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智慧校園,學習隨行

2021-01-11 CSDN技術社區

「網際網路+」正推動著數字校園加速向智慧校園升級。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充分利用敏捷網絡、移動互聯和雲計算等技術,打造出高效、便捷、舒適和智能的智慧校園。

五十多年以前,伴隨著先賢的宗旨「上溯宋明書院講學精神,旁採西歐大學導師制度,以人文主義之教育宗旨,溝通東西文化,為人類和平、社會幸福謀前途」,香港中文大學正式開啟了其「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東方與西方」的使命。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大已是香港乃至亞洲首屈一指的大學。

2013 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獲教育部批准設立,作為香港中文大學優秀辦學經驗在祖國內地的延續,以創建一所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一流研究型大學為己任,致力於為我國培養有國際視野、社會擔當的新時代創新型高層次專業人才。國際化的氛圍、中英並重的教學環境、書院制傳統、先進的學科和專業設置、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特色。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移動化、雲計算等技術正不斷從紙上的概念進入快速應用發展軌道。作為創新聯合辦學的新設高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兼具優秀世界一流大學的傳承和後發優勢,信息化技術正是當前發展亟需的一柄利器。

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ICT解決方案提供商和世界TOP500的眾多高校所選擇的合作夥伴,也希望能幫助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國際一流大學的道路上跨步邁進。為此,雙方基於港中大(深圳)校園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需求,力爭兼顧現實和未來,實現方案的最優化。

應對高校網絡挑戰,敏捷創新教學模式

高校內的網絡環境相比普通的企業顯得更為複雜:既要滿足基本的網絡訪問需求,迎合教學管理和辦公業務的需要,還要為教學科研中的各種前瞻性、實驗性、開放性應用提供足夠的支撐。同時,校園網內還具有多種不同結構形態的網絡(IPv4和IPv6)並存、學校本身特點造成其存在時間性流量爆發現象,以及學生上網行為亟待管理等特徵。

華為敏捷網絡以敏捷創新管理教學模式,促進教育資源共享,支撐業務發展,提升用戶體驗。華為幫助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構建的校園網絡,通過千兆到桌面的接入,讓教師辦公、業務處理獲得了更為極致的體驗;而遍布各處的無線網絡,則讓所有師生享受到隨時隨地的網絡接入,不論是辦公、資源訪問還是上網衝浪都變得更為方便。相對於以前傳統的固定教室學習,學生可以採取BYOD方式,攜帶手機、平板電腦、上網本、iPad等信息終端設備進入學校課堂,充分利用網絡環境自主學習,更好地實現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學校與二者之間的協作與溝通。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同時也是國內最早一批加入Eduroam(Education Roaming)全球網絡項目的高校,藉助華為所部屬的無線網絡,所有已加入該項目的教研機構的來訪者(如訪問學者、交流生),通過搜索WIFI網絡找到Eduroam,輸入自己的帳戶和密碼就可以隨時隨地免費上網了,就像在自己學校一樣。同樣,港中大(深圳)的師生在外訪問交流時,也可以自己的帳號,登入這些機構的Eduroam網絡。

當然,僅僅是大帶寬、廣覆蓋的網絡還無法體現出華為方案的敏捷特性。例如,業務隨行。對教師而言,無論是在家備課、在教室上課還是在辦公室辦公,只要同樣的帳號登錄系統,均可以感受一致的接入體驗,移動化、更隨性,讓工作變得更敏捷。另外,校園中的重要業務,如多方高層視訊會議、遠程同步課堂等的帶寬也在規劃中得到優先保障,網絡資源優先供以用戶為核心的業務調用,確保課程等重要事件不被影響。

另外,作為香港中文大學的傳統,「書院制」是其區別於其他學府的一大特徵,其與正規課程相輔相成,為學生提供非形式教育的機會,是培養學生人際交往技巧、文化品位、自信心和責任感的重要基地。而華為的敏捷網絡技術,可以更好地幫助書院中的學生實現彼此間的交流互動,讓學生可以更自主地豐富其校園生活。

共享教育資源,統一安全管控

教育IT系統走到今天,也逐漸向著雲化的方向發展。相較於過去各個院系獨立建設自身所需的系統,構建教育雲無疑會讓資源的利用效率、信息的共享程度大為上升,同時也能極大降低學校的IT投資壓力,令學校高層有更多的富餘資金投入其它活動當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先確定了部署教育雲數據中心的策略,將所有硬體資源集中在雲平臺進行管理,並為各項業務提供彈性服務。通過華為的雲服務,其原有硬體資源使用率大幅提升,並通過虛擬熱遷移、設備熱插拔等技術特性減少計劃內宕機時間,實現了零宕機硬體維護和升級。

教育科研資源都搬到雲上之後,學校也可以通過統一的管控機制設置安全策略,避免因資料存儲分散、管理控制不嚴等問題造成不可挽回的洩密事故。華為雲安全管理策略從數據到實際用戶實現了全方位、多層次和智能化的管理,除了一般的用戶身份識別、數據加密和防火牆等功能外,更對雲管理應用進行加固,防止惡意虛擬機的破壞。

精簡便捷管理,安全可靠運維

當校園內部署了諸多信息化設備和系統後,相應的運維管理工作也變得相當重要,需要保證系統的穩定、確保不影響正常的教學科研業務。

從網絡角度而言,由於校園內佔地廣闊,有線/無線設備繁多,業務種類也比一般企業更為複雜,這些都是運維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所在。而華為敏捷網絡可以快速感知網絡質量,精準定位問題所在,通過有線/無線深度融合實現了統一的網絡轉發與管理,使得海量的設備可以自動部署、即插即用,並從全生命周期角度進行管理,真正實現了極簡運維、便捷管理。

對於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部署的教育雲數據中心,華為還提供了數據中心管理神器——FusionManager,其通過統一的入口對各伺服器、存儲和交換機等設備進行集中管理,圖形化的用戶界面可以直觀、簡潔地表現各設備實時狀態,令傳統運維管理的工作效率得到明顯改善。

通過華為的雲服務,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原有的硬體資源使用率大幅提升,並通過虛擬熱遷移、設備熱插拔等技術特性減少計劃內宕機時間,實現了零宕機硬體維護和升級。

相關焦點

  • 亞洲最美的大學校園之一,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簡稱港中大(CUHK),香港中文大學是書院聯邦制大學建制,同時它也是世界大學聯盟成員。香港中文大學是一所以「中國研究」、「生物醫學科學」、「信息科學」、「經濟與金融」、「地球信息與地球科學」為五大重點研究領域的公立研究型大學。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建綠色校園
    魯力 翻拍  一個過去的工業廠區,如何在一年零兩個月的時間裡變成國際一流大學的啟動區?昨天,市建築工務署披露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啟動校區的建設進展,並詳細介紹了校區一期工程的規劃。  據悉,目前港中大(深圳)校區的啟動區工程已經完成總體進度的65%,進入裝飾裝修及機電工程安裝階段,預計年底交付港中大方面使用,從而滿足明年9月開學的需求。
  • 名校面對面——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港中大)成立於1963年,為研究型綜合大學,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使命,蹈厲奮發,志在千裡。港中大師生來自世界各地。我們也有廣大的本地和海外校友組織,聯繫身在世界各地的港中大畢業生。
  • 香港中文大學
    周邊環境  香港中文大學位於香港的沙田區,佔地面積達134公頃的校園,北臨吐露港,遠瞻八仙嶺,130多幢建築物傍山而立,座落在青翠樹叢中,是亞洲區內最優美的校園之一。錄取條件香港中文大學的內地招生計劃將分設文、理、工、商四個學科門類,文科類包括文學院及社會科學院;理科類為理學院;工科類為工程學院;商科類為工商管理學院。根據上述分類,香港中文大學在每學科門類分設下列「獎學金基礎班」及「基礎班」,合共八門類基礎班。香港中文大學只招收普通本科生。
  • 香港中文大學今日恢復運作 進入校園需出示有效證件
    中新網11月25日電 據香港商報網報導,早前一度被佔領及破壞的香港中文大學,所有部門及校內部分餐廳於25日恢復運作。中大在社交媒體專頁以「一磚一瓦,重新出發」為題發布短片,指校園已大致恢復平靜。資料圖: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城市大學EMBA(中文)2016春季新生開學
    新起點 新希望 香港城市大學EMBA(中文)2016春季開學周 新同學們入學第一天,便深深感受到城大 EMBA(中文)課程「揮灑中西智慧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副院長、EMBA(中文)課程主任竇文宇教授在簡短歡迎詞後,與大家進行了一次「迎接大變革時代」的思想交流。他告訴同學們,這是一個商業劇變與新的商業模式、商業機遇大量湧現的時代,香港是「跨越的階梯」,城大是「學習的平臺」,貼近中國、提供嶄新的學習視角,面向世界、帶來前沿的學習體驗。城大 EMBA 是助力飛躍的整合學習平臺,將幫助大家實現角色的跨越。
  • 香港中文大學宣布下周一恢復校園運作
    (觀察者網訊) 在經歷多日暴徒佔領破壞後,香港中文大學日前宣布,已積極復修及清理校園,經評估後將於11月25日恢復校園運作。 港中大傳訊及公共關係處11月22日發布聲明稱,下星期一(11月25日)校園內所有部門恢復運作。過去一星期,校方積極復修及清理校園,考慮了安全及交通方面的特別安排,經過評價後認為可以恢復運作,方作出此項決定。
  •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錄取及專業分享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在2021年U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第43香港城市大學在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使學生可以選擇一般研究方向的學習、對外英語方向或文學和文化研究方向。香港中文大學
  • 拒絕黑手伸向校園!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院校友會呼籲抵制罷課
    香港各大高校開學在即,卻有反對派分子將黑手伸向校園。今天,逾300名黑衣人趁香港中文大學開學迎新之際,聚集在校內煽動學生罷課。對此,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院校友會於8月28日發表公開聲明。校友會在信中呼籲學子們以和平理性的方法去表達訴求:愛護校園,珍惜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不參與罷課。也呼籲各大中教職員秉持「博文約禮」的精神,堅守崗位,服務中大,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舊生會幹事會的公開聲明
  • 港雋留學|香港中文大學·EMBA中文班·全球頂級華人教授師資
    培育既具專精知識又有處世智慧的人才。更多香港中文大學介紹點擊連結↓↓↓港雋留學|一起走進·亞洲最美校園·香港中文大學自1993年香港中文大學推出大中華區首個EMBA課程以來,我們商學院在培訓高級管理人員方面就一直居於領先地位。我們EMBA項目視野廣闊,立足大中華﹑放眼世界。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一所什麼樣的大學?
    點擊視頻☟☟~帶你了解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一所什麼樣的大學?當選中國大陸唯一主辦霍特獎峰會的高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當選中國大陸唯一具備主辦霍特獎峰會資格的高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管理學碩士項目(MBM)榮獲2020年度中國商學院最佳中外合作碩士項目TOP30榜單第一名。像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這些獎項還有很多,小s就不一一舉例了。來到這所學校純屬機緣巧合。來到大學之後父母不在身邊,再加上身邊又有那麼多活生生的榜樣,反而開始求上進,努力起來。有同學說我寫的這一面太美好了。
  • 「中西合璧,古今結合」——香港中文大學介紹
    香港大學,下面我們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香港中文大學。世界排名穩固提升: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學位列43名,連續3年世界排名穩定提升3位,在香港大學中排名第三位。優美的校園環境:大家都知道香港寸土寸金,地價非常貴,但香港中文大學佔地面積137公頃,是香港校園面積最大的大學,香港其它所有大學的面積加起來,還沒有港中文的校園大。港中文校園面臨吐露港,依山傍海,樹木鳥類繁多,人文氣息濃鬱,各學院疏落地分布在山腳、山腰,被譽為亞洲最美的大學校園之一,這也是港中大學生特別引以為傲的一點。
  • 香港中文大學:不止是名震世界的師資力量,還有絕美的校園環境
    全球社會競爭力最為核心的部分莫過於人才的競爭了,而香港之所以能夠在全球經貿發展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那就是香港高等院校的師資力量了。在這座面積1100多平方公裡的面積、長居人口僅600多萬人的小島上,創造了遠東地區最為繁忙的港口城市。
  • 香港中文大學本科新生開啟學習之旅
    新學年,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大)錄取了近500名非本地本科生,他們分別來自阿根廷、中國內地、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中國澳門、馬來西亞、蒙古、緬甸、俄羅斯、韓國、西班牙、中國臺灣、塔吉克斯坦和泰國。國際生文化和背景殊異,使香港中大校園更為豐富多採。
  • 傳說中的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
    領袖培訓理大每年組織大型綜合訓練營,例如「歷奇訓練」和「青雲路領袖培訓計劃 2.0 」,讓學生通過互動的講座及密集的培訓,發掘個人潛能、培養團體精神及領導才幹。校企協作教育理大積極提倡校企協作教育,培育學生的全人發展,提高專業技能。本科專業學生可在就讀期間,參與實習工作及透過實際工作環境,把所學知識活學活用。
  • 南都專訪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
    即日起,我們推出「港澳大學校長灣區訪談錄」系列報導,專訪港澳多所高校負責人,展望大灣區高等教育及科技創新合作發展藍圖。「過去十多年,香港中文大學非常榮幸能夠深度參與深圳以及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教育發展和科研建設,推動創新人才的培育。」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日前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今年10月14日,他獲邀出席了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
  • 香港大學好還是香港中文大學好
    申請到了香港中文的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and Chinese Business Law. 所以最近對香港的法學教育,香港中文,尤其是香港中文的法學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  在香港只有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三所大學開設法學。
  • 香港中文大學內地生致校長段崇智公開信
    鑑於近期在香港街頭及香港各大高校頻繁發生的嚴重暴力活動已嚴重影響我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現特向校長閣下致函,就閣下最近發表的公開信、與記者及政府的談話及香港中文大學發出的相關通知發表以下聲明及訴求。我們堅決支持警察進入香港中文大學依法履行職責(包括但不限於搜集證據、與暴力示威者鬥爭、保護在校人員人身安全及學校財產安全、確保我們所有人的和平學習環境等等)。
  • 「天人合一,文貫古今」——香港中文大學
  • 香港中文大學EMBA中文項目金融科創課程首輪招生正式啟動
    立足於EMBA中文項目十餘年的教學積累,我們與時俱進。EMBA金融科創課程紮根金融財務、涵蓋創新創業,讓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本課程是香港中文大學EMBA中文項目在綜合管理方向之外,為企業家和金融精英開設的一個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