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我國第一個縣區級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領導幹部自然資源履職情況進行審計,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和生態環境補償制度……
在大鵬新區,一系列超常規的改革措施讓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不斷夯實。近日更是探索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納入經濟評價體系之中,構建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生態文明評價考核體系,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制度大探索 評估體系注「新血」
今年大鵬新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全市排名第一。近海岸水質達標率100%。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連續5年在全省縣級單元中排名第一。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四塊「國字號」牌子越擦越亮。
作為深圳市唯一不考核GDP的「生態特區」,大鵬新區不僅在生態環境保護上屢創佳績,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改革創新上也一路高歌猛進。其在率先構建了反映灣區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綜合指數(即大鵬指數)基礎上,繼續構建與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兼容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體系,對生態資源保育成就進行科學評估。
據了解,涵蓋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新區綠色經濟活動評估體系不是簡單的考慮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而做的「加法」,而是通過概念界定、分類、剔除重複計算而形成的完整、全面的評價體系,客觀地評價自然生態系統為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作出的貢獻,準確地反映出生態系統的變化與經濟發展對生態系統、生態效益的影響。
「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納入經濟評價體系之中,不僅對傳統的地區生產總值核算進行了完善,還彌補了傳統地區生產總值核算的缺陷,重新認識了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負責此次評估體系項目課題的相關負責人介紹。
該體系是結合大鵬新區自然資源開發使用成本研究成果和轄區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與負債表編制研究成果,對現行各項成本評估項以及現行GDP核算框架的基礎上,分別增加以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為核心的自然資源開發使用成本項和以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為核心的綠色GDP核算內容,實現對大鵬新區經濟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評估。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大鵬管理局(以下簡稱「大鵬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利用該評估體系能有效體現當年生態治理的成果,形成一個良性的正反饋,推動新區立足生態優勢,打造國際一流、生態優美、環境宜人的生態花園。
體制大改革 考核體系有特色
「生態文明建設是導向,綠色發展是途徑,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發展應是辯證統一關係。」大鵬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生態立區與經濟強區應是和諧共生、互促共贏的關係。
大鵬新區在大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同時,注重綠色經濟發展。2019年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到194.05億元,佔GDP比重達55.2%,其中綠色低碳產業增加值為164.69億元,佔GDP比重為46.9%,全區產業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
當前,大鵬新區發展定位的側重點已從生態環境的保護提升,拓展至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相協調的新臺階。
據了解,早在2013年,深圳市就印發了《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制度》,將原環保實績考核升格為生態文明建設考核。而大鵬新區作為深圳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試驗區,為完善自身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也相繼出臺了包括《大鵬半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2015~2020)》等「1+5」文件。但在新要求、新形勢下,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顯得尤為迫切。
為適應新需求,加大經濟高質量評估指標權重,推進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相協調發展,大鵬新區自機構改革以來,就開始探索生態文明評價考核體系改革。
據介紹,該考核體系擬結合近5年來新區開展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與負債表編制的工作成果,在現行生態文明建設考核平臺基礎上,通過完善考核方案,將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納入其中。
大鵬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構建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生態文明評價考核體系既是新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需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的新要求,同時也為深圳市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體系提供經驗借鑑和模式參考。
生態變資產 自然資源顯價值
大鵬新區坐擁305平方公里海域、128公里海岸線、54個沙灘及143.8平方公裡市級自然保護區。全區森林覆蓋率達77.6%,生態控制線內用地面積約222平方公裡,是廣東省「一核一帶一區」新發展格局中名副其實的「生態基石」,自然資源豐富。
為摸清自然資源資產家底,全面反映大鵬新區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和生態效益,為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政府政績評估考核、環境補償等提供重要依據,大鵬新區率先推出全國首張「編實」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據悉,大鵬新區的自然資源資產核算工作較早進入全面實操階段,目前國內像大鵬新區這樣開展完整的數據採集和核算的較少。
為「編實」全國首張縣區級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大鵬新區組織制定了《大鵬新區自然資源資產核算數據採集工作方案》並印發實施,建立常態化的數據採集工作機制,開展了10項指標的自然資源資產價格質量體系研究,建設大鵬新區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平臺。
目前已完成2019年大鵬新區自然資源資產核算工作,核算得出總資產為858.35億元,其中實物量資產407.87億元,生態服務資產450.48億元。
大鵬新區2019年度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完成為新區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考核、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新型生態補償機制建立、生態轉移支付制度構建和自然資源資產開發成本評估等工作奠定了基礎。
此外,為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實現「生態立區、經濟強區」的高質量發展目標,大鵬新區還探索開展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與監測預警長效機制研究。目前已經完成2019年大鵬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預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