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是誰說的嗎?

2020-12-17 歷史強強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名言,想必大家從小就聽自己的父母和老師經常這麼念叨,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句話是誰說的呢?下面小編來為大家揭秘。

「知識就是力量"其實啊是出自17世紀弗朗西斯·培根,他也是著名的哲學家、作家和思想家。

弗朗西斯·培根出生於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的掌璽大臣家中,可以說是出身名門。但是他從小體弱多病,卻酷愛閱讀書籍,而且不是我們今天喜歡看的小說,而是那種有深度的書籍。在12歲,他便進人英國的劍橋大學讀書,可以說是是一個天才。

在學校裡,在當時的學校他們講授的都是神學和經院哲學,而培根對這些則是感到厭倦,而對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在英國所掀起的文化思潮產生了濃厚興趣,深受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

所謂的「人文主義」,他的核心就是一切都要以人為中心,比如果要關心人、尊重人,培根強烈反對以神為中心的封建教義。在大學的時候,培根便立志要去改造傳統學術的抱負,在以後,他也一直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進行了不懈的奮鬥。

他只讀了3年大學,便高開了學校。因為他覺得整天學神學和經院哲學,不僅空耗光陰,而且「有害無益」。

在1576年,培根擔任了巴黎的駐法使館的外交事務秘書。到了1579年2月的時候,因為自己的父親病故而辭職回國。

為了求得政治上的發展,他投靠了艾塞克斯伯爵。不久,他以法學家身份被任命為國王的顧問。後來又被選為下院議員,並由此晉升為女王的掌璽大臣和全國的大法官。

在繁忙的政務活動中,培根時刻都沒有忘記當年立下的志向。在工作的時候只要一有間隙他就把時間用來研究學問,著書立說,到了1605年的時候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名著「學術的進步」。隨後在1620年又出版了另一本名著「新工具」一書。

而「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就是出現在這本「新工具」中,他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響亮口號。他告訴人們,要想控制自然,利用自然,就必須掌握科學知識。他認為「知識是一種快樂」 、「種種頭腦上的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療治」。

再後來,培根擔任了大法官後,因為經不起誘惑,先後接受了幾家大公司的巨額賄賂。最後這些事情被議會任命的一個委員會調查了出來,並且確認培根有罪。但是由於贓款有很多都是作為禮物送給了國王,所以國王庇護了培根,從而培根得到赦免。

出獄後的培根,只能過著清苦的生活。在1626年初,他在野外試驗一種冷凍防腐的方法,但是因為當時風雪很大,所以受了風寒,從此一病不起,在當年4月9日逝世。

培根在學術上的成就是傑出的,被譽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感謝大家的支持,再見。

相關焦點

  •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到底是誰先提出來的呢?
    毋庸置疑,這是句至理名言,被人類發展一個又一個歷史轉折處的實踐所證明,從十八世紀六十年代,西方工業革命的1765年英國人哈格裡夫斯發明的珍妮紡織機開始,到當代神州的改革開放,到高速發展的信息科學技術。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各個國家的生產實踐無不在驗證著它的金科玉律。
  •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其實是個謬論,知識到力量還差十萬八千裡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讓很多人奮發圖強努力學習,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真理。但你想過嗎?這句話其實是個謬論,知識和力量之間還隔著十萬八千裡。 博士的知識是淵博的,他們至少寒窗苦讀20年,懂微積分會英語,寫得了高深的專業論文,做得了參數精確得實驗。
  • 世人皆知「知識就是力量」,很少有人知道後面還有一句話才是重點
    從小到大,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我們經常會從他們的口中聽到這樣一句話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告訴我們,知識可以豐富一個人的思想,讓人變得更加聰明,掌握比別人多的知識,就意味著你成功的機率會越高。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事倍功半」,花了比別人多得多的時間和精力,最後卻事與願違,很多人開始為此苦惱,甚至還對「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產生了懷疑,其實說到底,這句話本身並沒有錯,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在這句話的後面還有一句話,這才是重點。
  • 知識就是力量,法國就是培根!
    父親不會知道,這句話從此在我幼小的心靈裡造成了多麼巨大而長久的困惑。之後的十多年中,這句話一直困擾著我,產生了無數的謎團。這句話的後半部分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能夠和前半部分聯繫到一起?知識與力量、法國與培根之間,難道冥冥之中有著某種難以言喻的聯繫嗎?
  • 知識就是力量 法國就是培根
    那是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有一天,爸爸鏗鏘有力地給我念了一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法國就是培根。」(Knowledge is power,France is bacon.)父親不會知道這句話從此在我幼小的心靈裡造成了多麼巨大而長久的困惑。 之後的十多年中,這句話一直困擾著我,產生了無數的謎團 。這句話的後半部分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能夠和前半部分聯繫到一起?知識與力量、法國與培根之間,難道冥冥之中有著某種難以言喻的聯繫嗎!?
  • 正確理解「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
    知識就是力量能夠運用知識的人,知識就是力量!你一輩子都在抱怨,那你的人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你一輩子都在感受感動,那你的人生就是感動的一生。你一輩子都立志於改變,那你的人生就是鬥士的一生。當你聽說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是在輟學後創業成功,你說讀書無用,可是你卻不知道,他當初考上的是常青藤名校,已經和最優秀的人一起站在金字塔的頂端俯瞰過世界了。孩子,永遠不要為了一時的安逸,而留下一生的遺憾!
  • 「知識就是力量」是培根說的但不是他的原話
    「知識就是力量」是一句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名人名言,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這句話激勵著無數渴求知識的人讀書學習,鞭策著多少追求上進的事業成功。後來得知「知識就是力量」說這句話的人叫弗朗西斯·培根,是一位英國思想家和科學家。再後來,記得寫過一些文字稿,多次引用這句名言。然而,近日睡前閒讀翻舊書,是一本出版於1987年的培根《人生論》,在其書的代序中了解到,原來這句話嚴格說起來不是培根說的,至少不是培根的原話。
  • 你知道嗎,多說這4句話,就是在毀掉你的孩子
    父母們,你們知道嗎,多說這4句話,就是在毀掉你的孩子!01「你別動,放著我來」為了避免孩子處於危險的環境,或單純覺得孩子只會越幫越忙,你可能會拒絕讓他成為你的小幫手。「放著我來」這個信號一旦被釋放出來,就是把孩子培養成小懶蟲的第一步啦。但這樣的付出,會讓孩子缺少擔當,以後遇到事情就會想找爸媽來解決,俗稱「媽寶男」or「公主病」。
  • 誰跟領導說這五句話,誰就是真正的大傻子,太傻了
    文|齁神在職場有些話是不能跟領導說的,都說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五句話,誰要是跟自己的領導說了,那誰就是真正的大傻瓜。所以當領導問你會不會的時候,千萬不要說我不會,可以委婉的說我可以學。你看領導對你的態度會不會來一個大轉變?做人不要那麼直接,尤其是跟領導之間,一定要照顧好領導的情緒!三、不知道---小心徹底把領導激怒誰都不喜歡聽到不知道這樣的回答,尤其是在自己特別想知道的事情上。
  • 知識就是力量_演講稿大全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知識就是力量》   同學們,你一定羨慕神話故事中那些力大無比的人吧!你一定也幻想自己能成為呼風喚雨,所向無敵的英雄吧 你知道怎樣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呢 讓我來告訴你,要想實現這個願望的竅門,就是學好文化,練就本領,掌握現代科學知識.   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培根曾經說過"知識就是力量".現在這句話已被無數個事實所證明.
  • 為什麼說,知識就是力量?
    現今社會的其他種族的只是結構,都可以用三個字來來概括,叫做全知道。從原始的,甚至沒有什麼文化的人類種族,一直到阿拉伯。非洲那昂的土著,包括印度,中國這樣的四大文明古國,我們的文明知識觀念是全知道。因為我們有經典,有聖人。
  • 名言「知識就是力量」並不完整,讀懂下半句,會讓你一生受益
    名言「知識就是力量」並不完整,讀懂下半句,會讓你一生受益在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哲學家培根先生曾經說過,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廣為流傳,並深得人心。這句話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是這個意思並不完整。很多時候,人們就是喜歡斷章取義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 「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句話是誰說的?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句話是誰說的?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句話是個絕句,小編相信絕句大家應該都知道。一首詩,可能不怎麼出名,但是卻有一句話流傳千古,非常有名氣,這就是絕句。自古以來,被稱為千古絕句的只有一個,就是「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句話被很多文人都用在了自己的作品裡,超過14個人認可,所以才被稱為千古絕句的。但小編覺得,近代有句話和這句也是不遑多讓的,那就是「相逢一笑泯恩仇。」
  • 過來人的忠告:辭職時,要注意這3句話不能說,誰說誰倒黴
    過來人的忠告:辭職時,要注意這3句話不能說,誰說誰倒黴在職場,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有的時候,一不小心走錯一步棋,很可能就會產生十分嚴重的後果。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充滿著勾心鬥角和爾虞我詐。有的時候,你明明工作能力出眾,卻得不到重用。自己在公司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始終無法獲得提拔,仔細想一想的確有些不甘心。但有的時候現實就是如此,在這個關係社會,能力只能算是其次。真正影響你人生的,關鍵在於人脈是否寬廣。在公司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無法實現自己的價值,那就只能跳槽,否則就是浪費光陰,虛度人生,為別人白幹活兒。
  • 你知道「桃李滿天下」這句話是形容誰的嗎?不是孔子
    大家都知道「桃李滿天下」常常用來比喻師門興旺,學生遍布天下。但你知道「桃李滿天下」最初是形容歷史上的哪個人嗎?可能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孔子,但其實「桃李滿天下」這句話最初說的是唐代名相狄仁傑。武則天年老之後也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皇位到底傳給誰?傳給自己侄子的話,朝中大臣紛紛反對。傳給兒子的話又擔心自己武家會遭到李家的報復。隨後就徵詢了狄仁傑的意見。狄仁傑說:「姑侄之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祔姑於廟者也。」
  • 你知道我最珍惜什麼嗎,就是這句話的第一個字
    逆水撐船不如順水行舟五、你知道我最珍惜什麼嗎,就是這句話的第一個字。六、目標越接近,困難越增加。但願每一個人都像星星一樣安詳而從容地不斷沿著既定的目標走完自己的路程。七、 你一無所有的時候,不如我帶你回家。可是,你不要一無所有,你要有酒有肉有姑娘,你要無風無雨年復年。
  • 情商越高的女人,越懂得在男人失意時說這三句話,你說過嗎?
    所以,人有千千萬萬種,在接觸到一些正能量的人時,你都會不由自主的受到感染,而變得積極樂觀。一個好的女人,對男人也有著正面的影響力。情商越高的女人,越懂得在男人失意時說這三句話,你說過嗎?
  • 告訴大家知識就是力量的那位名人,自己跑去貪汙了
    知識就是力量,想來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可能也曾引用過。但大家知道這句話是說的嗎?說出這句名言的人是英國著名散文家,哲學家,近代實驗科學創始者弗朗西斯·培根。此人是一個天才,12歲就進入了劍橋大學念書。大學畢業後,便成為了英國駐法大使助手。
  • 「知識就是力量」,是真的嗎?為什麼現實讓我覺得很蒼白!
    培根說過的:「知識就是力重」,這一觀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某種程度上來講,甚至促進了世界科技的發展與文明的進步。如今進人「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重要作更加突出。「知識就是力量」,似乎更是金科玉律。因此我對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的絕對性,有了一些質疑:一、知識「就是」力量嗎?是否還要一種合適的轉換,它才會變變為力量?二、是否所有的知識都是力量?三、即使它真的是力量或很能形成力量,那它到底是一種建設性的力量,還是破壞性的力量?
  • 你不知道,男人說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
    他們似乎聊的很開心,對方成熟穩重而且有耐心,兩個人又有相同的興趣愛好,完全就是小滿的理想型,我越發覺得他們倆個人的關係會變得危險,思前想後決定還是找小滿聊一下,沒想到小滿輕描淡寫地說道:「他啊,我們已經沒有聯繫了。」我很詫異,追問:「你上個周不是還說你們聊得很投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