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化道腫瘤中,口腔癌的發病率雖然較低,佔8%左右,但早期易被人們忽略,一旦確診即為中晚期。因此當前口腔成為人體最易發生癌症的十大部位之一。臨床實踐證明,口腔癌的發生年齡比其他癌症的發生年齡要早,許多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就可以患上口腔癌,而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誘因就是不良修復體。
很多馬路遊醫製作偽劣修復體(假牙、牙冠),如果密和性不好,天天和口腔打架,特別容易引發口腔黏膜潰瘍。另外修復體邊緣不整齊,有毛刺兒,說話、咀嚼、吞咽的時候都會磨損口腔軟組織,對口腔黏膜造成刺激,長期刺激就會形成感染、炎症,誘發口腔疾病甚至癌症。
另外殘根殘冠也是引發口腔癌的原因之一,有些患者的牙冠出現破裂、殘缺,或者是整個牙冠爛掉,只剩下殘根,但是由於不疼不癢,就沒有及時進行修復,結果殘缺部位天天磨損舌頭,導致舌邊緣的糜爛潰瘍,發生癌變。吸菸、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也可能引發口腔疾病,甚至是癌症。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當人們對著鏡子張著嘴巴,將舌頭伸出後就可以看到舌頭上有無異常的潰瘍、色素變化和腫塊,完全可以及早發現口腔癌的早期徵兆:
1.口腔內潰瘍經久不愈,一般口腔潰瘍2周即可痊癒,要是口腔潰瘍超過4周仍未好轉,則要格外小心。
2.一般的口腔黏膜白斑並不構成危害,但若白斑的表面變得非常粗糙、發生硬結、浸潤、突起或出現顆粒狀肉芽腫時,這是典型的癌前病變。
3.口腔內出現迅速增大的腫塊,經治療不消退或有潰瘍的傾向,切莫麻痺大意。
4.口腔內出現無症狀的牙齒鬆動而且是多數牙齒的鬆動,往往是口腔內頜骨病變開始惡化的表現。
5.病人張口受限,一側下唇麻木,在排除下頜關節病變後,應考慮發生口腔腫瘤的可能,如上頜後位癌、舌根癌等,其早期表現就是張口受限。
6.口腔黏膜癌的主要表現是潰瘍,如果潰瘍發生在舌側緣接近後磨牙部位、上下頜牙齦的後牙區、舌系帶(俗稱舌線)的旁邊、頰黏膜(從口角向後的水平線上以及下唇外的1/3處,俗稱腮幫子)等部位,經過一般治療兩周不愈,並有增大趨勢時,就應該警惕口腔癌的存在,這就有可能是口腔癌的早期信號。
本報記者張琛
張洪傑天津市口腔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南開大學醫學院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在全國口腔頜面外科、修復重建外科、頭頸腫瘤等學術團體擔任理事等職務,為全國知名的口腔頜面外科與修復重建外科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