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寶媽鈴鐺家的男寶脾氣很不好,不僅經常生氣,而且一發脾氣就喜歡摔東西。每次遇到孩子生氣的情況,鈴鐺只能好聲好氣地哄勸孩子,可孩子依舊不聽話,把玩具、家裡的東西往地上和牆上砸。
孩子的表現讓鈴鐺頭疼不已,鄰居也多次上門投訴,她只好一一賠罪道歉。朋友告訴鈴鐺,孩子這是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的表現,需要儘快培養他的這方面能力。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這麼一件事,一位女生因為一件瑣事,將男朋友的論文和資料刪了個精光。
事情是這樣的,這位女生給男朋友燉了湯,湯裡還加了她特意從家中悄悄帶出來的冬蟲夏草。可男朋友拿起來喝了兩口就放下了,準備去打開電腦修改論文。
男朋友走開後,女生越想越生氣,一氣之下把他的論文文件夾粉碎刪除了。剛刪除完論文和資料,女生立刻就感到了後悔並進行補救,但無濟於事。
看到這位女生的做法,網友紛紛為男朋友鳴不平:"這麼情緒化的人,以後生活在一起指不定還會發生什麼。""分手吧,這種瑣事,又不是原則問題,情緒管理能力太差。"
大家都知道論文有多重要、多難寫,並不是像作文和日記那樣輕鬆。要寫論文,需要大量的理論和實驗數據支撐,而這位女生卻因為一時的憤怒,讓男友的努力付諸東流。要是數據能夠恢復還好,要是找不回來,那這位男友之前的時間和努力相當於白費了。
由此可見,培養情緒管理能力有多重要,情緒管理能力差的孩子,很容易給他人帶來煩惱,也會讓自己陷入負面情緒之中,阻礙身心發展。
1、容易情緒失控
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的孩子,在負面情緒爆發的時候難以做到正確疏導,所以往往會採用一些不合理的方式來發洩,比如摔東西、打人等。在這種狀態下,孩子的行為通常是不理性的,很容易傷害到自己和他人。
2、陷入自我懷疑
一方面,孩子因為發脾氣而造成破壞之後,有可能會感到後悔、想要彌補,一旦彌補失敗,他們會陷入無限的自責之中,開始懷疑自己是個"容易衝動""暴躁""無能"的人,自我貶低。
另一方面,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的孩子,無法正確處理消極的情緒。他們容易被消極情緒侵襲,難以走出自我懷疑的怪圈。
3、人際交往堪憂
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的孩子,在認知和管理自己情緒方面有所缺陷,這會對他們的交友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友誼是需要雙方共同經營的,如果孩子滿身都是負能量,或者一生氣就大吼大叫、情緒失控,這些都會令其他人避而遠之。如此一來,孩子就會缺少能夠交心的朋友。
4、給他人帶來困擾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孩子無法控制自己情緒,勢必會給他人帶來困擾。就比如孩子一生氣就亂扔東西,周圍的鄰居會被產生的噪音打擾。還有的孩子生氣後,通過損害別人利益來發洩情緒,給別人帶來不便,就好像那位因為生氣而刪除男友論文的女生。
情緒管理能力,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非常大。想要讓孩子正確地疏導負面情緒,家長需要訓練他們的情緒管理能力。
1、讓孩子感知和認識自己的情緒
每個人都會有生氣、不安、焦慮的時候,這些負面情緒一上來,人們下意識地就容易衝動。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發脾氣,當發現孩子產生負面情緒時,家長要引導他們感知這種情緒帶來的感受,正確看待並接納這種情緒。面對負面情緒,孩子需要明白:我雖然不安/生氣,但是我要接納它。
2、引導孩子多角度看事情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在《理性情緒》中指出:
人們並非被不利的事情搞得心煩意亂,而是被他們對這些事件的看法和觀念搞得心煩意亂,人們帶著這些想法,就會產生不健康的負性情緒,如暴怒、焦慮和生氣。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生氣,並不是因為事件本身,而是自己對待事件的看法。比如,孩子點了一份外賣,外賣員遲到了10分鐘,這是客觀的事實。
有的孩子會認為,外賣員肯定是先送了別人才送自己,這才遲到了,自己一定要給他一個差評;有的孩子卻會認為,他遲到的原因是什麼?是先送了別人,還是路上遇到了意外?
所以,在孩子被一件事氣到不行的時候,家長需要帶領他多角度看待問題,冷靜下來,去關注事件本身,更好地解決問題。
孩子學會多角度看待問題,也有助於打破"二元對立"的思維桎梏,不再認為世界非黑即白,而是能夠用辯證、客觀的思維思考事情。這能讓他們情緒穩定、心境開闊。
3、引導孩子正確處理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孩子處理這種情緒的方式。面對負面情緒,孩子和家長"宜疏不宜堵"。
除了用以上方式引導孩子之外,家長還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正確發洩情緒的建議,比如帶他到操場奔跑、呼喊,或是讓他講述並寫下自己的感受。做完這些舉動後,孩子的情緒會平靜很多。
此外,家長還需要引導孩子設立底線,不管多生氣、多難過,都不能傷害自己和他人,也不能故意給別人造成困擾。
情緒管理這門課,不僅孩子要學,家長也要學。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往往擁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他們能夠正視、正確引導自己的情緒,也能夠明確和堅守自己的底線。
今日互動話題:你家孩子發脾氣時會摔東西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