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考研倒計時3天!扇貝特邀3位同學分享他們的考研上岸故事)
距離2021考研還有最後3天,終於,要上戰場了。這一天來得比想像中要快,卻又比期待中要慢。
在2021考研衝刺之際,扇貝特別邀請了3位同學來講述他們的考研故事,他們曾經歷他人的質疑、二戰、跨考、焦慮……但依然披星戴月,奮勇前行。希望他們的故事能鼓勵仍在堅持的你,願你披荊斬棘,前路浩蕩。
【扇貝用戶@Memphis:三跨考研,我從雙非圓夢中科大】
高中時受科教頻道《我愛發明》欄目的影響,填報高考志願時把所有一志願都填上了機械,大一渾渾噩噩,大二開始接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慢慢意識到這個專業可能和自己的理解有出入。雖然日夜push拿到了一些比賽獎項,但依舊無法讓我真正熱愛起來,無奈受限於課程轉換的限制,無法在本科轉專業(本科也沒下定決心)。最後毅然選擇跨專業考計算機,加之名校情結,選擇了中科大這一所低調但無比適合做學術的學校。所以說我是三跨考研,跨地域、跨學校、跨專業。
跨考很難,而且常常是一個人的旅行,與同專業或者室友方向不同,很難找到可以交流專業課的夥伴。如果是熱門專業,比如計算機,金融,相較於其他專業競爭會更大。
在我打算跨考的時候,也曾陷入自我懷疑,周圍的人也不看好,甚至一個學長說「跨考就是自取滅亡」,讓我一度有過換學校的念頭,但又確實對計算機感興趣,也對中科大十分神往,所以非常糾結和焦慮。
後來晚上睡不著,我就翻著手機看學長學姐的分享,發現其實像我這種情況而且成功上岸的也不在少數。我就勸自己,既然別人可以,我為什麼不行?我還找了一些中科大的照片勉勵自己,想像著有一天自己走在校園裡,在實驗室裡……最後我終於說服了自己,也不再在意別人的看法,因為我考上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反擊。
雖然不再糾結於目標院校,但在備考過程中,一開始也覺得很崩潰,對新知識的生疏導致的自我懷疑,每天宿舍-圖書館-食堂三點一線生活的枯燥,放任太久後面對緊張學習的壓抑,交織在一起,每天都很焦慮,每天都覺得自己在做無用功。後來看一些學長學姐的經驗貼,原來其實每個人的考研路都是這樣,經歷學習-遺忘-再學習這樣的過程。後面逐漸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累了,壓力大了,我會獎勵自己出去大吃一頓,或者花上半天時間出去走走,然後回來更努力地看書刷題。對我而言,這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解壓方式。畢竟,考研真的沒有多少時間可以浪費,一頓大餐、半天休息,都是很奢侈的。
(早上空無一人的圖書館)
我手機裡有許多張空蕩蕩的圖書館的照片,因為我幾乎每天都是第一個到。每天早上七點起床,七點半出門,在路上邊吃邊早飯,邊用扇貝單詞背考研詞彙(對胃和眼睛不好,不建議學),八點圖書館開門,晚上九點回寢。圖書館不如專門的考研自習室穩定,每天來來往往基本都是陌生的面孔,但是很慶幸,我一直在這裡,堅持到了初試的前一天。
七個月的日日夜夜,好在最後一切順利,我以初試第九(總錄取人數73)成功上岸。高度自律的生活是簡單且美好的,每天能真實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可能你也覺得備考的日子暗淡無光,但咬咬牙,堅持下來,就是海闊天空了。感謝那個不顧一切往前衝的自己,也祝願即將奔赴戰場的2021考研學子都能如願上岸。
【扇貝用戶@Palette:一戰人大惜敗,二戰我不允許自己留退路】
我本科是一所雙非財經類院校,一戰中國人民大學,差三分進複試,放棄了不錯的調劑機會選擇了二戰,今年終於上岸人大。讓我有點小驕傲的是,我英語一考了84分,扇貝單詞給我了很大的幫助,現在已經打卡1037天了。
其實覺得自己一戰時已經非常努力了,但是因為一些不可抗力以及考試沒發揮好,以3分的差距與人大失之交臂。考過研的人都知道,有些人對目標學校是有一種執念的,我不甘心,所以在寫完畢業論文以後,沒有給自己退路,一份簡歷也沒有投,直接搬進了寄宿學校,開始了我七個月的漫漫複習路。
(備考時的書桌)
因為報考的是名校的熱門專業,而且是二戰,壓力非常大,我不敢細想再次失敗的結局,所以不允許自己有一絲絲懈怠。七個月的時間,每天早上第一個到自習室,晚上最後一個離開。別人可能一周休息一次,我是兩周甚至是三周才敢短暫休息一下。考前兩個月,我中午就不回宿舍了,午休就趴在桌子上眯二十分鐘,桌子很硬,環境很簡陋,但教室裡靜得只有翻書的聲音,那是我睡過最踏實的地方。
(初試複習,看完了半人高的書)
初試前幾天,大家都陸陸續續收拾自己的東西準備離開教室。有天晚上十一點多要回宿舍的時候,一抬頭發現教室裡只有我和室友幾個人,室友便幫我拍了這樣和複習書的合照。這些半人高的書,陪伴了我的一戰二戰,每一本都寫滿了筆記,有些甚至已經啃了好幾遍。上岸以後把它們送給了學弟學妹,希望它們能繼續發光發熱。
現在一切塵埃落定,我來到人大也有小半年了。回想備考那段日子,雖然過得辛苦,但也很快樂,身邊有好朋友的陪伴,有父母的支持和鼓勵,而且因為自己有明確的目標,所以每天都很充實,人的一生可以這麼拼的機會不是很多。我很慶幸在一戰失敗後,沒有自怨自艾,而是收拾好心情重新出發,因為不給自己退路,才能找到出路。我一直認為做事不要留遺憾就好,只要你盡力了,那你留的每一滴汗,寫的每一個字,都是有意義的。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在備考過程中學過的知識、受過的苦,都會在以後的某一天照亮你的路。
距離2021年考研初試還有最後3天,相信當你意氣風發地走出考場時,也會懷念這段不可多得的時光。加油!
【扇貝用戶@黍晟:我只想考協和醫學院,我也做到了!】
來到協和快一個學期了,回看考研的來時路,一切拼搏與汗水、痛苦與煎熬,都是那麼值得!
先說一下我的個人情況,我本科就讀於哈爾濱醫科大學,考的是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初試第三,複試第一,總成績第一。
關於考研複習,我想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方法,這裡我就分享一下我一路走來的備考經歷。擇校其實沒花多大的心思。大學期間,我拿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學業、實踐獎項,發過一篇中文核心,一直注重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而協和是我夢寐以求的殿堂,出於對協和的嚮往和對自身能力的考量,選學校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將協和定為自己的目標。
定了目標之後,我便嚴格按照自己的時間規劃來複習。我在2018年5月開始背英語單詞,後來就一直用的扇貝單詞,在扇貝的陪伴下,我英語一考了74分。政治我是在2019年8月正式開始複習的,一般政治在你考研當年的暑假開始複習就來得及。專業課我是在大三寒假結束回到學校後開始複習的,總之專業課的複習是要貫穿始終的。
這兩張圖,一個是我暑期備考的時間表,一個是後來用番茄鐘的複習記錄部分。每天晚上我都會花半小時回顧當天的重點知識, 並列好第二天的任務清單。這半小時能讓我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下一步的目標,心裡踏實而且充滿幹勁。
我還想說的是,越到臨考前,心態越重要。坦白說,在備考前期,相比身邊同學來說,我專業課的複習進度是有些慢的,心裡不免著急。但好在我看書很細緻,基礎還算比較紮實。而且我一直告訴自己,不到最後一天,就都來得及。到了八月份,我開始延長每天的複習時間、提高效率以加快進度。每到周末晚上,我會去操場跑幾圈,把積攢一周的壓力隨著汗水揮發掉。所以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學會自己解壓,不要和別人比,在自己設定的時間節點前高質量地完成相應的任務即可。特別是最後這幾天,一定要調整好心態和作息。備考是沒時間慢慢焦慮的,你焦慮的時候,別人可能已經刷完一套題了。
考研是一場孤獨而漫長的戰鬥,不到最後一刻千萬不能放棄,那些披星戴月的夜晚、那段咬緊牙關的歲月,在你考研過後,終會有所回應!祝願2021考研的小夥伴在合上筆蓋的那一刻,都有戰士收刀入鞘的驕傲。
這是他們的故事,也是千千萬萬考研er的縮影。研途漫漫,扇貝一直陪你,2021考研倒計時3天,我們一研為定!
來源:扇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