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條件簡陋,如廁也有高風險,根據《左傳》記載,晉景公嘗新麥後腹脹,去茅房時一不小心,就跌進糞坑裡死了,這可能是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死在廁所的君主。如今家家都有獨立衛生間,比古代君主還尊貴,不過如廁也有風險,裡頭滋生的細菌會影響健康,所以連衝廁所蓋不蓋馬桶蓋,都引起廣泛討論。
真有這麼恐怖嗎?有記者用螢光指示劑做測試,發現馬桶在抽水時「很溫柔」,並不會水花四濺。
不過,不濺水花,不代表沒細菌,有人用乾冰做試驗,發現本來沉底的煙霧,會在按下衝水鍵的一瞬間,飄散到空中。不過,蓋好蓋就能完全隔絕細菌嗎?有人專門做了測試,將螢光細菌倒入馬桶,對空間殺菌後衝廁所,等待48小時後,再觀察培養皿。
也有人搞不懂了,衝個廁所,值得這麼研究嗎?還真別小看了衛生間的細菌!比如,採集某市民家的衛生間空氣樣本,送到微生物實驗室培養,48小時後的檢測結果令人驚訝。
這些細菌能引發一些支氣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感染疾病,另外,衛生間內的微生物容易引發細菌性皮膚病,真菌會引起股癬、體癬等,對小孩、女性威脅大。
專家認為,給衛生間除溼,保持乾燥和通風透氣,比討論開蓋或者蓋上蓋後衝水更有用。《是真的嗎》欄目組也做過測試,發現受到排氣扇影響,細菌數量不會平均分布,而是出現了啞鈴狀,底部和上部細菌多,中間的少;排風扇還能逆轉結果,開蓋衝水產生的菌落總數,甚至能少於蓋好蓋後的。
不過,就算衛生間細菌多,我們也沒必要過度焦慮,專家認為,我們生活在有菌環境中,細菌是我們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的不少功能,還得依靠細菌才能完成。
馬桶為啥要有蓋?或許,就是為了衝廁所時蓋一下吧?衝馬桶這件事,小編覺得大家用平常心對待就可以了,因為有研究指出,比馬桶更髒的是手機、電腦鍵盤等,也沒見得大家恐慌呀!央視做這麼多測試,並不是要告訴我們,開蓋還是蓋蓋衝廁所好,而是暗示,衛生間細菌太多了,以後別在上班時間蹲廁所玩手機,會折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