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不好真是孩子的問題嗎?生活習慣決定學習習慣和成績

2020-09-04 藝林玉語

孩子為什麼學習不好?根源在哪?看到孩子學習不好,家長都非常痛苦,如何去破解成了一大難題。

孩子學習不好真的是孩子的問題嗎?

從我平時的觀察當中發現,學習好的孩子,他的生活習慣和他的學習習慣都非常好;學習不好的,生活和學習能力都很差,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最近在一本書裡提到了遷移能力,用到這在恰當不過了。習慣影響行為,行為反映思想。你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之間有密切的聯繫。

也許你常常會經歷這樣的情景:

學習中

陪孩子寫作業到很晚;

鉛筆,橡皮,作業本常常搞丟。

孩子每次寫作業的時候,桌子上都是一片狼藉。

孩子去上學交作業的時候,卻發現作業沒有帶。

每天都不記作業,回來後問東問西的要作業。

類似的問題很多……

生活中

吃完飯不收拾碗筷;

用過的東西隨手亂放;

出門不隨手關燈;

上完廁所不放水衝等等……

看似都是一些小事,其實,正是這些小事,反映出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決定了一個人的生命質量。

一個人的思維習慣一經形成,就很難改變,生活習慣往往會無意識地遷移到學習上。

一個粗枝大葉的人,你不要指望他把事情做好。反而細心、用心的人能做好這件事情,也能做好其他事情。

同樣的道理,生活上毛毛糙糙的人,學習上也一定馬虎;

生活上懶散的人,學習上也不會勤奮;

生活上沒有規矩的人,學習上也不會有任何章法。

一個不注意生活小事的人,日積月累,身上的壞毛病必然越來越多,生活習慣也會越來越差。

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的,生活中的負面因素必然會延伸到求知上。

他的學習習慣會越來越差,知識漏洞也越來越多,學習成績也會越來越糟糕。

我們的父母是孩子接觸最多的人,也是接觸他們時間最長的人,也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

現實中常常會有這些現象:父母有挖鼻孔的毛病,不經意就把壞習慣帶給了孩子;

父母賴床,孩子大多不會早起;

父母辦事習慣往後推,孩子也不會「一日事,一日畢」;

父母生活上毫無秩序,孩子不可能井然有序。

孩子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都會反射到孩子大腦裡,儲存在孩子潛意識裡,在孩子做事時就會無意識地表現出來。久而久之,不良習慣就形成了。

想要改善孩子的學習成績,先要從生活習慣開始,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學會自律,這樣才能調動孩子主動積極性,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學習差的問題。

一切的問題都有根源,作為家長,我們應該作為孩子的榜樣。改變孩子,先從改變自己開始,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進步!

下次聊聊如何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敬請期待!

分享越多,收穫越大,歡迎轉載。

註:原創作品,嚴禁抄襲,轉載請註明出處(藝林玉語),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習慣不好,聰明家長用3個辦法,既提高成績又能培養習慣
    當我們都能確定好習慣是提高成績的條件,那麼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家長就得想辦法來幫助孩子去克服壞習慣,積極主動地去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們覺得好習慣太難了,做不到的原因是因為家長沒有正確引導,我們過於嚴格要求孩子,去做他根本做不到的「好習慣」。孩子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根本體會不到因為改正缺點帶來的進步和成就感。那麼有什麼辦法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呢?
  • 提高孩子學習能力的方法和習慣
    孩子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時間很長,成績卻沒有提高。」這裡向大家分享一些好的學習方法。老師也帶領著孩子攻克難題,「能解決難題才是真正的學習好嗎?」孩子的生活習慣和成績之間也存在關聯性 我們所說的好習慣是指孩子的睡眠和飲食
  • 「習慣成就未來」,想讓孩子學習好,這4個學習習慣不能少
    成績是衡量一個孩子的重要指標,無論你是否認同,至少對於孩子的未來發展來說,成績都是評判一個孩子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相當重要的標準。我個人將孩子在學習方面的表現分為4種:努力學習成績好的學霸;努力了卻沒回報的學弱;不努力自然沒成績的學渣和不用學習卻能有不錯成績的學神。
  • 孩子語文成績上不去,不是笨,歸根結底是這些學習習慣不好!
    隨著教育部越來越重視對孩子語文的考察,語文成績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未來!這就讓很多家長更是心急如焚:孩子語文學不好怎麼辦?孩子就是不會寫作文怎麼辦?每次語文考試成績都不理想怎麼辦?孩子語文成績不好,往往不是孩子不努力,也不是孩子天生對語文過敏,而是學習習慣出了問題。以下這些語文學習壞習慣,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 決定學習成績的三個要素:智商、學習條件、習慣
    決定學習成績的三個要素:智商、學習條件、習慣每個孩子剛生出來的時候,看起來都差不多,但細細想一想,尤其又差得很多 沒有哪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最直白的,先考上一所好大學。和如同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世界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生。不用說同一幼兒園的孩子,在20年後的成績各有不同,有天壤之分。就連同一家庭的不同孩子,哪怕是同一家庭的雙胞胎,到他們成年後,學業的成就,事業的成就都大相逕庭。
  • 12個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習慣
    為什麼有的孩子學習不好,首先,肯定不關智商的事!因為真正的問題出在孩子習慣上。如果孩子沒有尊重老師的習慣,很可能課堂效率不高;如果孩子沒有提問的習慣,很可能只能夠滿足被動的知識積累;如果孩子沒有總結思考的習慣,很可能撿起這個知點,丟了那個知識點……所以,對於家長來講,一定要先給孩子抓好習慣,再談成績。
  • 有些同學學習習慣不好,擔心孩子受他們影響怎麼辦?
    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的同學學習不好,擔心影響自己孩子的成績,不讓孩子跟學習不好的同學玩。這樣的現象,在學校屢見不鮮,甚至有些家長會要求老師給自己的孩子換座位。有些同學學習習慣不好,孩子真的會受影響嗎?今天分享春藤家長學院老師的解答,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 行為習慣,孩子學習結果和專注力的遙控器!
    因此,家長必須重視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這將是孩子一生的寶貴財富! 04 小學生需塑造的行為習慣 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是良好學習習慣的基礎和保證!
  • 誰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成績?
    最近接觸到不少家長的諮詢,因為對各年級各學科特點不夠了解,給孩子的學習規劃造成失誤,孩子升學時吃了很多虧。有的學生本來是好苗子,也很想學好(家長當然更希望孩子學好),但孩子的學習規劃不合理,結果孩子成績不理想,孩子和家長都感到困惑和痛苦。時代變了,孩子的學習壓力加大了,教育對家長的要求也提高了。
  • 孩子無法無天?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不好?改變意識一次搞定
    爸爸媽媽們有沒有注意到,有些孩子很聽話,但是學習一直上不去;有些孩子學習很好,但是在家裡什麼都要父母催父母抓;也有些孩子,父母在和不在,都是一樣有條有理,學習也好,行為習慣也好。而有些孩子卻油鹽不進,無法無天。
  •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分三步走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孩子的學習能夠出類拔萃,但是即使提前教孩子學識字和數字,也不一定能夠培養出成績優異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讓孩子培養出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自己制定學習計劃,享受學習的樂趣。今天來分享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三階段戰略。
  • 14個生活習慣: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把用過的東西要放回原處用過的東西要放回原處,培養孩子的「歸位」意識。習慣4:「不要吵我,忙著呢!」——合理利用時間每個人對待時間的態度不同,所取得的成績和成就也會大相逕庭。合理利用時間,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利用和管理時間,關係到孩子的學習效率。
  • 不愛學習的孩子,錯過了早期學習習慣的培養,還有機會彌補嗎?
    文/寶貝的信仰小屋之前做私人教育的時候,有個媽媽特地找到我說,他的孩子很聰明,就是不愛學習,除了老師和家長的責罰能讓他安靜讀一會兒書,其他時候連書都不會碰一下。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是優秀的,其實在一個班裡,你會發現不管學習好不好,每個孩子各有特點,學習好的孩子正是學習不好的孩子的榜樣,但只能羨慕難以模仿。
  • 重視孩子的學習習慣
    做為教師一生中可以改變許多孩子,但是孩子性格及學習意志品質、學習習慣的養成關鍵還是和每個家庭的教育息息相關,有著良好的學習意志品質及學習習慣的孩子往往家長少操心,後續的學習動力比較足。 天賦的差距是存在的,這種差距在學習中的作用也是存在的。我們不能高估了這種純天賦作用的重要性。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我們所謂的天賦,其實應該是「偽天賦」。那些讓學神們用更少的付出得到更好的成績的因素,可以歸結為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而這種所謂的天賦在越高年級越顯現。
  • 提高孩子成績,不是靠補課,而是要從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入手
    時下,各種輔導班補習班很火熱,很多家長都是在家看孩子寫作業,在外給孩子報輔導班……,從中也可見父母們一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苦心。為了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真是能想到能做到的都做了。然而,很多時候家長花了錢,孩子付出了更多時間去上輔導班,但學習成績並不一定會提高。問題在哪裡呢?
  • 小學各年級「好習慣一覽表」,習慣決定孩子未來
    好習慣決定好未來!一直以來,老師都在強調習慣的重要性,但卻很少有家長重視。在家長眼中,好成績才是教育的重點,才是孩子的未來,但是沒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怎麼要求孩子學習成績優秀,品格素質無憂呢?好習慣的養成是艱難的,甚至比提高學習成績更為困難。
  •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興趣與良好的學習習慣?
    然後扮作不經意地曬出自己孩子的成績,心滿意足地接受別人的稱讚。相反,考得不理想的,這段時間大多數是唉聲嘆氣,怪自己教育無方、怪孩子不爭氣,甚至羞於見人。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許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甚至不少母親為了照顧孩子,不惜辭工守在孩子身邊,但有時效果並不太理想!這是什麼原因呢?
  • 讓孩子擁有這些習慣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找老師溝通的過程中,她才逐漸意識到,原來孩子在剛上一年級時,因為學過這些知識所以在成績上比別的孩子優秀,但恰恰因為這些內容他已經掌握了,上課更容易走神,對學習也缺乏興趣,逐漸養成不注意聽課的壞習慣。上了二年級,孩子的「老本」吃完了,由於學習欲望不強,學習習慣不好,感覺越來越吃力。
  • 孩子學習成績提升不上去:家長不如試試,培養孩子這幾種習慣
    相反,讓我開小灶額外還教的,倒是那些成績不好的孩子,我同樣怕他們考不好,怕他們父母總是把責任怪到我們頭頂,認為我們誤人子弟。但是家長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在一個班上,你的孩子和別人孩子一樣聽的,別人就能考90多分,你的孩子只能考50分,這還會是老師的原因嗎?我把對成績好的學生做了一個調查,這二十年來,也算有了一些經驗了。
  • 孩子學習總不好,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妙計
    答案是,因為小孩成績不理想,學習不好,只好親自督導,每天陪著孩子一起,結果搞得大人、小孩一起緊張,造成家庭壓力越來越大。所以與其耗盡心力陪讀,倒不如讓孩子從小養成讀書的習慣,而且最好是他自己高興地自動自發地讀書,然而,如何營造這個環境?