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11日電 2個產業轉移示範基地落地、布局45個5G基站、率先打造鎮域15平方公裡低速測試自動駕駛核心測試區、立足「資本立鎮」戰略目標統籌集體資金16億元,累計投資項目36筆,金額24.8億元……9月11日,2020溫泉科技服務大會在中關村環保園舉行,會上,一批創新創業成果集中展示、一批新項目集中落地。活動中,溫泉鎮「鎮園一體」五大平臺正式上線,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國斌全面解讀溫泉鎮「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價值鏈」深度融合的新型科技服務生態雨林體系,「築巢引鳳」助推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跨區域、行業協作聯動:一批新項目落地海澱溫泉
溫泉鎮位於海澱區西北部,座落在風光旖旎的大西山腳下,歷史上因溫泉噴湧而得名。以京密引水渠為界,溫泉鎮南部為淺山規劃區,北部為高科技企業集聚區,鎮域面積33.19平方公裡,緊鄰地鐵16號線和北清路,是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發展的重要空間承載,是北清路前沿科創發展走廊上的重要節點,也是中關村科學城「硬科技」產業集聚輻射的戰略縱深。
溫泉科技服務大會是溫泉鎮「明星」品牌活動,今年為第二屆,通過峰會交流,搭建溫泉科技服務平臺,讓政府與企業、園區與企業、企業之間形成深度互動,共同打造溫泉的大信息產業生態。
2020溫泉科技服務大會以「匯聚新科技·賦能新經濟」為主題,邀請政府部門、專家學者與鎮域重點企業共聚一堂,圍繞溫泉鎮「1+3」產業發展格局,搭建「政產學研用投」協同創新平臺,合力布局科技服務業路徑,共探新經濟發展趨勢,共話溫泉科技創新、轉型升級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活動分為論壇與展覽。
會上,溫泉鎮與河北省邢臺市臨西縣、浙江省桐鄉市分別籤署「中關村創客小鎮科技產業轉移示範基地」項目合作協議,合作模式上,雙方政府共同組建「中關村創客小鎮科技產業轉移示範基地」管委會,溫泉鎮立足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戰略腹地優勢,借力中關村科學城全球科創中心科技創新資源,圍繞信創產業、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等三大主導產業,以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合作為抓手,充分發揮兩地在區位、土地、技術、資本、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優勢,推動資源優化配置,構建「溫泉研發,臨西製造」「溫泉研發,桐鄉製造」成果轉化模式,努力打造全國「離岸創新」服務新標杆。此外,溫泉鎮還與鎮域龍頭企業龍芯中科、航材院、中金投籤署戰略合作,與一批智庫專家籤約。
溫泉新模式:「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價值鏈」深度融合的新型科技服務生態雨林體系
溫泉鎮擁有引領前沿科技環保園科技園、中小企業加速發展的雲中心、小微創客集聚創新創業的創客小鎮,匯聚了華為北京研究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龍芯中科、中國人壽等一批國內頂尖的龍頭企業和研發機構,集聚5G+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等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了產業特色明確的大中小微企業梯次發展的格局。園區入駐規模以上納稅企業1000餘家,重點稅源企業90餘家,上市企業30餘家,集聚了近4萬高新技術人才,社會稅收貢獻30餘億元,區域經濟總收入400餘億元。
5月18日,北區行動計劃發布後,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按下縱深發展發展「加速鍵」。科技服務業是當今科技與經濟相融合最活躍的領域。當前,溫泉鎮已經形成以技術創新為引領,構建以科技服務業為基石,以信創、智能網絡汽車、新材料三大產業為主導方向的「1+3」經濟發展格局,圍繞產業發展、面向各類人才,溫泉鎮布局「鎮園一體、三產聯動、產城融合、離岸經濟」的科技服務業新路徑,攜手「創新合伙人」,共建以政府為引領、市場為主體,各類科技創新要素緊密聯繫、開放融合的區域創新綜合體,打造「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價值鏈」深度融合的新型科技服務生態雨林體系、形成「引鳳」與「築巢」互促互動的良好格局。
其中,產業鏈以打造「自主創新」的信創產業示範鎮、構建「先行先試」的自動駕駛示範區、布局「技術創新」的新材料創新基地為核心,共建「三產聯動」產業集群,以技術創新打造國際知名的科技服務業生態;創新鏈將打造「科技園區、創業孵化、招商運營、科技金融、產業聯盟」五位一體平臺生態,以平臺思維營造專業多元的科技服務業體系,整合資源優勢,統籌布局「鎮園一體」協同發展目標;人才鏈將打造「新型城市形態」下的產、城、人融合發展的魅力新溫泉。其中城市業態升級方面,目前,溫泉鎮與鐵塔公司合作,在溫泉布局45個5G基站,目前已完成18個,實現溫泉室外公共區域5G信號連續覆蓋,推進5G規模組網建設及應用示範工程。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方面,教育上將中關村一小將引入溫泉;商業方面,溫泉天蘭商業中心、北部文化中心、社區E中心與中關村創客小鎮示範街共同組成溫泉生活性服務業組團。職住平衡方面充分發揮鎮域8000餘套人才公寓的空間資源優勢,此外將持續實施「泉雁行動」。價值鏈上,溫泉鎮將與河北、天津等周邊地區及內蒙古、丹江口等對口單位開展交流合作,與河北臨西縣、廣東東莞、浙江烏鎮等地區合作,通過「離岸創新」模式,聯合共建國家級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雙創示範基地,構建「溫泉研發,異地孵化/生產」成果轉化模式,搭建「引進來、走出去」的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海澱區供圖)
(責編:董兆瑞、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