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機構:在線教育要將AI科學之美與人文之美、心靈之美相結合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12 月 17 日,第八屆中國新興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大會在廈門舉辦。大會以「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 構建主流傳播生態」為主題,聚焦5G、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新科技。尚德機構財務長兼首席戰略官呂露作為在線教育行業代表出席論壇並表示:「人工智慧為在線教育帶來了科學之美,我們要將這種科學之美與教育本身的人文之美、心靈之美相結合,要對學生負責,真正幫到每一位熱愛學習、堅持學習的人,讓他們更好地從學習中受益。」

  當前,以 5G、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技術方興未艾,給在線教育行業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機遇。呂露說:「講到教育,我們往往會把『教』和『育』分開。在育人方面,可能是K12階段強調的,孩子們需要更多的榜樣和陪伴;在教學方面,在線教育企業講究教、練、測、評四步,人工智慧可以應用在涵蓋這四步的全鏈條上,將所有數據進行歸集,從而大幅提升教學效果。」

  「對成年人而言,在繁重的工作和生活之餘堅持學習,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呂露表示,為了讓成年人堅持學習,要給予他們即時性的學習效果反饋。為此,尚德機構推出了AI教師這一角色,利用網際網路手段,提升學員學習效率。

  呂露進一步解釋道:「在直播大班課上,一名教學老師要面對上萬名學生,無法顧及每個學生是否聽懂、掌握程度如何。而AI老師在課後會根據每個學員的掌握程度推送其專屬的個性化學習報告,告訴學員針對知識點需要做的練習,並為學員預測分數。學員照做後,成績就會得到提高,學習的學習熱情也會隨之提高。AI教師推出後,我們學員的學習率提升了30%-50%,而且我們的預估分數與學員最後的成績也是基本吻合的。」

  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在尚德機構平臺上的學員總聽課時長、總聽課人數、總做題量同比分別提高了39%、44%、45%。目前,尚德機構預估成績與學員實際成績匹配度接近80%,學員可據此調整複習策略,從而提升複習效率。

  不過,對整個在線教育行業而言,依然存在挑戰。呂露指出,下一步,如何將同一名學員在各個平臺的學習數據匯集起來,即打破數據孤島,並據此向該學員推薦更具針對性的學習產品,是在線教育行業還需要繼續努力的方向。

  呂露表示:「作為一家通過在線直播平臺為全國數百萬成年人、城市奮鬥者提供職業、學歷等各方面職場技能在線課程的企業,尚德機構始終在積極擁抱人工智慧。我們希望運用最先進的科技手段,讓更多人愛上學習,並從學習中受益。」

(責任編輯:馬常豔)

相關焦點

  • 尚德機構:人工智慧已應用於在線教育的教、學、測、評全鏈條
    尚德機構財務長兼首席戰略官呂露作為在線教育行業代表受邀出席論壇,並發表觀點:「人工智慧為在線教育帶來了科學之美,我們要將這種科學之美與教育本身的人文之美、心靈之美相結合,要對學生負責,真正幫到每一位熱愛學習、堅持學習的人,讓他們更好地從學習中受益。」  當前,以 5G、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技術方興未艾,給在線教育行業帶來了極大的發展機遇。
  • 尋訪壽鄉數理人文之美
    尋訪壽鄉數理人文之美 祝銀清
  • 藝術教育成人之「美」
    藝術類院校要培養有獨立思考能力、創造能力的藝術人才。紮實的文化功底,是藝術人才走得更遠的基礎。藝術教育正全面走向通識化。近年來,很多藝術類院校在大學一年級不開設專業課,而是將藝術基礎和人文素養等通識教育課程作為基礎課,計算機與編程也成為一些學校音樂、設計等專業的基礎課。事實上,很多藝術人才都有著紮實的文化素養,甚至是跨學科、非科班出身的學歷背景。
  • 盛世江美——以敬畏之心,行匠心之技,塑責任之美。
    通過科學的美學設計潛移默化的提升女性面部精緻及心靈升華。【盛世江美】:寓意我們當代女性,在如此時代之下,自我意識以及「女權」覺醒,從家庭生活工作,以及無私的奉獻裡,看到自己,愛自己。遵從內心,活出自信之美,我們幫助女性從回精緻年輕,喚醒內心活力。在變美的道路上,我們始終秉持著以敬畏之心,行匠心之技,塑責任之美。
  • 楊振寧:科學之美與藝術之美
    (一) 大家都知道,藝術與美有密切的關係。但也許有很多人覺得,科學跟美沒有什麼關係。所以我現在就用幾分鐘的時間先給大家闡釋一下科學裡為什麼有美。  我是研究物理學的。物理學的發展要經過四個階段。 【現場問答】1、怎麼看待「錢學森之問」    楊振寧:科學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要有一個傳統。西方近現代的科學發展到今天,我想有三四百年的傳統。中國要想在三四十年裡把別人三四百年的傳統濃縮起來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 科學之數學美
    數學是現代科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科學中處處可見數學美。美感與文化有關,人們對美的欣賞則與個人的文化水平有關。科學也是一種文化,科學之美,也與一個人的教育程度、科學素養有關。即使是學理工科的,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欣賞科學理論中的數學之美。理論物理學家們常說,麥克斯韋方程,兩個相對論,都體現了數學美。然而,沒有一定數學修養的人,看到的只是一大堆繁雜討厭的數學公式,哪有什麼「美」呢?
  • 科學求真、人文求善、藝術求美
    人文也要求真,不真何以善?」 馮其庸  「藝術看起來深奧,其實最大眾、最生活。」 歐陽中石  「建築既是科學,又是藝術,這是它的本質內涵、表現手段與形式所決定的,優秀的建築更是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奇葩。」
  • 尚德機構上市,成中國赴美上市市值最大的教育公司
    3月23日,中國在線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領導者——尚德在線教育集團(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G,以下簡稱「尚德機構」或「公司」)公開宣布定價發行1300萬股美國存託股票(ADSs),每25股ADS對應一股A類普通股,每股ADS定價11.5美元,募集金額總計14950萬美元,成為中國教育企業赴美上市時市值最大的教育公司
  • 專家解讀:藝術教育的「成」人之美
    從這個角度看,我更願意強調藝術教育的基礎性。正如美術教育家吳冠中所言,「科學探索宇宙之奧秘,藝術探索感情之奧秘,奧秘與奧秘間隱有通途」。把握好藝術教育的「專業」與「通識」,就是不斷探索藝術教育的「通途」,既要培養有紮實文化基礎的藝術專業人才,也要引領更多人以藝術的眼光,欣賞和創造世間的美好。
  • 探索音樂之美,領略人文之魂
    探索音樂之美,領略人文之魂陽信縣第一實驗學校 苟俊玲七月的杭州,碧水連天的蓮葉搖曳著,映日的荷花燦爛綻放,陣陣吹來的海風不僅有海的味道,更帶來西子湖畔千年文化的暗香,這個夏天的味道,是那麼的清新,是那麼的美好。
  • 尚德教育是正規培訓嗎?尚德機構可靠嗎
    藉助智能化AI新技術賦能教育產業相結合的體系研究服務學員提升考試通過率,同時不斷整合5G新興技術領域資源,引領在線教育行業,拓展與國際接軌且符合國內實際需求的學歷職業培訓發展新道路,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尚德機構業務詳情王牌師資助陣,輔導面試技巧,全程督導,助力學員輕鬆通過研究生考試。
  • 尚德機構怎麼樣?被激活的在線教育賦予尚德教育機構官網新活力
    日前,尚德機構領導人在致企業內部信中指出,疫情這個特殊時期意外激活了在線教育等行業,未來20年,在線教育將是有較大飛躍的新行業之一。尚德機構作為國內領先的在線教育公司將積極擁抱變化,實現整個商業模式的調整,在效率和價值創造上領先行業。
  • 【身邊交大人】許禹睿:在詩詞之海感受人文之美
    造燭求明,讀書求理,許禹睿學習的動力源於他對古典詩詞的深愛,他將學習的目標定位是「深入思考和真正理解」。他結合錢學森教育思想談道:「先生在文學和哲學上也有著很深的思考。從大成智慧的角度來看,科學工作發端於形象思維,而歸於邏輯思維。科學創造的起源,也必然是對於客觀世界的感性認識,這其中就有我提到的,詩詞為我構造的美學欣賞價值。」
  • U中和之美 明德之美|東方美學於辦公空間
    上圖空間系列為當代東方美學精神的物化,崇尚「中和之美」的設計表達,氣蘊含蓄典雅,情感力度適中,講求和諧統一的生命情調,具有中國美學「非從他受」的唯一氣質。書案大尺寸設計,採用美國FAS級黑胡桃,是家具在當代辦公空間的精緻表達,同時也是空間主人的精神妙境。
  • 尚德機構&貝翰文大學2018級MBA學員赴美參加畢業典禮
    至此,第一批貝翰文大學在線MBA項目的學員正式畢業,他們將帶著更豐富的MBA實戰經驗與美國商科學習成果邁進新的人生階段。同時,貝翰文校方也多次來到中國為各位學員開展課程,將美式課堂帶入中國,邀請世界名校的大咖為學員們帶來精彩絕倫的商業金融課程。除此之外,在線學員還能夠享受到貝翰文大學本土學生的所有待遇,包括美國圖書館資源的共享等。尚德機構也為每位學員配備了中文助教老師,舉辦校友交流會,為學員們學習進行輔助。
  • 走進未來學校,一站式體驗人文藝術之美
    簡單寒暄幾句後,王老師就開始了他的介紹,他說:「剛才大家參觀體驗的是運動健身體驗館,可以說運動健身體驗館的核心功能是強身健體、磨練意志;而我們人文藝術體驗館則是美化心靈,喚醒學生對『美真善愛』的基本信仰。這兩個體驗館的功能有互補的特點,共同塑造著學生完美的人格。」
  • 森田藥妝集團丨真正的美 是自然之美與肌膚之美的結合
    (原標題:森田藥妝集團丨真正的美 是自然之美與肌膚之美的結合) 小時候
  • 【同濟•新聞】科學塑美,人文塑美——2020年東方整形美容藝術...
    圖:開幕式現場本屆大會以「科學塑美,人文塑美」為會議宗旨,探討東方人面部解剖特徵及其美化、年輕化的系統性方案,傳遞整形美容是醫學限制條件下的藝術創作的理念,進一步推動整形美容領域審美及藝術人文建設,用國際語言講好東方整形美容
  • 更美APP劉迪:醫美4.0下半場是技術美學之爭
    提到美學,人們總會不自覺的與藝術和人文相掛鈎。現代美學起源於西方,最早由亞歷山大·戈特利布·鮑姆嘉通在歐洲啟蒙運動時期提出。1735年,鮑姆嘉通在他的博士論文中首次提到「aesthetic」(美學),指出事物分為「可感知的」與「可理解的」。
  • 數學的解法之美、結論之美、繪圖之美、體驗之美
    數學之美是指從數學裡得出的美學。有數學家從數學中得到美的愉悅,形容數學是一種藝術形式,或是一種創造力活動,就如音樂和詩歌。伯特蘭·羅素以下列文字形容他心中的數學之美:"數學,正確看待時,不僅具有真理,還具有至高的美-一種冷而嚴峻的美,一種屹立不搖的美,如雕塑一般,一種不為我們軟弱天性所動搖的美。也不像繪畫或音樂有富麗堂皇的裝飾,而是純粹地崇高、絕對地完美,是最偉大的藝術,然而這是極其純淨的美,只有這個最偉大的藝術才能顯示出最嚴格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