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日生在給書包稱重 學校供圖
作為每個上學孩子的必備品,書包的功能不言而喻,但過重的書包對於小學生來說,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同學,你的書包超重了。」每天早上上學期間,茶山中心小學紅領巾禮儀崗的值日生隨機抽查部分學生進行書包稱重,對超出標準重量的學生進行登記和提醒。這是該校開展「給書包減重,促健康成長」活動的生動一幕。
科學制定各年級書包重量標準
一、二年級書包重量應小於2.5kg,三、四年級小於3kg,五年級小於4kg,六年級小於4.5kg。活動前期,該校體育組教師對學生的身高和體重進行測量,得出各級學生的體重平均值,根據書包的重量不超過平均體重的1/10,制定出各年級的書包重量標準。
「在進行稱重時,最重的書包重量竟達到9kg。」該校校長李相偉說,青少年正處於成長期,其脊柱未發育完全,在這一期間,如果長期背負過重的書包,將對他們的脊柱發育造成嚴重的影響,「給書包減肥」刻不容緩。「學校剛開始開展稱書包活動時,大部分學生的書包是超重的,有的甚至要比年齡段的標準重量重一倍。」為何會出現書包普遍偏重的情況?李相偉分析,主要原因是同學們沒有整理歸類的習慣,把當天不用的課本、課外書、學習資料和文具等的全部放在書包裡,沒有進行整理,造成書包超重。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些家長為孩子準備的書包是拉杆式的,書包本身的重量就比較重。
多措並舉幫助學生書包「減負」
為切實讓孩子們的書包減負,茶山鎮中心小學多措並舉提供保障措施。李相偉介紹,一方面,學校通過班會課來教會孩子們如何整理自己的書包和相關的生活、學習物品的歸類,教會他們背自己的書包,為書包減負;另一方面,除班主任進行教育外,還會要求所有的科任老師一起參與,提醒孩子們,每天需要用哪些學習、生活用品,以清單的形式來提醒孩子,養成提前規劃的習慣。此外,學校購買十臺電子秤,每天都會在校門口由紅領巾禮儀崗的同學來對疑似超重書包進行抽檢,對書包超重的學生進行提醒並記錄進行追蹤跟進。通過數據來讓孩子直觀地清楚自己的書包是否符合要求。這種做法還可以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孩子們每天都能夠看到稱書包的活動,自然就會更加注重加強整理書包意識,慢慢就形成了良好的整理物品的好習慣。
「我們這個活動大概進行了兩個月,從開始被抽測到的同學大部分都超重,到現在超重的情況明顯減少。」書包減重效果顯著。李相偉說,孩子們通過學會整理書包,也順勢將其它學習、生活用品整理歸類,課桌的抽屜變得更整齊乾淨,有不少家長向老師反饋,自從學校開展稱書包的活動,孩子也開始慢慢學會整理自己的房間物品。
漫畫/蘇連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