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Phoenix的第148 篇分享
親愛的朋友,早上好!我是Phoenix營長,歡迎來到「小五學堂」!「小五學堂」第148講伴你開啟美好的一天!
點擊上方綠標收聽
昨天跟大家交流了「怎樣用語言對孩子進行情緒疏導」?這就是「接納-反映」要達成的結果。簡單來說,「接納-反映」的過程要實現兩個目標:第二、家長要學會傾聽,準確地描述出孩子的真實感受。當孩子的負面情緒被父母用語言清晰地表達出來時,孩子的情緒就會得到舒緩。比如:當孩子玩得正在興頭上,卻被母親強行制止的時候,如果旁邊有人對孩子說一句「你是不是覺得還沒有玩夠,想多玩一會兒」?或者「你是不是覺得媽媽阻止了你和其他小朋友開心的玩耍,對你不尊重,不在乎你的感受」?請大家相信我,只要這樣去表達,孩子一定會說「對,是這樣的」。這樣就可以讓「熊孩子」的情緒得到舒緩,讓孩子覺得你懂他,理解他。這種情況下,孩子的「新腦」活動會降低,焦慮水平、情緒化的反應也會降低,就可以瞬間從「破壞區」調整到「潛能區或舒適區」。只有讓孩子進入到平靜的狀態,才能進入學習的狀態,不然就是我們常說的「人在心不在」,對學習反而不利。這裡要提醒家長朋友一點的是,在孩子的情緒沒有得到平復之前,父母尤其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和價值觀來評價孩子,比如「好的、壞的、對的、錯的」等絕對的詞語,更不能用「語言暴力、肢體暴力」傷害孩子。家長要變成「一面鏡子」,學會傾聽,像個「複印機一樣」讀出孩子的情緒就可以了。「接納-反映」的過程就是讓孩子的情緒得到舒緩,保持正常的情緒狀態。尤其是當孩子出現「不高興、悶悶不樂、不自然、自己獨自一人呆在牆角」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特別小心的觀察他的狀態,要結合孩子此前的行為,準確讀出孩子心中的真實想法。比如通過觀察孩子的「臉色、說話的語調、心跳狀態、呼吸強烈程度」等。當然了,父母觀察的這個過程可長可短,有時候時間短,可能幾分鐘,有的時候可能就會很長,比如超過半小時甚至更多。父母一定不能心急,要知道這個孩子的情緒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如果父母的情緒也激烈的話,就很容易激發親子間的矛盾。所以,慢慢來,那麼著急幹什麼?最後,老師想說的說的是:父母一定要記得:「保持孩子的情緒穩定,處於中等效率水平,有利於孩子的學習效率進入較高水平」。所以,家長要做的就是利用一切辦法,讓孩子的情緒維持在正常的水平。當孩子情緒穩定之後,才能跟孩子進行有效的「討論」,具體該怎麼做,明天老師跟大家詳細聊一聊。親愛的朋友,如果您覺得這個課程有價值,也歡迎您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朋友!每天早上7點,每天三分鐘,第五教育兒童時間管理與您相約,我們明天再見!林清玄曾說:
「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一顆柔軟心,是觸摸生活的可貴品質,也是讓生命更堅韌的大智慧。
在這個堅硬的世界裡,要做個柔軟的人。
老子講:「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善良,是生命中柔軟的一面,如水一般,溫柔、寬厚,潤物又細無聲。
一個有柔軟心的人,既有海納百川的胸懷,也有足夠的智慧,表達那份善意與同情。
楊絳先生寫過一篇散文,名叫《老王》。
老王是個殘疾的三輪車夫,瞎了一隻眼睛,他有個哥哥,去世得早,留下兩個侄兒,卻一個比一個沒有出息。
老王每日用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拉活兒,全部家當就是那輛三輪車,但楊絳夫婦卻覺得老王是個樸實厚道的人,因此一直在暗暗接濟他。
因為老王是獨眼,別的客人都不願意坐他的車,怕他一隻眼睛看不清,再撞到人。
但楊絳夫婦不這麼想,為了照顧老王的生意,錢鍾書和楊絳常常坐他的車,為了讓他多掙點錢,楊絳還常常叫老王來家裡幫他們送東西。
他們的善意,也贏得了老王的友誼和感激,老王去世前幾天,還拖著病體,帶著上好的香油和「多得數不清」的雞蛋,去探望楊絳夫婦。
善意,不是高聲的叫囂,而是一種由內而外的關懷,是一種無言的力量。
林清玄說:「柔軟心是蓮花,因慈悲為水,智慧做泥而開放。」
柔軟的人,善良而不張揚,在關懷的同時,顧忌到他人自尊,懂得給人留一份體面。
這種對生命的尊重,是最大的善意,更是有人情味、有溫度的溫暖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