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講1月26日星期二
如何判斷你對孩子的期望是否合理
正文約1800字|閱讀約8分鐘
親愛的朋友,早上好!我是Phoenix營長,歡迎來到「小五學堂」!「小五學堂」第328講伴你開啟美好的一天!昨天我們講了,讓父母用一張紙寫下自己期望孩子在哪些方面得到改善,今天就請家長朋友們跟我們一起來判斷一下這些期望合不合理。首先,你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的這些期望符合孩子的年齡、能力和智力水平嗎?」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我們要設置不同的、合理的期望值。例如,要一個6歲的孩子學會擺餐具就是合理的,當然這需要你的指導和幫助,但它依然是合理的。然而,要一個6歲孩子做晚飯就不合理了,因為它不符合孩子的年齡、能力和智力水平。這是用常識判斷家長的期望是不是合理,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方法來判斷一個期望值是否合理呢?當然有!那就是,每當給孩子設定期望值時,先想想下面3個問題,如果3個問題的答案都是「是」,那麼恭喜你,你的期望值是合理的。如果你沒有詳細教孩子怎樣做,那麼這個期望值對孩子來說就是不合理的。檢查孩子是否理解的一種方法就是——讓孩子用自己的話說出你對他的期望。例如,孩子能告訴你要怎樣鋪好床嗎?他不必複述你的原話,但是他的描述會告訴你他是否了解你對他的期望。讓孩子把你教給他的技能演示一遍。如果他能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那麼你的期望值就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
回答完上面三個問題後,如果你已經確定你的期望值是合理的,那麼接下來你就要確保孩子清楚地了解你的期望:首先,你要用積極的方式表達你的期望 (即「你怎麼說」);然後,要始終堅持你對孩子的期望(即「你怎麼做」)。關於「你怎麼說」,指的是如果你能明確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而不是對孩子說他不該怎麼做,那麼這些期望會更清楚、更有效。也就是說,表達期望時,要用肯定句「要怎樣做」,而不是否定句「不要怎樣做」,不過你也可以在說完「不要」之後接著說「要」。例如,當你告訴10歲的孩子,讓他「不要把課本放在走廊上」後,要接著說,「請把它們放在臥室的書桌上」。通過這樣積極的肯定句,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他應該怎樣做。明天我們通過一些例子來具體講一講家長怎樣用積極的方式說出自己的期望。親愛的朋友,如果您覺得這個課程有價值,也歡迎您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朋友!每天早上7點,每天三分鐘,第五教育兒童時間管理與您相約,我們明天再見!
育兒充電站
父親的格局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給予孩子的教育,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在父親的陪伴與教育下成長的孩子,會更加樂觀、開朗、自信、上進,比起從小缺少父親陪伴的孩子,各方面的優勢都很明顯。每個父親都是使者,只有使者不斷進修,端正自己的觀念和品行,所培養出的孩子才能自立於人群之中。
在一個家庭中,父親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也是最好的教育資源。每個男人都可能成為父親,但不是每個父親都有能力成為一個好父親。成功的孩子背後,一定站著成功的父親,給孩子樹立優秀的榜樣,建立遠大的格局。
父親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將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的力量源泉。母親的情緒
莫言在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臺上說過,影響他一生的人,是母親:
如果說父親是家庭中的掌舵者、領導人,那麼母親則是一個家庭的調節閥、供氧機。
對於孩子來說,父親是最信任的人,母親就是最依賴的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母親就要給予充分的愛,讓孩子體會到安全感,從而產生對於他人、對於這個世界的信任。英國教育家巴盧說過:教育始於母親膝下,孩童耳聽一言一語,均影響其性格的形成。
母親決定一個家的溫度,更在潛移默化中決定著孩子的人性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