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古浪:荒漠變成米糧川 移民搬遷生活甜

2020-12-25 騰訊網

2012年開始,甘肅武威古浪縣啟動黃花灘生態移民易地搬遷工程,村民從大山裡搬了出來,封山育林,實現了「人退山綠」。通過防風固沙,發展產業,當地實現「人進沙退」,在戈壁灘裡開拓出了一片綠洲。

曾經的古浪,乾旱,缺水,風沙大。貧瘠的山溝溝裡,飲用水都要毛驢車來拉。62歲的村民李應川就是從那裡的橫梁鄉,搬遷到了黃花灘富民新村。如今,李應川住進寬敞明亮的新房子,看著以前的老照片,他感慨萬千。

古浪縣黃花灘富民新村村民 李應川:我們那裡靠天吃飯。回想起來,現在的日子就是比山上的日子天地懸隔了。你看共產黨對我們人民群眾好不好,給我們蓋上這磚頭瓦房。

黃花灘地勢平坦,從前也是一片荒漠。通過防風固沙、生態環境治理,40萬畝黃花灘變成了宜居的綠洲。

南部山區11個鄉鎮、88個貧困村整體搬遷到這裡,讓這裡成為了6.2萬多名貧困群眾的新家園。有了新家園,生計怎麼解決?當地政府帶領群眾發展蔬菜大棚種植和牛羊養殖。每個大棚補貼4.98萬元,農戶自籌的2萬元可以享受3年貼息貸款。但習慣了廣種薄收、靠天吃飯的山區群眾,卻不敢輕易嘗試新的產業模式。

富民新村黨總支書記 張延堂:在山裡的時候,對這些產業,包括我自己,也都沒見過。剛開始我們山區的老百姓還想著把羊養上,還有可能賠掉,菜種上也可能賣不出去。

怎樣才能消除群眾的顧慮呢?村裡的黨員幹部帶頭承包大棚,請來縣農牧局的技術員,從配土栽培到病蟲害防治,全程進行指導。看著大棚裡結滿了西紅柿、甜瓜、辣椒,村民們漸漸有了信心。

截至今年8月,古浪縣種植大棚累計達到1.5萬個,規模化羊場572個,羊存欄202萬隻。村裡有了致富產業,農戶有了增收項目,群眾的心裡踏實了。李應川的小兒子常年在外地打工,看到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他選擇回來,和父親一起經營家裡的大棚。

李應川的小兒子:就想著養羊的同時,看看能不能再流轉個大棚,搞一間大棚種植,結果一種覺得還行,一個大棚半年能收入1萬元。

產業發展起來了,生活更加有希望,村裡也多了年輕人的身影。新村裡的教育、醫療等配套設施,解決了許多年輕人回鄉創業的後顧之憂。在黃花灘易地搬遷安置區,村村有小學和幼兒園。娃娃們上學的地方,走著幾分鐘就到了。優質的教育資源,讓村民們看到了更多關於未來的希望,邁向小康生活的步伐,更加堅定了。

古浪縣黃花灘富民新村村民 李應川:你看我們學生上學也方便,走路也方便,醫療更方便。現在,政府給我們提供了蔬菜大棚、養殖棚。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

相關焦點

  • 在中國荒漠上,他們做出了讓外國人驚嘆的壯舉
    這句囑託,讓甘肅古浪黃花灘生態移民區的村民深有感觸。4月,廣袤的西北大地風沙依舊,可居住在甘肅古浪黃花灘生態移民區的村民張世俊卻覺得今年的春天格外充滿希望。清晨,張世俊早早出門,要去種樹。種樹雖然不是新鮮事,但是對他來說,這個地塊的名字還真有點新鮮——「支付寶螞蟻森林」,而且據說是跟網際網路有關。他不懂這其中的關聯,卻知道參與種樹項目會給自己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 古浪黃花灘有一道最靚起跑線 屬於移民區的孩子們
    作為古浪黃花灘生態移民區的中小學,古浪四中、綠洲小學就讀的都是古浪南部山區移民群眾的子女。讓好教育阻斷貧困代季傳播,古浪正在為黃花灘的孩子們打造最靚起跑線。殷殷囑託記心間,古浪縣把發展教育當成阻斷貧困代季傳播的重要手段,在黃花灘生態移民區科學配套幼兒園、小學、初中,做到綠洲小鎮和12個移民新村村村有小學、幼兒園,同時高規格配套全寄宿制古浪四中,為6.24名萬移民群眾帶來優質教育資源。家住古浪黃花灘生態移民區綠洲小鎮的雷月芳今年秋季學期再也不用為小孫子上幼兒園的事情發愁了,離她家不到100米,就有一家設施先進的公辦幼兒園要在今年秋季招生。
  • 「跟著總書記看甘肅」辦好教育 這是古浪黃花灘孩子們的起跑線
    綠洲小鎮雷月芳一家人中國甘肅網8月6日訊(記者 宋芳科 任磊 文/圖) 從古浪黑松驛鎮蘆水溝村搬遷到黃花灘綠洲小鎮的雷月芳對自己家的新房子非常滿意8月4日,由中共甘肅省委網信辦主辦,中國甘肅網承辦的「跟著總書記看甘肅」網絡主題採訪團來到黃花灘上的綠洲小鎮。通過生態移民,有1.7萬古浪南部山區村民在這裡開啟新生活。白牆黛瓦的園林小品、江南騎樓風格的建築韻味、超大型社區的生活布局,都說不完小鎮的秀色與開闊,但是,我們更願意把鏡頭切換到小鎮的綠洲小學、幼兒園,帶大家一起來看綠洲小鎮孩子所擁有的起跑線。
  • 「你笑起來真好看」 古浪黃花灘有一道最靚起跑線 屬於移民區的孩子們
    來源:中國甘肅網搬入綠洲小鎮的雷月芳(右二)一家人中國甘肅網記者 宋芳科 任磊甘肅武威古浪縣黃花灘上,有一所中學和一所小學,讓第一次參觀的家長驚喜的感慨「真是劉姥姥進大觀園頭一回作為古浪黃花灘生態移民區的中小學,古浪四中、綠洲小學就讀的都是古浪南部山區移民群眾的子女。讓好教育阻斷貧困代季傳播,古浪正在為黃花灘的孩子們打造最靚起跑線。
  • 【你笑起來真好看】 古浪黃花灘有一道最靚起跑線 屬於移民區的孩子們
    作為古浪黃花灘生態移民區的中小學,古浪四中、綠洲小學就讀的都是古浪南部山區移民群眾的子女。讓好教育阻斷貧困代季傳播,古浪正在為黃花灘的孩子們打造最靚起跑線。年8月19日至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期間非常關心教育,考察途中來到富民新村小學與師生親切交談,鼓勵同學們要好好學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 辦好教育 這是古浪黃花灘孩子們的起跑線
    8月6日訊(本網記者 宋芳科 任磊 文/圖) 從古浪黑松驛鎮蘆水溝村搬遷到黃花灘綠洲小鎮的雷月芳對自己家的新房子非常滿意。8月4日,由中共甘肅省委網信辦主辦,中國甘肅網承辦的「跟著總書記看甘肅」網絡主題採訪團來到黃花灘上的綠洲小鎮。通過生態移民,有1.7萬古浪南部山區村民在這裡開啟新生活。白牆黛瓦的園林小品、江南騎樓風格的建築韻味、超大型社區的生活布局,都說不完小鎮的秀美與開闊,但是,我們更願意把鏡頭切換到小鎮的綠洲小學、幼兒園,帶大家一起來看綠洲小鎮孩子所擁有的起跑線。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黃花灘盛開...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溫暖的迴響 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黃花灘盛開幸福花富民新村社區。 孟 捷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國華 李 峰 杜雪琴 楊世智 伏潤之古浪黃花灘,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朵朵黃花。過去,在古浪縣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實施之前,黃花灘只是地處縣域西北部、騰格里沙漠以南的一大片飛沙走石的戈壁荒漠。而今,黃花灘卻奇蹟般地崛起一個又一個易地搬遷新村鎮。沿橫貫古浪東西的308公路向移民新村行進,一個個新農村和一棟棟新莊院構成的美麗鄉村新圖景,從我們眼前閃過。如果不是路邊不時出現的長滿綠色植物的沙丘提醒,我們真有一種行進在某個新城市街區的錯覺。
  • 平涼移民方案獲批,隴南率先開啟移民搬遷大幕!
    近期隴南發改局相關領導到蘭州新區對接,據相關消息:新區牽頭編制的《蘭州新區承接隴南等地暴雨洪澇災害災後重建搬遷安置工作方案》已經省政府印發實施,為下一步實施搬遷安置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甘肅移民安置方案獲批,隴南、甘南、定西、天水、平涼、慶陽和白銀七個市州向蘭州新區移民啟動,預計第一批移民今年年底入住蘭州新區。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實施易地搬遷,徹底拔斷窮根 —— 古浪縣脫貧...
    貧困鄉親脫貧是第一步,接下來要確保鄉親們穩定脫貧,扶貧政策和扶貧隊伍要保留一段時間,從發展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等方面想辦法、找出路,讓易地搬遷的群眾留得住、能就業、有收入,日子越過越好。總書記的殷殷囑託,為古浪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 你笑起來真好看|古浪黃花灘有一道最靚起跑線 屬於移民區的孩子們
    你笑起來真的好看 【你笑起來真好看 | 古浪黃花灘有一道最靚起跑線 屬於移民區的孩子們】甘肅武威古浪縣黃花灘上,有一所中學和一所小學,讓第一次參觀的家長驚喜的感慨「真是劉姥姥進大觀園頭一回。」到底是什麼樣的魅力讓參觀的家長如此驚喜,在@中國甘肅網 的航拍鏡頭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 「新春走基層」甘肅古浪:移民村迎回年輕人
    2019年8月2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古浪縣考察調研時,來到他們家中做客。「做夢也沒有想到總書記會來我們家。」李建寶告訴記者,習總書記先在他們家小院的菜地前駐足察看蔬菜長勢,又來到廚房揭開鍋蓋看了看正在煮的飯,並詢問他們住房、用水、廁改、採暖情況。
  • 烏鞘嶺向西,花海裡徜徉最美的古浪!(圖)
    ,古浪的地名源於藏語「古爾浪窪」,意為黃羊出沒的地方。 古浪芍藥谷位於黃羊川鎮大南衝峰嶺臺,依託古浪縣黃羊川鎮大南衝村豐富的土地資源和獨特的區位地理優勢,建成花卉觀光基地、民俗休憩木屋及特色涼亭、主題雕塑、景觀大門等配套景觀,發展以芍藥花卉觀光、民俗休閒、田原風光體驗、養生保健為主的旅遊產業,著力打造「魅力峰嶺山、七彩芍藥谷」為主題的品牌形象,形成集鄉土文化體驗、民俗文化展示、特色民風民宿等功能於一體的休閒田園度假勝地。
  • 荒漠戈壁灘,另類多彩甘肅
    說到甘肅,給大家的印象就是荒漠,都是沙漠,戈壁灘,黃黃的沙塵暴。當然也忘不了乾旱。就是這樣你個地方還是國家旅遊地。當初的絲綢之路就在這個地方,是古代絲綢之路重要的關口。今天我們就走進這個充滿傳奇特殊色彩的省份甘肅來探索一下。
  • 搬遷入住旅遊景區——中和鎮雪花湖易地移民搬遷安置點見聞
    搬遷入住「旅遊景區」「坐擁湖畔,無限風光在眼前;竭誠服務,幸福就在你身邊!」這響亮的話語並不是某地產開發商的廣告,而是三都縣中和鎮雪花湖易地移民搬遷安置點的真實寫照。為打好易地扶貧搬遷這場硬仗,三都縣中和鎮黨委政府首先在易地移民搬遷安置點選址上就「別有心思」,因地制宜的選用雪花洞周圍原本貧瘠荒蕪、凹低不平的荒地,藉助其地處S206省道一旁的地理位置優勢開發利用,通過統一設計和規劃,讓劣勢資源變活,荒地變熱土,激發移民安置點的發展新動力。
  • 搬遷入住「旅遊景區」——中和鎮雪花湖易地移民搬遷安置點見聞
    這響亮的話語並不是某地產開發商的廣告,而是三都縣中和鎮雪花湖易地移民搬遷安置點的真實寫照。用手指著老家的房屋圖片,楊勝開表情突然變得有些傷感,回憶過去生活的困苦,他心中仍然五味雜陳。曾經的居住地山高溝深,楊勝開夫婦倆質樸而勤勞,每一天都起早貪黑、犁耙耕種,但生活依舊困苦。造成他們一家貧困的正是「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幸福生活從搬遷開始!」
  • 西安市移民(脫貧)搬遷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藍田縣水陸庵安置社區...
    藍田縣委書記王浩致辭並介紹全縣移民(脫貧)搬遷項目基本情況   西安市移民(脫貧)搬遷項目集中開工儀式,10月20日在藍田縣普化鎮水陸庵安置社區現場舉行。藍田縣委書記致辭並介紹了全縣移民(脫貧)搬遷安置及精準扶貧工作。陝西大唐盛風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嵛欽作為建設方表態發言。西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呂健宣布開工。
  • 白鶴灘庫區東川區移民搬遷安置和建購房協議籤訂工作全面完成
    ,我是我們格勒村第一個籤訂搬遷安置協議和建購房協議的移民,我了解這裡的建設規劃。,東川區白鶴灘移民工作不僅充分考慮了移民房屋建設、實物搬遷等因素,更是充分考慮到了包括移民群眾衣食住行、醫療保障、文化教育、就業養老等各種社會生活的重構與發展,努力為移民謀求更全面、更長遠的生產和發展目標,增強移民搬遷後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大愛無悔別故土--南水北調中線庫區移民搬遷側記
    為了避雨,庫區習家店鎮老君殿村的胡英華與兒子胡川將本來已經堆放到院子裡的家具和物品又搬進已經空了半年的豬圈裡。家裡的東西已經整理完畢,房頂也拆掉了,家具和衣物被褥也已分門別類堆放齊整。第二天,要搬遷的物品將被打上記號,裝上大貨車,運往他們遠方的新家。20日一早,他們一家將作為丹江口市習家店鎮的第四批庫區移民與93戶村民一起搬遷到湖北省荊門市的屈家嶺管理區。
  • 蘭州新區移民搬遷,每戶補助10萬元?官方正式回復
    近日,蘭州新區 「移民搬遷」一直是大家關心的話題甘肅這些州市將移民蘭州新區?移民真的能致富嗎?接下來就是補助問題看看官方回復👇網友留言:今天諮詢石雞壩鎮領導,關於8.17洪災受災居民搬遷蘭州新區安置事項:搬遷區域只限險崖壩、陰平寨、張家溝、徐家山(也就是說安昌河房屋倒塌受災嚴重的不能搬遷蘭州新區異地安置)。
  • 移民搬遷拓新路 幸福美景入畫圖
    「勐曼移民新村只是全州庫區移民走上康莊大道的一個縮影。這巨大變化的背後,是我州邊探索、邊實踐為水庫移民工作找到的一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奔小康』的路子。」紅河州搬遷安置辦公室主任潘建祥如是說。移民移出新生活「不僅住上了新房子,還在家門口找到了致富的新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