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情緒大爆發?家長學會這三個方法,幫助他建立情緒能力

2020-10-13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有的人羨慕外國人更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更具有共情能力,也有人說外國男人很紳士,很會照顧人。

這其實反應的是一種情緒方面的能力,而這跟從小所處的環境和所接受的教育有關係。

相比外國人,中國人的情感表達更為含蓄,或者說是不善於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這歸咎於孩子小的時候在最初表達感情時,比如哭鬧,家長通常會選擇呵斥,或者為了儘快讓孩子安靜而轉移他的注意力,甚至是一味的哄。

  • 這不但不能讓孩子的情感得到充分的釋放,還會導致他因為得不到回應而備受打擊。久而久之,孩子便失去了表達的欲望。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是媽媽和孩子在吵架,兩個人爭得面紅耳赤,誰也不讓誰,下面的文案還寫著「你以為你小,我就弄不過你嗎?」這看似調侃的一句話,其實有點譁眾取寵。

正是因為孩子小,所以才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而不只是訓斥。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的問題時,並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就很武斷的判斷出他的想法,而這對孩子建立情緒能力是沒有幫助的。

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情緒能力?

這是因為這個能力不僅包括理解和回應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學會表達情緒和做自己情緒的主人,這樣才能夠理解他人的感受,慢慢產生同理心,也學會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那麼,家長需要怎麼做呢?

1、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對於孩子來說,一個良好而穩定的家庭氛圍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孩子很多處理情緒的方式都是向父母學的,如果父母說起話來總是大吵大鬧,孩子自然也會跟著模仿。

所以家長在要求孩子學習控制情緒以前,先看看家庭氛圍是否融洽。

2、家長首先要認清自己

很多家長喜歡照搬別人的教育方法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如果效果不好就會感到很沮喪、崩潰,到頭來還覺得是孩子的問題。

其實家長這麼做是不對的,這種情緒的表達就是一個反面教材,不但沒有自我反省,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還「大聲嚷嚷」顯擺過程的辛苦,把消極情緒帶給孩子。

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如何管理情緒時,首先要起到帶頭作用,自己不要情緒起伏不定,然後對孩子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地幫助他們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3、讓孩子正視自己的情緒

  • 孩子在表達情緒時,家長的引導很重要,注意不要直接給他的情緒下定義。

比如當孩子跟別的小朋友發生肢體衝突時,如果他因此而感到生氣,家長可以讓他試著描述事件的前因後果,然後幫助他認清「生氣」這個情緒是從何而來的。

在還原整個事件後,家長需要告訴他表達情緒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為衝突而打架,就是不對的,並建議他再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向周圍的長輩、老師尋求幫助,但是不能用「武力」解決問題。

通過這種方式,家長可以讓孩子逐漸認識自己的情緒,並且教會他們釋放情緒的方法。久而久之,他們就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常是肆無忌憚、盡情發洩自己情緒的時候,家長在適當管教的同時,更多的是需要傾聽孩子的心聲,只有這樣,他才能真正成為情緒的主人。

相關焦點

  • 孩子情緒不穩定?家長學會這三步,輕鬆管理好孩子的情緒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一個共同難題——孩子的情緒總是不受控制,要麼遇到困難只會一味的退縮,只會用「我不行,我不會」來逃避現實;要麼對待突發狀況只會大喊大叫,從來不主動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情緒管理」並不難,只是家長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
  • 孩子的性情陰晴不定?父母做好這幾點,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這讓人不禁感慨,大多數孩子在生活中,情緒總是難以控制,喜歡鬧情緒,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過於蠻橫粗暴,並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決定性作用,而且能夠提高孩子解決能力的問題。在5-6歲這個階段,孩子開始學會如何調節情緒,並且會通過某些方法阿里掩飾自己的情緒,會做出一些簡單的表達。
  • 孩子總是莫名壞情緒?家長巧用「思維導圖」,擊敗「情緒小怪獸」
    家長不要總是看表面對於孩子出現的壞情緒,很多家長都是很不理解,孩子這麼小,怎麼可能會有心事或是不順心的事情呢?其實,孩子和大人是一樣,我們大人難免也會有心情低落或是不好的時候,只是大人懂得如何去控制或發洩自己的壞情緒,孩子卻沒有掌握一定的方法,也就是情緒管理能力。
  • 孩子有壞情緒不用怕,家長學會三個方法,引導孩子疏導情緒
    ,家長不幫助孩子引導解決,孩子還會出現撒潑打滾,讓很多家長無可奈何。比如有很多的家長對於孩子太過寵愛,很多孩子喜歡的事情,家長都會滿足。孩子就會對自己的需求永無止境,總是看到喜歡的就想擁有,這樣孩子在物質還有寵愛的教育下成長,孩子容易過於自我,整個家庭都要圍繞孩子轉。當家庭重心不在孩子身上,孩子的需求沒有滿足,這時候就會爆發出壞的情緒。
  • 孩子的臉六月的天,孩子情緒起伏大,家長需幫助提升「情緒粒度」
    孩子情緒不穩定的原因,大致有兩種:一是孩子年齡小,情緒控制能力差,年齡越少,情緒不穩定的表現就越突出;二是家長的教育出現了問題,比如嬌慣孩子,讓孩子形成了任性放縱的壞習慣,或者是家長自身也喜怒無常,給了孩子不良影響。無論孩子情緒起伏的原因是哪一種,家長都不需要幫助孩子管理情緒。
  • 孩子情緒起伏大,家長需幫助提升「情緒粒度」
    這一事件十分困擾家長,孩子大哭卻不說理由,是因為孩子抗拒家長,還是不願意和家長說?孩子是故意的嗎?其實都不是。孩子情緒起伏大,是因為他的情緒粒度弱,常常被情緒牽著鼻子走。什麼是"情緒粒度"?顯然,這樣的孩子對自己和他人的認知更清楚,更容易建立和維持友誼,社交更輕鬆。2、提高情緒粒度,增強處理負面情緒的能力情緒粒度的提高,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孩子學會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孩子通過分析不同的情緒,慢慢接受自己的悲傷、憤怒、委屈。
  • 家長的情緒影響孩子性格,李玫瑾:好的教育,是家長學會控制情緒
    王先生和愛人脾氣都比較急,夫妻倆時常會發生一些小矛盾,總是會毫無顧忌地吵起來,並沒有注意是不是在孩子的面前。上個周末,因為女兒不愛吃蔬菜,所以王先生批評了孩子幾句,沒想到孩子拿起餐桌上的碗就摔在了地上,大喊著:「不想吃就不吃」。
  • 如何幫助孩子處理「消極情緒」?訓練孩子「情緒管理能力」很重要
    當孩子的消極情緒只能用這種方式來發洩,其實是父母的不盡職,沒有訓練孩子擁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這才導致了孩子這時候只能夠通過這種無用且令人厭煩的方式宣洩自己的情緒。,一不順心就大吵大鬧,不僅會亂扔東西還會不停地叫尖叫,每次小寶媽媽哄他的時候都覺得孩子就是自己上輩子的債主,這輩子討債來了。
  • 幫助孩子實現情緒自由
    讓孩子學會合理支配自己的情緒,幫助孩子實現「情緒自由」。1. 乖乖羊的壞脾氣控制情緒很重要!但,他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小淘氣包!埃米爾是那麼頑皮,把自己的妹妹當國旗升到旗杆頂,把豬血扣在爸爸頭上,把青蛙放進送咖啡的籃子裡;他是那麼勇敢,幫助長鬍子的女士捉住了橫行鄉裡的盜賊「麻雀「。他又是那麼富於正義感,為孤寡老化準備了豐盛的聖誕晚宴,並懲罰了母老虎般的濟貧院女領班。
  • 孩子情緒管理太差?培養孩子的「加法思維」,增強情緒控制能力
    這篇文章就教給各位家長一個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的妙招——加法思維,巧用&34;,家長能夠更加情緒地引導孩子正確梳理自身的情緒,讓孩子學會做情緒的主人。這一理論針對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對家長言行的模仿。簡而言之,孩子的性格、行為和情緒變化都會受到家庭的影響,這是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的基礎。如果家長本身的情緒就很容易大變,那麼孩子也會學習和模仿家長這種情緒的欺負變化。比如因為孩子沒考好而大發雷霆、一回到家就抱怨工作的不順心。
  • 孩子總是情緒不定?了解「鐘擺效應」,幫助孩子告別不良情緒
    周末和幾個老朋友一起吃飯,不經意間就討論到了孩子的一些問題:「我們家璐璐總是喜怒不定,一會兒哭了一會兒又笑了,唉,我真是拿她沒辦法啊!為什麼孩子總是這樣情緒不定呢?」「我們家亮亮也是,自己整天總是陰晴不定,也不知道小腦瓜裡一天天在想些什麼,總是一會兒高興一會兒難過的。」
  • 孩子情緒波動大?家長學會認知重評,讓孩子做自己的情緒管理者
    為什麼自家孩子的情緒起伏總是如此之大呢?難道真是「人之初,性本惡」嗎?其實孩子的情緒也是可以被調節和訓練的,要想做到這一點,家長要先學會認知重評孩子的情緒。 孩子情緒波動大,為何偏偏自己生的是個小惡魔 朋友小高家的寶寶從小就是個變臉像翻書一樣的孩子,小高自己也笑稱每次都是被網上的孩子治癒,被自己的孩子氣得要死。 「那天逛超市,他死活要買這個玩具,結果呢,買回來玩了兩天就放在一邊了。
  • 提升家長和孩子情緒的幾個小技巧,幫助建立更好的親子連結
    家長們總說,孩子無論什麼時候都活潑可愛,但不包括寫作業的時候。面對一堆名目繁多的作業,孩子發怵家長發火,眼看著就要變成「世界大戰」。孩子的情緒,家長的情緒都在爆發的臨界點,那麼家長該如何做,才能調節自己的情緒,幫助孩子順利走上寫作業升級打怪的道路呢?
  • 孩子做事異常緊張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三招,平復孩子的緊張情緒
    文/小熊育兒日記平靜的心態是做成事情的重要因素,孩子亦是如此。孩子的心理處在發育階段,大多數的孩子缺乏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作為家長應該積極引導,讓孩子學會調控情緒。根據家長反映,很多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異常緊張,導致做不好事情。
  • 孩子愛發脾氣,是情緒管理不到位,學會三招讓他輕鬆管理情緒
    凡凡是個特別容易燥怒的小孩,雖說他只有三歲多,但是脾氣卻是日益見長,好像在他的心中相信在很多小孩心中,原本是不希望有這種場面的,可奈何自己能力有限。所以說此刻父母要多給孩子諒解而不是埋怨,而且教會他們管理情緒才是正事,只有讓情緒逐漸降溫,才能減少發脾氣的"戰爭"場面。
  • 8種方法教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 有些懷有高期望值的家長和老師,目光通常看到孩子的缺點大過於優點,總是能發現孩子身上各種能力的不足,卻忽視孩子的優點,如我們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將它放大,及時給出肯定,孩子自然就會朝這些好的方向去發展。
  • 家長學會情緒管理很重要,孩子不是出氣筒,建立有效溝通很重要
    導讀:家長學會情緒管理很重要,孩子不是出氣筒,建立有效溝通很重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學會情緒管理很重要,孩子不是出氣筒,建立有效溝通很重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搞定壞脾氣,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對於低幼兒童來說,還沒形成抽象的思維能力,他們對事物的認識需要靠感知來獲得。《我的情緒小怪獸》這本書,就是抓住了這個階段孩子的認知特點,將抽象的「情緒」化作了會變色的「小怪獸」,通過顏色來表達「情緒」,告訴孩子什麼是快樂、憂傷、憤怒……讓孩子理解情緒狀態。
  • 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家長學會控制情緒,為情緒及時按下「暫停鍵」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選擇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這也許是最直接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並不適合現在的孩子。尤其是在小時候,正是自信心建立的時候,如果在這個時期經常吼孩子,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害怕父母,覺得父母心裡其實不愛自己,慢慢的孩子的性格會變得孤僻,敏感。
  • 《傑瑞的冷靜太空》:學會這3點,有效幫助孩子解決情緒問題
    換句話說,孩子感覺好,他們才會做得更好。所以,我們應該先與孩子建立感情連接,先讓孩子感覺好起來。但是,幫助孩子感覺好不是嬌慣,也不是代勞,而是通過傳遞愛的訊息,讓孩子獲得鼓舞,建立親密和信任。下面我來舉例分享2種有效的常用連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