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緒不穩定?家長學會這三步,輕鬆管理好孩子的情緒

2020-08-28 超人媽媽白小白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一個共同難題——孩子的情緒總是不受控制,要麼遇到困難只會一味的退縮,只會用「我不行,我不會」來逃避現實;要麼對待突發狀況只會大喊大叫,從來不主動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其實幫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並不難,只是家長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

案例

我朋友家的孩子俊俊今年四歲了,雖然他是一個小男子漢,但是性格卻有點軟弱。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邊,他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不行,我不會」。對於他這種嚴重缺乏自信心的表現,朋友很也是束手無策。



這不,上午在朋友在教他數學題的時候,遇到一點點困難,他就會退縮:「媽媽,這個題目太難了,我不想學了」;下午,在和小朋友們玩遊戲的時候,小夥伴還沒講完遊戲規則,他就又開始打起了退堂鼓:「這個聽起來遊戲好難啊,我一定玩不好,咱們換一個簡單的遊戲吧。」



其實,像俊俊這種不自信情況的孩子不在少數,對於孩子這樣的教育問題,讓家長很是頭疼

孩子情緒失控的原因

1.兒童自身的心理原因

孩子的內心比成年人更加敏感和脆弱,有時候可能對於同一件事,大人覺得沒什麼大不了,可小孩子卻默默記在了心裡。在以後的生活中,也會經常回想起之前發生的事。時間久了,孩子的自信心會受到損害,性格也會變得懦弱。不敢自己做決定,也不敢輕易提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最後變得趨炎附勢,隨波逐流。



2.外界環境的影響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相信大家小的時候都有過被「別人家孩子」支配的恐懼吧。家長對孩子的評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日後身心的發展,尤其是帶有批評性的評價會在孩子的記憶中持續更長的時間。家長如果總是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笨啊」、「你就是不行」之類的話,就會讓孩子在腦海裡形成「自己不行」的固定思維模式,喪失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對孩子的情緒產生很多負面的影響,這很不利於孩子的日後發展。



3.家長過於強勢

有一些家長喜歡給孩子做決定,久而久之,孩子喪失了許多選擇的機會。漸漸地,也失去了自主的能力,每次遇到事情的時候,還是會希望有人能幫助自己出主意,做決定。從而沒了主見,也從心理經常否定自己,認為自己做不好任何事情。



幫助孩子「情緒管理」的有效措施

1.鼓勵孩子正確的釋放情緒

擁有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是人生來就有的權力,家長不能也無法剝奪這份權力。所以,在孩子需要釋放自己的情緒時,家長需要正確的引導而不是放任不管,也不是過於遏制。對於孩子情緒的管理,家長可以從平時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培養孩子平穩情緒的養成。教會孩子通過畫畫或者寫日記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2.引導孩子傾訴自己的想法

溝通是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橋梁。父母不要以為孩子還小,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去和孩子談心。其實,孩子是非常渴望家長能夠走進自己的內心的,尤其是比較內向的孩子。只有通過有效的溝通,家長才能了解孩子真實的想法,清楚孩子的情緒爆發點,從而找到有效的辦法來辦幫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



3.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情緒問題

要讓孩子知道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家長的言傳身教固然很重要,但是,在孩子的長期發展過程中,只依靠家長的幫助是遠遠不夠的。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讓孩子徹底解決情緒表達上的問題,主要還是需要通過孩子自己的努力,比如孩子可以通過閱讀小故事的方式,學習到正確解決情緒的好辦法。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套適合3到6歲兒童的情緒管理繪本,這套繪本共分為《要有自信》、《你能做好》、《有你真好》等八冊能夠激發孩子內在自信心的成長勵志親子動畫圖書。繪本以可愛的小動物為主角,以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麻煩事為主線,通過爸爸媽媽的引導,讓他們變得自信、誠實、勇敢。



孩子的情緒管理不是一件小事,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身心發展。所以,家長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解決情緒上的問題,教會孩子正視自己的情緒管理,將會是家長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相關焦點

  • 孩子鬧情緒怎麼辦?教你三步處理法,搞定孩子的情緒管理
    教你三步處理法。第1步 接納孩子的情緒舉個例子,在商場,孩子想買一個玩具,但是你不同意買。孩子開始哭鬧,不肯走。首先,不管你認為他是有理還是無理取鬧,在孩子看來,這是一件對他來說很重要的事情,而且他的訴求沒有得到滿足。
  • 孩子情緒不穩定?「標準哄法」幫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孩子情緒不穩定是一種很正常的情況,但不管是歡喜的還是悲傷的,孩子不加節制的情緒宣洩都是一種讓人頭疼的行為:孩子也許會在公共場合大笑大吵,引來外人感到吵鬧的反感;也許會哭著鬧著 要買玩具,不給買就當街打滾撒潑。
  • 孩子愛發脾氣,家長這樣做,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1、有助於孩子養成穩定的性格情緒上的穩定是一種非常好的品質,可能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發現了,現在即使是很多成年人,也很難做到情緒穩定。如果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能夠懂得情緒管理的可貴,養成穩定的性格,那麼無疑對孩子的一生都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
  • 孩子的情緒管理,關係到孩子的人格,家長不能忽視
    孩子的情緒管理,關係到孩子的人格,家長不能忽視! 孩子可能前一秒還在笑,但下一秒就開始變得各種抓狂。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這是孩子的情緒管理的問題。02情緒無法控制的孩子只會在生活當中陷入被動的局面,只有情緒教養高的孩子才能夠善於將自身調理好。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學會情緒自我管理?
  • 6歲前的孩子,情緒喜怒無常,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6歲前的孩子,情緒喜怒無常,家長正確引導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本文作者 | 夢雨(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嚴禁抄襲哭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在他不開心的時候,允許他哭泣,允許孩子發洩內心的消極情緒。孩子在哭鬧時,家長不要強迫孩子止住哭聲。讓孩子先哭夠了,情緒發洩完了,孩子也就不哭了。
  • 孩子情緒波動大?家長學會認知重評,讓孩子做自己的情緒管理者
    為什麼自家孩子的情緒起伏總是如此之大呢?難道真是「人之初,性本惡」嗎?其實孩子的情緒也是可以被調節和訓練的,要想做到這一點,家長要先學會認知重評孩子的情緒。 面對情緒波動大的孩子,好的家長不會發脾氣埋怨孩子,而是會對孩子的情緒進行認知重評,幫助孩子學著去管理自己的情緒。
  • 孩子愛發脾氣,是情緒管理不到位,學會三招讓他輕鬆管理情緒
    但其實孩子喜歡發脾氣,有的時候連他自己都控制不了,簡單點說就是小孩的情緒管理能力還比較差相信在很多小孩心中,原本是不希望有這種場面的,可奈何自己能力有限。所以說此刻父母要多給孩子諒解而不是埋怨,而且教會他們管理情緒才是正事,只有讓情緒逐漸降溫,才能減少發脾氣的"戰爭"場面。
  • 孩子情緒不穩定怎麼辦?學會這三招,讓寶寶不再哭鬧不止
    1.性格塑造如果家長任由寶寶出現這種情緒不穩定的狀況,沒有給予及時的應對,幫助孩子掌控自己的情緒,調節內心的不安。那麼將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性格塑造,導致孩子出現敏感暴躁的情緒。遇到任何不滿不知道調節內心的不安,只會通過哭鬧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尋求幫助。
  • 孩子的性情陰晴不定?父母做好這幾點,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這讓人不禁感慨,大多數孩子在生活中,情緒總是難以控制,喜歡鬧情緒,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過於蠻橫粗暴,並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有些孩子在做了一些被禁止做的事後,由於害怕學會了撒謊,家長在這首先要穩定情緒,不必發怒,然後再考慮一下禁止孩子做這些事是否合理,並且與孩子慢慢溝通。
  • 家長是否了解自己孩子的情緒?如何培養孩子情緒管理?
    孩子能識別的情緒越多,他就能清晰的表達出來,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就是處理情緒的開始,能表達,就能溝通,然後才能想辦法解決。比如當孩子處於好的情緒,他們會笑,會和同伴一起玩;但是處於壞的情緒,有負面能量時,就會產生破壞心理。我們要讓孩子們勇敢說出自己的情緒,等他們情緒穩定才可以做引導工作。
  • 孩子厭學家長做好這三步,幫孩子成功擺脫厭學情緒,家長無需頭疼
    學習是孩子成長階段較為重要,也耗時最長的一件事情。在日復一日的學習生活中,孩子難免會出現,倦怠、厭學的情緒。這是孩子,一種自我調節的正常現象。但有時,孩子的厭學,卻是被逼無奈下所出現的一種反應狀態,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 孩子情緒暴躁難管教?父母學會「情緒復盤」,4步培養高情商寶寶
    三歲的鵬鵬是出了名的暴脾氣,一言不合就大哭大鬧,還喜歡在地上打滾。這天鵬鵬吃了一根冰棍還想吃第二根,奶奶覺得吃太多涼的會鬧肚子,就拒絕了,結果鵬鵬把桌上的盤子摔到地上,還蹲在桌子旁邊大哭起來。奶奶為此也非常生氣,向鵬鵬父母表示了多次,說孩子太難帶了,想回老家,不想帶孩子了。
  • 孩子生氣時打自己?掌握5步情緒管理法,教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孩子鬧情緒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況,小到不理家長,大到嚎啕大哭都是孩子情緒發洩的表現,而其中有一部分孩子會在情緒激動時對身邊人或者自己施以拳腳。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可能會擔心孩子有什麼心理疾病,可實際上,這是孩子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的表現。
  • 家長做到這幾點,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最近,我聽到同事跟我說,不知道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之後脾氣變得越來越差了,昨天本來想讓孩子跟同學玩一會,但是由於玩具被打翻了,孩子就在那哭了半天,家長哄了半天才好。還有一位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出門玩耍時不小心摔了一跤,就立馬哭鬧不止,覺得現在的小男孩真的是越來越嬌氣了。其實,3-6歲是孩子情緒管理的黃金期,面對這個階段的孩子,家長別再說「別哭,別生氣」了!家長做到這幾點,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 孩子亂發脾氣愛哭鬧?情緒管理「5步走」,教會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孩子動不動就亂發脾氣,哭鬧起來就沒法控制,這應該是很多家長都會遇到的一個育兒難題。這裡所提到的「情緒管理」,是時下最流行的教育方式之一,即通過情緒管理教育,讓孩子學會傾訴和表達快樂、悲傷、緊張、膽小等各種情緒。同時,教育孩子學會聆聽別人談話、欣賞別人優點、對待生活中得失等。這不但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還會有助於提高孩子的人際關係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而這一切,也是奠定孩子成功人生的基礎。
  • 孩子總是情緒大爆發?家長學會這三個方法,幫助他建立情緒能力
    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的問題時,並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就很武斷的判斷出他的想法,而這對孩子建立情緒能力是沒有幫助的。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情緒能力?這是因為這個能力不僅包括理解和回應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學會表達情緒和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這樣才能夠理解他人的感受,慢慢產生同理心,也學會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 情緒穩定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倘若這位母親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把車停在馬路中間,而是回家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這場悲劇或許就不會發生。缺乏情緒管理能力,是很多父母的通病。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容易情緒失控,孩子也很難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 學會這招,搞定孩子的情緒管理
    面對孩子一天中無數的情緒問題,爸媽們經常會束手無策,不知道孩子到底想要幹什麼,怎麼才能幫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其實,孩子會出現這個問題,主因是缺乏情緒管理的能力。兒童情緒管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要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管理情緒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壓制情緒。第二是要善於克制自己的情緒,要善於把握表達情緒的分寸。
  • 利用好這幾種情緒工具,讓孩子學會正確認識、管理自己的情緒
    文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 對於孩子們來說,情緒是十分抽象的感覺,看不見,摸不著,孩子們很難去認識和捕捉到它們。我在教育自己孩子和輔導學生的時候,設計過各種情緒卡、情緒臉譜等,讓孩子們直觀簡單地認識情緒,玩各種情緒,記錄各種情緒等,這些都是特別好的輔助工具。
  • 教育孩子時,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很多家長把孩子的任性、不聽話、頑皮搗蛋歸咎在孩子身上,其實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後,父母的影響也是十分大的,所以不要怪孩子,我們可以想想自己的問題。孩子長大後,脾氣也很可能會很暴躁、為人苛刻。有時候不要覺得孩子不和你親,父母脾氣不好不好,影響著孩子是不是敢和你親近、不敢跟你敞開心扉。想要更了解孩子,那家長就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深呼吸,換種方式和孩子溝通孩子不應該成為我們負面情緒的垃圾桶,與其發火動怒,不如好好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