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記者盧霜 實習生萬青)近日,一張「冰花男孩」的照片刷爆網絡,照片中,一個衣著單薄的男孩頭髮被冰花覆蓋,像頂著一叢霧凇,臉龐凍得紅撲撲,手提著書包站在教室裡,背後是幾個同學的笑臉。「冰花男孩」背後有哪些輿論關注點,荊楚網網絡輿情信息基地對此進行了梳理和分析。
事件概述:
1月9日,雲南昭通一名頭頂風霜上學的孩子照片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照片中的孩子因在零下9度的低溫中趕路上學,他頭髮和眉毛已經被風霜粘成雪白,臉蛋通紅,穿著並不厚實的衣服,身後的同學看著他的「冰花」造型大笑。 據悉,「冰花男孩」名叫王福滿,2010年出生,是一名留守兒童,系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三年級的學生。
「冰花男孩」引發關注後,所在學校陸續收到社會各界好心人士的物質捐款和幫助。隨後,有消息稱,由雲南省志願者協會等組織發起「青春暖冬行動」募集到的30萬元善款,到「冰花男孩」手中時僅剩500元。魯甸縣教育局局長陳富榮對此回應稱,通過「冰花男孩」,昭通高寒貧困山區的困難學生群體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社會各界愛心捐助由昭通市青基會統一接受捐贈,資金將根據教育部門實地調查後的方案發放。
傳播情況:
「冰花男孩」事件輿情走勢圖
截至1月16日14時整,公開網絡平臺涉及「冰花男孩」的信息共33895條,此事件涉及的輿論場較為廣泛,相關微博14851條,佔比43.8%;新聞4351條,佔比12.8%;網站4153條,佔比12.3%;此外,還在客戶端 、微信文章、論壇、博客、報刊、政務和視頻渠道中進行傳播。值得注意的是,外媒對此事的報導也有23條。從地域分布來看,關注此事的網民所在地排名前三為:北京、廣東和山東。
輿論關注點:
1、「冰花男孩」樂觀堅強的精神讓人感動。《人民日報》英文臉譜帳號將中國「冰花男孩」王福滿的樂觀、自信、堅強推送給世界網民,在海外社交媒體平臺收穫了無盡感動和交口稱讚。外國網友稱,「我在這名中國男孩身上看到了勇氣和奉獻,他有著無限的潛能,不遠的將來一定可以成為一個有擔當的男子漢!」
2、關注留守兒童和農民群體生存現狀。有評論稱讚他是中國農村居民堅強意志的象徵,但該照片也凸顯中國數千萬「留守兒童」的窘境。《人民日報》稱, 要把關愛工作更多做在平時,在風雨來臨前給孩子們撐好保護傘,才能讓他們少一些頭頂「冰花」的寒冷與無助。泰國《民族報》發文稱,「冰花男孩」不畏嚴寒堅持上學的故事已引發對他及其學校如同「雪崩」的捐助大潮。在中國,農村學生應獲得更多教育支持,因為教育或許是他們攀爬社會地位階梯的唯一機會。
3、引發對農村教育現狀問題的關注。錢江晚報稱,上學從來不是苦,苦的是沒有希望。搞好偏遠貧困地區的基礎教育,不僅是為孩子們創造舒適便利的求學條件,還能夠為他們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才是真正照亮「冰花男孩」的未來。有媒體還指出,冰花男孩背後的數據是,我國農村的年輕人中能拿到高中學歷的不到 50%;(2010年)農村的學生初中輟學率就高達 33%;大概 33% 中國未來的勞動力都有可能有認知缺陷。新華每日電訊評論認為,貧困山區留守兒童溫暖過冬、安全上學是一個大問題、老問題。澎湃新聞報導認為,「冰花男孩」是許多高寒貧困地區求學孩子的寫照,然而這也引起了諸多思考:近年報導山區中小學生上學路途遙遠的新聞仍屢見不鮮。數據顯示,2016年,農村初中、小學數量相較2001年都減少了近四分之三。
4、引發對脫貧攻堅政策落實的討論。《新京報》稱,在已經有14個城市GDP超過萬億規模的今天,每一個孩子不僅有上學的權利,同樣也有「上好學」的權利,有上學路上免於挨凍的權利。透過「冰花男孩」這樣的個體的命運,我們更需看到的是,其背後的精準扶貧以及基本的公共服務,是否能夠真正落實。大眾日報評論稱,「冰花男孩」是深度貧困地區孩子生存狀況,是現階段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真實寫照。這就要求政府把貧困地方的教育置於更優先的地位,強化國家對貧困地區的教育扶貧,制定並落實更多的教育優惠政策,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有充分成才的機會,通過教育水平的提高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5、30萬善款如何處置和使用。錢江晚報針對「社會捐贈30萬多元,『冰花男孩』只得500」等傳言評論稱,30萬元如何分配,首先得遵從捐款人的意願,捐款人如果指名是給冰花男孩的,就應該尊重捐款人的意志。最忌諱的是界線不清,公私不分,打著冰花男孩的招牌,又幹著完全跟冰花男孩無關的事。慈善事業不能有吃唐僧肉的想法,更不能有見者有份的念頭,貧困學生需要救助,但不是以偷梁換柱的方式來募集捐款。否則哪怕錢都用在正路上,也難免讓捐助人心存芥蒂。公眾的擔憂說到底是對誠信機制的擔憂,想看到善款完全用在孩子身上,更想看到的是善款能不能以一種規範、透明的方式運作。
輿情點評:
「冰花男孩」的走紅,原因在於他不僅戳中了網民的淚點,更是戳中了社會痛點。輿論集體心疼「冰花男孩」,一開始是因為圖片的衝擊力,它彰顯了一個孩子上學路上的艱辛和寒冷。
但隨後,讓人感動的卻是冰花男孩身上具有的那種樂觀、堅強的品質——1月8日,冰花男孩的父親因家中老人重病回家,爸爸給了兒子5元零花錢,但王福滿卻表示,這5元錢他要存著,以後大人生病了用。面對自己滿是冰花的頭髮,看見同學們笑,他只是向他們做了個鬼臉。面對上學路上要走一個多小時,他說:「上學冷,但不辛苦!」
此外,由於冰花男孩特殊的身份——留守兒童,更是給了輿論更多的討論空間。留守兒童議題是近年來輿情的「富礦」,圍繞此問題討論的空間和深度均較大。且由於冰花男孩所處地區為貧困山區,扶貧相關討論也屬必然。由於事件牽涉社會捐款等問題,圍繞捐款救助和善款使用,成為輿論的重要分支的同時,也牽出了次生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