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杭城「小升初」已告一段落,女兒也已經選擇直升家門口的公辦初中,但陳女士這些天仍很糾結。
「糾結要不要在暑假讀個小升初銜接班。」陳女士說,女兒班裡不少同學家長在前幾周就早早報上了。銜接班不便宜,但卻很俏,眼看報名截止日期就要到了,陳女士越發著急。
不少家長感嘆,孩子快過暑假了,但這暑假不但沒有帶來輕鬆,壓力和花費,比平時更甚。
現 象
小學畢業生的這個暑假
被銜接班排滿
在親戚朋友的眼裡,陳女士絕對是個「淡定」的媽媽。到小學畢業,從來沒有給女兒報過學科類的輔導班,興趣班也很少。陳女士的女兒成績在班裡名列前茅,各方面都很優秀,獎狀也很拿得出手,屬於班裡公認的「標杆型」人物。今年小升初,有民辦初中拋來橄欖枝,但女兒自己決定放棄小搖號和大搖號,「無視」自主招生,只想選擇家門口的公辦初中。雖然家人朋友不少反對女兒直升公辦,但陳女士選擇尊重並支持女兒的決定。就是這麼個淡定的媽媽,在面對小升初銜接班時卻無法鎮定。
陳女士去諮詢了幾個銜接班,發現不少都是上初一的新課內容。「提前學,我感覺不是特別有必要,還要多花四五千塊錢。」
報名吧,孩子平時就夠忙了,暑假還得上半個月的課;但不報吧,讀初中會不會比別人慢一拍?
「大家都不上我倒不擔心,關鍵是現在問下來,朋友孩子都去上的。我還聽說初中老師看大家都上過了,進度就會變很快。如果初一剛開始孩子跟著就吃力,會影響小孩自信心的。」陳女士說,她本想在這個暑假,帶著孩子出去旅行,逛一逛,然後讓孩子自己多看看書,自己好好安排一下學習和活動,但這銜接班一來,完全打亂了計劃。
「現在的風氣到底是怎麼了?好像報班是常態,不報銜接班反而是異類了?」陳女士長嘆一聲。
家長張先生最近也深被「小升初銜接班」困擾:「幾乎每天都有培訓機構的簡訊,讓你給小孩報班!」說起六年級女兒的暑假安排,張先生甚為無奈:已經被媽媽排滿了,半天輔導,半天玩。張先生說,女兒已被一所熱門民辦初中錄取,學校裡本來就有安排銜接的補習,有十天左右。但在各種信息的狂轟濫炸中,一直信奉「培訓班」的妻子穩不住陣腳,準備給女兒另外找培訓機構上課。
「孩子又上進又貪玩,被媽媽一嚇,竟說願意去補習。但真去補習,又不肯下工夫的,一點效果都沒。」張先生苦著臉搖頭,「崇尚補習的家長真是不少,互相鼓勵。這個社會瘋了,家長也瘋了。」
調 查
銜接班每門課
費用上千元
昨天,記者諮詢了杭州幾家培訓機構和家教老師。「小升初銜接班」很是走俏,不少機構都表示:要報要趁早,不少班已經滿員了。
銜接班上三門或者四門課,數學、科學、英語三門是標配,還有些搭上語文。可以報全科也可以報單門。每門課在1200-1800元。不少培訓機構的銜接班,7、8月份各有一期,一般安排在兩周時間,上下午都上課。一個培訓機構的7月份課程表是:7月10日到26日培訓,中間休息一天,早上10:10-12:10上英語,下午1:30-3:30和3:40-5:40分別上數學和科學,時間安排非常緊湊。
培訓機構的老師介紹,小升初銜接班主要會提前上一些初一的內容,比如語文會上文言文,數學會上一些正負數、有理數運算,科學會上一些物理、生物的基本知識,英語則上一些語法、完形填空等等。老師表示,這些內容以基礎為主,「剛開始不會太難,基本都能跟上」。
班裡三十多個孩子
都報了銜接班
一位小學六年級的班主任老師說,她粗粗統計了下,班裡三十多個孩子,「都說爸媽給報了銜接班」。她發現,大部分孩子都是報科學、數學等理科。前段時間,不少家長跟她聊天時提起銜接班。
「有讀民辦初中的孩子家長說,學校本來就有銜接班的補習計劃,而一些初中老師表示,要求家長給孩子『提前學一點』。」這位老師說,其實作為小學老師來講,這個班沒必要,這個暑期,做好心理調整,多看看課外書就可以了,「我覺得是一個導向的問題,而且進了初中後大部分孩子都要分班考,這個難度很大,小孩子和家長都不敢放鬆。」
這位班主任說,不少孩子都覺得,家長給報一兩個補習班還是能接受的,不希望全部報滿,一點沒自己空間了。「也有家長抱怨說,不是自己想報,是壓力太大。比如有孩子進了熱門民辦,但自己成績不是很好,壓力就很大,家長很怕孩子跟不上,就報了很多的補習班。」
杭州青春中學的周慧老師對此也深有感觸。周老師今年帶初一,去年暑假,他去做新生家訪,有一個現象讓他很沉重,全班35個學生,100%暑假裡都在補課,有在補習班上的,有在家教老師那補的,也有補習班、家教老師上兩頭跑的。補課的周期也很長,有七月補,有八月補,還有的整個暑假全部填滿,沒有空隙。周老師在他的家訪報告裡感嘆:「可憐的孩子們,還沒進入初中,就已經開始走上了補課這條漫漫艱辛路。」
支 招
掌控能力好的孩子
銜接班沒必要上
周慧老師當了很多年的班主任,他說,其實小升初銜接班並沒有必要上,如果孩子學習習慣不錯,一點不學,也完全跟得上;而如果是不愛學習的孩子,上了培訓班後,最多只是一開始有優勢。
「如果是不怎麼會自己安排時間的孩子,本身也不排斥,讀讀銜接班也可以。但如果是本身就排斥的,喜歡自由的小孩,或者自己會很好安排時間,掌控能力好的孩子,銜接班沒必要上。」周老師說,其實新初一進來,上了銜接班的學生和沒上的學生,效果也不太看得出來,「提前上課,實際效果不如心理安慰來得大。不少銜接班魚龍混雜,質量很難保證,最後等於幫著家長管學生。」
杭州清河中學周芸佳校長說,小升初銜接班其實和幼兒園要不要學認字一個道理,學了認字,可能一二年級感覺比較好,但當別的同學掌握好方法以後,進步更大。
「家長總是不放心,其實學校的教學都是從頭開始的。單從數學來說,初一的內容不是太難,很多小學都有接觸過,比如方程、幾何圖形、有理數。對孩子來說,新的知識就是負數的概念,其實不少小學也提到過這個概念。從運算講,小學是四則運算,初一加入乘方、開方運算。新的概念的理解,不參加培訓班,學校消化就可以了。」
與其被動接受
不如讓孩子學會自主閱讀
周老師建議,這個暑假可以讓孩子自己多看看書,不一定是學習上的書,自己有興趣的書都可以,可以增加一些興趣愛好:「暑假最怕荒廢掉,要科學地玩,如果有條件,家長可以陪著出去走一走。另外,初一的課本可以提前翻一翻,特別是理科,可以提前理解一下,沒必要學太深。」
周校長也建議,家長可以多採用「目標教育法」,告訴孩子要做些什麼,而中間的過程,孩子自己會動腦筋。比如讓孩子假期必須讀完多少本書。「通過一本書和你交流,寫一寫書評,既培養了文學素養,又鍛鍊寫作能力,帶著目的去閱讀,比讓他上幾節語文課效果要好得多。」周校長說,現在孩子到了初中以後,課外閱讀機會不多,這個暑假正是很好的機會。
「讓老師教題目,還不如培養小孩自主閱讀的能力。老師教,是被動接受。現在不少孩子閱讀能力不好,很影響數學成績,比如考試中,文字一多的數學題,讀下去信心都沒有,這和平時被動接受有很大關係。我們平時要做的,是給孩子創造一些讓他主動閱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