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近日網上有帖子說,衝水的時候不蓋馬桶蓋,細菌可能會隨著衝水的氣旋蔓延在空氣中;蓋,又怕細菌聚集在馬桶圈和馬桶蓋上。到底是蓋還是不蓋好呢?
衝馬桶不蓋蓋病菌汙染衛生間?
1.網友:小太陽 26歲 銷售
馬桶不蓋蓋子會有嚴重汙染。
我就覺得馬桶只是使用時才開開,不使用的時候就必須關上!空氣裡有那麼多分子,馬桶裡肯定匿藏了很多細菌,如果不蓋蓋子會汙染空氣,病菌會落在毛巾、牙刷、浴巾上…天哪!這太可怕了!我都不敢往下想了。
2.網友:再活500年 32歲 程式設計師
馬桶不用老蓋蓋,難道那些蹲著的人都不活了嗎?
我覺得大可不必這麼矯情,馬桶不用老蓋蓋。平常開著馬桶也許還能促進空氣流通呢?老關著馬桶蓋的話,病菌會殘留在馬桶圈上和蓋子上,那樣的話不是更不衛生嗎?況且,馬桶是從西方傳過來的,老一輩大多還是用蹲便的,難道他們都不活了嗎?
馬桶蓋蓋肯定比不蓋蓋子衛生。
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 夏坤剛
1、蓋上蓋子再衝馬桶肯定比不蓋蓋子更衛生,至於「易受汙染得病」一說,並沒有什麼依據。
蓋蓋子,是否真的很重要?記者諮詢了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夏坤剛,他說,蓋上蓋子再衝馬桶肯定比不蓋蓋子更衛生,但是,至於「易受汙染得病」一說,並沒有什麼依據。細菌存在要有一定的條件,比如說依附塵土、顆粒或者是滋生在溼潤的環境中,若說懸浮在空氣中,可能性很小。而且,馬桶內的細菌主要是大腸桿菌,從臨床來看,幾乎沒有因為感染大 腸桿菌而引起呼吸道疾病的。
「現在生活質量好了,對衛生要求高了。以前都用露天廁所,也沒有多少人因此感染大腸桿菌而引起呼吸道疾病。」夏坤剛說。
不過,夏坤剛認為,日常生活中,講衛生的習慣還是應當養成的,特別是夏天來了,胃腸感染疾病易發,衛生間可使用排氣扇或開窗等方式保持通風和乾燥,當然,如果做到更講究,衝廁所時蓋上蓋子也未嘗不可。
2、馬桶將細菌衝到6米高?
紐約大學菲醫療中心臨床微生物學專家利普•泰爾諾博士指出,「如果衝水時馬桶蓋打開,馬桶內的瞬間氣旋最高可以將病菌或微生物帶到6米高的空中,並懸浮在空 氣中長達幾小時,進而落在牆壁和牙刷、漱口杯、毛巾上。現在大部分家庭中,如廁、洗漱、淋浴都在衛生間裡進行,牙刷、漱口杯、毛巾等與馬桶共處一室,自然 很容易受到細菌汙染。因此,應養成衝水時蓋上馬桶蓋的習慣。」
這個研究成果通過社交平臺傳出以後,人們都在衝馬桶的時候嚴嚴實實地蓋上了馬桶蓋。但是,這個看似聳人聽聞的結果背後,仍有很多令人存疑的地方。
從兩篇今年發布的醫學綜述裡引用的眾多論文來看,抽水產生的氣旋與微生物的傳播確實有著一定的關聯,衝水時蓋上馬桶蓋這個習慣也值得提倡。
研究還表明,在衝水時蓋上馬桶蓋,能夠將飛濺的微生物含量減少到不蓋蓋子時的1/12,可以有效減少通過氣旋傳播的微生物。但蓋上馬桶蓋,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馬桶圈上面的細菌可能會增多,這就需要定期清洗馬桶蓋和馬桶圈上的殘留細菌。所以蓋不蓋馬桶蓋都有利有弊,不能兩全其美。
廁所水到底有多髒?
3、廁所水到底有多髒?
近年來,不少媒體喜歡用「冰塊比廁所水還髒」、「手機比廁所水還髒」、「電腦鍵盤比廁所水還髒」這樣的比較來說明許多東西髒的程度。究竟廁所水有多髒?一般 經過自來水衝洗的馬桶,水中會含有餘氯,餘氯有殺菌的作用。此外,不少家庭也會在抽水馬桶中加入固體可溶的潔廁產品,這些衝出來藍色的廁所水也帶有殺菌的 作用。所以在「方便」之前向馬桶衝水,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細菌。
當然,在「方便」之後,情況會有所不同。「冷月如霜」表示,大腸桿菌會在衝水後的2個小時內集中分布在以馬桶為中心直徑約1米的範圍內,沙門氏菌能在30分鐘內擴散到同樣的範圍,而梭狀芽孢桿菌則主要在60分鐘內聚集在馬桶坐圈到馬桶上25釐米的範圍內。
在一些觀察較久的實驗中,微生物能夠以極低的濃度擴散到整個衛生間,不過在這些研究中,並沒有微生物擴散到6米高度的記錄。至於這些微生物能在空氣中停留多久,更是沒有定論。
此外,還有人認為,馬桶飛濺的水沫也可能讓牙刷染上病菌。美國的科普電視節目《流言終結者》證實了,牙刷上如果沾上糞便大腸菌並不會讓人們患病,不過廁所水沫可以傳播諾瓦克病毒,這種病毒會導致遊船或其它地方腸胃病爆發。
4、虹吸式馬桶產生的細菌氣霧更小 。
一般家用的馬桶分為直衝式和虹吸式兩種大類,如果下通管道帶有U形存水彎,就選擇直衝式的,如果沒有存水彎的話,可以選用虹吸式。
直衝式利用被壓縮的空氣形成很大的推力,所以衝擊管壁的聲音比較大。而虹吸式馬桶分為旋渦式虹吸和噴射式虹吸。旋渦式虹吸衝水口設於坐便器底部的一側,衝水 時水流沿池壁形成旋渦,這樣會加大水流對池壁的衝洗力度,也加大了虹吸作用的吸力,更利於將馬桶內臟東西排出。噴射式虹吸,在馬桶內底部增加一個噴射副道,對準排汙口的中心,衝水時,水一部分從便圈周圍的布水孔流出,一部分由噴射口噴出,這種坐便器是在虹吸的基礎上藉助較大的水流衝力,將汙物快速衝走。
虹吸式馬桶在20世紀70年代逐漸替代第一類衝水馬桶成為家庭馬桶,目前國內家庭馬桶也多使用虹吸式。Bound和Atkinson兩位學者在《柳葉刀》雜誌上發表的《馬桶的細菌氣霧:兩種衝洗方式和馬桶蓋設計的比較》研究表明,當設計師們將排水口改成了「虹吸式」後,同樣用於衝洗的水流帶起的微生物 大約只有前者的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