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個易用錯的成語,你用對沒?

2020-12-13 騰訊網

望其項背不是「趕不上」,

目無全牛不是「沒有全局概念」,

危言危行不是「危險的言論和行為」,

文不加點不是「文章不加標點」,

萬人空巷不是「街上空空無人」

......

30個易錯成語,你用對了嗎?

求全責備

【解釋】求、責:要求;全、備:完備,完美。對人對事要求十全十美,毫無缺點。

【誤用】常被誤用為「委曲求全」。

登堂入室

【解釋】比喻學問、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水平,也作「升堂入室」。

【誤用】常被誤用為「進入屋子」。

望其項背

【解釋】能夠望見別人的頸項和背脊,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於否定式。

【誤用】常被誤認為是「趕不上」。

目無全牛

【解釋】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形容技藝已達到非常純熟的地步。

【誤用】常被誤用為沒有全局觀念。

七月流火

【解釋】火,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出自《詩經·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農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氣轉涼。

【誤用】常被理解為七月驕陽似火。

罪不容誅

【解釋】罪大惡極,處死都不能抵償。

【誤用】常被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

首當其衝

【解釋】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

【誤用】常被誤用替代「首先」。

危言危行

【解釋】危:正直。指的是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誤用】常被誤認為是「害怕發表言論,不敢說話」或「危險的言論和行為」。

不刊之論

【解釋】刊,古代指消除刻錯的字;不刊意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誤用】常被誤認為是「不能刊登的言論」。

明日黃花

【解釋】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誤用】常被誤寫為「昨日黃花」。

無所不為

【解釋】沒有不幹的事,指什麼壞事都做。

【誤用】常被誤用為能力強,沒有什麼不能做的。

炙手可熱

【解釋】比喻權勢大,氣焰盛,(多指權貴氣勢盛)使人不敢接近。

【誤用】現常被誤用為某樣事物很紅很搶手,非常流行受追捧。

差強人意

【解釋】差,程度副詞,勉強。大體上使人滿意。

【誤用】經常被誤用為不能使人滿意。

不足為訓

【解釋】足:夠得上;訓:法則,典範。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或榜樣。

【誤用】常被誤用為「不足以成為教訓」。

文不加點

【解釋】點:塗改一點,表示刪去。文章一氣呵成,無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

【誤用】常被誤用來形容寫文章粗心大意,不加標點。

不學無術

【解釋】沒有學問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

【誤用】常用來說別人不學習,遊手好閒。

不以為然

【解釋】然:正確。不認為是正確的。

【誤用】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耳提面命

【解釋】褒義詞,不僅是當面告訴他,而且是提著他的耳朵跟他講。形容長輩教導熱心懇切。

【誤用】常誤用為貶義詞。

窮形盡相

【解釋】形容盡致的意思,指文章細膩生動。現也用來表示醜態畢露。

【誤用】常被誤解為「原形畢露」之義。

三人成虎

【解釋】比喻謠言或訛傳經多人重複述說,就能使聽者信以為真。

【誤用】常被誤認為為人多力量大。

鼎力相助

【解釋】指別人對自己的幫助。

【誤用】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我一定會鼎力相助」。

蹉跎歲月

【解釋】時光白白過去。指虛度光陰。

【誤用】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名噪一時

【解釋】指在當時很有名聲。

【誤用】常誤用為貶義詞。

始作俑者

【解釋】古代殉葬用的木製或陶製的俑人。開始製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

【誤用】常誤用為褒義詞,指某種新制度的開創者。

不忍卒讀

【解釋】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

【誤用】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不勝其煩

【解釋】勝:禁得起。煩:煩瑣。繁瑣得使人受不了。

【誤用】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胸無城府

【解釋】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難以揣測的深遠用心。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

【誤用】常誤用來形容「大腦簡單」,貶義詞。

身無長物

【解釋】除自身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貧困。

【誤用】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鬼斧神工

【解釋】像是鬼神製作出來的。形容藝術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

【誤用】常誤用為形容自然景觀。相類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萬人空巷

【解釋】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裡出來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誤用】常被誤用作街巷空空無人之意。

相關焦點

  • 30個最易用錯的成語,你用對了嗎
    30個易錯成語,你用對了嗎?不刊之論【解釋】刊,古代指消除刻錯的字;不刊意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滅的言論。【誤用】常被誤認為是「不能刊登的言論」。始作俑者【解釋】古代殉葬用的木製或陶製的俑人。開始製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誤用】常誤用為褒義詞,指某種新制度的開創者。
  • 30個最易用錯的成語,你用對了嗎?
    30個易錯成語,你用對了嗎? 轉起長知識! 不刊之論 【解釋】刊,古代指消除刻錯的字;不刊意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誤用】常被誤認為是「不能刊登的言論」。
  • 60個易誤用的成語,別再用錯了
    想要出口成章、妙筆生花,成語儲備不能少。以為很熟悉的成語,查了詞典才發現原來一直用錯?寫文章時想用成語,可提筆就寫錯字?是時候重溫成語知識,提高語文水平了。60個易誤用成語!轉給小夥伴,別再用錯啦!振振有詞【解釋】形容自認為有理,說個不停。【誤用】常被錯用來代替「理直氣壯」。
  • 【趣談】48個最容易用錯的成語,你都用對沒?
    中國成語,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們難免望文生義,生吞活剝,結果,弄得這些詞彙大大背離了原始意義,甚至驢唇不對馬嘴,乃至出現成群結隊的「攔路典故」、「傻瓜成語」。 這裡有48個最容易用錯的「攔路成語」,不知道親愛的讀者朋友,你都用對了嗎? 1.
  • 盤點高考中常見但易用錯的成語500例
    盤點高考中常見但易用錯的成語500例 2011-11-24 14:11:47 來源:新浪博客
  • 成語不能亂用,這50個成語很容易用錯對象
    成語是語文學習中使用較頻繁的一種詞語,在語文考試中也會有考查成語意思和用法的題目,不過,成語的使用也是有講究的,用的對能增強句子的美感,然而有好多的成語容易望文生義,用錯地方,句子就有了語病了。今天,小星整理了50個容易用錯的成語,一起來看看你有沒有用錯過吧。
  • 【成語知識】這50個常用成語非常容易用錯,很多人連第一個都用不對
    生活中經常用到成語,但你真的用對了嗎?快來看看這50個最常被錯用的成語,算算你能用對多少個吧!01美輪美奐【解釋】形容新屋高大美觀,也形容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誤用】易被誤用為形容美好事物。02炙手可熱【解釋】手一挨近就感覺熱,形容氣焰很盛,權勢很大。【誤用】易被誤用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離本義。
  • 行測言語理解易用錯的成語100例
    選詞填空題是言語理解與表達的重點題型,主要側重成語的考查,對於一些成語大家經常錯,因此,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小編總結了100個在言語理解考試中易出錯的成語。  1. 否(pǐ)極泰來:比喻情況從極壞轉好。否,兇;泰,吉。  2.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 48個容易用錯的成語,肯定有你
    中國成語,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們難免望文生義,生吞活剝,很多成語背離了原始意義,出現成群結隊的「攔路典故」、「傻瓜成語」。這裡有48個最容易用錯的「攔路成語」,我敢打賭,詩友們肯定用錯過!不刊之論【解釋】:刊,古代指消除刻錯的字;不刊意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滅的言論。【示例】:這些經典著作,內容深刻,都是不刊之論,應該好好閱讀。【誤用】:常被誤認為是「不能刊登的言論」。
  • 萬萬沒想到!這100個成語,很多人都用錯了
    成語具有簡潔、精闢等特點,文字工作者在日常交流、寫作、編輯文稿等場景下,為更精確地表情達意、增添文採,經常會使用成語。但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一些成語卻常被誤用和錯用,甚至表達出完全相反的意思。今天小編邀請你一起來看看常被誤用的成語有哪些,以及如何正確使用它們。
  • 這50個常用成語非常容易用錯,很多人連第一個都用不對
    生活中經常用到成語,但你真的用對了嗎?快來看看這50個最常被錯用的成語,算算你能用對多少個吧! 【誤用】易被誤用在別人身上。
  • 用對高大上,用錯很尷尬,盤點80個容易用錯對象的成語
    成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無論是在書寫中,還是日常聊天中,我們都會用上一兩個成語,而成語不管是初中還是高中,都是一個考點,成語的書寫、成語的意義用法都成為了成語的考查點。而在使用成語的過程中,最尷尬的莫過於用錯成語的對象,今天,黃小將為大家盤點了80個容易用錯對象的成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夜讀】48個容易用錯的成語,肯定有你用錯過的(收藏)
    中國成語,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們難免望文生義,很多成語背離了原始意義,出現成群結隊的「攔路典故」、「傻瓜成語」。這裡有48個最容易用錯的「攔路成語」,我敢打賭,朋友們肯定用錯過!【示例】:都說他的人是個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學無術」四個字的毛病。【誤用】:常用來說別人不學習,遊手好閒。
  • 望文生義,被錯用最多的二十個成語
    漢語成語博大精深,有一些常用的成語其實我們一直在錯用,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 望文生義,被錯用最多的二十個成語!你中招了嗎?
    中國成語博大精深,一些常用成語經常被錯用。下面這二十個容易望文生義而誤用的成語,你能用對嗎?
  • 目無全牛、文不加點……30個易錯成語,你用對了嗎?
    30個易錯成語,你用對了嗎?一起來長知識!求全責備【解釋】求、責:要求;全、備:完備,完美。對人對事要求十全十美,毫無缺點。【誤用】常被誤用為「委曲求全」。不刊之論【解釋】刊,古代指消除刻錯的字;不刊意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滅的言論。【誤用】常被誤認為是「不能刊登的言論」。明日黃花【解釋】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後逐漸萎謝的菊花。後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誤用】常被誤寫為「昨日黃花」。
  • 古今意思差別最大的三個成語,第三個被全國人都用錯了
    記得看過一個統計數據,一個人每天會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二十個成語。可能有人會驚訝:這麼多?這說明成語已經融入到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講話方式裡了,你根本不會意識到你剛才說了一個成語。在所有成語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大部分成語,它們今天的意思和原意是一樣的。但也有一小部分成語,現在的意思和原意差別很大,有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意思。
  • 來看看這25個成語你是不是經常用錯
    在日常生活裡,成語是我們經常使用的,但是使用它們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勿用、錯用。今天小編盤點了25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但也經常被用錯的成語。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看看你是否也用錯了1.三人成虎你是不是經常把這個詞理解為「眾人拾柴火焰高」,來表示團結?錯了錯了。
  • 《人民日報》總結的90個易錯成語,你用對了嗎?建議收藏!
    《人民日報》總結的90個易錯成語,你用對了嗎?建議收藏! 「別無長物」形容生活清苦或儉樸,「不瘟不火」指戲曲既不沉悶也不急促,「久假不歸」表示長期借用而不歸還,「篳路藍縷」形容創業的艱難與辛苦……成語在表達中可以畫龍點睛
  • 最容易用錯的3個成語,很考驗語文水平,你會用幾個?
    一日參加酒宴,行酒令時,程正揆發現其中一賓客不像個讀書人。於是他提議換個玩法,「凡飲酒者,照所飲第幾杯,或詩,或諺,說一成語。」 那個客人喝第五杯酒的時候,應該說一個「五」字開頭的成語,可他想不起來,急得面紅耳赤。旁邊有人附耳教他說,「五夜漏聲催曉箭」,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杜甫詩第一句。客人沒聽清楚,大聲說,「五夜漏聲催草荐!」他把「曉箭」說成了「草荐」,也就是草墊子。 眾賓客礙於主人的面子,都憋住沒笑。不一會兒,該程正揆喝酒了,是第九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