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跟誰親?在寶寶心裡親人排序是這樣的,才不管你是不是親媽

2020-10-15 尼莫媽媽育兒師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陳女士有一個4歲的兒子,孩子平時多半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隨著孩子漸漸長大,陳女士發現自己雖然作為孩子的母親,但是與孩子的關係卻不是最親密的,孩子相處最親密的還是奶奶,這讓陳女士感到不解,通過一段時間的細心觀察,陳女士終於找到了答案。

平時陳女士工作忙,真正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很少,孩子更多時候是和奶奶待在一起的,於是無論孩子發生什麼事,陪伴在孩子身邊,給到孩子安全感的是奶奶,而不是媽媽,於是孩子自然也對奶奶產生了依賴感和信任感,願意與奶奶分享自己的心情,這也是孩子為什麼喜歡和奶奶呆在一起的原因。

後來她問兒子,在心裡親人的排序,得知奶奶是第一時,陳女士才明白,其實血緣關係並不能決定親疏關係,人與人說到底還是需要一個感情培養的過程,只有這樣孩子在心裡才會產生相應的排序。

感情親疏與血緣之間有啥關係?

人說到底是感情動物,寶寶也一樣,孩子除了身上留的血是父母給的外,其餘都是通過自己的主觀感受去獲得親情。誰對孩子好,孩子記住誰更多,自然就更加親近,這都是日後培養的感情決定孩子在心中對親人的排序。

孩子的世界就像一張白紙,認知就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產生自我認知,從小就能夠辨別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人。即使是和有血緣關係的父母在一起,也能夠劃分出自己覺得最親的對象,在孩子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孩子會獲得不同的感受,這些感受就是直接影響孩子與親人親疏關係的重要原因。

孩子親人劃分排序的依據

  • 第一從陪伴方面:從孩子形成記憶開始,陪伴孩子更多的的人,孩子就會形成更多關於這個人的記憶,自然也會產生相應的感情和依賴感,所以陪伴孩子越長時間的人,在孩子心中的排序就越往前,自然也就更加親近。
  • 第二從日常生活細節方面:對孩子好的人,孩子會把他們放在心裡,通過日常的細節,孩子能夠辨別誰才是對他最好的人,從而在心裡劃出感情線,決定未來的親疏關係和距離遠近。
  • 第三從依賴程度方面:孩子小時候大多數都處在一個比較脆弱的狀態,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誰能夠第一時間給予他們幫助,他們就會在心裡對這個人產生心理依賴,這種依賴自然就促使了孩子更接近這個人。

父母如何更親近孩子

1、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對孩子來說最直觀的記憶就是眼前人出現的頻率,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孩子自然就會對這個人產生長期記憶,從而更加珍惜這樣的感情,自然也會更加接近對方。

2、增強心與心的溝通

和孩子多說話,走進孩子的世界,成為那個最懂孩子的人,孩子便能暢所欲言,更加依賴對方,這樣的相處,能夠促進彼此感情的升溫,自然也能更好的守護親情和心靈。

3、給孩子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

無論何時何地,孩子都是一個持續觀察大人的過程,大人的一舉一動,孩子都觀察在眼裡,因而想要獲取孩子的好感度,就必須留給孩子良好的印象,從而更親近孩子。

生活中,血緣關係並不能代表一切,只有真正的關懷和陪伴,才能使彼此的心靈更加靠近。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在孩子心中,親人是這樣排序的,不管你是不是親爸親媽
    導讀:在孩子心中,親人是這樣排序的,不管你是不是親爸親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在孩子心中,親人是這樣排序的,不管你是不是親爸親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在孩子心裡,親人的重要程度是這樣排序的,才不管你是不是親媽
    導讀:在孩子心裡,親人的重要程度是這樣排序的,才不管你是不是親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在孩子心裡,親人的重要程度是這樣排序的,才不管你是不是親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心中親人是有排序的,誰最親「有章可循」,不一定是媽媽
    文|好孕姐一般來說,人們都會以為孩子和媽媽最親,雖說很多時候也確實是這樣,不過有一些情況,在孩子心中最親的那個人不一定就是媽媽。對媽媽來說,有時候甚至會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孩子心中誰最親,一般來說是「有章可循」的,而這個標準和是不是親媽往往關係不大,起關鍵作用的是這幾個因素。
  • 在孩子心裡,親人是這樣排序的,不管你是不是媽媽
    身邊經常有寶媽在抱怨,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跟我親呢?在他小時候因為工作太忙沒時間陪他,讓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幫忙看,但是我也經常去看他,可是到現在想和孩子親的時候,他總是或多或少地迴避,我真的好難過……十月懷胎的寶媽,看到孩子抽回的手,扭捏的身體,心裡肯定非常難過了,可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孩子心中誰最親?他們的排序準則是這樣,和你是不是親媽關係不大
    鄰居大姐曾經給我說過這樣一件事,她說她婆婆基本都沒幫她帶過孩子,然後有一次婆婆來家裡了,大姐就出去買菜做飯,可大姐剛下樓想到手機忘帶就返回來了,誰知剛走到門口,大姐就聽到她婆婆和孩子的對話,婆婆問孩子:是媽媽對你親還是奶奶對你親?孩子說媽媽親呀。
  • 孩子跟誰睡就會跟誰親,不管是不是親媽,一旦錯過難以彌補
    文丨木棉媽媽孩子不管是誰帶大的,以後都會跟媽媽最親。很多寶媽天真地這樣認為,但事實並不是這樣,並不是你給了他生命,他就會跟你親的孩子跟誰親取決於孩子跟誰睡滿滿比我家寶寶大三個月,從小就是姥姥帶的,原本晚上吃母乳跟媽媽睡,後來媽媽上班,母乳也不多,就是直接斷了奶,全奶粉餵養,自從斷奶後,滿滿就跟姥姥睡了。一開始並沒有什麼不妥,後來滿滿媽媽說:孩子現在都不跟我!前段時間十一他們回滿滿奶奶家,都要帶著姥姥去才行。
  • 誰陪孩子睡他就跟誰親,親媽錯過了,到時候也難彌補,別做錯
    不少媽媽認為,孩子不管誰帶大的,今後還是和媽媽最親!其實這個理論並不成立,已經有不少人驗證了這一點,你還在這麼想嗎?別再天真了!一開始朋友不覺得有什麼問題,還天真地以為孩子是她生的,不管奶奶帶多久,都會和親媽最親。
  • 孩子心中誰更親?娃自有一套評判標準,和你是不是親媽關係不大
    這位寶媽直言,自己一直以為孩子是親生的,她就會和自己親近,可誰知原來在孩子心中,自己就是個「親戚」,因為一直和孩子待在一起,還讓孩子有了困惑。其實這樣的事實雖說對寶媽而言有些殘酷,不過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從孩子記事起,媽媽這個角色就一直在缺失,而是姥姥一直在陪著他,所以孩子感覺姥姥親媽媽是外人也就不奇怪。
  • 發現寶寶跟奶奶比跟自己更親時,作為寶媽的你該反思了
    作為過來人,特別理解寶媽的這種心情,雖然說奶奶也是寶寶的親人,寶寶跟奶奶親並不是什麼壞事,但是作為孩子的媽媽,肯定希望寶寶最親密的人是自己,其次才是孩子的爸爸和爺爺奶奶。當寶寶出現了跟奶奶特別親,甚至比對媽媽更親的情況時,個人認為作為孩子的媽媽就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哪裡做的不夠好或者對寶寶的陪伴不夠多了。
  • 媽媽是寶寶最親的人?錯過這三個「依戀期」親媽也能是陌生人
    很多人感覺寶寶是媽媽懷胎十月生下來的,所以寶寶最親的人一定是媽媽。現實情況真的是這樣麼?只好說,下車咱們去姥姥家,孩子才停止哭泣。其實這種現象很常見,寶寶年齡小,他分辨對自己對親的人只能用陪伴的長短來衡量。誰陪伴在他身旁時間長,他就自然而然的依賴她,哪怕是親媽也要拍到後面去。
  • 孩子心中親人的排序是這樣的,沒有所謂的血濃於水,現實太骨感
    我們很多時候都以為孩子是單純的,應該沒什麼,但實際上,孩子是最敏感的,他們會通過和身邊人的互動,在心裡衡量出誰和他最親。在孩子的眼中,親人的排序與血緣親疏沒有半毛錢關係,那麼孩子的心裡,親人的排序到底是怎樣的呢?他們心中最親的前三位,到底會是誰?
  • 孩子跟誰親,真的和陪睡有關係嗎?事實大跌眼鏡
    有人說,孩子這生物沒良心,誰陪他睡他就跟誰親,可不管是不是自己的親媽。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讓我們徵集一下網友們的說法。總之,孩子和誰親和睡覺沒關係,反倒是發自內心的愛可以喚起孩子對你的感情。,可才在我身邊一年,就明顯給我更親了,因為這是孩子姥姥還悄悄對我說,這個小沒良心的,對他多好,都不如媽媽給點小甜頭,這不就是孩子。
  • 是不是寶寶晚上跟誰睡就會和誰親?這種說法對嗎?
    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在寶寶生下來之後,都是讓奶奶或者是姥姥照顧。父母為了掙錢,不能時時刻刻陪伴著寶寶,時間久了之後,發現寶寶和自己的父母不怎麼親近。而且寶寶跟奶奶或者是姥姥睡,可能就跟她們更親了。那麼,是不是寶寶晚上跟誰睡就會和誰親
  • 李玫瑾教授坦言:這樣帶孩子,他可以長大,但跟誰都不會親
    李玫瑾教授坦言:這樣帶孩子,他可以長大,但跟誰都不會親如果單單是餵養,餵完就把孩子放一邊不管,這樣帶孩子,他可以長大,但跟誰都不會親。這不禁讓小筱反思起來。因為經濟原因,寶寶剛滿一歲的時候,她就讓寶寶斷了奶,給奶奶在家幫忙帶,自己則出去工作。在寶寶還沒斷奶的時候,都是她和孩子奶奶一起帶的。是不是後來她少參與寶寶的餵養,導致了寶寶不親呢?
  • 跟誰同床睡,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或老人,這樣選擇對寶寶最好
    到底跟父母睡好,還是跟老人睡好?跟誰同床睡,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樣選擇對寶寶最好雅麗的寶寶剛滿3歲,因為之前一直都是奶奶帶,孩子始終和奶奶同房睡覺,對奶奶特別依戀。其實爸媽們感到焦慮的真正原因,並非擔心孩子性格受到影響,或者是跟老人睡導致早熟,而是看到孩子跟老人親,心裡多少有點「酸酸的」。
  • 寶寶最愛「粘」媽媽?錯過孩子的依戀期,親媽也照樣是「陌生人」
    丹丹覺得這難道是因為是白天上班陪孩子的時間少,孩子開始跟自己不親了?如果錯過孩子的依戀期,親媽對孩子而言也照樣是「陌生人」1.2. 6周到8個月孩子到這個時候就能夠知道誰是經常在身邊照顧自己的人,誰只是偶爾來看看自己的人,所以他會對總是在自己身邊照顧的人很親切,而大部分媽媽都會選擇親自餵養,所以孩子們在這段時間跟媽媽也是最親的。
  • 「不是親生的孩子養不熟」?大家誤會了,娃跟誰親與這些因素有關
    那麼孩子跟誰親,就只有血緣這一層關係嗎?是不是代表後媽的機會來了呢?其實除了血緣關係外,孩子和誰親近也與這些因素有關,後媽不用著急,真心對待孩子一定會有收穫親近感的那天。孩子跟誰親與這3點因素都是有關的,當然不是說親媽就一定管得嚴,不贊同,後媽就一定是為了孩子,
  • 孩子跟外婆親好,還是跟奶奶親好?
    奶奶天天帶他,才離開幾天就不要奶奶了。孩子在一旁不以為意。因為以前也有過類似的經歷,我估計,孩子已經聽麻木了,亦或者,才兩周歲的孩子,還不懂白眼狼是什麼意思。因為,之前,也有好多次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我們,也就笑笑,不當回事。可是,現在仔細想想,孩子跟外婆親,不好嗎?想了想,也沒什麼不好。孩子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人。
  • 剛出生幾個月的孩子為什麼跟媽媽最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剛出生幾個月的孩子如果別人抱在手上哭鬧得很兇,但是到媽媽懷裡,就會哭的沒那麼厲害了。可是,那個時候,孩子的視力還沒有發育完全,還不能通過人臉來辨別誰是誰。那麼,為什麼孩子卻是在媽媽懷裡最乖,跟媽媽最親呢?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分析。
  • 寶寶是這樣認「親」的,才不管你是媽媽、奶奶還是姥姥
    我告訴小姑你可想錯了,想要孩子和你親,可不止陪孩子聊天、玩遊戲那麼簡單,孩子的心思可細膩著呢,給你講講孩子是怎樣認「親」的。一.誰經常帶我,我和誰親一般來講,我們成人對寶寶表達自己愛的常見方式是:1.禮物2.話語3.行動4.肢體接觸5.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