多接近朝代的細節都融入到他的電視作品中,他把古代宮廷的一些制度和習俗,通過一個個事件巧妙地串聯在一起。在觀看的過程中,讓觀眾不僅能看到故事情節的表面推進,還能感受到故事情節中包含的真實歷史知識。

「以古鑑今」傳承民族美德

宮鬥劇是一種娛樂型歷史劇題材,其題材多為虛構,但其歷史背景和人物關係,往往又是真實存在於歷史之中的。

所以,這類電視劇的拍攝往往也要遵循歷史劇的客觀規律,在場景布置、服裝以及語言塑造等方面,都要根據真實的歷史情境來設計。儘管電視連續劇的主題和內容可能與正史不符,但它的服裝和背景往往是從歷史的真實角度來設計的。

圖像化的表達性歷史這個抽象的概念通過科學的現代傳播手段,被具象化了,觀眾可以從電視節目中學到很多關於歷史的東西。

對歷史中發生的時間和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導演在拍古裝劇時,要有意識地避開歷史中的糟粕內容,把這些精華融入到電視作品中。

而在「延禧攻略」中,導演給我們展示了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從根本上說,它表現在古代禮節中,《延禧攻略》作為一部古代戲劇,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禮節上。

對現代人而言,大部分的禮節都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殆盡,而對古代人而言,禮樂恰恰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對古代人來說,禮節的重要性體現在各個方面,若是在年長的人面前不懂得尊卑,就會受到很嚴重的懲罰。

特別在宮廷中,禮節的重要性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透過這些最基本的內容,才能讓觀眾明白禮節的重要性,觀眾才能潛移默化地了解並學會這些重要的禮節。

戲中還有一條非常清晰的脈絡,那就是古代女性的地位問題。遠古時期,女性的地位很低,女性的一切榮譽幾乎全靠男性。

到了後宮,嬪妃的榮辱完全由皇帝來決定,只有得到皇帝的重視和寵愛,嬪妃才有上位的機會,才有可能升遷。通過展示這種扭曲的男女身份關係,觀眾也能從中領悟到古代女性的悲痛,同時也能更深刻地理解現代女性的解放。

把歷史與現代相結合,迎合大眾口味

大眾文化,是以大眾傳媒為手段,按照商品市場規律運作,旨在讓廣大普通民眾獲得感性愉悅的日常文化形態。從這個意義上說,通俗詩歌,報紙連載小說,暢銷書,流行音樂,電視節目,電影,廣告等等,毫無疑問都屬於大眾文化。作為電視連續劇的一部分,宮鬥劇的主要作用是使觀眾獲得視覺和心理上的滿足感,從而通過這種滿足感使大眾獲得心境上的快感,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文化也是大眾文化的一部分。

作為電視劇的一種,宮鬥劇同樣屬於大眾商品,而這類電視劇的出現,同樣是由於觀眾的喜愛程度,可以說,由於觀眾的主動選擇,因此決定了宮鬥劇的生產與發展狀況。

但是即使是這樣,也不會影響電視連續劇在滿足觀眾需求的同時,通過電視連續劇向觀眾傳播某種更流行的文化因素。假如歷史知識是可以從書本中獲取的具體內容,那麼歷史文化就是相對的、相對的、相對的抽象概念。

透過電視作品,我們又能透過視覺畫面,真實地感受到古代的歷史文化。「延禧攻略」中,導演在景物布置、服飾、語言的塑造等方面,基本上遵循了歷史的真實性,通過史書所記載的內容,結合現代歷史學家分析還原的歷史畫面,以藝術的手法對其進行重新組合。

這一結果很明顯,作為中國古代文化,它原本的米色面紗可以通過具體的電視畫面展現在大家的眼前。雖然宮鬥劇的主題和內容與正史不符,但它整體所傳達的歷史文化內涵,確實與正史相符。

宮女們的地位,每次都是很不容易的,從底層到上層,都有很嚴格的尊卑劃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代宮廷裡嚴酷的階級關係,真正的還原了真正的古代文化。

不管是宮鬥劇還是歷史裡程碑劇,讀一部劇品味一種態度,它所傳遞的精神和思想影響著每個人,從現象看本質,我想這也是我們必須掌握的能力。

相關焦點

  • 延禧攻略被下架,官方列出5大負面影響,宮鬥劇將禁播?
    點擊"集美追劇"關注我們 最近幾年,最受觀眾歡迎的電視劇應該要數宮鬥劇,不論是之前的《甄嬛傳》和《羋月傳》還是18年的《延禧攻略》,一經播出就穩拿收視王冠。 特別是《延禧攻略》這部劇,火爆程度堪稱空前絕後,就連版權都賣到了國外。
  • 《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相繼下架,宮鬥劇遭殃,網友心疼吳謹言
    #《延禧攻略》和《如懿傳》相繼下架,宮鬥劇遭殃,網友心疼吳謹言——引言。所以很多網友都想知道《延禧攻略》在兩年後突然下架到底是什麼原因?而第一個「遭殃」自然就是《延禧攻略》這部電視劇的製片人、娛樂圈知名編劇於正了。在《延禧攻略》下架之後,很多粉絲都跑到於正的個人社交動態下留言:「《延禧攻略》為什麼下架?請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
  • 《延禧攻略》《如懿傳》相繼下架 網友:《甄嬛傳》挺住
    《延禧攻略》《如懿傳》相繼下架!網友:《甄嬛傳》挺住 據界面新聞報導,9月28日凌晨,有網友發現,古裝劇《延禧攻略》已被下架,在愛奇藝平臺內搜索《延禧攻略》只能看到預告片。隨後古裝劇《如懿傳》也在騰訊視頻下架。目前,仍未有知情人士披露這兩部劇集具體的下架原因。界面文娛向愛奇藝和騰訊視頻求證,平臺方暫未回應。
  • 《延禧攻略》遭遇下架,這「背後」代表了什麼?
    近日,曾經大火的宮鬥劇《延禧攻略》突然被下架。不可否認,《延禧攻略》真的曾經紅極一時。 可是,在這部劇的暴紅背後,劇裡的內容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 不管怎麼說這麼多宮鬥劇的下架,也在提醒著導演和製片人要順應時代潮流,不要再盲目自信。
  • 《延禧攻略》《如懿傳》同日下架,「宮鬥」劇寒冬將至
    其中關於宮鬥劇為「加強備案公示審核和內容審查,重點治理老劇翻拍。」其實「整治宮鬥劇」的風聲並非今年第一次傳出。自從2012年《甄嬛傳》火爆全國後,關於「宮鬥劇」的爭議就一直在。人民日報曾多次發文批「宮鬥劇」, 文章羅列出宮鬥劇肢解歷史,胡編亂造,色情血腥等「幾宗罪」,進而在價值觀層面批判此類宮鬥劇,稱此類電視劇迎合為低俗市場,而留下一堆糟蹋歷史、無益於人心、無益於精神文明建設的垃圾。
  • 至於《延禧攻略》和宮鬥劇下架,網友們只缺下飯劇
    (本文為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從宮鬥劇下架來看,宮鬥劇的女業主大多沒有太大影響力,只想冷靜下來這幾年宮鬥劇非常流行,從楊冪的《宮心鎖玉》,到劉詩詩的《步步驚心》,孫儷《甄嬛傳》創造了宮鬥劇的峰值,於是《延禧攻略》《如懿傳》利用這股東風,讓宮鬥劇越來越受歡迎,成為「下飯神劇」的網友。
  • 《如懿傳》《延禧攻略》突然下線,宮鬥劇全要下架了嗎?
    抱著好奇的心去視頻網站搜索了一下《如懿傳》《延禧攻略》等劇,果不其然,騰訊的《如懿傳》和愛奇藝的《延禧攻略》確實下架了。有網友猜測是版權到期,或許宮鬥劇整改,但是優酷的《甄嬛傳》還能看,不太清楚這個宮鬥劇下架到底是什麼個範圍?如果是下架整改的話,宮鬥劇可能要全叫停。
  • 宮鬥劇迎來新劇集,《延禧攻略》番外《金枝玉葉》,播出就被吐槽
    但是還是有非常多的經典古裝劇,像是《金枝欲孽》、《美人心計》、《甄嬛傳》、《羋月傳》,甚至有2018年的兩部精彩宮鬥劇《延禧攻略》以及作為《甄嬛傳》的姊妹篇《如懿傳》,這些都是有著自身優勢的電視劇,不論是劇情、歷史、服裝、演員的演技上都是有可圈可點之處,深受觀眾喜愛欣賞。
  • 於媽的被黑之路也有翻身之作——淺析《延禧攻略》
    《延禧攻略》所選的題材與周迅的《如懿傳》存在眾多相似之處。歷史大背景相同,角色性格卻大相逕庭。作為《甄嬛傳》續作的《如懿傳》,自開拍以來就受到觀眾的極大期待。而《延禧攻略》自開拍以來卻一直默默無聞。從製作與觀眾的期待來看,《延禧攻略》無疑會成為《如懿傳》的炮灰。在受到廣電限古令的影響下,《如懿傳》遲遲未播,卻給了《延禧攻略》開播的機會。
  • 一心宮鬥的古裝劇,是時候「下架」了,《延禧攻略》就是「榜樣」
    一心宮鬥的古裝劇,是時候「下架」了,《延禧攻略》就是「榜樣」 近日有人發現某軟體的獨播劇《延禧攻略》竟然下架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有網友說是版權到期了,但是事情好像沒有這麼簡單。早在2019年1月份《延禧攻略》就曾被各大衛視叫停,包括江蘇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等等。
  • 《延禧攻略》《如懿傳》下架!宮鬥劇《甄嬛傳》能挺住?
    最近,《延禧攻略》《如懿傳》相繼下架的消息,引發了業內外的巨大關注,目測古裝宮鬥劇調控力度將進一步增大。作為當之無愧的年度劇王,《延禧攻略》微博主話題閱讀量超128億,330個熱搜詞累計上榜超500次,最高單日17個熱搜詞同時上榜,即使是在收官之後,#延禧攻略泰語配音# #延禧攻略2#等關鍵詞仍在不斷刷屏。
  • 頂著這麼多雷,《延禧攻略》竟然也火了?
    首先,和前幾部「於正劇」不同,《延禧攻略》從題材上,回到了於媽最擅長的——清宮劇。從《甄嬛傳》到《武媚娘傳奇》再到如今的《延禧攻略》,「女性群像」,絕對是宮鬥劇最先吸引「女性觀眾」的點。「宮鬥劇」所滿足的———讓「女人」更了解「女人」。
  • 《延禧攻略》:魏瓔珞一路開掛,這部宮鬥劇看得實在太解氣了
    宮鬥劇一直以來都深受觀眾的喜歡,在漫無天日的圍牆深宮裡勾心鬥角,頗具手段心機,觀眾也跟著愛恨情仇。因此宮鬥劇一旦播出,熱度肯定不小。說到宮鬥劇,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就是《甄嬛傳》了吧,它算是開了清宮鬥的鼻祖,再加上它由演技一流的孫儷主演,口碑那是槓槓的。
  • 你想過麼:《延禧攻略》火成這樣說明了什麼?
    在歷經天價片酬、抄襲醜聞和延播等各種風波後,《如懿傳》終於在20日完成首播。然而這部備受期待的「戲說正拍」古裝巨製首播後豆瓣評分僅為6.5分,低於各界期待。與此同時,《延禧攻略》累計播放量已突破100億,魏瓔珞「一路開掛」的劇情套路甚至被業界總結為新的「宮鬥爽劇」模式。
  • 《延禧攻略》下架,於正不敢發聲,汪海林神補刀,下線不是件壞事
    #對於《延禧攻略》這部宮鬥劇,即使沒看過也聽過它的大名,當初在暑期掀起一股追劇熱潮,點擊率創下新高,隨之就把劇中多位演員捧成一線,比如吳謹言、聶遠、秦嵐等人即一炮而紅,而於正也靠此重新證明了自己「金牌製作人」的實力。
  • 《延禧攻略》傅恆歷史原型是誰 原來他是福爾康他爹!
    電視劇《延禧攻略》正在熱播中,一般宮鬥劇的人物都有歷史原型,那麼傅恆的歷史原型是誰呢?據悉,傅恆的歷史原型是富察傅恆,他是富察皇后的弟弟,所以劇中傅恆和歷史上的傅恆都是同一個人,不僅名字,連身世背景都沒有改動。
  • 延禧攻略、如懿傳下架,宮鬥劇或將長時間看不見了?
    在所有的電視劇類別中,宮鬥劇可以說是最吸引女性觀眾的一個了,裡面所包含的影視劇也是非常多,一般以電視劇為主,前有宮心計,後有甄嬛傳、如懿傳,可以說當年都是把我們看的如痴如醉的,雖然都是大幾十集,但是追起來卻一點也不知道累,後面出的延禧攻略又以全新的視角詮釋了新的宮鬥段位,都是取得不俗成績的標杆存在
  • 官媒痛批宮鬥劇,廣電總局出手了,《延禧攻略》《如懿傳》被下架
    #延禧攻略下架# 2018年,由於正製作的古裝劇《延禧攻略》火爆全網。由於劇情好、演員演技在線,該劇自從播出以來,話題討論和熱度就一直居高不下,堪稱是2018年的爆款。之後在浙江衛視上星播出,收視率也非常不錯。隨著《延禧攻略》的熱播,聶遠、秦嵐等演員也隨之翻紅,迎來了事業第二春。
  • 電視劇《延禧攻略》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電視劇《延禧攻略》出品方和播出平臺的負責人也參加會議,並與專家們進行了交流。電視劇《延禧攻略》播出以後,市場反響熱烈,在網絡平臺中取得收視記錄的新高。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對《延禧攻略》熱播後產生的傳播現象及所包含的文化內涵進行了分析,並就「文藝作品要講好中國故事」「影視劇的文化使命」等相關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
  • 《延禧攻略》將登陸日本 為方便觀眾理解劇情 改了一個超長的名字
    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還是出現了不少頗受好評的良心劇,這其中就包括目前正在熱播的《大江大河》而在《大江大河》之前最受追捧的電視劇應該宮鬥劇《延禧攻略》。這部由吳謹言、聶遠、陳嵐主演的清廷劇,可以說繼《甄嬛傳》之後又一部,不管是從劇情還是道具,甚至於服裝都十分講究的良心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