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金智英,看完我又恐婚恐育了

2020-12-17 大影玉

大家好,我是馬香玉。

不得不說,近年來的韓劇很接地氣。

前段時間,香玉向大家推薦過《產後調理院》。

劇中以戲劇化的處理直面產婦分娩的羞恥,堪稱人間真實。

更是用詼諧的方式,對制度化的母職提出了尖銳的質疑。

不僅表達了對女性生活的關照,更著力於對女性現實處境的思考。

而《產後調理院》剛剛結束不久,又有一部韓劇繼續發力。

將目光對準了女性婚後隨之而來的新身份——兒媳

從陌生人變成家人,她們又將面臨怎樣的現實問題?

《兒媳記》

海報上的這對俊男美女十分養眼。

女主角的扮演者是樸河宣

剛剛飾演了熱播韓劇《產後調理院》中的育兒媽媽,轉眼又在《兒媳記》飾演了人妻兒媳。

男主角的扮演者是權律

顏值不俗的他一直以綠葉身份出現在韓劇中,這次終於擔當男一號了。

這部網劇由KakaoM出品,女性導演李光英執導。

改編自從2017年開始在Instagram和Facebook連載的人氣同名網絡漫畫。

雖然只是小成本的製作,但一經播出便備受好評。

豆瓣評分高達8.5

劇集雖是聚焦於「兒媳」這個身份,卻並沒有過分誇張地渲染狗血的婆媳關係。

避免了淪為一出誇張的婆媳撕X狗血倫理劇。

不少觀眾稱其為網劇版的《82年生的金智英》

女主角閔思粼(樸河宣 飾)與男友因為緣分走到了一起。

相知相愛,共同步入走婚姻的殿堂。

婚禮現場,一切按照流程正常地進行著。

可在宣誓環節,神父的一句話卻讓思粼愣住了:

「無論開心還是悲傷,都要當一個兒媳婦嗎?」

兒媳婦?!?!

思粼不知所措地看了看旁邊的丈夫,再回頭看了看自己的母親,還有婆婆。

然後,迷迷糊糊地點了點頭。

從此,她的身份除了是丈夫的妻子;

也成為了婆家的兒媳婦。

婚後的生活一如既往。

在婆婆生日的前一天,她和丈夫在工作結束之後提前趕到了婆家。

不久前,她就收到了小姑子的提醒。

生日當天需要趕早,操辦一桌豐盛的早餐。

來到婆婆家,氣氛還算是溫馨。

可思粼卻沒辦法像在自己家一般舒心。

婆婆拿出哈密瓜準備來招待他們。

思粼還沒來得及休息一下,便接下了這切水果的活兒。

婆婆客氣了兩句,便轉身離開。

可是從小被爸媽寵到大的她,也只吃過切好的,從沒自己切過,只能求助萬能的網絡。

全家人圍坐在一起還沒聊上幾句,婆婆就注意到了充滿倦意的兒子。

她心疼極了,讓兒子去趕緊去休息。

卻拉著同樣上了一天班的思粼無休止地聊起了天。

思粼只能使勁掐著大腿聽婆婆巴拉巴拉地說著兒子光輝歷史。

而第二天天還沒亮,她卻得早早起床。

全家人沒有一個人起來幫她。

等飯全都做好之後,丈夫、公公、婆婆、小姑子這才陸陸續續地走了出來。

婆婆很開心,拿出手機一頓狂拍,對思粼也是讚不絕口。

然而,這樣的稱讚與熱絡卻僅僅只是流於表面。

飯桌上一家人聊得熱火朝天,卻都是她插不進去的話題。

而吃完飯全家和和樂樂地坐在一起吃著她切的水果,她卻站在洗碗池面對著這一堆飯碗。

承擔下洗碗的任務雖是出於禮貌,可坐在那兒的人卻一個個全都心安理得。

婆婆也只是簡單地客套一下,並不是真的想讓她放下手中的活兒。

「隨便洗洗吧。」

在結婚前會在她生日時給她帶海帶湯的丈夫,婚後也習得了自動神隱的技能。

典型的行動上的矮子,言語上的巨人。

不僅沒有體諒思粼的辛苦幫她幹活,還說出了感謝她對自己父母的付出這種騷話。

等到思粼洗完了碗,她辛辛苦苦削好了的水果卻只剩下了幾片的獼猴桃。

誰都沒有想著要給她留水果。

聽到婆婆不好意思的說「啊,沒有思粼的了。」

她還得打圓場說自己不喜歡吃獼猴桃,讓婆婆不要在意。

可這時婆婆卻舉起叉子,叉了一片獼猴桃直接遞到思粼的嘴邊:

「不要浪費,我們一人吃掉一個。」

這……唉!

這段媳婦過渡期,讓思粼感到疲憊。

和同事說起這些事兒,所有人對於去婆家為了留下一個好印象而成為「保姆」表示不滿。

然而,所有人卻還是都會在需要幹活的第一時間將婆婆替換下來。

可是,把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真的是正常的嗎?

對於這樣的婆家,或者說對於這樣的婆婆,很多人都會被氣得直翻白眼。

心想著婆婆自己便是從兒媳時期一路走來的,為何會變成這樣?

這讓香玉不禁想到了作家趙南柱在《82年生的金智英》中所寫道的:

「這個社會看似改變很多,可是仔細窺探內部細則和約定俗成,便會發現其實還是固守著舊習。」

不僅家中的男人對此不以為然。

連經歷過這一切的婆婆,也沒有察覺到自己言語之中的不妥。

在當天晚上正式的生日晚餐上,大嫂的態度卻讓思粼震驚。

小姑子(丈夫的妹妹)一開場就在那兒捧一踩一。

借著誇獎思粼早上做的一桌豐盛的飯菜,對大嫂陰陽怪氣。

誰知,大嫂雲淡風輕地笑著回懟:

「子女什麼都沒做,是剛進門的弟妹自己做的啊。世界上哪有這種道理?」

而後婆婆更是對她將來的分娩指指點點。

說不管怎樣,都要自然分娩。

還說不能讓自己的兒子進去陪產,那個場面怕兒子看到了不好。

聽到這些話時,大嫂一直自顧自地吃著東西。

直到婆婆窮追不捨,她才努力壓制下負面的情緒微笑著回答:

「這件事我們會自己商量著辦的,謝謝。」

原來,大嫂早已開始與潛在的傳統規則做著對抗。

當年剛進家門的她僅僅只是寒暄幾句,便被婆婆詢問是否有帶便裝。

意思再明顯不過:這頓飯,她們倆來做。

其他人呢?

公公和大伯要喝酒聊天;準備出門的小姑子和弟弟甩手不幹;婆婆更是捨不得讓自己的兒子太累,讓他回屋休息。

「你們太過分了!」

大嫂說完,直接起身離開。

她不是不願意幹活,只是想讓婆家知道她成為兒媳不止是為了來幹活的。

這一點,她與丈夫早已做了約定。

不想複製傳統的舊習,他們就必須邁過這道坎兒。

婚姻,看似是兩個人的事情。

可是生活,卻是關乎兩個家庭。

或許在一些人看來,這只是家長裡短。

但這無疑也透露著一個危險的信號。

傳統的倫理關係與價值觀念,都建立在男性主體的基礎之上。

在東亞社會的家庭結構中,父權更是一直佔據著主導。

不平等,遍布於我們習以為常的「理所當然」之中。

壓迫,更是早已長久地潛藏在女人的社會角色裡。

一個在男權社會中成長塑造出的女性,最終都只能將悲劇複製到下一代女性身上。

而隨著性別觀念的演進,這對於女性而言也註定是一場充滿辯證的自我覺醒。

香玉始終相信:

人類現有的建立在男性主體之上的運行規則,終將被重新界定。

而這看似並不起眼的家長裡短,同樣也是其中之一。

相關焦點

  • 《82年生的金智英》:強行的溫暖大結局,並未給人治癒
    熱門高分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在一片黯淡中迎來了陽光溫暖的結局,但是這個結局好像沒有太大的說服力。影片的最後,金智英找到了心理醫生直面自己的病情。影片也從前面一直的冷色調變成了最後的暖色調,好像主題升華了,但是這樣的強行溫暖讓我很疑惑。其實金智英最後的現實處境和開頭相比幾乎沒有任何改變:孩子還是需要她一個人來帶,她還是無法出去正常上班,家務活一點也沒有減少。
  • 恐婚恐育宣傳片?《坂道上的家》讓我一個快樂單身族都看不下去了
    於是,有人說這部電視劇是「恐婚恐育宣傳片」,在告誡女性們,不要結婚,不要生小孩。無獨有偶的是,這兩天學術界也來湊熱鬧,為女性不婚不育搖旗吶喊,號稱女性不婚不育更幸福。 然而,真正看了電視劇之後,連我這個快樂大齡單身女性,都覺得,這種對婚姻和育兒的刻畫,引起警示足矣,但真要評價為「真實」,過了!
  • 豆瓣評分高達9.1的日劇,未婚女性看了會恐婚恐育嗎?
    豆瓣評分達到9.1分,這是一個相當高贊的分數。《坡道上的家》改編自角田光代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家庭主婦沙子的故事。沙子是一名主婦,她有個小惡魔女兒,小惡魔每天把她折騰的筋疲力盡。沙子的丈夫陽一郎下班後會幫一把沙子,但照顧孩子的艱辛只有沙子一個人明白,有苦往肚子裡咽,有淚自己流。
  • 韓庚結婚後首部電視劇《還沒愛夠》今晚開播,他演的男一號是個恐婚男
    不過,讓大家覺得有點「穿越」的是,今晚登陸江蘇衛視的都市情感劇情《還沒愛夠》中,韓庚出演的男一號陳炯竟然是一個恐婚男,他和王曉晨搭檔主演的這部劇的核心也和當下都市人群中的恐婚息息相關。無論是在微博上,還是在微信朋友圈,只要稍加留意就能發現有「恐婚」「恐育」等情緒的年輕人還真不算少,但在《還沒愛夠》之前,還鮮有影視劇作品挖掘到該題材、領域。
  • 《82年生的金智英》:為什麼現在女性不想結婚了?並非婚姻可怕
    而問女性,則很少有人說因為男人太渣而不想結婚,她們會說因為一個人過得也挺好,不太需要一個男人來參與自己的生活。她們已經不渴望婚姻了,除非碰上一個特別想嫁的人。」就像《82年生的金智英》中,女主所描述的自己那樣:「我覺得自己像被囚禁在什麼地方,我總覺得越過這面牆壁,應該就能找到出口,可還是碰壁,就算找到其他出路,也依然碰壁。有時候我會想說,是不是打從一開始就沒有出口。」
  • 《還沒愛夠》展現「恐婚一族」,葉祖新稱生活中嚮往婚姻
    新京報訊(記者 劉瑋)展現都市「恐婚一族」的情感劇《還沒愛夠》正在江蘇、浙江衛視黃金檔播出,葉祖新在該劇中飾演溫暖體貼的汪聰。1月7日,葉祖新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生活中他並不「恐婚」,「能組成一個自己的家庭,一起去做很多之前沒做過的事,共同前進,婚姻是很美好的。」
  • 看完《82年生的金智英》,我哭成了傻子!
    可看完《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電影,現實到仿佛是在看自己的人生,電影結束,我早已哭得撕心裂肺。那是怎樣的一種心疼?不是為了主角金智英,而是為了千千萬萬改變不了現狀的我們,這種無奈和彷徨,讓人心生恐慌,看到金智英,就像看到了魔鏡中未來的自己,才發現,一直以來覺得沒什麼的事,現如今卻如鯁在喉,就像金智英對心理醫生傾訴的那樣:有時,我很幸福,但有時,我感覺被困。
  • 82年生的金智英:很多人都能在電影裡看到自己的影子,太過於真實
    面試的時候,只要有一個競爭者是男的,你的面試難度就增大許多。你當然知道,屁股決定思維。用人單位肯定需要考慮自身的利益,女員工需要考慮到懷孕生育等成本,差不多水平的情況下,聘用一個男員工確實比聘用一個女員工的成本和風險低,可是你依然憤憤不平,憑什麼因為自己是女孩兒就得面對更多偏見,經歷更多不公。
  • 恐育與凍卵,社會情緒傳播對女性生育選擇的影響有多大?
    恐婚恐育卻又推崇「凍卵」,顯示了當代女性面臨的生育困境,同時她們的生育選擇又無時無刻不被社會話語傳播所影響。在2020年11月7日舉辦的北京論壇(2020)健康傳播分論壇暨第三屆「醫療、人文與媒介:『健康中國』與健康傳播國際研討會」上,有關社交媒體、健康傳播對女性生育選擇的影響成為熱門話題之一。
  • 《82年生的金智英》:一個普通的故事,讓女人落淚,男人無言
    表面看來,金智英(鄭有美 飾)是一個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家庭主婦,有一個收入不菲又溫柔體貼的丈夫鄭大賢(孔侑 飾)和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兒,在波瀾不驚的日子裡享受著每一天的平淡和安穩。   實際上,金智英的內心早就如同地震一般的產生了天崩地裂的動搖,在她的身上背負著無比沉重的枷鎖。婆婆面前,她要扮演逆來順受的好兒媳。
  • 《一個恐婚恐育奔三女人的自白 二》
    那一刻,我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上天給的第二次自救機會,可因為醫生那句「不用出去了」導致本人大腦停止轉動的狀態下,把醫生的話原原本本轉述了出去……哎! 還沒等緩過神,醫生已經出現…… 產婦關切的眼神看著我,似是無助,似是求救,我沒有辦法邁開腳步,我知道如果我參與了接下來即將發生的一切,我想本就恐婚的我,此生再想成家生子,估計得祖墳冒煙才能做到吧!
  • 孔劉、鄭有美《82年生的金智英》掀性別論戰,上映前遭惡意差評
    期待了很久的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終於可以看了,這部電影在還未上映前就引起了不小的話題。起因是這部電影改編的同名小說是一部諷刺社會男女不平等的書,很多韓國男性演員看完這本書沒有任何事情,而女星看完這本書則遭到大量網友的抵制,認為該女星是女權主義。而當爆出鄭有美要出演這部電影時,鄭有美的社交個人帳號下面更是一片罵聲。
  • 《82年出生的金智英》是不是也在金智英身上,看到了自己?
    昨天剛看完《82年出生的金智英》。整部電影都是平鋪直敘式的敘述方式,平淡沒有波瀾,也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有種溫溫吞吞的感覺,但看完之後感覺心裡堵得慌。我想,同為80後的女性,估計多多少少都在金智英身上看到了自己。
  • 【比賽投稿】82年的金智英與95後的我
    一年前在電腦上看完《82年的金智英》後哭得久久不能釋懷,今年北京電影節終於有巨幕影院上映了,點好鬧鐘搶到了兩張票,二刷同樣震撼,劇終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 看完《82年生的金智英》我抑鬱了,當全職媽媽的女性到底有多難?
    一直在網上看到別人在聊《82年生的金智英》,終於下定決心去看了這部電影,看完之後心情沉重!這就是亞洲女性非常真實的現狀,甚至很多都不如金智英的處境!
  • 《82年生的金智英》為自己而活
    《82年生的金智英》,改編自趙南柱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出生於1982年的全職太太金智英(鄭有美 飾)的日常和苦惱,雖然與心愛的男人結婚,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卻不得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放棄了工作、事業,甚至是生活。
  • 82年生的金智英:別再催結婚生娃了,「我」不想成為金智英
    文/淳于朵引言: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小時候我聽過一個傳說,說在古代的時候,有天一個漁夫在湖邊釣魚,忽然,他看見遠處的瀑布下有幾個正在戲水的仙女,旁邊的岸上放著她們的羽衣。
  • 趙南柱:原來我也是金智英
    趙南柱表示,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越來越多的女性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更多的女性願意站出來發出自己的聲音。」趙南柱認為韓國女性作家開始逐漸關注女性話題是最近的一個大趨勢,「之前,很多韓國作家會認為這些事情值得被當成文學作品來寫嗎?值得拿到公共場合討論嗎?可能有很多人這樣想。
  • 從另一端託起世界,解讀《82年生的金智英》
    好不容易稍微脫離筋疲力竭的育兒生活,在外面喝咖啡喘口氣,卻聽到別人說:「命真好,我也好想用先生賺來的錢買咖啡喝、整天到處去閒晃」不論哪個領域,技術都日新月異,儘量減少使用勞力,而唯有「家務」始終得不到大家認同。女性在」家庭「中所承擔的角色,也長期處於」不被看見「。在丈夫說「不會讓你出去辛苦賺錢」時,金智英說:「不是你害我辛苦,是我們兩個人都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