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就摔東西?訓練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疏導負面情緒

2020-10-03 雅雅媽媽說育兒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媽鈴鐺家的男寶脾氣很不好,不僅經常生氣,而且一發脾氣就喜歡摔東西。每次遇到孩子生氣的情況,鈴鐺只能好聲好氣地哄勸孩子,可孩子依舊不聽話,把玩具、家裡的東西往地上和牆上砸。

孩子的表現讓鈴鐺頭疼不已,鄰居也多次上門投訴,她只好一一賠罪道歉。朋友告訴鈴鐺,孩子這是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的表現,需要儘快培養他的這方面能力。

缺乏情緒控制能力的孩子多可怕?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這麼一件事,一位女生因為一件瑣事,將男朋友的論文和資料刪了個精光。

事情是這樣的,這位女生給男朋友燉了湯,湯裡還加了她特意從家中悄悄帶出來的冬蟲夏草。可男朋友拿起來喝了兩口就放下了,準備去打開電腦修改論文。

男朋友走開後,女生越想越生氣,一氣之下把他的論文文件夾粉碎刪除了。剛刪除完論文和資料,女生立刻就感到了後悔並進行補救,但無濟於事。

看到這位女生的做法,網友紛紛為男朋友鳴不平:"這麼情緒化的人,以後生活在一起指不定還會發生什麼。""分手吧,這種瑣事,又不是原則問題,情緒管理能力太差。"

分析

大家都知道論文有多重要、多難寫,並不是像作文和日記那樣輕鬆。要寫論文,需要大量的理論和實驗數據支撐,而這位女生卻因為一時的憤怒,讓男友的努力付諸東流。要是數據能夠恢復還好,要是找不回來,那這位男友之前的時間和努力相當於白費了。

由此可見,培養情緒管理能力有多重要,情緒管理能力差的孩子,很容易給他人帶來煩惱,也會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之中,阻礙身心發展。



缺乏情緒管理能力,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

1、容易情緒失控

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的孩子,在負面情緒爆發的時候難以做到正確疏導,所以往往會採用一些不合理的方式來發洩,比如摔東西、打人等。在這種狀態下,孩子的行為通常是不理性的,很容易傷害到自己和他人。

2、陷入自我懷疑

一方面,孩子因為發脾氣而造成破壞之後,有可能會感到後悔、想要彌補,一旦彌補失敗,他們會陷入無限的自責之中,開始懷疑自己是個"容易衝動""暴躁""無能"的人,自我貶低。

另一方面,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的孩子,無法正確處理消極的情緒。他們容易被消極情緒侵襲,難以走出自我懷疑的怪圈。

3、人際交往堪憂

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的孩子,在認知和管理自己情緒方面有所缺陷,這會對他們的交友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友誼是需要雙方共同經營的,如果孩子滿身都是負能量,或者一生氣就大吼大叫、情緒失控,這些都會令其他人避而遠之。如此一來,孩子就會缺少能夠交心的朋友。

4、給他人帶來困擾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孩子無法控制自己情緒,勢必會給他人帶來困擾。就比如孩子一生氣就亂扔東西,周圍的鄰居會被產生的噪音打擾。還有的孩子生氣後,通過損害別人利益來發洩情緒,給別人帶來不便,就好像那位因為生氣而刪除男友論文的女生。

情緒管理能力,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非常大。想要讓孩子正確地疏導負面情緒,家長需要訓練他們的情緒管理能力。

家長學會這幾招,讓孩子掌握情緒管理能力

1、讓孩子感知和認識自己的情緒

每個人都會有生氣、不安、焦慮的時候,這些負面情緒一上來,人們下意識地就容易衝動。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發脾氣,當發現孩子產生負面情緒時,家長要引導他們感知這種情緒帶來的感受,正確看待並接納這種情緒。面對負面情緒,孩子需要明白:我雖然不安/生氣,但是我要接納它。

2、引導孩子多角度看事情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在《理性情緒》中指出:

人們並非被不利的事情搞得心煩意亂,而是被他們對這些事件的看法和觀念搞得心煩意亂,人們帶著這些想法,就會產生不健康的負性情緒,如暴怒、焦慮和生氣。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生氣,並不是因為事件本身,而是自己對待事件的看法。比如,孩子點了一份外賣,外賣員遲到了10分鐘,這是客觀的事實。

有的孩子會認為,外賣員肯定是先送了別人才送自己,這才遲到了,自己一定要給他一個差評;有的孩子卻會認為,他遲到的原因是什麼?是先送了別人,還是路上遇到了意外?

所以,在孩子被一件事氣到不行的時候,家長需要帶領他多角度看待問題,冷靜下來,去關注事件本身,更好地解決問題。

孩子學會多角度看待問題,也有助於打破"二元對立"的思維桎梏,不再認為世界非黑即白,而是能夠用辯證、客觀的思維思考事情。這能讓他們情緒穩定、心境開闊。

3、引導孩子正確處理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孩子處理這種情緒的方式。面對負面情緒,孩子和家長"宜疏不宜堵"。

除了用以上方式引導孩子之外,家長還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正確發洩情緒的建議,比如帶他到操場奔跑、呼喊,或是讓他講述並寫下自己的感受。做完這些舉動後,孩子的情緒會平靜很多。

此外,家長還需要引導孩子設立底線,不管多生氣、多難過,都不能傷害自己和他人,也不能故意給別人造成困擾。

育兒寄語

情緒管理這門課,不僅孩子要學,家長也要學。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往往擁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他們能夠正視、正確引導自己的情緒,也能夠明確和堅守自己的底線。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發脾氣時會摔東西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正確疏導孩子的負面情緒,家長記住以下3點,孩子自然變晴天
    孩子由於年齡小,如果情緒化會全部寫在臉上,家長遇到孩子的負面情緒假如引導不當會讓孩子產生不好的想法和壞的影響。那麼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疏導孩子的這類情緒呢,要想正確疏導孩子的負面情緒,家長記住以下3點,孩子自然變晴天,還能間接教育孩子情緒管理,提高孩子情商,家長看到記得收藏分享呦!1、 讓孩子不要窩裡橫。每個人可能都有"窩裡橫"的毛病,試著不要把壓力帶回家,跟家人好溝通,互相都做到都不把外面的情緒帶回家,給孩子樹立爭取的榜樣。
  • 善於疏導,幫助孩子走出負面情緒的陰影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認為「負面情緒」是不好的,對其總是採取迴避、壓抑等態度,而不願意正面去面對。由於人們對負面情緒有認識方面的誤區,當很多家長發現孩子有負面情緒時,不是接受和包容,更不會幫助孩子去疏導情緒,而是訓斥、責罵。殊不知,這樣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遠遠大於負面情緒本身可能導致的不良後果。
  • 孩子亂發脾氣愛哭鬧?情緒管理「5步走」,教會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他們大喊大叫、哭鬧、摔東西、發脾氣,其實都是在用直接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裡所提到的「情緒管理」,是時下最流行的教育方式之一,即通過情緒管理教育,讓孩子學會傾訴和表達快樂、悲傷、緊張、膽小等各種情緒。同時,教育孩子學會聆聽別人談話、欣賞別人優點、對待生活中得失等。這不但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還會有助於提高孩子的人際關係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而這一切,也是奠定孩子成功人生的基礎。
  • 如何引導孩子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讓孩子不再亂發脾氣的5個步驟
    接下來,我要講的內容是,如何引導孩子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生活中,很多爸媽都遇到過這樣的狀況:孩子稍有不開心,就大喊大叫,甚至摔東西,每次都會告訴他有話好好說,不能發脾氣,孩子答應的很好,結果到下次還是這樣。很多爸媽都覺得孩子總是發脾氣,只是年齡小不懂事的緣故,長大了自然就成熟了。
  • 不同年齡孩子,發脾氣原因不同,媽媽別急著教育,疏導情緒這樣做
    不同年齡段孩子發脾氣原因不同其實不同年齡段寶寶在成長中的情緒問題,原因並不相同。平時乖巧的孩子突然變得愛發脾氣,其實和他的成長階段有很大關係。媽媽get到這些點就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疏導寶寶情緒。如果遇到不順心的事兒,可能會試探性的發脾氣。這個時候如果大人馬上去安慰寶寶,孩子就知道,如果我用哭的方式發脾氣,媽媽就會來安慰我。這個時候關注並安慰孩子,溫柔堅定的確立邊界,會讓孩子日後的情緒管理能力更加優秀。
  • 如何幫助孩子處理「消極情緒」?訓練孩子「情緒管理能力」很重要
    當孩子的消極情緒只能用這種方式來發洩,其實是父母的不盡職,沒有訓練孩子擁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這才導致了孩子這時候只能夠通過這種無用且令人厭煩的方式宣洩自己的情緒。為此她看了不少關於育兒方面的書籍,聽了許多育兒專家的課程,這才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法。每當孩子開始發洩自己的消極情緒時,小寶媽媽都會把握住這個機會,和孩子進行訓練情緒管理能力的任務。
  • 孩子總是發脾氣?3招應對,幫孩子提高情緒管理能力
    爸媽叫孩子吃飯,5歲男孩突然發起了脾氣。又是發飆,又是扔枕頭,後來索性抱著門框砸東西。不允許孩子發脾氣,切斷的不僅僅是孩子負面情感的輸出,更抹殺了孩子對所有情緒的感知能力。,是父母的必修課情緒就像一枚雙面的硬幣,有了正向積極的情緒體驗,就必然有負面情緒的存在。
  • 孩子經常發脾氣,鬧翻天,爸媽如何有效疏導孩子的情緒?
    最近,一位當老師的朋友跟我抱怨,現在的「熊」孩子脾氣越來越厲害了,管都管不住,作為老師的她都快要被氣得炸毛,而家長們肯定也是苦不堪言啊。於是我到網上一搜,發現這個困擾在家長們心中真是由來已久,很多家長都在親子教育論壇上提問,當孩子鬧情緒,發脾氣時,該怎麼有效疏導孩子的負面情緒呢?
  • 孩子老發脾氣,如何幫助易怒孩子管理情緒
    孩子老愛發脾氣怎麼辦?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家的孩子特別愛發脾氣,稍有不如意就大吵大鬧,摔東西等,有時還會因為一件小事和朋友吵架,甚至大打出手,這讓許多家長常常感到無奈和崩潰,那麼,如何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呢?事實上,孩子性格暴躁、愛發脾氣是個大問題,家長一定要重視改正,如果不及時改正,孩子長大了就會變成暴躁型人格。
  • 生氣的時候打父母、摔東西,孩子缺乏情緒管理能力,不僅是情商低
    有的時候孩子總是會莫名其妙地發脾氣,或者是摔東西打人,這讓家長非常生氣,所以會下意識地用打孩子的方式來解決,但是根源卻沒有解決。強強媽後來反思了自己的行為,覺得自己打孩子的行為確實不對,但是孩子總是莫名其妙地生氣摔東西,還打父母,這不僅以後學不會感恩,也會被別人說情商低,強強媽對此感到苦惱。
  • 孩子在家脾氣大,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
    殊不知,孩子發脾氣很可能是情緒調節能力不足的表現,家長要想不被孩子的負面情緒所困,還得先了解一下孩子情緒調節能力的規律。有研究表明;大腦皮質抑制機能是實施情緒調節能力的生理前提,神經系統的發育直接影響調控能力的形成和發展。3歲前的兒童因為大腦發育受限,還無法對自己的情緒進行適當調節,很難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這個階段孩子的大腦只能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發洩情緒」,比如尖叫、哭鬧、摔東西等來表達心中的不滿。
  • 孩子脾氣「大爆炸」怎麼辦?3招教你疏導孩子的情緒
    「孩子情緒越大越難管」,這是很多父母感到無力的一件事。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往往應對不了孩子們突如其來的脾氣「爆炸」和哭鬧。每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我們就像滅火一樣,想要趕緊把他們的負面情緒和行為撲滅。在和很多爸媽溝通的過程中,都會聽到這樣的抱怨:「我家娃6歲多了,脾氣很急,動不動就發火,怎麼辦呀?」
  • 《生氣湯》: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比壓制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釋放
    《兒童情緒管理全書》中說:孩子年齡尚小,對情緒的控制能力很弱,所以當情緒產生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採取一些不恰當的發洩方式,比如打人、罵人、大喊大叫、摔東西等。可見,霍斯的表現是非常正常的, 在遇到負面情緒時,孩子普遍會採用自己的方式進行發洩,不能進行自我控制。
  • 孩子發脾氣摔東西怎麼辦?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亂摔東西該怎麼處理?孩子情緒失控摔東西,這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就事論事,你做的事情你要負責,孩子摔的東西。第二,如果說貴重物品要讓孩子自己去補償,那麼我們可以讓孩子去打工做家務等等的機會去補償。當這兩個事情做完以後,我們要跟孩子去認真談一下。
  • 挖出孩子的「情緒地雷」,父母做好情緒管理,這些行為需注意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有一些父母肆意地向孩子展示自己的負面情緒,給孩子留下了一顆「情緒地雷」。他們後悔不已,想要挽回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那麼在幫助孩子排除情緒地雷前,首先我們得了解一下什麼是情緒地雷。一、什麼是「情緒地雷」?
  • 批評會削弱孩子大腦的情緒感知力!這樣才能幫孩子情緒管理能力
    在競思,老師會在幫孩子安排針對性腦電生物反饋訓練的同時,通過沙盤訓練、輔助訓練和心理疏導等多種方式,綜合幫助孩子提升。事實上,類似嫉妒害怕憤怒等情緒,每個人都會有,如果我們想要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首先就要客觀對待他們產生的各種情緒。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產生這些情緒是正常的,我們要做的不是壓制和拋卻這些情緒,而是要通過恰當的方法去表達、去發洩、去調整。
  • 孩子易發脾氣、摔東西、打人?都是情緒不穩定的鍋,父母要重視
    甚至還動不動就在家裡發脾氣、摔東西、打人......要知道孩子雖然小,但是他的拳頭可不是棉花做的。孩子每一次打人,那都是下手不知輕重,拳拳到肉,分量十足的,有時候手臂、後背都青紫了。,本來就有了情緒機制的基礎,但由於孩子還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必須需要有人去引導,一般就是孩子最親近的父母。」
  • 孩子情緒不穩愛發脾氣?教孩子控制情緒!再不開始就晚了
    你的孩子是否也有下列問題: 不聽話,愛哭,依賴性強,脾氣急躁,性子急,愛發脾氣和大人對著幹,反抗心理...我們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撒潑鬧脾氣時,不是採用指責、打罵的方式阻止,就是用哄騙、滿足孩子需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
  • 學會這招,搞定孩子的情緒管理
    面對孩子一天中無數的情緒問題,爸媽們經常會束手無策,不知道孩子到底想要幹什麼,怎麼才能幫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其實,孩子會出現這個問題,主因是缺乏情緒管理的能力。兒童情緒管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要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管理情緒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壓制情緒。第二是要善於克制自己的情緒,要善於把握表達情緒的分寸。
  • 為啥你越教育,孩子的負面情緒越嚴重,還變本加厲?
    一.當負面情緒來襲時,一定不要做這兩種類型的家長我曾經遇到過一個4歲的小男孩,不會和別人溝通,也不會表達自己的訴求,想要什麼東西通常都會使用暴力去解決問題,和爸爸媽媽聊起這個問題的時候,爸爸媽媽也很頭疼,孩子的情緒一旦爆發,根本控制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