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楊霄 丁洋濤 陳玉堯 方方 實習生王雪 文 朱哲 攝影)16年風雨兼程,16歲的大河財富中國論壇又站在新起點、踏上新徵程。
12月5日,第十六屆大河財富中國論壇暨2020中國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論壇在鄭州正式拉開帷幕。中國管理學界「院長群」、中原實業家、金融家、豫股新生代聯袂亮相——來自全國的近10位長江學者和國家傑出青年、30多所國內知名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校長)、60多所高校參會代表、近百位河南實業領袖和金融豫軍領軍人物、數千名各界嘉賓共聚中原。
同日下午,「大河財富專場論壇——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論壇」,在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以下簡稱華水管經學院)6216會議室舉行。論壇程序委員會主席、華水管經學院院長李綱詳細介紹了該院學科建設情況,近30位與會高校院長紛紛建言獻策,為華水管經學院下一步發展現場支招。
欲借「新商科」彎道超車,華水管經學科建設規劃出爐
(論壇程序委員會主席、華水管經學院院長李綱)
學科建設是提高學校綜合實力的重要抓手,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高校的辦學質量。
在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論壇短短一個小時內,李綱介紹了華水管經學院的學科近年來取得的建設進展和未來規劃。他稱,該院學科建設從四方面努力,包括著手打造一個特色骨幹學科群、建設兩個管理學科博士點、突出三個特色或優勢,以及開啟「新商科、新起點、新徵程」。
通過前期整合,圍繞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服務水利水電行業工作重心轉變和河南地方經濟發展,目前已成功獲批河南特色骨幹學科群——管理科學及其智能化特色骨幹學科群。
據悉,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是河南省第一個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點,2014年開始招生,目前已經培養了四屆畢業生。同時,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也已經在建設中,已經通過河南省評審。
學科建設離不開科研實驗平臺。該院學科建設重點突出水利水電特色,突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水利水電行業需求和地方經濟發展,制定專項預算2500萬元,大力強化實驗室平臺建設,目前第一期投入1700萬元已經全部建設完成。
「新商科對我們來講是一個新起點,為我們提供了彎道超車的絕佳機會。」李綱稱,把握全球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發展態勢,通過「新技術+商科」的學科交叉,向新商科轉型,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慧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新商科就是通過「本土化+國際化+智能化」交叉融合,在人才培養方面和科學研究方面,找到新起點,開始新徵程。
眾高校院長現場支招:緊抓人才隊伍建設是發展王道
華水管經學院學科建設進程突飛猛進,但如何將更多建設構想落地生根?面對這一問題,眾高校院長各抒己見、建言獻策。
(從左至右分別為:徐寅峰教授、樊治平教授、汪旭暉教授和張衛國教授)
對於華水管經學院「新商科」建設的探索,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徐寅峰認為,任何學科建設的核心都是「人才」,需要能指引方向的學科帶頭人挺身而出,培育更多有學科帶頭能力的人才隊伍。
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樊治平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高校學科建設關鍵還得看師資力量,其核心是學術帶頭人;學術帶頭人要承擔過國家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重點或重大項目,骨幹教授要主持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通過學術研究自然而然地形成科研團隊。同時,對於青年教師的激勵政策也要有創新,從而實現教師隊伍建設的良性循環。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張衛國認為,新商科建設需要專業交叉融科,跨學科建設要立足自身基礎、特色和優勢,同時最好能和相關行業研究院相結合,讓學科建設成果能夠落地,把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東北財經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汪旭暉教授給出的建議是,無論是學科群還是新商科,其本質都是學科的交叉融合,以何為紐帶實現這種交叉融合,並且持續發展形成自己的特色是學科建設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
責編:黃鑫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來源:大河財立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