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林大研支團在臺江一中打造「筷」樂課「糖」

2020-12-24 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李彥龍 通訊員 武轉轉 姜秋雪 郭鑫祺 張峰源)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近日,東北林業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在臺江縣第一中學開展了「團結協作,打造「筷」樂課「糖」」為主題的雙師課堂活動。活動內容為「棉花糖挑戰」。來自青勵公益組織的鄭浩擔任線上講師,研支團臺江一中分隊四位隊員進行課堂輔助。

  東北林業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在臺江縣第一中學開展了「團結協作,打造「筷」樂課「糖」」為主題的雙師課堂活動。圖為同學們在認真聽講。 東林研支團 供圖

  鄭浩講述了本次挑戰賽的規則:學生們四人為一組進行挑戰,每組發放二十雙一次性筷子,一卷膠帶,一匝線,一把剪刀和一塊棉花糖作,要求學生們用這些材料搭建「高塔」,限時十五分鐘,最終棉花糖可穩定處於塔的最高點即為成功,以塔的高度為排名標準。

圖為研支團成員武轉轉輔導同學搭建棉花糖「高塔」。 東林研支團 供圖

  經過「激烈」的比拼,最終決出了搭建高度最高的前三組。獲勝的姜健海團隊成員表示:他們運用三角形的結構最具有穩定性,他們的成功離不開每個人的努力。

圖為獲勝團隊成員與他們搭建的棉花糖高塔合影。 東林研支團 供圖

  在15分鐘內,用筷子等工具完成一個結構搭建任務,不僅考驗同學們的智慧,更考驗團隊成員的團結協作能力。同學們從分配成員任務開始,不斷嘗試,更改設計方案,互相交流溝通,達到了培養團結協作能力的課堂目的。

圖為研支團成員測量同學們搭建棉花糖高塔的高度。 東林研支團 供圖

相關焦點

  • 中國青年網:天大研支團舉辦校園辯論賽探討青年建功立業
    近日,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養學生的思辨精神,天津大學(以下簡稱天大)研支團在甘肅宕昌縣第一中學舉辦「傳承五四精神,勇擔家國使命」辯論賽。研支團成員們組織宕昌一中的22支辯論隊伍,圍繞著「走出大山/回到家鄉是當代青年建功立業的更好方式」這一辯題,在為期兩周的辯論賽場上,對自己的成長選擇、家鄉的前途發展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與思考。
  • 西安交大研支團編撰電子校刊打造校園文化品牌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2日電(記者 李川 通訊員 胡博文)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研支團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大興中學積極參加電子校刊《聽濤》第二期編撰工作。西安交大第21屆研支團 供圖  此次校刊編撰工作由西安交大第21屆研支團內蒙分隊成員胡博文、王謙煒負責。《聽濤》電子校刊共有六大常設版塊:教研教改、成長路上、多彩校園、家長學校、藝苑繽紛,以及大興先鋒。內容包含了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
  • 華南師大研支團推廣八段錦助力學校課間操改革
    華南師範大學研支團 供圖  八段錦是中國傳統保健功法,起源於宋朝,有八段動作,因其動作美如畫錦,故稱之為八段錦。整套動作,柔和緩慢,圓活連貫,有松有緊,動靜相兼,氣息流暢。學員練習時無需器械,不受場地局限,簡單易學,節省時間,鍛鍊作用極其顯著。
  • 陝西師大研支團走進青少年之家開展粘土手工製作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 劉喆)為培養青少年的動手協調能力、注意力以及創造力,學會熱愛生活,尋找生活中的美好,日前,陝西師範大學第二十一屆研支團成員汪翠、丁萬本走進重慶市永川區朱沱鎮港口社區「青少年之家」開展以「小手工,大製作」為主題的粘土手工製作課。
  • 天津工大研支團開講夜校第一課 助力脫貧攻堅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21日電(記者 劉喆 通訊員 李爽 劉家辰)9月15日晚上八點,天津工業大學第20屆研支團在貴州省石阡縣樓上村為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學員開講了秋季夜校第一課。  天津工業大學第20屆研支團在石阡縣樓上村為青年志願者脫貧攻堅夜校學員開講秋季夜校第一課。圖為研支團成員劉家辰為學員們講解《衛生與健康》。
  • 西工大研支團走進融水縣易扶點科普海洋世界
    西北工業大學第22屆研支團在融水苗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苗美家園社區,給隨遷兒童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洋科普課。西工大研支團 供圖  「關於海洋,你想知道什麼呢?」志願者莫向陽首先通過一系列精心準備的海洋動物圖片,帶領孩子們走進海底世界,激發孩子們的學習欲望。精衛填海,鄭和下西洋……一個個耳熟能詳的故事,「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句句描寫大海的詩歌,向孩子們述說著中國人和航海的不解之緣。
  • 南開大學研支團上崗記:第一天做你們的老師
    南開大學研支團 供圖  清晨6:50,達孜的天空裡夜色還沒有完全散去,第一天上崗的南開大學第二十屆研支團西藏分團成員程曲漢順手穿上了那件南開文化衫、匆忙洗漱後拎著鼓鼓的公文包出了門。南開大學研支團 供圖  9:05——上課鈴響5分鐘前,王惠抱著課本、備課本和批改好的作業走進了教室。「下節課是語文,把課本、筆記本還有同步練習拿出來準備好。課代表來把作業發下去。看看自己昨天晚上的作業,每個錯誤改五遍。」
  • 情暖寒冬 礦大研支團在石家田舉辦愛心集市
    中國礦業大學研支團 供圖  中國礦業大學研支團(山西)的服務地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石家田九年制學校。學校地處北部貧困山區,海拔較高,冬天這裡的氣溫幾乎都在零下二三十度。這裡的孩子們大多都是住校生,其中貧困家庭、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的孩子以及留守兒童佔相當一部分。他們的生活條件較差,很多學生在冬天都是穿著單薄的衣服,破舊的鞋子。
  • 「筷樂」委員帶筷子上兩會:建議「雙11」設為全國公筷日
    ➋ 啟動小手拉大手,『5.11,我筷樂』行動另外,為了讓公筷行動快速落地見效,還要抓一些「牛鼻子」工作。我還建議啟動「小手拉大手,『5.11,我筷樂』行動」。小手就是小朋友,大手就是大人,5是「我」的諧音,「11」形象地代表了一雙筷子。讓孩子們「小手拉大手」推動公筷在家庭中的使用。
  • 西南大學研支團走進巫山縣開展調研為仙橋村「上色」
    圖為西南大學研支團成員為孩子們上心理健康課——認識五彩情緒。西南大學研支團 供圖  為愛上色,志願者們守護孩子們的童心,為孩子們編織一個五彩斑斕的童年。  學校調研  在學校老師領導帶領下,西南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們進行了學校情況的調查。
  • 揚州大學研支團七載奮鬥致敬青春
    揚州大學研支團 供圖揚州大學研支團 供圖揚州大學研支團 供圖揚州大學研支團 供圖揚州大學研支團 供圖  如今,他們的「小小麻雀課——面向『袖珍村小』的鄉土課程開發行動」榮獲了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
  • 天津工大研支團在夜校為村民普及防災減災知識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0日電(記者 劉喆 通訊員 譚浩 李爽)近日,天津工業大學研支團成員譚浩,在貴州省石阡縣國榮鄉樓上村脫貧攻堅夜校為二十餘位學員開展了一堂主題為「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加強防災減災能力」的專題課程。
  • 【學習故事】「筷」樂一起
    茹茹:肯定是兩支呀,兩支筷子才能夾起東西。潼潼:對呀,一支筷子就不能吃東西了。澤澤:幼兒園的筷子和我家裡的不一樣呢?徐徐:有的人小,就有短的筷子,大人用長的。隨著時代的變化,以及飲食烹調的方法改進,飲食的器具也隨著不斷的發展,從而形成今天我們所使用的筷子。看,我們把家裡的筷子也帶到幼兒園了。
  • 華中師大研支團續編校刊助力七中學子備戰中考
    華中師範大學研支團恩施分隊成員協同《天問》文學社社員開啟第四期校刊《天問》的編定工作。圖為七裡坪中學第四期校刊《天問》封面。華中師大研支團 供圖  此次校刊《天問》編訂工作共持續3個月,共收集稿件200餘篇。經過華師研支團六位成員聯合各班語文教師的反覆挑選修改,最終確定52篇優秀稿件登入第四期校刊《天問》。其中,華師研支團成員趙凱以《慢逝》為題書寫人生感悟,抒發自己對於青春的感受,鼓勵七中學子珍惜青春年華,不斷奮鬥,奪取中考的勝利。
  • 西農研支團助力西社幼兒園冬季趣味親子運動會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29日電(記者劉芊芊)為提升幼兒生活、學習質量,豐富幼兒課餘生活,增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交流以及尋求學生對幼兒園的歸屬感,11月27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支團成員協助西社幼兒園開展冬季趣味親子運動會。整個活動笑聲不斷,項目趣味橫生。
  • 河北師大研支團在天祝開展繪製生涯彩虹圖活動
    河北師範大學研支團在天祝藏族自治縣第一中學高一年級開展「繪製人生——我的生涯彩虹圖」活動。圖為研支團成員代文武介紹生涯規劃課程體系。河北師範大學研支團 供圖  繪製生涯彩虹圖是河北師範大學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為支教學校開設生涯規劃課程中的活動之一。研支團成員為當地學校設計了以「知己知彼」為主線,以「瞭望生涯」「自我認知」「生涯探索」和「自我規劃」四個篇章為主要內容的生涯規劃課程體系。
  • 「筷」樂成長——諾亞舟海鹽慶安宜家花城幼兒園中三課程故事
    孩子們在使用筷子時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難,關於筷子的問題也不少,一場筷子大探秘開始了·······「筷」樂文化(一)、繪本閱讀「筷」樂繪本孩子們在繪本閱讀中了解了筷子的歷史、走進筷子文化,學習筷子的使用方法。筷子文化「筷」樂調查我在步行街看到筷子。
  • 助農團團| 別具特色的紫薯脆——臺江苗菇菇果蔬脆
    助農團團| 別具特色的紫薯脆——臺江苗菇菇果蔬脆 2020-05-22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3D列印雷射切割 打造「筷」樂上虞主題宴席 上虞區職業中專特色...
    據了解,5月以來區職業中專積極響應開展倡導使用「公筷公勺」的宣傳活動,結合學校實際、專業設置、學生特點,面向全體師生廣泛開展「『筷』樂餐飲,文明生活,專業倡導」公筷公勺主題活動,學校將宣傳公筷公勺和課堂教育緊密結合,除開展特色班會課以外,還根據專業特色開展了一系列教學活動。
  • 寧夏大學研支團在回民中學開展心理健康講座
    講座中,研支團成員朱東升與新生分享了對於初中學習生活的認知。他就初中生如何正確看待自己、如何與老師和同學交往、如何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課程等問題與初一新生進行了交流。他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以生動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語言,使同學們對初中得學習生活有了進一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