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增加,呈現3大特點!張文宏最新建議來了!

2020-12-15 澎湃新聞

病例增加,呈現3大特點!張文宏最新建議來了!

2020-11-28 1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我國多地接連出現涉冷鏈食品新冠肺炎散發病例,呈現出三個特點:

一、範圍擴大,檢測呈陽性的涉及進口冷鏈產品範圍已經從海產品,擴大到畜禽肉類產品。例如山西霍州是進口冷凍厄瓜多青蝦外包裝檢出陽性,在天津海聯冷庫疫情中,其感染來源是攜帶新冠病毒的北美豬頭和受其汙染的德國豬肘。

二、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的範圍,已經從冷鏈食品擴展到遠距離運輸的貨櫃。例如新疆喀什和上海的疫情,都是貨櫃的裝卸環節出現了問題。

三、雖然有零星病例出現,不過公眾不用過於緊張。截至目前,全國對於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抽檢監測的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目前,沒有發現因為食用這些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

11月26日23時許,@張文宏醫生 發微博,談到針對經物流的海外輸入性疫情的防控策略。他主要提及兩點:

一、除冷鏈物品外,對冬季非冷鏈物流經消毒殺菌和強光通風環境中處置後,再予以轉運。

他表示,一般情況下,物流落地後在強光乾燥的倉庫內,病毒被滅活的時間較快,但如果在陰冷環境,特別是剛落地的溼冷貨櫃內,病毒的活力可以長時間保持,此時不加防護的接觸則感染風險較大。針對這些風險,將來無論是喀什還是上海,還是滿洲裡,均應該除冷鏈外加強對冬季非冷鏈物流的消毒殺菌和強光通風環境中的處置後再予以轉運,則可以顯著降低風險。

二、對一線接觸進口貨物處理的員工,提供免費自願疫苗緊急接種,降低一線工人被感染的風險,進一步杜絕經物流輸入疫情的風險。

個人接觸到冷鏈進口食品

這些防護措施要記牢

作為消費者,一旦接觸到冷鏈進口食品後,應該如何消毒才能放心入口?在11月25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曾作出提醒:

首先要做好手衛生,接觸後馬上洗手,洗手有「六步法」。如果洗手不放心,可以再加上洗手消毒劑。這是最必要的措施之一。

其次,對可能接觸到的冷凍食品裡用的炊具,如刀、砧板應該及時清洗,清洗時防止飛濺。對於刀、砧板,可以用加熱方法,用開水燙一燙、煮一煮,用60度的水浸泡一段時間就可以。也可以等它幹了以後,噴75%的酒精或者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劑,就可以完全達到消毒的效果。

此外,這些食品的殘渣要及時單獨收集起來,送到垃圾收集點。

來源/北京日報綜合央視新聞客戶端、@張文宏醫生、中國網直播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病例增加,呈現3大特點!張文宏最新建議來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氣溫逼近30°C,張文宏提出最新建議
    4月26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就「新冠遇上夏天」為主題與網友在線交流。學校儘量不要開中央空調領導要帶頭在通風環境開會張文宏表示,學校儘量不要開中央空調,萬一有個別感染病例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就會造成較大風險。張文宏建議各個學校儘量不要開中央空調,因為中央空調的一個特點就是密閉式,萬一有個別的病人感染了,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面就會對大家造成較大風險。
  • 張文宏給出最新建議
    截至4月11日24時,全省累計報告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73例,累計死亡病例22例,累計出院病例1250例。全省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3例,其中出院3例。目前在院隔離治療1例(本地確診病例、輕症)。自1月21日起,我省已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40143人。4月11日解除觀察13人,目前有101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 為何國內多地出現本土病例?新冠肺炎疫情何時終止?張文宏給出最新判斷
    21日下午,因忙於上海疫情防控工作而缺席「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的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通過視頻向大會分享他對疫情的最新研判。並不是,因為防控做得好,醫療資源未擠兌 張文宏指出,隨著第二波疫情上演,歐美進一步加強防控措施,在全球範圍內,大家都統一做法:不能任由疫情蔓延,哪怕是曾經做得比較松的國家,這一次也再度收緊疫情防控策略。新冠肺炎病毒的特點是從自然界出來,在人類中獲得常駐能力,可以稱為「常駐病毒」,屬於β家族。
  • 零星病例說明啥?秋冬季個人咋防護?張文宏最新回應,附送爆笑金句
    個別地區零星病例是否需要引起重視?新冠疫苗何時上市?秋冬季節如何防疫?……10月18日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剛剛邁進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大健康論壇會場,現場頓時掌聲雷動。就像我們前面幾次在北京、大連、雲南等地的個別疫情,事實上最終都會得到很好的控制,大家不需要過於擔憂,因為我國有防止局部疫情小範圍復發的措施,在短期內通過擴大檢測能力來控制疫情。對海外輸入性病例的防控,需要大家一起遵守閉環管理。我們不能保證全國範圍內大家100%能夠控制個別案例輸入現象,要杜絕漏洞的存在,才有可能保證我們下一階段中國整體疫情穩定。
  • 張文宏披露上海變異病毒病例詳情 中國可以做到快準穩
    今日,張文宏披露上海變異病毒病例詳情,針對網友們最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並且堅定的表示中國具備「快準穩」控制疫情的能力,關鍵還是每個人都要加強防護。張文宏披露上海變異病毒病例詳情張文宏披露上海變異病毒病例詳情目前已經成功登陸各大社交平臺的熱搜,該事件源自1月1日晚間,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其個人微博發文稱,上海疾控檢測到第一株
  • 張文宏:新冠將成為常駐病毒,本土出現個別病例不必恐慌
    談病毒:個體毒力降低,群體毒力上升 在張文宏看來,判斷個體毒力降低的指標是病死率。「對於個體來講,如果感染這個病,病死率是多少?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的病死率是2.7~3.0%。大多數國家都已經降到1%以下。不過,從全球情況看,還可能出現新的高峰。」然而,由於感染基數大,病亡的絕對數目仍然非常大。
  • 張文宏:上海現本地病例後沒有擴張,與市民衛生習慣很有關
    12月9日,上海市公衛中心組織新冠病例專家會診。對於近期上海發生的散發病例,張文宏表示上海出現散發病例後,積累的寶貴經驗,被全國認可。張文宏進一步解釋說,上海市民遇到散發病例後,沒有慌張,大家仍然非常嚴格地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洗手這些習慣,這也是這次上海出現本地病例後,沒有擴張的主要原因之一。市民在平時養成了非常好的習慣,這在散發病例比較多的冬季非常重要。張文宏說,在對病人密切接觸者追蹤過程中,發現整體的路線裡面,很少會有持續性的傳播病例發生。
  • 專家最新建議來了
    專家最新建議來了 2020-04-27 2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文宏:上海現本地病例後未擴張與市民衛生習慣有關
    張文宏:上海現本地病例後沒有擴張,與市民衛生習慣很有關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12月9日,上海市公衛中心組織新冠病例專家會診。對於近期上海發生的散發病例,張文宏表示上海出現散發病例後,積累的寶貴經驗,被全國認可。張文宏進一步解釋說,上海市民遇到散發病例後,沒有慌張,大家仍然非常嚴格地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洗手這些習慣,這也是這次上海出現本地病例後,沒有擴張的主要原因之一。市民在平時養成了非常好的習慣,這在散發病例比較多的冬季非常重要。
  • 零星本土病例出現,張文宏作出最新判斷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以來,中國政府依靠強力的防控措施,很快就穩定住了國內疫情局勢,實現了本土病例的清零工作。同時還積極參與到國際抗疫行動當中,為其他受到疫情影響的國家提供醫療物資,派出專家指導抗議工作,彰顯了中國的大國擔當。不過最近秋冬之際,有利於新冠肺炎的擴散,國內許多地方又出現了許多零星的本土確診病例,而中國政府也作出了及時的應對。
  • 張文宏最新建議
    4 月 26 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就 " 新冠遇上夏天 " 為主題與網友在線交流。學校儘量不要開中央空調領導要帶頭在通風環境開會張文宏建議各個學校儘量不要開中央空調,因為中央空調的一個特點就是密閉式,萬一有個別的病人感染了,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面就會對大家造成較大風險
  • 上海「最強天團」會診2例重症病例 其中1例可能轉危重 張文宏說了...
    這2例病例為境外輸入型病例 這次會診團隊陣容豪華 有堅守上海本地的專家 張文宏、盧洪洲 也有此前馳援武漢的 陳爾真、鐘鳴、王振偉等 堪稱上海醫療專家組
  • 天津、上海接連新增本土病例,最新進展匯總!張文宏這句話值得深思
    北京日報梳理6條最新相關進展一起了解↓↓↓天津再增一例本土確診病例系陽性帶魚暴露人員的密接者11月20日凌晨2時5分,天津市通報新增4例本土確診病例,均居住或工作在東疆港區瞰海軒小區同一樓棟。韓金豔介紹,這8個病例中,4例感染者為4棟不同樓層,4例感染者為19棟不同樓層;3例為室友工友,同為進口冷鏈從業人員,3例為家庭成員。目前流行病學調查仍在進行中,圍繞「人」「物」雙鏈進行追根溯源,尚不能排除共同暴露等可能。
  • 提醒| 關於零星病例,張文宏這樣說
    提醒 | 關於零星病例,張文宏這樣說 2020-10-19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張文宏給出最新回應
    張文宏給出最新回應 2020-11-29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張文宏建議:發燒後,這個舉動能救很多人!鍾南山也有新提醒
    11月28日上午,在上海科普大講壇2020年度特別活動暨第154講「人類如何才能打敗新冠病毒」活動中,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進行了專題講座,並回答了聽眾提問。張文宏介紹,上海從今年2月份開始建設發熱門診和哨點門診,整個上海大概有500多個,「這是一個非常豐富的網絡,所有市民從家門出來1-2公裡就有一個門診。」張文宏表示,門診網絡這次在浦東的確診病例中就發揮了作用,第一第二例病例均是在發熱後自行前往門診就診的。
  • 張文宏:目前沒發現新冠特異性後遺症,「新冠+流感」不用感到恐懼
    張文宏介紹,如果非典患者年輕且沒用過大劑量激素,恢復起來會比較良好,而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和新冠有特異性的不良反應。張文宏說,目前新冠的一些後遺症還是病毒性疾病常見的後遺症。「很多病毒性疾病都是全身感染,很長一段時間裡會對神經系統有一些損害,肺的纖維化恢復需要一段時間。同時新冠病毒到現在也就是幾個月的時間,沒辦法說幾年後的事情。」
  • 剛剛,張文宏又飆金句!偶爾出現病例...
    張文宏:病毒看不見摸不著,現在唯一能檢測的就是病毒的基因。在口腔裡面刮一刮,鼻子裡刮一刮,就可以在一個機器裡把病毒基因給測到,只要陽性的就肯定有。所以核酸檢測對於篩查無症狀感染者,意義非常大。在綜合服務點住了一晚之後,劉通等來了核酸檢測陰性的結果。
  • 美國疫情拐點什麼時候來?張文宏直播解讀美國疫情
    張文宏:說明醫生具備充足的檢測能力截至目前,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紐約州確診病例超過3萬例,已經被美國列為疫情「重大災區」。有留學生問,確診病例越多,是否意味著這個城市疫情防控越差?張文宏反問:「這個完全是誤解,紐約州如果不具備檢測能力,哪裡來的3萬多呢?」
  • 張文宏給出了最新解釋和建議
    11月28日上午,上海科普大講壇2020年度特別活動暨第154講「人類如何才能打敗新冠病毒」在上海科技館舉行,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來到現場,就當前大家關心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動態與趨勢開展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