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習慣

2020-08-22 行走的船初中數學

為什麼有的孩子學習不好,首先,肯定不關智商的事!因為真正的問題出在孩子習慣上。

如果孩子沒有尊重老師的習慣,很可能課堂效率不高;如果孩子沒有提問的習慣,很可能只能夠滿足被動的知識積累;如果孩子沒有總結思考的習慣,很可能撿起這個知點,丟了那個知識點……

所以,對於家長來講,一定要先給孩子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1、尊重與欣賞老師的習慣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更要尊重老師,適應老師,並​會欣賞自己的老師。從現在適應老師,長大了適應社會。不會稍不如意就埋怨環境。

2、自學預習的習慣

自學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就學習過程而言,教師只是引路人,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學習中的大量問題,主要靠自己去解決。

閱讀是自學的一種主要形式,通過閱讀教科書,可以獨立領會知識,把握概念本質內涵,分析知識前後聯繫,反覆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識,形成能力。

提前預習,是培養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自學能力、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途徑。提前預習教材,自主查找資料,研究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現疑難問題,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

3、專心上課的習慣

教與學應該同步,應該和諧,因此學生在課堂上要集中精神,專心聽教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邊認真聽邊積極思考。

哪怕是你已經超前學過了,也還是要認真聽,要把教師的思路、其他同學的思路與自己的思路進行對比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並在這過程中,儘量多理解記憶一些東西。

4、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節,因此,觀察被稱為學習的「門戶」和打開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

「觀察」這兩個字有兩層意思,「觀」是看的意思,「察」是想的意思,看了不想,不是真正的觀察,對認識客觀事物毫無意義。要做到觀察和思考有機結合,要善於提出問題,要積極思考在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積極思考教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通過大腦進行信息加工,總結得出事物的一般規律和特徵。我們觀察事物,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一般要求達到:有根據、有條理、符合邏輯。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即迷惘,殆即疑惑。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所言之書,是專指《尚書》,今天可以理解為:對書本知識不可以全信,而應該批判地吸收。清代學者王夫之說:「致知之途有二,曰 ,曰思。」這都是在強調養成認真思考習慣的重要性。

5、善於提問的習慣

我們要積極鼓勵孩子質疑問題,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學問、學問,學習就要開口問,不懂裝懂最終害自己,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6、切磋琢磨的習慣

《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展開討論。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象蜜蜂似的,不斷吸取群芳精華,經過反覆加工,釀造知識精華。7、獨立作業的習慣

做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不是為了交老師的差,或是應付家長。

有的學生做作業的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採取「拖、抄、代.……等等」,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有的學生好高騖遠,簡單的是會而不對,複雜的對而不全,這些不良習慣嚴重的影響了學習效果。

所以我們要重視做作業,在做習題時要認真思考,總結概念、原理的運用方法、解題的思路、並且儘量多記憶一些有用的中間結論。

8、仔細審題的習慣

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材料內容,學會抓字眼,抓關鍵詞,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覆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上的內涵與外延。

同時還要培養自己能從作業,考試中發現自己的錯誤,及時糾正的能力。

9、練後反思的習慣

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後,要從五個層次反思:

第一,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採用的方法;

第二,為什麼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

第三,為什麼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

第四,有無其它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

第五,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

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錯解根源是什麼?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克服常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

10、複習歸納的習慣

複習就是消化知識,加深理解和記憶,達到舉一反三。複習也就是通過對知識,對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提煉,進行歸納整理,使零碎的知識,分散的記憶得到一個串聯,從而學生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重點化,避免前後知識的脫離與割裂。

複習是有規律的,複習必須及時,否則超過了人的記憶極限點再去複習,將要多花幾倍的時間,而且效果不好。因此必須有計劃的不間斷地複習。

每天儘量把當天的東西都複習一遍,每周再做總結,一章學完後再總的複習一下。對記憶性知識的複習,每一遍的用時不需多,但是反覆的遍數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節的知識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識體系,課後必須有小結歸納。

對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抓住應掌握的重點和關鍵。對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學習一個專題,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識點連成線、輔以面、結成網,使學到的知識系統化、規律化、結構化,這樣運用起來才能聯想暢通,思維活躍。

11、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平時要把有什麼疑問或是弄錯的地方隨手拿張紙記下,經常看看,看會了、記住了才扔掉。

有價值的就用專門的本子記下,並找些可以接受的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相關知識點研究一下它們的異同,解題的技巧和辦法。

12、客觀評價的習慣

學生應養成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正確對待成功與挫折,正確對待考試分數的好習慣。若學生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同學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是一種健康心理的體現。只有客觀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才能評出自信,評出不足,從而達到正視自我,不斷反思,追求進步的目的,逐步形成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觀。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不好真是孩子的問題嗎?生活習慣決定學習習慣和成績
    從我平時的觀察當中發現,學習好的孩子,他的生活習慣和他的學習習慣都非常好;學習不好的,生活和學習能力都很差,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習慣影響行為,行為反映思想。你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之間有密切的聯繫。也許你常常會經歷這樣的情景:學習中陪孩子寫作業到很晚;鉛筆,橡皮,作業本常常搞丟。孩子每次寫作業的時候,桌子上都是一片狼藉。孩子去上學交作業的時候,卻發現作業沒有帶。
  • 「習慣成就未來」,想讓孩子學習好,這4個學習習慣不能少
    成績是衡量一個孩子的重要指標,無論你是否認同,至少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來說,成績都是評判一個孩子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相當重要的標準。我個人將孩子在學習方面的表現分為4種:努力學習成績好的學霸;努力了卻沒回報的學弱;不努力自然沒成績的學渣和不用學習卻能有不錯成績的學神。
  • 開學第一個月狠抓12個習慣,孩子成績蹭蹭蹭往上漲
    尤其是對學生而言,學期伊始,除了收心專注學習,更要注重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抓好習慣,再談成績,取得優異成績更易事半功倍。那麼,開學第一個月,我們應該狠抓孩子的哪些學習習慣呢? 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節,因此,觀察被稱為學習的「門戶」和打開智慧的「天窗」。每一個孩子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
  • 決定學習成績的三個要素:智商、學習條件、習慣
    決定學習成績的三個要素:智商、學習條件、習慣每個孩子剛生出來的時候,看起來都差不多,但細細想一想,尤其又差得很多 沒有哪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最直白的,先考上一所好大學。不用說同一幼兒園的孩子,在20年後的成績各有不同,有天壤之分。就連同一家庭的不同孩子,哪怕是同一家庭的雙胞胎,到他們成年後,學業的成就,事業的成就都大相逕庭。
  • 班主任提醒:這6個習慣,正在拉低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必知)
    關於孩子學習的問題,歷來是很多家長關心的。確實,學習十分重要,那是孩子通往夢想的路,是孩子精彩人生的基本保證。於是,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多家長不惜重金為孩子請家教、上補習班等等。但是家長做得再多,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還在孩子自己。其實,孩子成績的好壞與學習習慣息息相關。
  • 影響孩子成績好壞的根源竟然是
    今天這篇文章深刻剖析了孩子晚睡的危害和如何儘量不讓孩子晚睡。家長們利用假期,幫孩子養成規律作息的好習慣吧!一位家長朋友和小編說,她兒子放暑假後,經常玩到12點才睡覺,很擔心他開學以後生物鐘調整不過來,影響學習狀態。其實孩子晚睡,影響學習效率事小,傷害身體事大!
  • 有些同學學習習慣不好,擔心孩子受他們影響怎麼辦?
    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的同學學習不好,擔心影響自己孩子的成績,不讓孩子跟學習不好的同學玩。這樣的現象,在學校屢見不鮮,甚至有些家長會要求老師給自己的孩子換座位。有些同學學習習慣不好,孩子真的會受影響嗎?今天分享春藤家長學院老師的解答,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 孩子成績好壞只跟智商有關嗎?這四個習慣影響也很大
    在孩子上小學前,多數家長都會覺得「娃是自家的好」,可一旦孩子入了小學,這種觀點就迅速變成了「成績都是別家的娃好」。為什麼咱家的娃成績不如人呢?難道是不夠聰明、不夠用功?看起來自家的娃並不比別家的娃差,咋就是跟不上人家的節奏呢?這可能是多數「學習不好的孩子」家長的內心獨白了。
  • 班主任提醒:這5個習慣,正在拉低孩子的學習成績
    對此,一位資深老教師表示:學好、考高分的關鍵,不在於用多少蠻力,而在於習慣養成!養成好習慣,孩子學起來事半功倍;染上壞習慣,孩子的學習成績被嚴重拖跨。為了孩子一整個學期的學習,請儘早幫他們改正這5個壞習慣:1一邊寫作業一邊翻書看
  • 孩子學習習慣不好,聰明家長用3個辦法,既提高成績又能培養習慣
    關於好習慣,小島老師也說過很多次,以語文學習為例,朗讀課文、閱讀習慣的培養、自己寫作業、認真做好每一件事,規劃好自己的學習。家長在培養好習慣的時候,也應該多督促和幫助孩子,去克服懶惰。當我們都能確定好習慣是提高成績的條件,那麼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家長就得想辦法來幫助孩子去克服壞習慣,積極主動地去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們覺得好習慣太難了,做不到的原因是因為家長沒有正確引導,我們過於嚴格要求孩子,去做他根本做不到的「好習慣」。孩子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根本體會不到因為改正缺點帶來的進步和成就感。那麼有什麼辦法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呢?
  • 提高孩子成績,不是靠補課,而是要從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入手
    時下,各種輔導班補習班很火熱,很多家長都是在家看孩子寫作業,在外給孩子報輔導班……,從中也可見父母們一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苦心。為了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真是能想到能做到的都做了。然而,很多時候家長花了錢,孩子付出了更多時間去上輔導班,但學習成績並不一定會提高。問題在哪裡呢?
  •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進而提高學習成績(十六)
    智商和情商是一個人優秀的必備素質,智商我們不談,因為大家關注的夠多了,我們要做的是,不管孩子智商如何,讓孩子自信、自律、自強,有了這些
  • 太活躍的孩子學習成績都不會好,影響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商
    有的孩子成績差,家長老是很困惑:自己的孩子也不比其他孩子笨呀!怎樣就不如另外孩子成績好呢?其實孩子成績不理想,歸根究竟仍是孩子的學習辦法和學習心態出了疑問。家長可以參閱對照以下原因,對症下藥,增強孩子的學習自信心!
  • 小學階段,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習慣,不要忽視孩子的黃金六年
    小學階段是孩子為學之初,孩子學習成績和能力的高低可以說取決於小學六年養成的習慣,很多高中生的好習慣都是在小學期間的黃金六年養成的。父母做好科學陪伴,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至關重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孩子學得輕鬆,走得更遠。
  • 孩子學習成績差?缺乏「邏輯思維」,影響孩子知識點的聯繫
    文 | 小鴻兒爸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家長們總嚷嚷讓孩子好好學習,考個好成績,但卻總停留在表面,而忽視孩子一些重要能力的培養。總是讓孩子死記硬背、不斷的刷題、苦讀,用錯了方法,不僅孩子的成績不見提高,反而孩子學得又苦又累,慢慢出現了厭學的情緒,缺少學習的積極性,讓孩子越發不喜歡學習,同時成績也會越來越差。這就需要家長們注意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孩子對所學的知識有所聯繫和加深,才能讓孩子在學習上更加輕鬆。
  • 哪些因素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固定的書本學習之外,個性、特長、天賦均被忽略,只要你考試成績上不去,你就不是「好學生」。考試成了盡顯少年「英雄」本色的唯一平臺。所以,那些考試考不出啥成績的孩子,永遠找不到自信,也永遠沒有「出頭之日」。找不到存在感,慢慢也就邊緣化,成了「不是好學生」甚至是「問題學生」。就目前的基礎教育模式,永遠是少數孩子「成功」(考上重點高中),多數孩子「失敗」(考不上重點高中)。
  • 孩子坐"老闆椅"邊搖邊學習 專家稱影響孩子成績
    孩子坐"老闆椅"邊搖邊學習 專家稱影響孩子成績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7日 13:52 來源: 重慶晨報 >    「坐老闆椅學習,將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 哪些習慣影響學生的成績
    ,在許多時候,學生的學習成績不理想,就是由於有一些壞的習慣在作怪。了解了這些壞習慣,就一定讓孩子改正。1、上課一聽就懂,其實沒有真懂太多的同學忽視了這個問題,他們從來不考慮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老師一問「懂了麼?」他們就會隨波逐流、異口同聲地喊「懂了」。自認為「懂了」,學習過程即告停止。學習是從認識到自己不懂,或承認自己不懂開始的,直到孩子自己認為自己懂了為止。
  • 升入初中後,孩子有4種習慣,要及時糾正,影響中考成績
    避免影響成績的習慣。畢竟,對於他們而言,人生觀處於萌芽的階段,需要在積極的引導下,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從而有助於初中生的成長和提高。如果,初中生有了一些壞習慣的跡象,更需要老師和家長,及時幫助他們糾正。升入初中後,孩子有4種習慣,要及時糾正,否則容易影響中考成績。
  • 成績好的孩子,除了讀書刻苦,還有「五個」習慣,值得家長們收藏
    同一個班級裡,有的孩子成績常常名列前茅,而有的孩子的成績卻總是難以提高,是什麼原因呢?首先是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重視自己孩子的教育,就會很關心自己孩子的成績,及時幫助他們,這類家庭的孩子成績往往提高得很快,也能保持穩定。其次是讀書的積極性,讀書主動積極的人,學習效果非常好,學習需要大人施壓的人,學習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