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卡會﹒發現生活之美之臺北人文推薦

2020-12-18 美通社

深圳2013年4月17日電 /美通社/ -- 「壹卡會﹒發現生活之美臺灣消費文化考察」之旅於4月9日落幕。在過去這一年,@壹卡會 與南方都市報從深圳民間發掘了多位生活達人,與評審團獲壹卡會邀請前往臺北,體驗優質的消費文化,從過度商業化的社會中提煉出抵達內心、個性自由和充滿情懷的生活方式。評審專家與深圳生活達人都認為本次消費文化考察收穫頗多且充滿驚喜。

壹卡會總裁陳弘表示:「選擇來臺灣體驗消費文化,是因為與內陸城市相比,能深深感受到中國傳統消費文化在臺灣的應用形式和理念更多元、內容更豐富細膩、人文底蘊更濃厚」。

體驗臺北消費文化的旅行,也進入了城市人文的深處。達人與評委們力推如下9個臺北人文景觀:

01 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

張達利 中國知名設計師

聖嚴法師與建築師姚仁喜創造的水月道場顛覆了傳統佛教聖地的儀式與視覺感受。它的外觀建築、空間氣場呈現出一種革命性的進步。它的建築設計,與佛家的精髓高度融合在一起,《金剛經》、《心經》在佛堂外牆上鏤空雕刻,隨光影變化的字體與內容予人以無限聯想的空間。

聖嚴法師與建築師姚仁喜創造的水月道場顛覆了傳統佛教聖地
的儀式與視覺感受

水月道場全為清水建築,整個佛堂沒有燒香的地方,僅點燈替代,環保、自然、淨化心靈,讓神聖的信仰落了地。相比內地的寺廟大多建於風景、風水絕佳處,選擇在法鼓山這麼一個多雨常澇的地點建寺,開鑿池塘,是為了澇時將周邊的水引過來,減輕周邊村莊受到的損害。

02 傳統藝術中心

高海燕 深圳城市運營專家

傳統藝術中心屬於集中展示民藝的地方,但在臺北的世俗生活、街道生活中,同樣看到了傳統藝術的普遍存在,民藝小店、手工製品、戲劇、布藝、宗教用具、傳統小吃廣泛分布於市民生活中,種類豐富且地道,不像內地,傳統被連鎖化和工業化所替代。究其原因,一是臺灣對傳統的保護,二是現代設計在傳統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人文性+現代設計+傳統樣式+現代生活,促成了傳統藝術在現代城市中的蓬勃。

03 泰雅族原住民歌舞表演

南島 南方都市報深圳雜誌部主任、深港生活大獎執行主席

首先談表演,表演本身經過了現代戲劇化,通過現代戲劇形式來闡釋民族特性;其次是舞者本人,這尤其重要,他們既是餐廳的接待員,也是民族工藝品店的服務員,還是舞臺上的演員,它沒有把民族高高地放置在舞臺上讓人欣賞,而是通過具體的人、世俗的接待和消費,讓人強烈感覺到真實感。

泰雅族原住民歌舞表演把民族的正常狀態和舞臺上的歷史演繹融於一處

把民族的正常狀態和舞臺上的歷史演繹融於一處,即便在工藝品店購買商品,也沒有日常買賣的感覺,似乎在參與一場活動,一場進入到對方民族內部交流交換的文化活動。

04   EZ5

郭翔 音樂達人

它是臺北最有代表性的LiveH ouse(現場音樂吧),臺灣流行歌手黃小琥、周蕙都曾在此駐唱。它代表的是臺灣一種讓人尊重的音樂文化,它說明了為什麼臺灣音樂始終保持活力。約200平米的空間內,樂聲和歌聲迴蕩,臺下的觀眾與臺上的歌手共同呼吸音樂,人們對音樂欣賞的意願是如此強烈。

這是音樂最喜歡的土壤,無論歌手、吉他手還是鋼琴手,被尊重會刺激他們給自己一個不斷向前走的方向,而酒吧出身的歌手如周華健、張惠妹、迪克牛仔等,成名後也經常回來開音樂專場,回饋觀眾,形成良性互動。

05    學學文創志業

曉昱 跨界文化人

藝術、設計、美食、親子……想學文化、創意甚至生活課程,去學學文創就可以。這裡可以遇見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和攝影師藤井保的聯展「媒介」,學習解析搖滾音樂季的課程,購買臺灣本地設計師的作品彩色圍巾。它用一種溫和的去商業化的方式培養臺灣人的文化和美感。在臺北,不僅是學學文創,還可以看到好樣本事書店、紫藤廬茶藝館這些同樣不以商業為目的的文化業態,它們都在城市裡恣意地生長著。造就這一切的根源其實在人。有夢想的人、有熱愛的人、從容的人,這些人,為臺北輸出宜居的溫度。

學學文創志業用一種溫和的去商業化的方式培養
臺灣人的文化和美感

06    好樣本事書店

胡野秋 文化學者、鳳凰衛視《縱橫中國》總策劃

這家書店曾被某網站評為全球最美的二十家書店,與其說這是家書店,不如說是一間生活店,熱愛旅行的女老闆從全世界淘來生活物件與客人們分享。店裡遍布著溫暖的視覺,老壁掛電話、綠意盎然的設計海報、卡通杯盞,當然還有瀰漫在空間裡的書香。

與其說好樣本事是家書店,不如說是一間生活店,熱愛旅行的女老闆從全世界淘來生活物件與客人們分享

07    掌上明珠

況文希 壹卡會副總裁

當緩慢成為一種生活態度,美食成為一種生活美學時,品嘗食物就不再只是填飽肚子的問題了。飲食會所掌上明珠置身在宜蘭田園山間,既有超凡脫俗的美感,又不乏樸實含蓄的文化底蘊;線條藝術的的插花桌飾、蒼勁有力的字墨紙張替代臺布,甚至廣場上的景觀都從傳統盆景中脫胎而來。在這裡,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化表達,與現代生活嫁接得恰到好處。

掌上明珠飲食會內使用線條藝術的的插花桌飾,用蒼勁有力的字墨紙張替代臺布,甚至廣場上的景觀都從傳統盆景中脫胎而來

08    臺北地方法院

於長江 北京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教授

這是最像銀行服務大廳的法院,審判庭外的屏幕就是個叫號系統。一家法院長成路邊最普通的營業廳模樣,背後深層的邏輯是社會訴訟的常態化,當整個社會普遍習慣於通過法律和訴訟去解決問題,民間的怨氣、齟齬就有了一條寬闊的疏通渠道,矛盾得到有效排解,從而趨於穩定。所有人都習慣通過訴訟去解決問題,也側面映證了法律系統對公義的高度實現。

配圖08:臺灣大學的門口就有免費租車點,跳上自行車立刻就能感受到不同,內變速、做工精細、滑行順暢,比內地出租的自行車要好上很多倍。

09      臺灣大學

周子遷 騎行達人

臺灣大學的門口就有免費租車點,供學生停放自行車的車架,堪比專業自行車店的停車架,還做了雙層設計,讓有限空間停放更多車輛。

在校園裡騎行,能看到不怕人的松鼠,二手書店裡擺放著大量二手教材,大學生們最愛來淘,價格便宜又不浪費紙張。看得出,臺北對自然生態簡直是用一種呵護的態度來對待,不計成本地建設自行車租賃系統倡導騎行、鼓勵發展節約紙張的回收系統,他們也得以享受與松鼠共居的清新生活。

相關焦點

  • 書、咖啡和人文之美:臺北"溫羅汀" 文藝青年必去
    書、咖啡和人文之美:臺北"溫羅汀" 文藝青年必去 圖片來源:臺灣欣新聞 陳思瑜拍攝   中新網10月25日電 據臺灣媒體報導,在臺灣臺北,由溫州街、羅斯福路、汀州路交織成的「溫羅汀」,有著華人世界少見密度最高的書店群,以及重要文人故居,加上附近臺灣大學青年學子所帶進的小眾風潮,讓溫羅汀這一區塊不只有書香、咖啡香,還有絕對獨立自由人文精神。
  • 香山會客廳「壹號書約」首發 以思想丈量文化之美
    我們致力於創造建築之美,為建築賦予靈魂。」——樓豔青「如果你能夠品味到生活周圍環境的細節變化,整個生活的幸福感和豐富度就會提高。」 ——樊登「每本書可能都是一座建築,每座建築也都是一本書,任何書與建築對於人的性格都有塑造。」——魏新「三山五園歷來是皇家生活休閒之地,在這裡,好的項目打開就是風景,未來30年之內,三山五園生活品質也將繼續成為北京居住首選。」
  • 臺北陽明山之美
    在陽明山上,從左至右分別是肖鵬、王曉磊、劉曉燕、郭依森    早聞陽明山之名,雖不是臺灣推薦勝地,但也足以讓人在繁華的都市生活中領略大自然的魅力。    4月初利用春假,我們從臺南來到臺北,逛完了101大樓和「故宮」,不能不被陽明山所吸引而至。記得來臺北的車上,遇到一位很熱心的阿媽,問起陽明山的時候,她很感慨地說,在陽明山上玩一天是玩不夠的。聽別人講,陽明山上有火山口,對於我們這些從來沒見過火山口的孩子們,陽明山,非去不可了。
  • 臺北藝術之美綻放浙江美術館
    多元的表現手法,濃鬱的臺北風情……由8位臺北藝術家及臺北縣長周錫瑋共同帶來的80餘幅國畫、油畫作品展現出臺北當今藝術創作的面貌。今天上午,由浙江省文化廳、臺北縣文化局主辦,浙江美術館、臺灣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承辦的「映漾彩影——臺北縣藝術之美畫展」在浙江美術館隆重開幕。 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呂祖善出席展覽開幕式並講話。開幕式前,呂祖善在浙江美術館親切會見臺北縣長周錫瑋及一行。
  • 蘭香湖壹號 科技、人文、生態之城的崛起
    給我二十年,給你一座科技城,這是蘭香湖壹號開發商紫竹的口號,正是因為這一句口號,給這片土地帶來了不一樣的20年。曾經,人們認為距離上海中心越遠,可能價值就會越弱,越邊緣的區域,可能被定義的價值屬性也就會減弱,這是大概率現象,也是很多人可以理解的現象。
  • 臺北之旅,刻畫著濃厚的人文活動軌跡
    地理位置臺北市位於臺灣島北部,臺北盆地的中央,四周與臺北縣相鄰。臺北是臺灣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中心,也是臺灣第一大城市。全市共劃分中正、大同、中山、松山、大安、萬華、信義、士林、北投、內湖、南港及文山12個行政區。
  • 壹嘉人文講座系列之三:南開教授寧稼雨解讀魏晉風度
    壹嘉人文講座系列之三:南開教授寧稼雨解讀魏晉風度 2020-06-26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臺灣 臺灣旅遊之臺北自由行
    從廈門飛臺北的價格提早預訂也在400-800之間。雅高達和booking這兩個全世界通用的大家都知道了,其實還有大魚網,gomaji(臺灣團購網站,可以信用卡支付,吃住行都有),臺灣airbnb也很好用,大家可以嘗試各種不一樣的酒店和民宿。華夏銀行的卡大家都不會陌生~每天第一筆是不要手續費的,但是查詢餘額要手續費!還有一個廈門銀行推薦給大家!一天不管取多少筆都不需要手續費,查詢也免費!!
  • 臺灣寫真:無人二手書店——延續臺北人文之風新嘗試
    中新社臺北9月3日電 題:無人二手書店——延續臺北人文之風新嘗試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 邢利宇  當颱風「利奇馬」輕襲臺北、城區商鋪大多關張放假時,位於臺北大安區的一間無人二手書店卻沒有打烊。  街道上暴雨陣陣,店內三三兩兩坐著看書之人,一派悠閒。在二手書店林立的臺北溫羅汀聚落,無人書店的出現頗令讀者新奇。
  • 臺灣學者藍博洲:應該把「二﹒二八」歷史正本清源
    「這段歷史是很清楚的,『二﹒二八』事件以後,臺灣人民一個政治的選擇就已經很清楚,他們投入整個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我們只要把這段歷史還原、把這個論述講清楚,『二﹒二八』就不是問題。」藍博洲說。藍博洲表示,「二﹒二八」如今在島內變成了政治炒作,民進黨「臺獨」政權在朝在野每年都會消費「二﹒二八」,「所以,包括大陸跟我們島內這些人要做的是,怎麼把歷史解釋權奪回來,應該好好把這段歷史正本清源,這才叫轉型正義,如果我們不談的話,那就繼續讓『臺獨』去消費、去扭曲。」
  • 尋訪壽鄉數理人文之美
    尋訪壽鄉數理人文之美 祝銀清
  • 西湖壹號:品讀西湖豪宅,探見財富和人文之光
    圖片源於網絡  貴隱湖畔,倚湖築居,追逐的是濃厚的人文勝跡,也是精緻尊崇的生活享受。  有關西湖豪宅的故事,說不完道不盡,承載著一個時代的精神訴求,更是財富與學識的完整呈現。  西湖黃龍抒寫的,是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內涵,那城市繁華背後的隱貴氣質,那份高淨值人群深植於心的偏好之情,日月經年從未更改。  杭城精英們一路緊隨城市奮進向前,尋找生活的理想之地,也不斷催生杭州人居的再進步。
  • 壹美閱讀 | 「壹美好書•與閱同行」:《藝術的故事》
    今天(10月26日),壹美美術館推出了「大家E起來壹美閱讀」系列線上活動——「壹美好書•與閱同行」(第一期),本期活動將為大家推薦一本由英國學者E.H貢布裡希創作的藝術史著作《藝術的故事》。「壹美好書•與閱同行」系列活動是海澱區2020年度全民閱讀活動之一,壹美美術館計劃推薦8個方向的藝術類書籍,包括藝術史、藝術家傳記、藝術教育、藝術與科技、美學、美術館、中國畫、設計,助力美育發展。
  • 尚德機構:在線教育要將AI科學之美與人文之美、心靈之美相結合
    尚德機構財務長兼首席戰略官呂露作為在線教育行業代表出席論壇並表示:「人工智慧為在線教育帶來了科學之美,我們要將這種科學之美與教育本身的人文之美、心靈之美相結合,要對學生負責,真正幫到每一位熱愛學習、堅持學習的人,讓他們更好地從學習中受益。」
  • 臺北文化攻略 · 了解臺灣的人文歷史來這些地方
    所以還是循例介紹一番,各位可以挑著來玩~ 一、臺北簡介 臺北,臺灣的省會,是世界級的一線城市。臺北歷史悠久,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有人類居住。今天,我將從臺北的歷史文化開始,給大家介紹臺北的人文歷史景觀,來臺遊玩必去的TOP景點。
  • 我在臺北感受寶島一年四季的自然之美
    二、好玩推薦 1、貓空 位置:北市文山區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免費(纜車另收費) 貓空,因地質鬆軟,河床長年衝擊下被卵石鑽蝕,水流似貓爪痕跡而得名,曾是臺北最大茶葉產區之一。
  • 東方寺之美,臺北士林
    東方寺東方寺櫻花是臺北地區最晚開的一個地方。東方寺不定期會點亮石匾上的燈,不過這很難見,因為主持通常都不想點燈的。點燈時更增加東方寺的神秘之感。古典建築陪襯櫻花更顯出色,優雅寧靜之美。寺廟因懷壁而招惹賞花人潮,遊客們都安靜賞花,感受櫻花與寺廟之美。
  • 出走臺灣丨與蔣勳、楊渡、劉若瑀一起探索人文與美的故事
    這一次我們想把最好的臺灣推薦給大家白日夢旅行攜手愛智書院一起遇見蔣勳,楊渡,劉若瑀探索人文與美的故事,走進海峽那一端在臺灣遇見蔣勳:這才是旅行真正的意義限量首發人文美學7晚8天之行臺北 | 日月潭2019.4.19- 4.26▼「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 帶你遊進臺北最繁華的商業圈之一,潮流文化聚集之地
    2000年,穿著寬大的籃球背心、頭髮亂七八糟、表情很臭的桂綸鎂在臺北西門町等捷運時,被導演發現,而陳柏霖則是在西門町逛街的時候被選到劇組,於是就有了臺灣青春電影的代表作《藍色大門》。30年代,西門町興建了許多電影院、戲院,是很多臺北人看電影的啟蒙場所。90年代後期徒步區的規劃,讓許多年輕的男女逐漸愛上在這裡逛街漫步,就連女神林青霞也是在西門町逛街時被星探發現的。如今依然有10多家以上的電影院在西門町營業想要品味最真實的西門町,當然不能只來行人如織的商圈打個卡。
  • 花之林人文茶館婁底鑽石店正式開業
    花之林人文茶館婁底鑽石店正式開業 字號:小大 2011-06-08 19:07花之林人文茶館 花之語茶 曲徑通幽6月8日,花之林人文茶館婁底鑽石店正式開業,來自臺北的新古典臺北風味茶館花之林,是一家融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