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讀者對紅樓夢欣賞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待的問題也不一樣,比如周汝昌先生就覺得第四回「葫蘆僧亂判葫蘆案」內容鄙俗,無高雅筆墨,而敘事瑣碎累贅,當然這是周老從純文學的角度去分析的,甚至可以說是從他自己喜好的角度去判斷的。然而我倒是覺得第四回,尤其是賈雨村判案最為精彩。
第四回引出的「護官符」可以說是中國幾千年官場形態的縮影,所謂官官相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賈雨村在賈家的幫助下,才得以補授了應天府。可以說此時的賈雨村,心中還存有家國天下的信念,可是當門子拿出護官符,並且說出了其中的利害之處,文本上寫「一時觸犯了這樣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連性命還保不成呢!所以綽號叫作『護官符』。方才所說的這薛家,老爺如何惹得他!」像賈雨村好歹也是一個五品的官,連一個地方的富紳都惹不起,可見官場的黑暗。經過門子的這一番話,賈雨村心中已經有所動了,甚至可以說是害怕了,因為得罪這樣的人家,不但官做不成,連命都可能送去,何況他的這個官,還是依靠賈府之力。如果賈府、王府兩家想要收拾他,報復他,可以說易如反掌。
故而當門子接著對他說「豈不聞古人有云:『大丈夫相時而動』,又曰『趨吉避兇者為君子』。依老爺這一說,不但不能報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還要三思為妥。」正是因為門子的這一句話,所以賈雨村妥協了,或者說徹底墮落了,連當年讀書人的那一點「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信念也徹底消失了。但是賈雨村的生命從此也脫胎換骨,成為徹頭徹尾的利益主義者,可以說正因為門子的這一句話,一語驚醒夢中人。門子才是賈雨村真正走向官場的引路人,才是賈雨村官運亨通的老師。
而脂硯齋說賈雨村不是個真英雄,就因為他害怕門子說出當年貧賤之時的困窘,所以找了個緣由把門子遠遠的打發了。那麼在87版紅樓夢中的結尾處,就是門子坐著官轎押著賈雨村囚車上路,這樣的改編是非常合理,甚至首尾呼應的,以門子對官場是非的熟知,只要有機會,門子當官比賈雨村還要如魚得水。紅樓夢裡描寫了很多官員,然而真正深的官場之奧秘者,當首推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