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情緒管理,一直都是我們中國人比較欠缺的地方,曾經在「正面管教」的課堂上,老師讓我們寫出有關情緒的形容詞,我寫出的還不到十個,「生氣」「高興」「憤怒」最常見的就卡住了。而更多時候,連我們大人都只能模糊的分辨出此刻我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卻無法精確的表達情緒。後來,老師讓我們逐個到臺前表演各種情緒,讓臺下的同學來猜,這才對各種情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讓我發現我們對於情緒上的認識非常的有限,雖然我們每個人每天都經歷著不同的情緒,但卻不能很好的表達情緒。
其實兩歲以後,孩子就可以識別出各種情緒。在兩歲左右的時候,我就開始引導女兒進行情緒認識管理的引導了。
1.接受孩子的負面情緒。
情緒並不是都是開心快樂的,我們曾經不能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我們所受的教育基本上是「別哭了」、「不許哭」,不能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認為那是錯誤的,羞恥的!
哭其實是孩子與我們交流的一種模式,當他們還不能用語言完全準確表達自己的時候,內心非常著急,這就是2歲的時候為什麼孩子會進入一種比較「麻煩」的時間段,我們要試著看到孩子負面情緒背後的真實需求。試著引導,他們與自己的「情緒」和解。
2.幫孩子學會認識情緒,準確的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
常用的情緒就有56種,也許我們家長都不能說出56種情緒的形容詞,我其實這方面也是比較匱乏的,我首先是通過情緒管理的繪本來引導她正確的理解每一種情緒背後的真正意義。
有關情緒管理的書《小豬威比》《我的情緒小怪獸》《生氣的亞瑟》《託馬斯和他的朋友們》,都是非常好的書。在講完繪本後,可以結合孩子做過的一些事情,和她聊一下,有關一些事情處理的最好方式。
最近我發現了一個非常好的玩具:創意磁鐵遊戲盒—EQ表情,專為兒童設計的EQ表情認知好幫手,它含有創意磁力片+EQ認知卡,可以選取十個孩子熱愛的角色及對應的生動表情,在遊戲過程中,教孩子認識自己的感覺,這是管理自我情緒的第一步。知道現在是怎樣的心情,才可能發現原因、思索如何處理。
通過遊戲進行角色扮演也是不錯的選擇,父母在扮演的時候,趁機引導孩子知道:「我生氣了」、「嗯,現在我很緊張,心跳很快」、「媽媽好煩惱好擔心」等等。有些遊戲,可以讓孩子進一步學習,原來人的感覺有這麼多種。
用不斷重複的方式鞏固情緒認知。
學習的秘訣在於不斷複習,對於情緒管理也是如此,情緒是即時反應,如果我們不堅持及時反應,孩子很多情緒溜走了,一兩次的情緒認知教育,不會在孩子腦海裡留下深刻痕跡,但是我們一味的認知教育會讓孩子很反感,我是帶領女兒每天堅持玩創意磁鐵遊戲盒—EQ表情,讓她在遊戲中加深情緒認知的印象,從而達到了情緒「本能反應」。
有時候,我忘記了和她一起玩這個遊戲,她都會及時提醒我,通過幾天的練習,她已經能準確的說出40多種情緒形容詞了,而且用詞十分準確了!
以前,她看到一些比較刺激的動畫片,都不太敢看,她會跟我說,媽媽我很害怕。我會告訴她那種感受,是緊張。通過玩EQ表情卡,她懂得了更多的情緒詞彙,再次遇到這樣的情況的時候,她告訴我,媽媽我看這個動畫片,感到很好奇,但是又很緊張呢!
在處理和弟弟起的爭執的時候,她又準確的用到了,有點嫉妒弟弟。
遊戲在幼兒的心理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要讓孩子在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中體驗自己的情緒,感受別人的情緒,知道自己和他人的需要。除了父母與孩子要交流自己的情緒感受外,我們可以透過說故事編故事、角色扮演和孩子討論故事中人物的感覺和前因後果及利用周圍的人、事物,來引導孩子設想他人的情緒和想法。
情緒管理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還需要父母堅持長久的引導,情商高低,不僅決定著一個人能不能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也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成就的大小!所以,想讓孩子情商第一步先從情商教育開始,從認識情緒準確的表達情緒開始吧!一套有意思的遊戲盒完全幫你get到你並不擅長的技能哦!而且最棒的是EQ表情盒子還贈送國家心理諮詢師270分鐘的《教出高情商EQ孩子》在線課程哦!
文章來源:雅妮媽媽講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