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
兵強者,攻其將;將智者,伐其情。面對一個明智的敵人,與其在戰場上與他廝殺,不如私下打擊他的情緒,削弱他的體質,離間他與下屬的關係,於是「美人計」應運而生,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失掉了江山;夫差為討西施歡心,從此不理朝政,最後被勾踐滅了;即使是「三國第一猛將」呂布,最後也逃不過貂蟬的美人計。
於是乎世人皆道:「英雄難過美人關。」那麼問題來了,美人又難過什麼關呢?其實後半句更精彩,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美人難過賣酸攤」。
意思是,只要是美人(女人),多多少少都有愛吃醋的毛病,由於醋是酸味,所以用「賣酸攤」來表示。這句話乃一語雙關,既指的是味道上的「酸」,又指的是情感上的「酸」,因為酸又有痛苦之意,所以人們才把捻酸吃醋與嫉妒聯繫起來以喻「心酸」。這世間萬千女子,無論美醜,都逃不過「吃醋」這關。
吃醋,亦作「吃(chī)醋」,比喻產生嫉妒情緒,多發生在男女關係方面。吃醋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反應,也是愛和關心的別樣表現,畢竟若沒有愛,也就無需吃醋。根據加拿大約克大學最新研究發現,3個月大的嬰兒,就已經會「吃醋」了,比如當母親將注意力轉移到別人身上,或其他事物上時,寶寶就會發出叫聲或蹬腿表示「吃醋」。
根據史料記載,「吃醋」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唐朝,話說當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了拉攏宰相房玄齡,便選了一大群貌美如花、身材火辣的宮女給房玄齡,結果屢屢遭房玄齡婉拒,按理說,皇帝的賞賜臣子是不應當拒絕的,更別說是一大群美女。
後來才知道,原來並非房玄齡對美女不感興趣,而是家中有個善妒的「悍婦」老婆,房玄齡壓根不敢納妾,李世民便讓皇后親自出馬,去給房妻盧氏「做思想工作」,結果也失敗了,這下可把李世民氣得不輕,直接下令賜死盧氏。
接著派人給盧氏送去一壺「毒酒」,表示若仍然不讓房玄齡納妾,那麼就喝下此酒,卻不料這盧氏毫無懼色,當場便將「毒酒」一飲而盡,喝下去才知,這根本不是什麼「毒酒」,而是一壺醋,李世民嘆道:「朕尚怕見她,何況房玄齡呢!」於是從此不再逼房玄齡納妾。自此以後,世人便用「吃醋」來形容那些善妒的女子。
不過這裡要提一句,在《新唐書》中,房妻盧氏可不是一個善妒的女子,書中記載,房玄齡夫妻倆十分恩愛,當年房玄齡生了重病,以為自己要離開人世,便讓妻子趁著年輕,趕緊另組家庭,然盧氏卻咬牙弄瞎了自己的一隻眼睛,藉以表達從一而終的決心。後來房玄齡奇蹟康復,夫妻倆經此一事,感情愈發深厚,從此白頭偕老。
不過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期,像房玄齡夫婦這般從一而終的情況實在太少了,絕大多數男子都是三妻四妾,所以女子們吃醋是非常常見的現象,但在那個環境裡,她們又能怎麼辦呢?只能默默傷心罷了。
後來,在南方地區,還開始流傳「壞醋之說」,即一個家庭中,不適合同時釀造兩缸醋,否則必有一缸會壞掉,其實此說原本指的是釀醋難度大,後來被人們用來暗喻,一家人中只應該保持一夫一妻,否則妻妾之間產生嫉妒,鬧得雞犬不寧,表達了古人對一夫一妻制的希冀。
不過在2016年,南開大學楊琳教授在反覆考證「吃醋」來源時,卻發現,直到唐宋時期,「吃醋」都還沒有和「嫉妒」扯上關係。
《洞仙歌》上書:酒醒後多風醋,少年夫婿,向綠窗下左偎右倚,擬鋪鴛被,把人尤泥。
《合歡帶》:身材兒、早是妖嬈。算風措、實難描。一個肌膚渾似玉,更都來、佔了千嬌。
這時候「醋」指的是「風情、俏麗」,隨著時代的發展,才逐漸演變成了「爭風鬥醋、爭鋒吃醋」,並延續至今。不過筆者以為,一個女人願意為了一個男人吃醋,其實是愛他的表現,若哪天女人不再吃醋,那就說明她已經不愛他了,各位讀者朋友們覺得呢?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