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濟南市教育局收到一封來自濟南市育暉小學家長的感謝信以及一面寫有「惟宏隆德 情系教育」的錦旗。這封信代表著全體家長的心聲,字裡行間表達了對濟南市溫暖教育的感謝,對育暉小學一年級一班班主任任菲菲老師及學校的感激與讚美。
魯網1月25日訊(記者 張益嘉)1月19日,濟南市教育局收到一封來自濟南市育暉小學家長的感謝信以及一面寫有「惟宏隆德 情系教育」的錦旗。這封信代表著全體家長的心聲,字裡行間表達了對濟南市溫暖教育的感謝,對育暉小學一年級一班班主任任菲菲老師及學校的感激與讚美。
「每天都會寫一封信,信中是孩子們每天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濟南市育暉小一年級一班的家長們說,孩子的班主任老師任菲菲每天堅持寫一封信,無論多晚,都會發到班級群裡給家長們說說孩子們一天在校的學習、生活表現,貼上當天班級活動的照片,表揚班裡的好人好事,還有溫馨小提示。每天一封,一寫就是四個多月,家長們滿是欣喜與感動,更從中讀出了任老師滿滿的愛心和責任心。也給這些新生爸媽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任菲菲老師作為育暉小學的一名普通教師,今年擔任一年級一班班主任及語文教學工作。她給這個班起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棒棒堂」。任老師希望班裡的每一個孩子們都能成為身體棒、學習棒的小孩。為了鼓勵一年級的小朋友們儘早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她專門設計了「棒棒堂幣」,獎勵給在學習和生活上表現優秀的孩子,「棒棒堂幣」積累到一定數量可以到班級後面的「棒棒堂超市」兌換相應獎品。任老師在學校是43名孩子的老師,下班後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說正是這種體會,才讓她更加關心每一位孩子的成長。
任老師清晨她早早的就會來到學校,微笑著迎接她的每一個孩子,然後開始了一天的陪伴;下午放學後,處理完當天班內所有的工作後才會離開學。育暉小學的校長王豔說:慧心播種,陪伴成長,任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在踐行育暉小學「牽手溫暖 成全生命」的辦學理念。任老師是濟南市9.7萬教育工作者的代表,他們都在用愛與責任溫暖呵護每一個孩子,陪伴每一個孩子,為成全每一個孩子的生命成長默默耕耘!
為了解決當前很多家庭面臨的「家長朝九晚五,中午沒法給孩子做飯,下午趕不及接孩子放學」等現實困難,濟南市提出「做有溫度的濟南教育」目標,讓群眾有更多「教育獲得感」。一方面,寒冷的冬天,「食堂+配餐」讓學生們吃上熱乎乎的「放心午餐」。從去年秋季開學的第一天,濟南市為主成區90%的學生解決了午餐就餐需求,9月底實現了配餐全覆蓋。另一方面,提供學生課後延伸服務。針對部分學生需要早上早到校、中午留校午餐和下午放學後晚走等需求提供相應的跟進服務,包括開放學校教室、功能室(場館),科學有序地安排學生在校生活,做到「早到可進校、進校有事做、做事有指導、晚走有看護」。
為了實現「做有溫度的濟南教育」目標,濟南市教育系統不斷創新教育服務,把建設50處學生集中就餐場所列為2018年市政府『為民辦實事』事項,重點推進。在課後服務方面,以『三個到位』『兩個創新』完善長效機制,讓好政策真正『叫好又叫座』,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指導學校有序開放各類資源,拓展活動空間,為學生提供學習輔導、講座報告、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創造、興趣社團等豐富的活動形式;發揮名師、家長義工、志願者及學長引領作用,借力社區資源,以多彩的內容溫暖學生課後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