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看歷史劇,皇室是威嚴和傲慢的象徵,但是在宮鬥劇中,皇室形象被顛覆了,無論是皇上還是皇后,都變成了血肉之軀的「普通人」。
觀賞者通過觀看,能比較真實地了解皇家秘史,在滿足觀賞者獵奇心理的同時,也能讓觀賞者從這個側面學到更多的歷史知識。宮鬥劇雖取材於歷史背景,但又能很好地脫離歷史背景,從歷史中尋找空隙去描寫和創作,從虛構的角度滿足歷史知識愛好者的一些獵奇心理。
比如《後宮·甄嬛傳》的歷史背景,首先甄嬛這個人物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其次雍正皇帝的死因在歷史上是個謎,作者正是利用這一特點,很好地實現了後宮嬪妃追求愛情對皇帝不忠的"復仇",從而受到廣大女性同胞的追捧。
真實的歷史中,乾隆皇帝對富察皇后的愛戀在《延禧攻略》中得以描繪出來,據記載,歷史上的乾隆皇帝對富察皇后的愛戀是非常特殊的,但是這種愛戀的描寫,在史書上只是一筆帶過,並沒有描述到底有多愛,到底有多好。
但在電視劇中,這種愛被無限放大,而乾隆皇帝對富察皇后的愛,也讓觀眾真正感受到了一位皇帝對一位妃子所能做到的程度。而且這,也正是宮鬥劇的精髓所在,它通過真實與虛幻的結合,達到歷史劇無法達到的效果,使人們在娛樂的同時,又能學到一些真實的歷史知識,寓教於樂。
「寓教於樂」觀看古代宮鬥劇題材的電視劇
在宮鬥劇題材中,由於其歷史題材的特殊性,因此無論如何修改,總是繞不開歷史這一客觀因素,即使是架空歷史題材的宮鬥劇,也無法逃脫對歷史文化、歷史背景、歷史服飾等方面的設定。
這樣,觀眾往往能從宮鬥劇中學到更多的歷史文化知識。這類知識的接受往往是被動的,是觀眾在觀看時在潛移默化中學會的。
舉例來說,乾隆皇帝與雍正、康熙三帝之間的關係,就算是一些非清朝的史學愛好者估計也很難搞清楚。但是如果是長時間觀看宮鬥劇的觀眾,卻往往可以很輕鬆地弄清楚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這正是歷史知識對觀眾潛移默化的影響。
歷史人物在《延禧攻略》中的出現,首先讓觀眾對朝代有所了解。就連那些不太了解清朝文化的觀眾,也能從電視上看到乾隆帝這位在清朝時期非常有名的皇帝。
劇集中,觀眾通過電視情節的發展,從每一個人物的對話、行為中,一點一滴地學會了許多清代禮儀、生活習慣等,這種學習不是主動的,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記憶過程,是通過長時間的觀看,自然而然地在腦子裡記住某種特殊的學習方式。
戲裡,導演會為場景效果多布置一些古文古玩,雖然明知是贗品,但上面的圖案和花紋卻照樣照樣仿造。
這位導演把許多接近朝代的細節都融入到他的電視作品中,他把古代宮廷的一些制度和習俗,通過一個個事件巧妙地串聯在一起。在觀看的過程中,讓觀眾不僅能看到故事情節的表面推進,還能感受到故事情節中包含的真實歷史知識。
「以古鑑今」傳承民族美德
宮鬥劇是一種娛樂型歷史劇題材,其題材多為虛構,但其歷史背景和人物關係,往往又是真實存在於歷史之中的。
所以,這類電視劇的拍攝往往也要遵循歷史劇的客觀規律,在場景布置、服裝以及語言塑造等方面,都要根據真實的歷史情境來設計。儘管電視連續劇的主題和內容可能與正史不符,但它的服裝和背景往往是從歷史的真實角度來設計的。
圖像化的表達性歷史這個抽象的概念通過科學的現代傳播手段,被具象化了,觀眾可以從電視節目中學到很多關於歷史的東西。
對歷史中發生的時間和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導演在拍古裝劇時,要有意識地避開歷史中的糟粕內容,把這些精華融入到電視作品中。
而在「延禧攻略」中,導演給我們展示了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從根本上說,它表現在古代禮節中,《延禧攻略》作為一部古代戲劇,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禮節上。
對現代人而言,大部分的禮節都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殆盡,而對古代人而言,禮樂恰恰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對古代人來說,禮節的重要性體現在各個方面,若是在年長的人面前不懂得尊卑,就會受到很嚴重的懲罰。
特別在宮廷中,禮節的重要性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透過這些最基本的內容,才能讓觀眾明白禮節的重要性,觀眾才能潛移默化地了解並學會這些重要的禮節。
戲中還有一條非常清晰的脈絡,那就是古代女性的地位問題。遠古時期,女性的地位很低,女性的一切榮譽幾乎全靠男性。
到了後宮,嬪妃的榮辱完全由皇帝來決定,只有得到皇帝的重視和寵愛,嬪妃才有上位的機會,才有可能升遷。通過展示這種扭曲的男女身份關係,觀眾也能從中領悟到古代女性的悲痛,同時也能更深刻地理解現代女性的解放。
把歷史與現代相結合,迎合大眾口味
大眾文化,是以大眾傳媒為手段,按照商品市場規律運作,旨在讓廣大普通民眾獲得感性愉悅的日常文化形態。從這個意義上說,通俗詩歌,報紙連載小說,暢銷書,流行音樂,電視節目,電影,廣告等等,毫無疑問都屬於大眾文化。作為電視連續劇的一部分,宮鬥劇的主要作用是使觀眾獲得視覺和心理上的滿足感,從而通過這種滿足感使大眾獲得心境上的快感,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文化也是大眾文化的一部分。
作為電視劇的一種,宮鬥劇同樣屬於大眾商品,而這類電視劇的出現,同樣是由於觀眾的喜愛程度,可以說,由於觀眾的主動選擇,因此決定了宮鬥劇的生產與發展狀況。
但是即使是這樣,也不會影響電視連續劇在滿足觀眾需求的同時,通過電視連續劇向觀眾傳播某種更流行的文化因素。假如歷史知識是可以從書本中獲取的具體內容,那麼歷史文化就是相對的、相對的、相對的抽象概念。
透過電視作品,我們又能透過視覺畫面,真實地感受到古代的歷史文化。「延禧攻略」中,導演在景物布置、服飾、語言的塑造等方面,基本上遵循了歷史的真實性,通過史書所記載的內容,結合現代歷史學家分析還原的歷史畫面,以藝術的手法對其進行重新組合。
這一結果很明顯,作為中國古代文化,它原本的米色面紗可以通過具體的電視畫面展現在大家的眼前。雖然宮鬥劇的主題和內容與正史不符,但它整體所傳達的歷史文化內涵,確實與正史相符。
宮女們的地位,每次都是很不容易的,從底層到上層,都有很嚴格的尊卑劃分,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代宮廷裡嚴酷的階級關係,真正的還原了真正的古代文化。
不管是宮鬥劇還是歷史裡程碑劇,讀一部劇品味一種態度,它所傳遞的精神和思想影響著每個人,從現象看本質,我想這也是我們必須掌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