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現人口負增長!單人家庭近四成 超三成韓國人認為婚後沒必要...

2021-01-08 網易財經

<

p>

韓國

2020年出生人口數創歷史新低,首次出現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的現象。

人口危機已成為韓國經濟增長的一大擔憂。近日,有統計顯示,韓國2020年出生人口數創歷史新低,首次出現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的現象。這給這個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國家再次敲醒了警鐘。

韓國行政安全部在1月3日發布報告稱,韓國去年只有27.58萬嬰兒出生,比2019年下降了10.65%,而同年死亡人數達30.78萬,同比增加3.1%。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韓國居民登記人口為5182.9萬人,同比減少20838人。這是韓國單年戶籍登記人口首次出現減少。其中,50-59歲人口佔比最大,為16.7%,達864.5萬人,老齡化現象突出。這些數字促使韓國內政部呼籲要對政策作出根本性改變。

總和生育率全球最低

2020年7月聯合國人口基金髮布的《2020世界人口狀況》報告顯示,韓國的總和生育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平均生育子女數)在世界198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倒數第一。

韓國統計廳數據顯示,韓國2020年第三季度的總和生育率為0.84,同比減少0.05,創歷史最低。此外,第三季度僅有4.7萬對新人結婚,同比減少11%,也創歷年同期新低。

有分析稱,從2020年第一季度起,韓國總和生育率一直處於低於1的水平,若繼續延續這一趨勢,預計年均總和生育率或會連續3年不到1。有測算顯示,要確保韓國人口穩定,總和生育率應達到2.1。

而韓國的鄰國日本面臨的低生育率問題同樣緊迫。有資料顯示,2019年日本新出生人口86.4萬,這是自1899年日本有人口記錄以來首次出生人口低於90萬人。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楊舸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韓國、日本等國的少子化問題實際上是東亞發達經濟體普遍面臨的問題。針對此,日本出臺了各種鼓勵生育的政策,生育津貼和兒童補貼也十分給力,但韓國的相關政策和公共投入就相對欠缺一些。」

疫情之下,韓國家庭和企業都面臨著較大的經濟困難。韓國銀行(央行)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韓國家庭和企業的債務規模已超過GDP的2.1倍,創1975年開始相關統計以來的最高水平。

而出生人口不斷減少、屢創新低則給這個「少子化」問題突出的國家帶來了更大的壓力,不僅青年人口的減少會導致勞動力短缺,直接影響該國經濟發展,人們對於醫療保健系統和養老金的需求也會增加,國家的公共支出隨之擴大。

疫情後「嬰兒潮」未必出現

專家表示,生育率和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近年來,韓國政局不穩,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對生育率也產生了負面影響。

據報導,超過三成韓國人認為結婚後沒必要生孩子,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意願越低,一個重要原因是該國女性難以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平衡。

楊舸分析稱,韓國女性正面臨著與日本女性類似的社會處境,在社會主流觀念之下,韓國女性相對男性承擔了更多的家庭責任。「許多受過高等教育的職業女性在生育或結婚後會選擇變成家庭婦女,因此女性在做出婚育選擇時會有更多顧慮,如果對於自身的職業期望比較高,女性就會推遲婚育。」

此外,韓國快速上漲的房價也讓年輕夫婦望而卻步。「為了生孩子,你需要有自己的房子。但在韓國,這已變成了不可能實現的夢想。養孩子太貴了,政府多提供幾十萬並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金賢宇表示。

在2020年,韓國通過了《住宅租賃保護法》修正案,該法案限制了續籤時租金的上調幅度,卻導致很多房東在出租時提高了起始租金,這也使得部分租房需求轉為了購房需求。

新冠疫情的持續也使得韓國的結婚率與生育率更顯低迷。韓國銀行(央行)研究人員預計疫情結束後韓國不會出現大規模災難結束後的「嬰兒潮」現象,疫情導致的恐慌情緒或會促使人們取消婚育計劃。

對此,楊舸表示:「不能說生育率沒有反彈的可能性,但是目前沒有看到任何徵兆。」她認為,新冠疫情對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多不利影響,一旦失業率升高,或者人們的收入水平顯著下降,那麼許多原本有生育計劃的人都會選擇推遲。

「但這裡面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楊舸認為,這種不確定性主要看疫情的控制情況或疫苗的使用情況,比如,若疫情在五年內能徹底結束,那麼也許在五年之後生育率會輕微反彈,但是反彈只是彌補原本就要出生的人口,並不意味著出生人口變多。「大家是在一個集中的時間點進行了生育選擇,當年的生育率可能會有所提升,但很快又會下去。」

單人家庭已成韓國主流

面對如此嚴峻的「少子化」社會問題,韓國政府為鼓勵生育推出多項刺激措施。2020年12月15日,韓國政府通過了《第四次低生育與老齡社會基本計劃(2021-2026年)》(下稱「計劃」),希望藉此增加新生兒數量。

計劃稱,政府將從2022年起,向準父母發放2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2萬元)的生育補貼。此外,還針對0-1歲嬰兒家庭每月提供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的育兒補助,到2025年逐步上調至5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3000元)。

同時,計劃特別提到,為保護婚孕產期的職場女性,韓國政府要求企業公開男女員工在就業、晉升、薪水方面的待遇等信息,還將引進懲罰性賠償制度,以防職場性騷擾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統計,去年韓國單人家庭同比增加6.77%,達到906.3萬戶,首次超過900萬關口。單人家庭在全體家庭中所佔比重也最大,為39.2%,超過「夫婦+子女」的家庭數量,這也被認為會給社會發展帶來一定的潛在風險。

楊舸認為,相比其他多人多代的家庭結構,單人戶的家庭結構是最不穩定的,抗風險能力也是最差的,「不婚比例持續上升,單人戶會使人的安定感下降,特別是對於老年單人戶,這些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生存質量難以得到保證,總體而言對社會發展來說是一個不利的現象。」

(作者:何柳穎,實習生劉琦 編輯:和佳)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 鍾齊鳴_NF5619

相關焦點

  • 韓國低生育率問題日益嚴峻 超三成韓國人認為沒必要生孩子
    近日,韓國人口保健福祉協會和聯合國人口基金髮布的韓文版《2020年世界人口情況報告》顯示,2020年韓國總和生育率預計為1.1,遠低於全球平均值2.4,在198個國家和地區中處於最低水平。
  • 韓單人家庭將成主流 屆時獨居家庭將佔韓國家庭形態的近四成
    韓單人家庭將成主流 屆時獨居家庭將佔韓國家庭形態的近四成時間:2019-12-17 11:2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韓單人家庭將成主流 屆時獨居家庭將佔韓國家庭形態的近四成 到2047年,小學教科書中很可能不再使用父母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而是使用1人獨居家庭來描述家庭的樣貌
  • 人口「警報」拉響,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日本人口減少超50萬...
    近些年來人口出生率問題一直備受重視,特別是在東亞,人口「警報」已經拉響。本周,東亞各個國家和地區相繼發布人口數據,日本出生人口創新低,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韓國人口首現負增長韓國行政安全部日前發布的人口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韓國的出生人口為27.5815萬人,與2019年相比下降了約10個百分點。
  • 笪志剛:人口負增長將全面衝擊韓國
    一是2020年韓國戶籍登記人口比2019年減少2.08萬,這是韓國戶籍登記人口史上首次出現減少。二是出生人口僅有27萬餘人,創下人口統計以來歷史最低值。三是死亡人口超過30萬人,人口負增長元年提前出現。翌日韓國《朝鮮日報》《中央日報》的頭版分別刊登「韓國人口首次出現自然減少」「韓國出生率低迷導致提前出現人口減少」的頭條,韓聯社也以「韓國人口2020年首次出現自然減少」為題做了報導。
  • 韓國首次出現全年人口負增長,韓國生孩子有補貼,能拉動生育率嗎
    但是,如果人們越來越不願生孩子時,如同一個運行中的公司,入職人數低於離職人數,不管是出於減少體量,還是業務萎縮,意味著走向下坡路,人口負增長也是如此,當頹勢初現時,就需要引起警惕和重視了。01我先來看一組數據:韓國2020年死亡人數超過新生人數,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2017年,韓國自然增加人數首次跌破10萬人大關,此後逐年減少。
  • 韓國單人戶或成「新常態」
    【新華社微特稿】韓國單人戶數量近年呈增長之勢。韓國國民銀行金融集團研究機構在最新調查報告中說,韓國近四成單人戶認為自己今後十年仍將獨自生活,這表明單人戶將成為韓國社會「新常態」。韓國國民銀行金融集團研究機構調查生活在首爾等大城市的2000個單人戶後得出上述結論,調查對象年齡在25歲至59歲之間。韓國統計局2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韓國單人戶達到603萬,比上一年增加25.1萬,2017年為562萬。單人戶在家庭總數中所佔比例也呈上升勢頭。
  • 《時代》報導:近4成美國人認為沒必要結婚(圖)
    近4成美國人認為沒必要結婚 結婚率創新低    婚姻過時了?  新快報訊據最新一期美國《時代》雜誌報導,皮尤研究中心18日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39%的美國人聲稱婚姻變得過時。這個結果與美國人口調查局9月公布的18歲以上成人結婚率降至52%歷史最低點這一事實相符。  CHANGE 1  婚姻不再是組成家庭的唯一方式  1978年,28%美國人認為婚姻過時。現在,這一比例增加到39%。
  • 單人家庭將成主流 韓國家庭形態有變化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2014年,韓國正掀起一場「家庭革命」。傳統的由夫妻子女構成的家庭減少,單人家庭將成主流,那單人家庭將成主流是怎麼回事?什麼原因導致的?會帶來哪些影響?單人家庭將成主流是怎麼回事?什麼原因導致的?
  • 韓國近6成新婚家庭無住房,超8成負債,網友:悲傷總是相似的
    近日,韓國發布了2019年新婚家庭負債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負債的新婚家庭數量佔比85.8%,同比漲了近0.7個百分點,貸款餘額中值為1.1208億韓元,折成人民幣約為67.26萬元,同比增長高達12.1%。
  • 日韓有「煩惱」:新生兒減少、老齡化、人口負增長……
    新生兒減少、老齡化、人口負增長……日韓有「煩惱」→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日本經濟社會生活,一些人推遲了婚姻,還有一些年輕夫妻因擔心院內感染或醫療能力不足而避免懷孕,造成新生兒減少,導致日本人口進一步下降。韓國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新生兒共計27.5815萬名,死亡共計30.7764萬人。這是韓國近年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
  • 人口負增長!去年韓國死亡人數首次超過出生人數
    多年來韓國一直在同少子化問題和人口老齡化問題作鬥爭,然而過去的一年給了韓國又一個打擊。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去年韓國死亡人數首次超過了出生人數,總人口第一次出現負增長。普查數據顯示,韓國人口繼續快速老化:32.7%的人口為四十多或五十多歲,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超過60歲。"The constant decline in birth rate shows that low birth rate remains as a big issue in Korea," the release said.
  • 統計:三成韓國人傾向於婚後不生孩子,女性比例明顯高於男性
    韓聯社6月18日消息,韓國統計廳18日發布的一份綜合統計資料顯示,逾三成韓國人認為結婚後沒必要生孩子,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意願越低。統計廳對2018-2019年度的各項統計資料進行匯總整編後發布《2019年韓國社會指標》。
  • 雙語:人口負增長!去年韓國死亡人數首次超過出生人數
    多年來韓國一直在同少子化問題和人口老齡化問題作鬥爭,然而過去的一年給了韓國又一個打擊。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去年韓國死亡人數首次超過了出生人數,總人口第一次出現負增長。
  • 三成韓國人傾向於婚後不生孩子 受教育程度越高 生育意願越低
    韓國統計廳18日發布的一份綜合統計資料顯示,逾三成韓國人認為結婚後沒必要生孩子,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意願越低。統計廳對2018-2019年度的各項統計資料進行匯總整編後發布《2019年韓國社會指標》。具體來看,從2018年韓國人婚後生育意願來看,13歲以上的受訪者中,30.4%認為「婚後沒必要生孩子」。
  • 韓國每月兩千元鼓勵生孩子,還重獎育兒家庭超萬元,這個可以學?
    如此一來,韓國人口很可能在2020年出現史上首次負增長。差不多達到了已婚夫婦的近兩成。 分析認為,不孕和「丁克族」增加是無子女家庭增多的主因。
  • 獨居成韓國主流家庭形態,2047年近半數將為老齡家庭
    (觀察者網訊)「到2047年,小學教科書中很可能不再使用父母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而是使用『1人獨居家庭』來描述『家庭』的樣貌,因為有預測認為,屆時獨居家庭將佔韓國家庭形態的近四成。」獨居家庭包括未婚人口家庭和因為配偶死亡等原因獨居的家庭。報導稱,今年全韓國共有2011.6萬戶家庭,其中獨居家庭598.7萬戶,第一次超過了「夫婦+子女」的家庭數量(596.2萬戶)。獨居家庭佔韓國家庭總戶數的比例也達到29.8%,超過了「夫婦+子女」家庭所佔比例(29.6%)。
  • 不愛生孩子的東亞國家:日韓人口負增長,中國怎麼辦?
    文丨宗威又一鄰國人口呈負增長了。韓國政府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死亡人數超過新生人數,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而一衣帶水的日本則已連續11年人口負增長,且減少的人口數量和降幅不斷創歷史新高。
  • 三亞5月旅遊業首現負增長 飯店客房預訂大幅下滑
    」顯著特點,全市經濟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壓力加大,旅遊業首現負增長、工業生產持續四個月下降。據了解,今年以來,工業生產呈負增長主要是受三方面因素的影響:產業結構單一、市場需求疲弱、工業品價格走弱。  據介紹,長期以來,三亞工業結構大體形成供電供水供氣等基礎工業、依賴投資帶動的建材行業以及水產品加工和船舶修理等幾大行業。從企業看,工業增長主要依賴海南電網公司三亞供電、華盛水泥粉磨、瑞澤新型建材、安達船舶等幾家大企業。
  • 31省份常住人口數據出爐:兩省2019年人口過億,這四地負增長!
    來源:點融網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後,人口流動方向與自然增長率也出現了相應變化。目前,全國31個省份均已公布了2019年末常住人口的數據,其中27個省份常住人口實現增長,廣東、浙江、西藏位居前三位,基本延續了近年來的格局。
  • 調查:四成韓國人打算在家休息
    中新網12月23日電 據韓媒報導,調查顯示, 四成韓國人表示,在即將到來的聖誕節裡,打算在家休息。韓國一項有關「2019聖誕節」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41%的人在聖誕節當天想「在家休息」,該回答以壓倒性的比率拔得頭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