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安慶消息 教育是民生之基,牽涉到千家萬戶,關係到祖國未來,教育扶貧是一項惠及貧困家庭和學生的民心工程,是千千萬萬老百姓的「暖心工程」。
"兩免一補"減負擔
餘思偉,是白澤湖鄉光明小學的建檔立卡貧困學生,今年讀六年級了。他跟著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媽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還有一個姐姐在讀大學,家裡的負擔很重。望著年幼的孩子,老人家斬釘截鐵地說:「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累也要讓孩子上學。」兩位老人家起早貪黑,家裡種了很多地,玉米、花生、棉花等農作物。農閒的時候,就幫別人去摘蔥,一刻也不得閒。即使這樣,收入也並不高。
每年的9月1日是開學日,對餘思偉一家來說,確有些忐忑煎熬的。然而,現在餘思偉外公逢人便誇:「黨和國家的政策好啊,我家偉偉上學不花一分錢,每學期還有250元的貧困生補助,真是減輕了我們不少負擔,要不然我這老頭子和家裡老婆子,天天都愁死了......」餘思偉一家是「兩免一補」政策的受惠者。扶貧先扶智,讓每一個貧困孩子都有學上、上得起 ,決不讓任何一名貧困孩子失學,不讓貧困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在線課堂上「好」學
「小朋友們,今天的洗手歌,你們學會了嗎?」正在給同學們上網課的任老師等待著孩子們的回答,「學會了。」孩子們整齊歡快地答道。
這是一節在線音樂課,老師在中心學校的主講教室裡授課,通過網絡、攝像頭和電視大屏幕,就可以傳輸到接收點學校的在線課堂教室。很多學生家長們感慨道:「我們鄉下孩子也能享受現代化教育,也能像城裡孩子一樣上音樂課啦。」孩子們比以前更開朗啦,六一表演時,孩子們都踴躍地表演參加,他們的舞臺表演一點也不比城裡孩子差。
關愛貧困不「掉」隊
「老師,您來啦。」開門的這個孩子叫儲文翰。那是今年的四月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孩子們不得不在家上網課,可是儲文翰的爸爸在外地打工,媽媽又去上班了,孩子一個人在家上網課,我總是不放心。於是每天上午,我都抽時間到他家去「監督」。
他家離學校不遠,繞過學校後面的圍牆,一直向前走,就是他家。第一次去的時候,「老師,你怎麼來了?」儲文翰緊張地說道。我微笑地說:「老師來看看你的學習情況,有沒有認真聽課?」之後的每一天,我都會檢查前一天的家庭作業,批改訂正,再批改,然後再一起聽網課,解答網課內容的知識難點,這些已然成為我們師生每天互相的「約定」。
關注貧困生的學習,讓他感受到學校和老師的關心,讓教育的陽光灑向每一個角落。(王喬霞)
來源:安徽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anqing@xaw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