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記者 周純 江永融媒記者 陳健林 謝文彬 陳平成 永州報導
冬至臨近,湖南永州市江永縣桃川鎮大街小巷的板鴨加工作坊開始忙碌起來,個體戶以傳統工藝為基礎,晾曬、燻制的板鴨外形美觀,皮色油黃髮亮,成為消費者的搶手貨。
江永縣桃川鎮的板鴨加工作坊開始忙碌起來。
家住桃源社區的「板鴨夫妻」歐日貴、曾鸞珠,從事板鴨手工製作已有16個年頭。因為醃製的板鴨味道正宗、地道,慕名前來購買板鴨的消費者絡繹不絕。前些年,夫妻倆還在長沙、冷水灘等地設立了多個銷售窗口,產品供不應求。
江永桃源社區居民曾鸞珠介紹說,他們的燻制臘製品主要是用米糠、木炭、果皮等材料進行煙燻,這樣燻制出來的臘製品口感好,香味濃。
歐日貴、曾鸞珠夫婦曬制的板鴨。
近段時間,歐日貴、曾鸞珠夫婦每天要請六、七個工人幫忙晾曬燻制板鴨。他們將醃好的板鴨撐開成平板狀晾曬三五天,取下烘烤,然後再晾曬。如此反覆四次,一隻正宗的桃川板鴨才完成。經「四烤四曬」後做成的板鴨肉質緊實,越嚼越香,且便於存放,保質期長。
桃川板鴨。
桃川板鴨是江永的一道傳統美食,已有200多年的製作歷史,也是當地人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的最佳禮品之一。板鴨的製作工藝相當考究,用多種香料、精鹽和米酒在鴨肉上進行揉搓,使之入味,然後掛放到木架上晾曬,再把已經晾曬好的鴨肉收回到烤房進行煙燻,前後大約15天左右,其味美色香,油而不膩,食後回味無窮。居民們還把鴨腸子、鴨內金、鴨翅膀、鴨腳等製作成令人垂涎欲滴的臘製品,銷量同樣可觀。
近年來,桃川板鴨聲名遠播,大批板鴨「飛」出了大山,暢銷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僅在桃川鎮,就湧現出300多家臘製品的加工作坊,每年生產200多萬隻板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